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九瑞矿集区叠合断裂系统和叠加成矿作用

蒋少涌, 孙岩, 孙明志, 边立曾, 熊永根, 杨水源, 曹钟清, 吴亚民.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九瑞矿集区叠合断裂系统和叠加成矿作用[J]. 岩石学报, 2010, 26(9): 2751-2767.
引用本文: 蒋少涌, 孙岩, 孙明志, 边立曾, 熊永根, 杨水源, 曹钟清, 吴亚民.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九瑞矿集区叠合断裂系统和叠加成矿作用[J]. 岩石学报, 2010, 26(9): 2751-2767.
JIANG ShaoYong, SUN Yan, SUN MingZhi, BIAN LiZeng, XIONG YongGen, YANG ShuiYuan, CAO ZhongQing, WU YaMin. Reiterative fault systems and superimposed mineralization in the Jiurui metallogenic cluster district,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mineralization belt, China.[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0, 26(9): 2751-2767.
Citation: JIANG ShaoYong, SUN Yan, SUN MingZhi, BIAN LiZeng, XIONG YongGen, YANG ShuiYuan, CAO ZhongQing, WU YaMin. Reiterative fault systems and superimposed mineralization in the Jiurui metallogenic cluster district,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mineralization belt, China.[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0, 26(9): 2751-2767.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九瑞矿集区叠合断裂系统和叠加成矿作用

  • 基金项目:

    本文受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1B06)、江苏省自然科学重点课题(BK200802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055)联合资助.

Reiterative fault systems and superimposed mineralization in the Jiurui metallogenic cluster district,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mineralization belt, China.

  • 通过矿坑和地表勘察并结合区域构造分析, 初步阐述九瑞矿集区叠合断裂系统和叠加成矿作用及其相互匹配关系。与矿有关的断裂梳理成海西期陆缘同生断裂, 印支期褶皱断裂和燕山晚期负反转断裂三个系统, 并以武山铜矿的F1断层对其在三期断裂系统中的交接复合和成矿作用进行了个例描述, 综合三个时期的地质勘探和野外及室内观测资料提出一个三阶段的成因模式。即:第一阶段为海西期,此时陆缘伸展、掀斜和裂陷活动引发张性同生断裂, 顺层-切层(阶梯状)生长断裂发育。此阶段晚期通过与深构造位的隐伏断裂交接复合可形成海底火山和热液通道, 喷流沉积形成层(块)状含铜黄铁矿。第二阶段为印支期,此阶段发育背驼式或叠瓦式构造类型,且逆掩-逆冲构造很可能将第一阶段形成的层状矿体逆向移位上推。第三阶段为燕山晚期,此时发生高角度冲断和区域应力场变更,有利于断裂由压性转为张性, 形成负反转构造, 断裂扩张, 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有关的成矿溶液上升, 再次叠加成矿。
  • 加载中
  • [1]

    常印佛, 刘湘培, 吴言昌. 1991. 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379

    [2]

    陈国达. 1979. 从地壳演化规律看多因复成矿床. 湖南地质学会会刊,2: 1-22

    [3]

    勾佛仪. 1991. 材料力学. 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 1-188

    [4]

    顾连兴, 徐克勤. 1984. 江西武山中石炭世海相火山岩和块状硫化物矿床. 桂林工学院学报, 7(4): 243-251

    [5]

    顾连兴, 徐克勤. 1986a. 论长江中、下游中石炭世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 地质学报, 60(2): 176-188

    [6]

    顾连兴, 徐克勤. 1986b. 论大陆地壳断裂拗陷带中的华南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矿床地质,5(2):1-13

    [7]

    顾连兴, 胡文瑄, 李伟强等. 2003. 再论大陆地壳断裂拗陷带中的华南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高校地质学报, 9(4): 592-608

    [8]

    贾承造. 1992. 塔里木板块构造演化. 见: 李清波编. 现代地质学研究文集.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85-198

    [9]

    蒋少涌, 李亮, 朱碧等. 2008. 江西武山铜矿区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及成因探讨. 岩石学报, 24(8): 1679-1690

    [10]

    李红阳, 杨竹森, 蒙义峰等.2004. 铜陵矿集区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地质,23(3): 327-333

    [11]

    李红阳,李英杰,侯增谦. 2005. 安徽新桥块状硫化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地质科学, 40 (3): 337-345

    [12]

    李进文, 李旭辉, 裴荣富等. 2007. 江西武山铜矿南矿带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 81(6): 801-807

    [13]

    李亮, 蒋少涌. 2009. 长江中下游地区九瑞矿集区邓家山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与成因研究. 岩石学报, 25(11): 2877-2888

    [14]

    李启全, 罗健雄. 1997. 九瑞地区区域地质构造环境新述. 江西地质, 11(3): 67-73

    [15]

    李四光. 1973. 地质力学概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166

    [16]

    李文达, 王文斌, 范洪源等. 1997. 长江中下游铜(金) 矿床密集区形成条件与超大型矿床存在的可能性.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 1-131

    [17]

    李颖, 吕古贤, 申玉科等. 2010. 江西九江武山铜矿构造-蚀变矿化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地质找矿论丛, 25(1): 18-29

    [18]

    罗志立, 金以钟, 朱夔玉等. 1988. 试论上扬子地台的峨眉地裂运动. 地质论评, 34(1): 11-24

    [19]

    毛景文, 邵拥军, 谢桂青等. 2009.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模型. 矿床地质, 28(2): 109-119

    [20]

    蒙义峰, 杨竹森,曾普胜等. 2004. 銅陵矿集区成矿流体系统时限的初步厘定. 矿床地质, 23(3): 271-280

    [21]

    涂光炽. 1975. 叠加与再造-被忽视了的成矿作用. 湖南地质科技情报, 1975:76-83

    [22]

    吴良士, 邹晓秋. 1997. 江西城门山铜矿铼-锇同位素年龄研究. 矿床地质, 16(4): 376-381

    [23]

    谢华光,王文斌,李文达.1995.安徽新桥铜硫矿床成矿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 火山地质与矿产, 162:101-107

    [24]

    徐克勤, 朱金初,任启江. 1980. 论中国东南部几个断裂拗陷带中某些铁铜矿床的成因问题.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北京: 地质出版社,49-58

    [25]

    徐克勤, 朱金初. 2009. 我国东南部几个断裂拗陷带中沉积(或火山沉积)热液叠加类铁铜矿床成因的探讨. 见: 徐克勤文集编辑委员会编. 徐克勤文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426-499

    [26]

    阎学义,袁成祥, 富士谷等. 1977.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石炭纪海底火山-喷发沉积黄铁矿型矿床的地质特征.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 43-67

    [27]

    杨竹森,侯增谦,蒙义峰等.2004. 安徽铜陵矿集区海西期喷流沉积流体系统时空结构.矿床地质,23(3): 281-298

    [28]

    曾普胜,杨竹森,蒙义峰等. 2004a. 安徽铜陵矿集区硅质岩成因及意义. 地质论评,50(2):153-161

    [29]

    曾普胜, 蒙义峰, 杨竹森等. 2004b. 安徽铜陵矿集区与块状硫化物矿床有关的热水沉积岩. 矿床地质, 23(3): 334-343

    [30]

    翟裕生, 姚书振, 林新多等. 1992.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金) 成矿规律.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235

    [31]

    翟裕生,邓军,李晓波. 1999. 区域成矿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72-88

    [32]

    翟裕生. 2001. 矿床学的百年回顾与发展趋势. 地球科学进展, 16(5): 719-725

    [33]

    翟裕生, 吕古贤. 2002. 构造动力体制转换与成矿作用. 地球学报, 23(2): 97-102

    [34]

    翟裕生, 王建平, 彭润民等. 2009. 叠加成矿系统与多成因矿床研究. 地学前缘, 16(6): 282-290

    [35]

    章邦桐, 胡恭任. 1996. 赣中存在元古代华夏(古陆)基底的地球化学证据.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5(4): 239-242

    [36]

    朱金初, 张承华. 1981. 江西东乡枫林石炭纪火山岩和成因.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7(2): 269-282

    [37]

    朱雅林. 1992. 安徽铜官山背斜石炭纪地层中火山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地质与勘探, 9: 1-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808
  • PDF下载数:  638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0-07-01
修回日期:  2010-08-15
刊出日期:  2010-09-3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