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广东省长坑金银矿床硅质岩石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长坑金银矿床中硅质岩石的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发现,岩石主要由次生石英(50%~90%)和黄铁矿组成,含少量重晶石、雄黄、雌黄、伊利石、迪开石等;岩石具热液交代和交代残余结构,发育典型构造岩的角砾、碎裂、碎斑、微裂隙及孔洞构造,无沉积岩结构构造;硅质岩石(矿石)由成矿过程中蚀变硅化作用形成,是标准的似碧玉岩。蚀变硅化在金矿化阶段可分为3期,银矿化阶段为1期;似碧玉岩∑REE低,尤其是含银似碧玉岩,含金似碧玉岩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含银似碧玉岩中稀土元素富集;似碧玉岩与典型热水沉积硅质岩40个北美页岩组合样标准化稀土元素分布型式的显著Ce负异常和Eu正异常存在较大差异。认为该矿床内硅质岩石非海水与沉积物界面之间的热水沉积成因或海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硅质岩,而是低温热液交代硅化形成的似碧玉岩。  相似文献   

2.
藏北的若拉岗日岩群,因处于拉竹龙-金沙江缝合带南缘,其成生背景及构造属性历来倍受关注。白头山、岗盖日、狮头山等地的若拉岗日岩群主要为一套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系,不同地段夹杂大理岩、变质砂板岩、硅质岩、超基性岩等小岩片或块体,分别具有洋岛型、洋脊型及岛弧型火山岩的基本特征,并构成白头山西以岛弧火山岩为主的弧火山岩片,岗盖日以洋脊型变玄武岩为主夹杂硅质岩、超基性岩小岩片而共同组成的蛇绿混杂岩片及白头山、狮头山以洋岛型火山岩为主夹杂碳酸盐岩块体的大洋海山岩片,从而指出该区若拉岗日岩群为一套不同构造属性的火山岩与大理岩、硅质岩、超基性岩等相伴的构造混杂岩,其中既有某大洋的产物,又有某洋岛及陆缘岛弧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安徽大别山地区首次发现硅质岩钱存超,黄俊(安徽省地矿局区调所)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1994年在大别山岳西县境内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大别群”中深变质岩内首次发现一套硅质岩、变质砾岩、长石石英岩和绢云石英干枚岩为组合的表壳岩。硅质岩呈浅灰至灰...  相似文献   

4.
青海昆仑河地区温泉沟脑多金属矿位于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中,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矿点.在考察该矿区过程中,首次在含矿硅质岩中发现了闪石类矿物,且与褐铁矿化或赤铁矿化关系密切.矿区内硅质岩表现出明显的条带状、纹层状构造,并具有典型的热水沉积岩组合——层状硅质岩和重晶石岩组合.硅质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5件样品Fe/...  相似文献   

5.
甘肃岷县-宕昌地区属酉秦岭的中秦岭分区南带。下二叠统的硅质岩主要有:砾屑硅质岩、砂屑硅质岩、放射虫硅质岩和条带状硅质岩。本文主要讨论了碎屑硅质岩的沉积特征、岩石特征、沉积构造、颗粒大小、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序列特征.从而论证了该地区的粗碎屑沉积是拉张环境深海盆地中的内源碎屑硅质浊积。通过与Stow等硅质浊积模式和经典的陆源碎屑浊积模式的对比,讨论了它的新特点,并由此进一步建立了一个深海硅质法积岩的完整沉积序列。粗碎屑硅质岩在国内外的报道还不多见,它的发现对丰富深海沉积类型及了解西秦岭的古海洋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昆仑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14,他引:7  
西昆仑山北坡新发现的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所包含的主要岩性单位有:蛇纹岩(变辉橄岩)、橄榄辉石岩、层状辉长岩、辉长岩、辉绿岩席、枕状、块状、杏仁状玄武岩,与之共生的沉积岩为紫红色硅质岩、深灰色硅质岩、薄层灰岩等。本文就该蛇绿混杂岩带的地质、岩石学特征及主要岩石单元的年代学特征进行论述,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藏北尼玛县西边阿索一带首次发现最宽约14km的阿索构造混杂岩带。该带西宽东窄,呈喇叭状,由复理石岩片、深海硅质岩、泥质岩岩片、蛇纹质岩片、火山岛弧岩片、碳酸盐岩岩片、大陆碎片岩片等组成。其中以复理石岩片为基质包含其它外来构造岩片。阿索构造混杂岩带所包含的蛇绿岩主要岩性单位有:蛇纹岩、辉石岩、英云闪长岩、似层状花斑岩和辉长岩、粒玄岩、辉长辉绿岩、枕状玄武岩、角斑岩、硅质岩、含铁锰粉砂岩、薄层灰岩、浊积岩等,属弧后盆地扩张一消减产物。根据硅质岩中放射虫、复理石岩片中孢粉时代及构造片岩中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该弧后盆地扩张于晚侏罗世、闭合于早白垩世早期。空间上将狮泉河、永珠湖一纳木湖蛇绿岩带相连。  相似文献   

8.
酸性火山事件所形成的粘土岩称之为火-残粘土岩。目前已发现有伊利石-蒙脱石粘土、富钾伊利石“绿豆岩”、“大同黑砂石”(微晶高岭岩)、膨润土矿或蒙脱石粘土岩等4种类型,此外,还有火-沉硅质岩。虽然火-残粘土岩的外貌难以辨认,但因其中含继承性很强的Th,U,^40K,Ti等元素,因此可利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方射性测量和γ测井将其查明。上述各类型的火-残粘土岩及火-沉硅质岩的γ测井曲线各具特征,不仅可以识  相似文献   

9.
江西金山金矿区硅质岩成因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水沉积硅质岩对于矿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硅质岩的岩石学及常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矿区硅质岩属于热水沉积成因,形成于浅海-大陆边缘环境.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矿床早期存在热水喷流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在矿源岩阶段形成了金的初步富集.硅质岩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找矿标志的意义,为金山金矿的进一步找矿工作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秦岭泥盆系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金才 《西北地质》1996,17(1):32-38
秦岭泥盆系中广泛发育一套与Pb、Zn、Ag矿化有关的热水沉积硅质岩,主要为铁白云石硅质岩和似碧玉岩两类,前者代表海底热水喷水口附近的产物,后者代表距喷水口较远的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11.
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带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南沿海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结合处,广泛分布着中生代火山岩,并伴随有大规模的成矿作用。酸性火山岩占绝对优势,基性中性火山岩仅零星出露。酸性和中性火山岩为一套富碱、富钾、富铝、低钛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基性火山岩为一套富硅贫碱的高钾和中钾钙碱性系列。从基性到酸性火山岩稀土分馏和铕的负异常逐渐加剧。基性火山岩贫Nb、Zr、Y,弱富集Ba、Hf、Th、Ce。中性火山岩和酸性火山岩贫Ba、Ti、P、Nb、Zr、Ta、Sr,强烈富集Pb。通过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的研究认为,基性火山岩和酸性火山岩为独立的岩浆起源,在中生代,东南沿海广泛存在着玄武岩的底侵作用,给下地壳提供了大量的热源,从而诱发了下地壳重熔,形成了大量的酸性火山岩。中性火山岩由酸性和基性岩浆混合形成,其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酸性岩浆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四川宣汉地区二叠系硅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宣汉地区二叠系茅口组和吴家坪组的硅岩,主要以结核状、条带状和团块状产出。根据硅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野外观察硅岩形态多样,与围岩呈缝合线状接触,在剖面上受一定层位控制,团块状硅岩中含石灰岩斑块等。显微镜下观察,硅岩中见方解石残余结构及白云石菱形假晶等。野外观察和显微镜下观察表明这些硅岩应为交代作用形成。常量元素分析表明硅岩以SiO2为主(69.61%~99.21%),其他化学成分含量较低(0.01%~16.07%),Fe/Ti、(Fe+Mn)/Ti及Al/(Al+Fe+Mn)值反映了硅岩的形成与热水活动有关,样品点在Al-Fe-Mn三角图中的投影位于富铁端;微量元素Co/Ni、V、Ti/V、Th/U和Rb/Sr值都较低,样品点在(Cu+Co+Ni)-Fe-Mn三角图中的投影也位于富铁端;硅岩中稀土元素总量低(低于10×10-6),Ce明显负异常,Eu弱负异常,LREE/HREE值低,Eu/Eu*值相对较高。上述特征表明研究区硅岩在形成过程中有热水物质参与沉积,在成岩过程中通过SiO2交代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3.
火山碎屑岩分类评述及火山沉积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山碎屑岩是介于熔岩和沉积岩之间的过渡类型岩石,岩类复杂。长期以来,火山碎屑岩的分类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先后提出了火山碎屑物、火山碎屑岩岩性和火山碎屑岩成因分类。虽然目前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类命名委员会确定的火山碎屑物和火碎屑岩岩性分类已得广泛推广,但此分类尚有不足之处。中国学者提出的火山碎屑岩分类时间较早,有自己特色,在一定的范围得到了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的火山碎屑物、火山碎屑岩岩性和火山碎屑岩成因分类。火山沉积作用是介于火山学和沉积学之间的边缘研究领域。近20年来,火山沉积作用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得到了深化,火山喷发和沉积的物理作用及实验和数值模拟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尽管这样,野外地质和火山碎屑岩的岩性特征,仍是火山碎屑岩成因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陈曼云  金巍  郑常青 《岩石学报》2009,25(8):1749-1752
变质岩分类的三要素是:变质岩的物质成分(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变质岩的组构(结构、构造)和变质岩的成因(变质作用类型和形成变质岩的物理化学条件).由于变质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组构特征和形成变质岩的地质环境十分复杂,致使至今尚无以变质岩分类三要素为基础的、内容比较完善的分类方案.本文中主要变质岩的分类是以其分类三要素为基础编制的,首次将不同成因的变质岩类并列于同一表中、将鉴定变质岩的主要标志性矿物成分和组构特征列入同一分类表中.该分类对鉴定变质岩石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分类表中涵盖了自然界主要的变质岩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某些矿物之间的转化及成分的变化,研究变质反应的状态。将区内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划分为四个阶段,并依据变质作用演化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的变化推定了PT_t轨迹。  相似文献   

16.
青海治多多彩地区火山岩岩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彩地区处于西金乌兰-义敦晚三叠世岛弧带的东段,成矿区带位于三江成矿带的北西段,区内已发现了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床和拉迪欧玛铜矿点.重点分析了与该区成矿关系密切的火山岩的岩石特征,初步恢复了该区火山岩的喷发环境和火山机构,并探讨了火山活动与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本区火山岩主要为英安岩及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其次为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火山岩微量元素具有富集亲石元素Rb、Sr、Th及亲铁元素Co、Ni,亲Cu元素Zr与参照值相近,V、Ba元素的含量高于地壳的丰度值,Sc、Cr等元素亏损的特征.中-酸性火山岩稀土总量较高,稀土配分曲线上普遍出现Eu负异常,总体特征与造山带火山岩相似,火山岩相为溢流相.本区海相火山喷发发生在浅海地带,火山岩构造环境总体属于岛弧环境.成矿作用主要与古火山机构和后期动力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早白垩世营城组火山岩系含有丰富的珍珠岩,为松辽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位。在松辽盆地边缘东南隆起九台地区出露有比较新鲜的珍珠岩,内部斑晶保存完好,裂隙发育;斑晶矿物主要有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还有镁铁质的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对含斑晶珍珠岩和剔除斑晶后的珍珠岩玻璃质分别进行地球化学分析,斑晶矿物进行单矿物电子探针成分研究。其结果表明:该珍珠岩属于酸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与上部地壳相似;斑晶矿物单斜辉石为斜紫苏辉石和次透辉石,斜方辉石为紫苏辉石,均显示变质成因,属于捕虏晶;与珍珠岩相邻层位玄武岩的斑晶斜长石为拉长石,单斜辉石为铁次透辉石,属于岩浆成因。这些特征表明,珍珠岩原岩可能来自于上部地壳,其辉石等捕虏晶为岩浆上侵运移过程与围岩发生混染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张海祥  张伯友 《中国地质》2003,30(3):254-260
对星子群变质岩的原岩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研究表明,星子群变质岩中的片岩和变粒岩的原岩是沉积岩,其中云母片岩的原岩为粘土岩,石英片岩和变粒岩的原岩是杂砂岩或亚杂砂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和榴闪岩的原岩为基性火山岩。变质沉积岩的形成构造环境判别结果表明,它们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而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岛弧拉斑玄武岩与大洋拉斑玄武岩的过渡类型,它们形成于拉张盆地。  相似文献   

19.
热释光的用途很广,但在判断火山活动旋回(期次)以及火山岩类型鉴定方面,尚未涉及。本文通过对大庆徐家围子升深7和杨参1井岩石样品以及其他井部分火山岩样品的热释光特征的研究,发现:①升深7井中,顶部峰型和总积分强度近似,可指示为同期喷发产物;中下部热释光特征表现为“顶底韵律效应”,可能是较晚阶段的火山喷发物对前一阶段顶部有热改造而消耗了部分辐射积累。②杨参1井中根据热释光特征可划分2个旋回和4个期次。下部旋回发育双峰,主峰积分强度差别较大,可能指示底部为多源喷出产物(如多机构产物)混堆,小旋回产物之间叠加;主峰积分强度从下到上依次减小,反映了火山岩喷发强度的降低。上部旋回发育单峰,热释光积分强度相差不大,可能为一套同源产物。③升深7井中未发生明显蚀变作用的安山岩热释光特征相似而杨参1井中岩相均一、未蚀变的凝灰质岩热释光特征也很相似,这表明热释光特征技术应用于火山空落相岩石和火山熔岩岩性判别是有可能的。最后总结了火山岩热释光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对我国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至关重要。本文从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丰度下限、有机质丰度及生烃潜力的恢复、碳酸盐岩生烃机制与生烃模式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碳酸盐岩烃源岩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运用生烃动力学对碳酸盐岩烃源岩进行研究的新方法,展望了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