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东沟超大型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杨永飞, 李诺, 王莉娟. 河南省东沟超大型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 岩石学报, 2011, 27(5): 1453-1466.
引用本文: 杨永飞, 李诺, 王莉娟. 河南省东沟超大型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 岩石学报, 2011, 27(5): 1453-1466.
YANG YongFei, LI Nuo, WANG LiJuan. Fluid inclusion study of the Donggou porphyry Mo deposit, Henan Province.[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1, 27(5): 1453-1466.
Citation: YANG YongFei, LI Nuo, WANG LiJuan. Fluid inclusion study of the Donggou porphyry Mo deposit, Henan Province.[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1, 27(5): 1453-1466.

河南省东沟超大型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 基金项目:

    本文受国家973项目(2006CB4035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0421、40425006)、国家危机矿山项目(20089934)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联合资助.

详细信息

Fluid inclusion study of the Donggou porphyry Mo deposit, Henan Province.

More Information
  • 河南省东沟钼矿床是东秦岭钼矿带新发现的燕山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是大陆碰撞成矿理论预测在先,勘查突破在后的成功范例。该矿床的形成与东沟A型花岗斑岩有关,矿体产于斑岩体外接触带的熊耳群火山岩中。以岩体为中心发育典型的斑岩蚀变分带,由内到外依次是钾化、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流体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钾长石组合、石英-(钾长石)-多金属硫化物组合和石英-碳酸盐-萤石组合为标志,矿石矿物主要沉淀于中阶段。早、中阶段热液石英中发育CO2-H2O型包裹体(C型)、水溶液包裹体(W型)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S型),但晚阶段只发育水溶液包裹体(W型)。早阶段C型和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380~550℃,盐度为7.70%~18.28% NaCleqv;S型包裹体中常见石盐、黄铜矿、方解石和未知透明子矿物,其均一温度范围为318~516℃,加热过程中除石盐外其他子矿物不熔;不包括不熔子矿物的贡献,该类包裹体盐度变化于12.85%~17.87 和35.55%~47.67% NaCleqv。中阶段C型和W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60~410℃,盐度为4.62%~18.28% NaCleqv;除不熔子矿物外,S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7~436℃,盐度变化于7.45%~19.30% NaCleqv和31.71%~49.22% NaCleqv。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25~225℃,盐度介于0.5%~7.25% NaCleqv之间。估算的早、中阶段流体捕获压力分别为63~117MPa和12~67MPa,推测最大成矿深度为4.7km。上述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由早阶段高温、富CO2的岩浆热液演化为晚阶段低温、贫CO2的大气降水热液。这种高温、富CO2的岩浆热液可视为大陆内部体制斑岩成矿系统的标志性特征,以区别于岩浆弧区同类矿床高温、贫CO2的岩浆热液。通过对比东秦岭-大别钼矿带典型斑岩成矿系统,认为成矿流体中CO2等挥发组分的含量和围岩性质(化学成分、结晶程度、抗剪抗压程度等)是控制矿体空间定位的重要因素。
  • 加载中
  • [1]

    陈衍景, 富士谷. 1992. 豫西金矿成矿规律.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234

    [2]

    陈衍景. 1998. 影响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的因素及其机制. 地学前缘, 5(增刊): 109-118

    [3]

    陈衍景. 2006. 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 中国地质, 33: 1181-1196

    [4]

    陈衍景, 倪培, 范宏瑞, Pirajno F, 赖勇, 苏文超, 张辉. 2007. 不同类型热液金矿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岩石学报, 23(9): 2085-2108

    [5]

    陈衍景, 李诺. 2009. 大陆内部浆控高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其与岛弧区同类矿床的差异. 岩石学报, 25(10): 2477-2508

    [6]

    陈衍景, 翟明国, 蒋少涌. 2009. 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研究的重要进展和问题. 岩石学报, 25(11): 2695-2726

    [7]

    陈衍景. 2010.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 中国地质, 37(4): 854-865

    [8]

    戴宝章, 蒋少涌, 王孝磊. 2009. 河南东沟钼矿花岗斑岩成因: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Sr-Nd-Hf同位素制约. 岩石学报, 25(11): 2889-2901

    [9]

    邓小华, 李文博, 李诺, 糜梅, 张颖. 2008. 河南嵩县纸房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岩石学报, 24(9): 2133-2148

    [10]

    邓小华, 糜梅, 姚军明. 2009a. 河南土门萤石脉型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因探讨. 岩石学报, 25(10): 2537-2549

    [11]

    邓小华, 姚军明, 李晶, 孙亚莉. 2009b. 东秦岭寨凹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熊耳期成矿事件. 岩石学报, 25(11): 2739-2746

    [12]

    杜本臣, 陈福根, 武清周, 王鼎夏. 1986. 陕西洛南石家湾钼矿床地质特征. 陕西地质, 4(2): 58-70

    [13]

    范宏瑞, 谢奕汉, 郑学正, 王英兰. 2000. 河南祁雨沟热液角砾岩体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岩石学报, 16(4): 559-563

    [14]

    付治国, 宋要武, 鲁玉红. 2006. 河南汝阳东沟钼矿床控矿地质条件及综合找矿信息. 地质与勘探, 42(2): 33-38

    [15]

    胡受奚. 1988. 华北与华南古板块拼合带地质和成矿.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558

    [16]

    胡受奚, 赵乙英, 孙景贵, 凌洪飞, 叶瑛, 卢冰, 季海章, 徐兵, 刘红樱, 方长泉. 2002. 华北地台重要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流体作用及其来源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8 (3): 381-391

    [17]

    黄典豪, 吴澄宇, 聂凤军. 1987. 陕西金堆城斑岩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矿床地质, 6(3) : 22-34

    [18]

    李晶. 2009. 秋树湾和雷门沟斑岩矿床成矿流体与铼锇同位素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广州: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110

    [19]

    李诺, 陈衍景, 张辉, 赵太平, 邓小华, 王运, 倪智勇. 2007a. 东秦岭斑岩钼矿带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构造背景. 地学前缘, 14(5): 186-198

    [20]

    李诺, 陈衍景, 赖勇, 李文博. 2007b.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岩石学报, 23(9): 2177-2188

    [21]

    李诺, 陈衍景, 倪智勇, 胡海珠. 2009. 河南省嵩县鱼池岭斑岩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岩石学报, 25(11): 2509-2522

    [22]

    李永峰, 毛景文, 刘敦一, 王彦斌, 王志良, 王义天, 李晓峰, 张作衡, 郭保健. 2006. 豫西雷门沟斑岩钼矿SHRIMP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地质论评, 52(1): 122-131

    [23]

    卢焕章, 范宏瑞, 倪培, 欧光习, 沈昆, 张文淮. 2004. 流体包裹体. 北京: 科学出版社, 487

    [24]

    马红义, 黄超勇, 巴安民, 黎红莉, 李发安. 2006. 汝阳县南部铅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地质与勘探, 42(5): 17-22

    [25]

    芮宗瑶, 张洪涛, 陈仁义, 王志良, 王龙生, 王义天. 2006. 斑岩铜矿研究中若干问题探讨. 矿床地质, 25(4): 491-500

    [26]

    石英霞, 李诺, 杨艳. 2009. 河南栾川县三道庄钼钨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研究. 岩石学报, 25(10): 2575-2587

    [27]

    王运, 陈衍景, 马宏卫, 徐友灵. 2009. 河南省商城县汤家坪钼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研究. 岩石学报, 25(2): 468-480

    [28]

    杨艳, 张静, 杨永飞, 石英霞. 2009. 栾川上房沟钼铁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岩石学报, 25(10): 2563-2574

    [29]

    杨永飞, 李诺, 倪智勇. 2009a. 陕西省华县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岩石学报, 25(11): 2983-2993

    [30]

    杨永飞, 李诺, 杨艳. 2009b. 河南省栾川南泥湖斑岩钼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岩石学报, 25(10): 2550-2562

    [31]

    叶会寿, 毛景文, 李永峰, 郭保健, 张长青, 刘珺, 闫全人, 刘国印. 2006. 东秦岭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SHRMP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 80(7): 1078-1088

    [32]

    叶会寿, 毛景文, 徐林刚, 高建京, 谢桂清, 李向前, 何春芬. 2008. 豫西太山庙铝质A型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论评, 54(5): 699-711

    [33]

    赵海杰, 毛景文, 叶会寿, 侯可军, 梁慧山. 2010. 陕西洛南县石家湾钼矿相关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及岩石成因: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制约. 矿床地质, 29(1): 143-15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001
  • PDF下载数:  6898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0-11-21
修回日期:  2011-03-17
刊出日期:  2011-05-3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