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幼麟 《地质论评》1983,29(5):497-497
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托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岩体土力学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负责筹办的土和土体结构工程特性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5月16日至20日在武汉举行,历时五天。这是我国第一次召开的“土的结构”专题学术会议,其目的是为了检阅有关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见解,了解研究水平和存在问题,并依  相似文献   

2.
在第一次会议召开两年后,第二次会议于6月6日至11日在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托南京大学地质系和化工部南京勘察公司主办的。有80余名同志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的论文计35篇,论文摘要16篇。与第一次会议比较,本次会议的代表性更加广泛,特别是来自生产单位的同志和青年同志明显增多;会议紧紧围绕着第一次会议所确定的议题进行,体现了较好地延续性,促进了研究的深化,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方面有可喜的进展,为土和土体结构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七年五月四日—八日在北京召开的山区工程地质环境国际讨论会是在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性工程地质专业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组织。会议荣誉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专家三十人组成,其中有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程裕淇教授,法国的Arnould,M.教授、本届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主席加拿大的White O.L.博士、捷克斯洛伐克的Matula,M.教授,以及中国的王思敬教授、孙玉科教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11,(4):F0003-F0003
2011年12月3日,四川省地质学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水力学会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在眉山市彭山县联合举办了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兰州大学地质系、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五单位联合组织的“工程地质学科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于今年4月14、15日  相似文献   

6.
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于1986年10月20日至24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这次大会共有36个国家的450名代表参加。会议论文集共编入265篇论文,列入大会宣读的论文计148篇。我国由11个部委系统的2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共有70篇论文编入文集(占25%强),有22篇论文在大会宣读。 这次会议共分成六个专题组,即为土木工程和采矿工程的岩体工程地质研究;与软岩地基和开挖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土体地基的工程地质研究;与水利水电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公路、铁路和海岸工程的工程地质;环境规划和城市区的工程地质。另外,还举办了地热工程方面的工程地质和与核废料处理有关的工程地质两次专题讨论会。 会议决定,第六届工程地质大会将于1990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 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只发表孔德坊和陈德基、许兵撰写的两篇综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6):733-733
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地质学会,广东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14—17日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8.
根据上海地区各沉积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岩相、物理力学性质,分布规律等特征,将上海地区50米以浅土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组、九个工程地质层和二十个工程地质亚层。三个工程地质组,分别为三期河口三角洲退序列沉积层所组成。第一工程地质组:全新世后期(Q_3~4)近代长江河口三角洲海退序列沉积层工程地质组。顶底板埋深:0—25米。  相似文献   

9.
1989年11月在西安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由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地矿部环境地质研究所、西安地院、陕西水力电力学会五个单位联合主持。会议共收到文  相似文献   

10.
由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西南交大、中科院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等单位共同主办的这次大会于1990年4月19—23日在成都召开。1988年第三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期间开始酝酿、筹备的这次大会、前后收到论文100余篇,选出44篇编成论文选集出版,论文内容包括以下专题: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研讨会”和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专业委员会、昆明市东川区政府、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分会、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等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泥石流学术交流会”将于2006年7月26日~8月3日同时在云南东川召开。  相似文献   

12.
简訉     
全国扶贫水文地质技术讨论会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及河北省地质学会,共同举办于1988年5月30日至6月2日在正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召开。来自河北、山西等省(区)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五十余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1月13—17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岩体力学座谈会。会议代表共122人,收到论文52篇。会议是委托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筹备和主持的,并得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咸恭教授就工程地质和岩体力学发展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国际发展地质科学家协会和国际工程地质学会等联合发起的“地质工程问题学术讨论会”,定于1990年8月28日~31日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有: 1、工程场址选择的工程地质系统评价; 2、地质信息处理与地质力学模型的建立; 3、地质力学参数的评定; 4、岩体工程可靠度分析和优化设计; 5、地质工程检测系统和反分析。  相似文献   

15.
“西部水利水电开发与岩溶水文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于8月21-22日在湖北省恩施市迎宾苑宾馆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地质学会主办,湖北省恩施州电力总公司、恩施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鹤峰桃花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武汉理工大学、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等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16.
2009年6月11~14日,第三届全国岩土工程学术大会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 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是我国岩土与工程界四大学会,即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联合举办的大型学术会议.大会每3年举办一次,分别由上述四大学会轮流主办.本届大会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8月13日是谷德振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谷德振先生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体系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第一任主任,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IAEG中国国家小组第一任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届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以及《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将联合举办"谷德振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学  相似文献   

18.
由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发起,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山区环境工程地质国际讨论会”于5.4.—5.8.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工程地质学科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得到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名誉主席M.Arnould(法)、现任主席D.L.White(加)、秘书长L.Primel(法)、  相似文献   

19.
简讯     
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地下水资源评价及管理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6月6日在河北正定召开,由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主办。大会交流论文分为四个单元:地下水资源评价及管理的问题研究;渗流  相似文献   

20.
张之一 《地质论评》1981,27(3):283-284
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地质学会于1980年11月24—30日在上海联合召开了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早在1964年5月地质部和上海市人委就联合召开过“上海地面沉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会议”专题讨论上海地面沉降问题,证实了大量开采地下水是导致地面沉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