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告: 《热带气象学报》再次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以及连续8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引用本文:
【打印本页】   【HTML】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2115次   下载 1856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1949—2007年登陆我国变性热带气旋的特征统计及合成分析
袁娟娟1, 丁治英1, 王莉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4
摘要:
利用1949—2007年热带气旋年鉴等资料,统计分析登陆中国并在我国或附近变性的热带气旋的特征,着重分析不同区域及路径的变性气旋特征。分析结果得出,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很多,但在我国及附近沿海变性的却较少,大多数热带气旋变性后不发展或迅速衰减,只有约17%的变性热带气旋继续发展。热带气旋变性大多发生在114 °E以东,移动方向为东北;其登陆地点与路径有一定关系,在台湾登陆后又在福建或浙江登陆的变性热带气旋往往会到达我国北方地区,在广东登陆的变性热带气旋移不过32 °N。由合成分析得出,热带气旋变性前24小时,处在南亚高压脊线上,所有变性热带气旋均处在200 hPa的西南气流中,其北部有西南风高空急流,移向一般随南亚高压的中心移动。热带气旋变性后南亚高压一般迅速减弱。在广东登陆的陆地变性的热带气旋在变性前往往已经大大减弱。北方登陆的热带气旋的涡度场与其他类热带气旋的涡度场有较大差异,在热带气旋中心西北侧有一个正涡度中心,在500 hPa热带气旋中心并不与涡度中心对应,可见这类热带气旋变性前较弱。与正涡度中心对应的低涡的吸引作用可能是北方沿海热带气旋登陆的主要原因,热带气旋变性前24小时较弱可能也是大陆涡旋能吸引热带气旋登陆的主要原因。从垂直结构上看,一般情况下西部的θse比东部的密集,北部的θse比南部的密集。在热带气旋东侧受副高影响,东部风速大于西部,南部风速大大小于北部。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变性  统计  合成分析
DOI:
分类号: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  
版权所有《热带气象学报》编辑部 您是第8002901位访问者
Tel:020-39456476、39456435 E-mail:LLSH@gd121.cn
技术支持: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