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南海的碳通量研究

韩舞鹰 林洪瑛 蔡艳雅

韩舞鹰, 林洪瑛, 蔡艳雅. 南海的碳通量研究[J]. 海洋学报, 1997, 19(1): 50-54.
引用本文: 韩舞鹰, 林洪瑛, 蔡艳雅. 南海的碳通量研究[J]. 海洋学报, 1997, 19(1): 50-54.

南海的碳通量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摘要: 根据水通量的箱式模型,南海由跃层深度和海槛深度分成3个箱子.当海水上升至箱子Ⅰ时,由于生物的同化作用,海水中溶解的无机碳转化成颗粒态有机碳.这部分颗粒碳有一部分在箱子Ⅰ中即分解转化为溶解态的无机碳,而其余部分沉降至箱子Ⅱ,同样在箱子Ⅱ中一部分分解,一部分继续沉降至箱子Ⅲ,在箱子Ⅲ中也进行同样过程,最后的一部分颗粒碳未被溶解而进入沉积物中.由南海的初级生产力、沉积速率、沉积物含碳量及深海盆水溶解氧的平均消耗率计算了南海碳的固-液通量;根据碳在各箱子的质量平衡方程,求得了各箱子碳的通量值,从而建立起南海碳的通量模型.进入南海的碳通量,占总输入碳99%的碳主要经由中层水和底层水进入南海,然后随海水的上升而进入南海上层,在南海上层与河水和雨水带来的,占总输入的1%的碳相汇合.进入南海碳的总量为601×104mol/s,而通过沉积离开南海的碳量为3.8×104mol/s,即有0.6%的碳损失到沉积物中.南海对大气而言,净通量是吸收约为4.4×104mol/s,而南海对全球海洋的净通量是输出约1×104mol/s,碳在南海箱子Ⅰ、Ⅱ、Ⅲ的更新时间分别为1.5a、44a和79.3a.
  • 韩舞鹰.林洪瑛.南海的水通量.海洋通报,1992,(2),89-90
    Han Wuying,Lin Hongymg.Phosphorus flux in the South Chma Sea.In;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on the Pliyscal and Chemical Oceanography of the China Seas.China Ocean Press,Beijing,1993,358-384
    陈其焕,杨嘉东.南海中部海域环境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200-212
    范洁伟.南海海区综合调查研究报告(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317-329
    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1L学考察队.南沙群岛及邻近海区综合调查研究报告(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453-544
    韩舞鹰.深侮盆水氧的消耗率.南海海洋科学集刊,1983,4,115-120
    韩舞鹰,林洪瑛.珠江口的碳通量和碳循环.海洋学报,1992,14(1):56-63
    Wyrcki K.Physical oceanography of the Southeast Asian waters.Naga Report,1961,Vol.2
    林洪瑛,韩舞鹰.南海东北部海盆水氧的消耗率-中国海洋学文集,第6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103-10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52
  • HTML全文浏览量:  11
  • PDF下载量:  96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5-11-07
  • 修回日期:  1996-02-2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