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东天山石炭纪火山岩及其构造意义

李源, 杨经绥, 张健, 李天福, 陈松永, 任玉峰, 徐向珍. 新疆东天山石炭纪火山岩及其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 2011, 27(1): 193-209.
引用本文: 李源, 杨经绥, 张健, 李天福, 陈松永, 任玉峰, 徐向珍. 新疆东天山石炭纪火山岩及其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 2011, 27(1): 193-209.
LI Yuan, YANG JingSui, ZHANG Jian, LI TianFu, CHEN SongYong, REN YuFeng, XU XiangZhen. Tecto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s in eastern Tianshan[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1, 27(1): 193-209.
Citation: LI Yuan, YANG JingSui, ZHANG Jian, LI TianFu, CHEN SongYong, REN YuFeng, XU XiangZhen. Tecto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s in eastern Tianshan[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1, 27(1): 193-209.

新疆东天山石炭纪火山岩及其构造意义

  • 基金项目: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40921001)、中石化集团前瞻性研究项目(YPH08110)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研究项目(1212010610105)联合资助.

Tecto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s in eastern Tianshan

  • 东天山石炭纪火山岩北至吐哈盆地南缘,向南受控于阿奇克库都克断裂,对恢复古生代期间古亚洲洋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发现:(1)东天山石炭纪火山岩是一套钙碱质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建造,玄武岩包括N-MORB和IAT型两种类型,指示东天山地区在石炭纪存在一个弧间盆地,其北部边界可能为东准噶尔的卡拉麦里蛇绿岩带;(2)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底坎儿组中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 年龄为320 ±1.2Ma(MSWD=1.3),代表了底坎儿组火山岩主体岩浆结晶时代;(3)对比东天山及邻区石炭纪火山岩地球化学,发现在SiO2含量相近的情况下,由北向南东天山石炭纪火山岩中玄武岩的K2O、K2O+Na2O、K2O/Na2O、LILE(Rb、Ba、Sr等)和HFSE(Nb、Ta、Th、Zr等)呈规律性增加,具有明显的成分分带,与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产出的火山岩的成分极性变化一致。认为东天山石炭纪火山岩成分分带可能是古亚洲洋在石炭纪向东南准噶尔-吐鲁番-哈密陆块下斜向俯冲的结果。
  • 加载中
  • [1]

    陈富文, 何国琦, 李华芹. 2003. 论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属性. 中国地质, 30(4): 361-366

    [2]

    冯益民, 朱宝清, 杨军录等, 张开春. 2002. 东天山大地构造及演化——1∶50万东天山大地构造图简要说明. 新疆地质, 20(4): 309-314

    [3]

    高俊, 龙灵利, 钱青, 黄德志, 苏文, Reiner KLEMD. 2006. 南天山:晚古生代还是三叠纪碰撞造山带? 岩石学报, 22(5): 1049-1061

    [4]

    顾连兴, 胡受奚, 于春水, 李宏宇, 肖新建, 严正富. 2000.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石炭纪火山岩及其形成地质环境. 岩石学报, 16(3):305-316

    [5]

    顾连兴, 胡受奚, 于春水, 赵明, 吴昌志, 李宏宇. 2001a. 博格达陆内碰撞造山带挤压-拉张构造转折期的侵入活动. 岩石学报, 17( 2):187-198

    [6]

    顾连兴, 胡受奚, 于春水, 吴昌志, 严正富. 2001b. 论博格达俯冲撕裂型裂谷的形成与演化. 岩石学报, 17(4): 585-597

    [7]

    何国琦, 李茂松, 刘德权. 1994. 中国新疆古生代地壳演化与成矿.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437

    [8]

    何国琦, 李茂松, 贾进斗, 周辉. 2001. 论新疆东准噶尔蛇绿岩的时代及其意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7(6):852-858

    [9]

    侯广顺, 唐红峰, 刘丛强, 王彦斌. 2005. 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围岩的同位素年代和地球化学研究. 岩石学报, 21(6): 1729-1736

    [10]

    侯广顺, 唐红峰, 刘丛强. 2006. 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晚古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岩石学报, 22(5): 1167-1177

    [11]

    李华芹, 谢才富, 常海亮. 1998. 新疆北部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年代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 1-263

    [12]

    李锦轶, 王克卓, 李文铅, 郭华春, 宋彪, 王瑜, 莫申国, 赵子然, 朱志新, 潘成泽. 2002. 东天山晚古生代以来大地构造与矿产勘查. 新疆地质, 22(4):295-301

    [13]

    李锦轶. 2004. 新疆东部新元古代晚期和古生代构造格局及其演变. 地质论评, 50(3): 304-322

    [14]

    李锦轶, 王克卓, 孙桂华, 莫申国, 李文铅, 杨天南, 高立明. 2006. 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活动陆缘残片:中亚地区古亚洲洋板块俯冲的地质记录. 岩石学报, 22(5): 1087-1102

    [15]

    李向民, 夏林沂, 夏相春, 徐学义, 马中平, 王立社. 2004. 东天山企鹅山群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 地质通报, 23(12): 1215-1220

    [16]

    李永军, 刘晓宇, 王晓刚, 杜志刚, 王瑶培. 2007. 东天山库姆塔格石炭纪牙形石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新疆地质, 25(2): 127-131

    [17]

    李曰俊, 杨海军, 赵岩, 罗俊成, 郑多明, 刘亚雷. 2009. 南天山区域大地构造与演化.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3(1): 94-104

    [18]

    骆庭川, 张宏飞, 张本仁. 1993. 北秦岭丹凤-西峡地区古岛弧花岗岩类成分极性及原因探讨. 地球科学, 18(1):67-72

    [19]

    马瑞士, 王赐银, 叶尚夫. 1993. 东天山构造格架及地壳演化.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202

    [20]

    潘桂棠, 肖庆辉, 陆松年, 邓晋福, 冯益民, 张克信, 张智勇, 王方国, 邢光福, 郝国杰, 冯艳芳. 2008. 大地构造相的定义、划分、特征及其鉴别标志. 地质通报, 27(10):1613-1637

    [21]

    芮宗瑶, 刘玉琳, 王龙生, 王义天. 2002. 新疆东天山斑岩型铜矿带及其大地构造格局. 地质学报, 76(1): 83-94

    [22]

    王方正, 杨梅珍, 郑建平. 2002. 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基底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岩石学报, 18(1):9-16

    [23]

    吴春伟, 廖群安, 李奇祥, 杨再峰. 2008.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晚石炭岛弧火山岩. 地质科技情报, 27(6):29-36

    [24]

    夏林圻, 张国伟, 夏祖春, 徐学义, 董云鹏, 李向民. 2002. 天山古生代洋盆开启、闭合时限的岩石学约束——来自震旦纪、石炭纪火山岩的证据. 地质通报, 21(2):55-62

    [25]

    夏林圻, 夏祖春, 徐学义, 李向民, 马中平, 王立社. 2004. 天山石炭纪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 地质通报, 23(9-10):903-910

    [26]

    肖文交, 韩春明, 袁超, 陈汉林, 孙敏, 林寿发, 厉子龙, 毛启贵, 张继恩, 孙枢, 李继亮. 2006. 新疆北部石炭纪-二叠纪独特的构造-成矿作用: 对古亚洲洋构造域南部大地构造演化的制约. 岩石学报, 22(5):1062-1076

    [27]

    肖序常, 汤耀庆, 冯益民. 1992. 新疆北部及邻区大地构造. 北京:地质出版社, 1-167

    [28]

    杨兴科, 姬金生, 张连昌, 曾章仁. 1998. 东天山大型韧性剪切带基本特征与金矿预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2(3): 209-218

    [29]

    周济元, 茅燕石, 黄志勋, 何大伦, 王道永, 肖渊博. 1994. 东天山古大陆边缘火山地质.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200

    [30]

    周济元, 崔炳芳, 肖惠良, 陈世忠, 朱德茂. 2001. 新疆康古尔- 黄山对接碰撞带的存在、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 火山地质与矿产, 22(4): 252-263

    [31]

    左国朝, 梁广林, 陈俊, 郑勇, 高俊宝, 邢德超, 李绍雄. 2006. 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夹白山一带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 地质通报, 25(1-2): 48-5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861
  • PDF下载数:  5756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0-08-05
修回日期:  2010-12-09
刊出日期:  2011-01-3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