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生长及水系响应
引用本文:贾营营,付碧宏,王岩,时丕龙,刘锋.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生长及水系响应[J].第四纪研究,2010,30(4).
作者姓名:贾营营  付碧宏  王岩  时丕龙  刘锋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研究课题 
摘    要:河流地貌对新构造活动具有非常敏感的响应,水系形态能够较好地记录构造活动方式,水系形态分析可以为研究新构造的演化过程提供有力的证据.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与四川盆地是青藏高原周边最陡的地形梯度带,沿高原东缘发育青农江、岷江、涪江和嘉陵汀等一系列斜交于龙门山断裂带的水系.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构造地貌和水系特征,对龙门山构造带水系形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龙门山南西段冲断带褶铍具有横向牛长的演化特征,逆冲褶皱带的构造演化影响青衣江和岷江水系的演化和重组,同时也控制着研究区晚新生代的沉积格局.受断裂带右旋走滑作用的影响,龙门山北东段水系表现出系统右旋错化特征,在北川县擂鼓镇至曲山镇一带涪江水系上游的重要支流一湔江出现3.8km的右旋错位,并导致湔江北川段出现河流袭夺和水系重组现象.根据涪江上游发生的5km和4km最大右旋错位及其涪江流域形成的最早沉积记录的年代大约为3Ma,估算映秀-北川断裂带和灌县-安县断裂带北东段上新世-第四纪以来的平均走滑速率分别为1.67mm/a和1.33mm/a,而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段的长期走滑速率至少为3.0mm/a.本研究表明可以将水系形态作为研究区域构造变形的重要地貌标志,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世界上其他构造活动变形地区.

关 键 词:水系演化  构造地貌生长  断层相关褶皱  走滑速率  晚新生代  龙门山

LATE CENOZOIC TECTONO-GEOMORPHIC GROWTH AND DRAINAGE RESPONSE IN THE LONGMEN SHAN FAULT ZONE,EAST MARGIN OF TIBET
Jia Yingying,Fu Bihong,Wang Yan,Shi Pilong,Liu Feng.LATE CENOZOIC TECTONO-GEOMORPHIC GROWTH AND DRAINAGE RESPONSE IN THE LONGMEN SHAN FAULT ZONE,EAST MARGIN OF TIBET[J].Quaternary Sciences,2010,30(4).
Authors:Jia Yingying  Fu Bihong  Wang Yan  Shi Pilong  Liu F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