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断裂系统分析

任建业, 张俊霞, 阳怀忠, 胡德胜, 李朋, 张云鹏.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断裂系统分析[J]. 岩石学报, 2011, 27(1): 219-230.
引用本文: 任建业, 张俊霞, 阳怀忠, 胡德胜, 李朋, 张云鹏.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断裂系统分析[J]. 岩石学报, 2011, 27(1): 219-230.
REN JianYe, ZHANG JunXia, YANG HuaiZhong, HU DeSheng, LI Peng, ZHANG YunPeng. Analysis of fault systems in the Central uplift, Tarim Basin[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1, 27(1): 219-230.
Citation: REN JianYe, ZHANG JunXia, YANG HuaiZhong, HU DeSheng, LI Peng, ZHANG YunPeng. Analysis of fault systems in the Central uplift, Tarim Basin[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1, 27(1): 219-230.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断裂系统分析

  • 基金项目:

    本文受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海相前瞻性项目(YPH08114) 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09ZX05009-001)联合资助.

Analysis of fault systems in the Central uplift, Tarim Basin

  • 本文以地震剖面解释为基础,深入分析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主要断裂带的构造样式和变形特征,确定不同时期断裂系统的分布规律,并试图建立中央隆起带断裂系统发育与周缘造山带演化之间的联系,进而阐明其发育的动力学背景。论文提出了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断裂构造变形样式分类体系;在巴楚隆起的南部边缘,识别出两套区域性的盖层滑脱构造系统,其中浅层色力布亚-玛扎塔格滑脱冲断层逆冲到巴楚南部边缘之上,并构成了现今塔西南前陆冲断系的锋缘断裂;发现了分布在塘古巴斯坳陷的中东部和塔中隆起东部的、规模巨大的、向北西方向凸出的弧形逆冲断裂系统。该弧形逆冲断裂系统的东南部以车尔臣断裂为界,主要形成于晚奥陶世末期,锋缘断裂以盖层滑脱逆冲为特征,与早奥陶世末期发育的、呈NW向展布的塔中Ⅰ号断裂带、塔中10号断裂带、塔中2号断裂带和塔中22号断裂带等构成的基底卷入式逆冲断裂形成明显的交切关系;论文将周缘造山带的重大构造运动事件与塔里木盆地内部不同时期发育的断裂系统相对比,在塔里木盆地内划分出分别与西昆仑造山带、阿尔金造山带和南天山造山带相关的三套断裂系统。
  • 加载中
  • [1]

    陈汉林, 罗俊成, 郭群英, 廖林, 肖中尧, 程晓敢, 杨树锋, 王步青. 2009.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中新生代变形史与构造演化.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3(1): 38-45

    [2]

    丁文龙, 林畅松, 漆立新, 黄太柱, 余腾孝. 2008.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构造格架及形成演化.地学前缘, 15(2): 242-252

    [3]

    何登发, 董大忠, 吕修祥, 曹守连. 1996.克拉通盆地分析.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4]

    何登发, 周新源, 张朝军, 杨文静, 石昕. 2006.塔里木多旋回叠合盆地地质结构特征.中国石油勘探, 11(1): 31-41

    [5]

    何治亮, 徐宏节, 段铁军.2005.塔里木多旋回盆地复合构造样式初步分析.地质科学, 40(2): 153-166.

    [6]

    贾承造, 魏国齐, 姚慧君, 李良辰. 1995.盆地构造演化与区域构造地质.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7]

    贾承造.1997.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56-165

    [8]

    康玉柱, 王宗秀. 2009. 塔里木盆地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9]

    李本亮, 管树巍, 李传新, 邬光辉, 杨海军, 韩剑发, 罗春树, 苗继军. 2009.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古构造演化与变形特征.地质论评, 55(4): 521-530

    [10]

    李曰俊, 吴根耀, 孟庆龙, 杨海军, 韩剑发, 李新生, 董立胜. 2008. 塔里木盆地中央地区的断裂系统: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背景.地质科学, 43(1): 82-118

    [11]

    林畅松, 杨海军, 刘景彦, 蔡振中, 彭莉, 阳孝法, 杨永恒.2008.塔里木早古生代原盆地古隆起地貌和古地理格局与地层圈闭发育分布.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9(2): 189-197

    [12]

    沈军, 吴传勇, 李军, 向志勇, 陈建波, 谢天, 宋正娜, 王翠. 2006.库车坳陷活动构造的基本特征.地震地质, 28(2): 269-278

    [13]

    孙龙德, 周新源, 王国林.2005.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和油气勘探主攻方向.地质科学, 40(2): 167-178

    [14]

    孙龙德, 李曰俊, 汪同文, 杨海军.2007.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 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地质科学, 42(3): 602-620

    [15]

    汤良杰. 1994.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地球科学, 19(6):742-754

    [16]

    汤良杰. 1996.塔里木盆地演化和构造样式.北京:地质出版社

    [17]

    汤良杰, 贾承造, 金之钧, 马宗晋.2003.中国西北叠合盆地的主要构造特征.地学前缘, 10(特刊): 118-124

    [18]

    汤良杰, 余一欣, 杨文静, 彭更新, 雷刚林, 马玉杰. 2007.库车坳陷古隆起与盐构造特征及控油气作用.地质学报, 81(2): 145-150

    [19]

    童晓光,梁狄刚,贾承造. 1996.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

    [20]

    汪新,贾承造,杨树锋. 2002.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地质科学,37(3): 372-384

    [21]

    汪新, 唐鹏程, 谢会文, 雷刚林, 黄少英. 2009.库车坳陷西段新生代盐构造特征及演化.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3(1): 57-65

    [22]

    肖安成, 杨树锋, 李曰俊, 王清华, 陈汉林, 程晓敢. 2005.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断裂系统主要形成时代的新认识. 地质科学, 40(2): 291-302

    [23]

    杨树锋,陈立峰, 肖中尧, 罗俊成, 陈汉林,王步青, 程晓敢, 廖林. 2009.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33-37

    [24]

    赵宗举, 周新源,范国章.2006.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主要构造圈闭形成期分布及成藏意义.海相油气地质,11(2): 1-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298
  • PDF下载数:  6152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0-05-31
修回日期:  2010-12-03
刊出日期:  2011-01-3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