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源期刊
  • Scopus, CA, DOAJ, EBSCO, JST等数据库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GIS的岩溶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分布研究——以酉阳县板溪乡为例

刘 玲 王 勇 谢世友 龙 宓 彭安琪 韩耀炜

刘 玲, 王 勇, 谢世友, 龙 宓, 彭安琪, 韩耀炜. 基于GIS的岩溶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分布研究——以酉阳县板溪乡为例[J]. 中国岩溶, 2013, 32(4): 462-471.
引用本文: 刘 玲, 王 勇, 谢世友, 龙 宓, 彭安琪, 韩耀炜. 基于GIS的岩溶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分布研究——以酉阳县板溪乡为例[J]. 中国岩溶, 2013, 32(4): 462-471.
LIU Ling, WANG Yong, XIE Shiyou, LONG Mi, PENG Anqi, HAN Yaowei. Distribution of land use pattern at different terrain gradients in karst area based on GIS: A case in Benxi village,Youyang county[J]. CARSOLOGICA SINICA, 2013, 32(4): 462-471.
Citation: LIU Ling, WANG Yong, XIE Shiyou, LONG Mi, PENG Anqi, HAN Yaowei. Distribution of land use pattern at different terrain gradients in karst area based on GIS: A case in Benxi village,Youyang county[J]. CARSOLOGICA SINICA, 2013, 32(4): 462-471.

基于GIS的岩溶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分布研究——以酉阳县板溪乡为例

基金项目: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1bb00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XDJK2013C050);西南大学第五届本科生科技创新重大项目(1122001)

Distribution of land use pattern at different terrain gradients in karst area based on GIS: A case in Benxi village,Youyang county

  • 摘要: 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探讨了2002、2011两年重庆市酉阳县板溪乡不同地形梯度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征和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程度。结果显示:建设用地、耕地和水域对地形条件的选择性较强;建设用地主要聚集在海拔<850 m、坡度<15°的区域,耕地主要聚集在海拔<1 050 m和坡度<25°的区域,5和7级地形位为制约水域分布的地形条件;2011年,灌木林地在海拔650~1 250 m、坡度>15°的区域集中增加。总体上,该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程度较高,但仍然存在耕地分布不合理的现象。

     

  • [1] 刘纪远,张增祥.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1):1-12.
    [2] 史培军,宫鹏,李晓兵,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和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60.
    [3] TurnerⅡB L, Ross R H, Shole D. Relating land use and global land cover change[R]. IGBP report No.24, HDP report No. 5, 1993,65.
    [4] 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6):553-558.
    [5] 蔡雄飞,王济,雷丽,等.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退化研究进展[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21(1):32-36.
    [6] 李阳兵,侯建筠,谢德体.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02, 22(3):365-370.
    [7] 李阳兵,谢德体,魏朝富,等.西南岩溶山地生态脆弱性研究[J].中国岩溶,2002,21(1):25-29.
    [8] 秦松,樊燕,刘洪斌,等.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1):46-52.
    [9] 李志,刘文兆,王秋贤.黄土高原不同地形部位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6):1303-1308.
    [10] 周万村.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坡度与高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1):15-21.
    [11] IIASA. Modeling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s in Europe and Northern Asia[R]. 1999 Research Plant,1998.
    [12] Prol-ledesma R M,Uribe-alcantara E M, Diaz-molina O. Use of cartographic data and landsat TM images to determine land use change in the vicinity of Mexico city[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2, 23 (9):1927-1933.
    [13] Yuan D, Elvidge C. NALC land cover change detection pilot study: Washington D.C. area experiments[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998,66(2):166-178.
    [14] Xiao J,Shen Y, Ge J, et al.Evaluating urban expansion and land use change in Shijiazhuang, China, by using GIS and remote sensing[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 75(1-2):69-80.
    [15] 李月臣,杨华.重庆市石漠化灾害特征及防治分区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 19(2): 134-138.
    [16] 楚玉春,重庆喀斯特地貌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7] 李昭淑,陈前平,宋进.岚皋大巴山岩溶地貌[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3(4):465—469.
    [18] 龚黎明,王成源,王长生,等.渝东南地区泥盆纪牙形刺及其地层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2,29(3): 282-298.
    [19] 李一凡,樊太亮,高志前,等.渝东南地区志留系黑色页岩层序地层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2): 299-306.
    [20] 罗云云,李瑞雪,屈明.重庆石碗溪小流域坡度和高程对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地学报,2004,22(2):254-258.
    [21] 李阳兵,王世杰,周梦维,等.不同空间尺度下喀斯特石漠化与坡度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5):70-72,77.
    [22] 喻红,曾辉,江子瀛.快速城市化地区类型组分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1,21 (1):64-69.
    [23] 曲衍波,齐伟,商冉,等.基于GIS的山区县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4):38-44.
    [24] 陈文波,崔丽娟,赵小汎.江西新建县土地利用时空动态特征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5):873-877.
    [25] 斯钧浪,齐伟,曲衍波,等.胶东山区县域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3):679-685.
    [26] 刘纪远主编.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60.
    [27] 庄大方,刘纪远.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06-111.
    [28] 杨瑞珍.我国坡耕地资源及其利用模式[J].自然资源,1994,(1):1-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45
  • HTML浏览量:  332
  • PDF下载量:  258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08-24
  • 发布日期:  2013-12-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