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罗布莎-泽当蛇绿岩体的构造产出与侵位机制探讨

梁凤华, 许志琴, 巴登珠, 徐向珍, 刘飞, 熊发挥, 贾毅. 西藏罗布莎-泽当蛇绿岩体的构造产出与侵位机制探讨[J]. 岩石学报, 2011, 27(11): 3255-3268.
引用本文: 梁凤华, 许志琴, 巴登珠, 徐向珍, 刘飞, 熊发挥, 贾毅. 西藏罗布莎-泽当蛇绿岩体的构造产出与侵位机制探讨[J]. 岩石学报, 2011, 27(11): 3255-3268.
LIANG FengHua, XU ZhiQin, BA DengZhu, XU XiangZhen, LIU Fei, XIONG FaHui, JIA Yi. Tectonic occurrence and emplacement mechanism of ophiolites from Luobusha-Zedang, Tibet.[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1, 27(11): 3255-3268.
Citation: LIANG FengHua, XU ZhiQin, BA DengZhu, XU XiangZhen, LIU Fei, XIONG FaHui, JIA Yi. Tectonic occurrence and emplacement mechanism of ophiolites from Luobusha-Zedang, Tibet.[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1, 27(11): 3255-3268.

西藏罗布莎-泽当蛇绿岩体的构造产出与侵位机制探讨

  • 基金项目:

    本文受国家计划项目(SinoProbe-05-07)、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40921001)、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2076)、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J0919)和地调项目(1212011121275)联合资助.

详细信息

Tectonic occurrence and emplacement mechanism of ophiolites from Luobusha-Zedang, Tibet.

More Information
  • 对西藏雅江缝合带中的罗布莎-泽当蛇绿岩体进行了详细的野外构造考察和室内组构研究工作,查明了蛇绿岩体的产出特征及与不同围岩的接触关系,确定了两条围限岩体的大型逆冲型韧性剪切带(DFT和DFR)的性质,识别出蛇绿岩侵位过程中经历过早期由北而南仰冲和晚期由南而北倒转推覆两期构造运动,指出两条控制岩体的大型韧性断层非同时形成,不是MCT的反冲断层,提出研究区蛇绿岩侵位新的演化模式,为蛇绿岩侵位机制的探讨提供了新的依据。
  • 加载中
  • [1]

    白文吉, 杨经绥, 陶淑风等. 2003. 西藏蛇绿岩中碳铁合金组合及成因探讨. 岩石矿物学杂志, 22(3): 279-284

    [2]

    白文吉, 杨经绥, 施倪承, 方青松, 代明泉, 熊明, 颜秉刚, 张仲明, 胡旭峰, 周美夫. 2004.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地幔岩中首次发现超高压矿物方铁矿和自然铁. 地质论评, 50(2): 184-188

    [3]

    白文吉, 杨经绥, 方青松, 任玉峰, 颜秉刚, 戎合. 2005.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的Os-Ir-Ru合金及其中玻安岩质包体的研究. 地质学报, 79(6): 814-822

    [4]

    常承法, 潘裕生, 郑锡澜, 张新明. 1982.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1

    [5]

    崔军文. 1986. 藏南若干阿尔卑斯型橄榄岩体的变形. 地质学报, 1: 44-53

    [6]

    郝杰, 柴育成, 李继亮. 1999.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形成与日喀则弧前盆地沉积演化. 地质科学, 34(1): 1-9

    [7]

    李德威. 1994.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中幔型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及其意义. 地球科学, 19(4): 455-461

    [8]

    李德威. 1997.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的地幔剪切成矿作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7(2): 1-5

    [9]

    李光岑,Mercier JL. 1984. 中法喜马拉雅考察成果.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237

    [10]

    万晓樵, 孙立新, 刘文灿, 李国彪. 2007.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层. 北京:地质出版社, 1-119

    [11]

    王成善, 李亚林, 刘志飞, 李祥辉, 唐菊兴, Hebert R. 2005.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再研究:从地质调查到矿物记录. 地质学报, 79(3): 323-330

    [12]

    韦栋梁, 夏斌, 周国庆, 王冉, 钟立峰, 万哨凯. 2006. 西藏泽当蛇绿岩的Sm-Nd 等时线年龄及其意义. 地球学报, 27(1): 31-34

    [13]

    肖序常, 李廷栋, 李光岑等. 1988. 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总论, 地质专报(7).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236

    [14]

    徐向珍, 杨经绥, 巴登珠, 陈松永, 方青松, 白文吉. 2008.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康金拉铬铁矿中发现金刚石. 岩石学报, 24(7): 1453-1462

    [15]

    徐向珍. 2009. 藏南康金拉豆荚状铬铁矿和地幔橄榄岩成因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 21-26

    [16]

    许荣科, 郑有业, 党引业, 齐建宏, 梁积伟, 马国桃. 2005. 西藏札达曲松一带两条蛇绿岩带的初步研究. 地质科技情报, 24(4): 21-24

    [17]

    许志琴, 王勤, 梁凤华, 陈方远, 许翠萍. 2009.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在大陆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岩石学报, 25(7): 1721-1736

    [18]

    许志琴, 杨经绥, 李海兵, 嵇少丞, 张泽明, 刘焰. 2011. 印度-亚洲碰撞大地构造. 地质学报, 85(1): 1-33

    [19]

    杨凤英, 康志琴, 刘淑春. 1981. 蛇纹石的八面体假象及其成因的初步探讨. 矿物学报, 1: 52-54

    [20]

    杨经绥, 白文吉, 方青松, 颜秉刚, 戎合, 陈松永. 2004.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铬铁矿中发现超高压矿物柯石英. 地球科学,29(6): 651-660

    [21]

    杨经绥, 白文吉, 方青松, 戎合. 2008a. 西藏罗布莎蛇绿岩铬铁矿中的超高压矿物和新矿物(综述). 地球学报, 29(3): 263-274

    [22]

    杨经绥, 张仲明, 李天福, 李兆丽, 任玉峰, 徐向珍, 巴登珠, 白文吉, 方青松, 陈松永, 戎合. 2008b.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体围岩方辉橄榄岩中的异常矿物. 岩石学报, 24(7): 1445-1452

    [23]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004. 11500000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 成都: 成都地图出版社

    [2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金刚石组. 1981. 西藏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中发现金刚石. 地质论评, 22: 455-457

    [25]

    钟立峰, 夏斌, 周国庆, 张玉泉, 王冉, 韦栋梁, 杨之青. 2006. 藏南罗布莎蛇绿岩辉绿岩中锆石SHRIMP测年. 地质论评, 52: 224-229

    [26]

    周美夫,白文吉. 1994. 对豆荚状铬铁矿床成因的认识. 矿床地质, 13(3): 242-24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634
  • PDF下载数:  6644
  • 施引文献:  0
出版历程
收稿日期:  2011-06-22
修回日期:  2011-09-16
刊出日期:  2011-11-30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