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现代植被及其表土正构烷烃分布模式研究

钟艳霞, 薛骞, 陈发虎.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现代植被及其表土正构烷烃分布模式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09, 29(4): 767-773.
引用本文: 钟艳霞, 薛骞, 陈发虎.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现代植被及其表土正构烷烃分布模式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09, 29(4): 767-773.
钟艳霞, 薛骞, 陈发虎.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现代植被及其表土正构烷烃分布模式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09, 29(4): 767-773. Zhong Yanxia, Xue Qian, Chen Fahu. n­ ALKANE DISTRIBUTIONS IN MODERN VEGETATION AND SURFACE SOIL FROM WESTERN LOESS PLATEAU[J]. Quaternary Sciences, 2009, 29(4): 767-773.
Citation: Zhong Yanxia, Xue Qian, Chen Fahu. n­ ALKANE DISTRIBUTIONS IN MODERN VEGETATION AND SURFACE SOIL FROM WESTERN LOESS PLATEAU[J]. Quaternary Sciences, 2009, 29(4): 767-773.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现代植被及其表土正构烷烃分布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钟艳霞 女 36岁 讲师/博士 自然地理专业 E-mail:zhongyx_w@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941.74,P59

n­ ALKANE DISTRIBUTIONS IN MODERN VEGETATION AND SURFACE SOIL FROM WESTERN LOESS PLATEAU

  • 由于现代木本、草本植物正构烷烃主峰分布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黄土沉积中利用正构烷烃主峰分布进行古植被恢复时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松科植物主峰分布的不同。因此,采集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常见木本和草本植物及其表土,包括研究区常见松科植物,利用GC分析,开展现代植物及其表土正构烷烃主峰分布的研究。结果发现,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常见10种木本植物正构烷烃的主峰分布均以C27或C29为主峰,3种草本植物以C31为主峰,与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一致,研究区3种常见松科植物均以C29为主峰,并无C31为主峰的分布; 研究区现代表土正构烷烃的结果显示,表土正构烷烃主峰分布与上覆植被输入量有直接关系,对于不同景观的采样点,由于其木本、草本植物输入量的差异而导致正构烷烃分布存在差异,对于有机质来源较为多元化的地区,分析要十分慎重。同一种植物腐叶与新鲜叶片正构烷烃主峰分布是一致的,说明植物叶片的腐烂过程对其正构烷烃主峰分布没有产生影响。对同一种植物不同地区的对比分析发现,木本植物正构烷烃主峰分布特征受生长环境影响较小,主峰分布不变,但是对于草本植物受生长环境影响较大,主峰分布会产生变化。因此,对于黄土沉积中利用正构烷烃主峰分布特征进行的古植被恢复在开展现代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是较为可靠准确的。
  • 加载中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728
  • PDF下载数:  2144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09-04-28
修回日期:  2009-05-13
刊出日期:  2009-07-3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