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贵州省泥堡金矿床控矿构造类型及其控矿规律
引用本文:祁连素,何彦南,祁杰,李俊海,潘政达,张应国.贵州省泥堡金矿床控矿构造类型及其控矿规律[J].贵州地质,2014(1).
作者姓名:祁连素  何彦南  祁杰  李俊海  潘政达  张应国
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5地质大队;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西南地区重点成矿带铜铁金多金属找矿模型与勘查方法技术研究”子课题《贵州贞丰整装勘查区金-铀多金属控矿因素研究》[科(2013)01-055-002]资助
摘    要:以泥堡金矿床近年深部勘探资料为主要依据,通过对其控矿构造类型及其控矿作用的分析,对构造逐级控矿规律和构造界面控矿规律的研究,认为泥堡背斜是矿区内最主要控矿构造,其形成发育了主要控矿断裂(F1等)及次级控矿背斜(二龙抢宝背斜);逆冲断裂F1是最重要的容矿构造及导矿构造;主要控矿构造界面为龙潭组与茅口组的界面,它既是岩性组合界面(Si/Ca界面),又是不整合界面、火山-沉积界面;次要控矿构造界面有三个,均位于龙潭组内部,主要属于Si/Ca界面;控制矿床的背斜构造中之逆冲断裂-次级背斜构造组合,以及龙潭组与茅口组的控矿构造界面,是将来金矿勘查的主攻目标。

关 键 词:金矿  控矿构造  找矿方向  泥堡金矿床  贵州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