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满足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提出了利用无人机单镜头大重叠摄影与多角度倾斜摄影联合作业模式,对河南汝阳前坪水库水利工程进行实景三维建模,建立了一套水库粗模和精模快速三维生成的技术流程,研究成果可为水利工程投资分析、工程设计、施工与安全质量管理、库区移民等基于BIM技术的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传统城市三维建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BIM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基于BIM技术的城市三维模型系统的设计模式。将BIM技术与传统三维建模技术、地理数据库等相结合,建立建筑BIM模型,促进城市三维建模技术的创新发展,同时建筑BIM模型可嵌入城市规划项目BIM模型,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为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提供信息化的高效、便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成果推介     
正"常州轨道交通GIS与BIM技术应用研究"项目是由常州市科技局和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立项,常州市测绘院牵头负责实施,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参与。项目分析了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GIS与BIM应用场景研究,编制了《常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建模标准》与《常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交付标准》;完成了集成BIM的GIS应用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了"常州轨道交通工程GIS与BIM综合应用系统",完成了BIM模型建设与管理以及空间数据体系建设,完成了试点应用和成果的推广,实现了对轨道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支撑。此外,发表和录用论文5篇,完成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完成受理专利2件。  相似文献   

4.
徐锐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3):121-123
无人机摄影测技术凭借其快速、准确的优势得到快速发展.BIM技术作为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技术,在工程领域越来越需要三维实景模型的支撑和交互.结合工程实例,首先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得到较高精度的4D产品和三维实景模型,并定量分析了模型精度;再将三维实景模型与BIM建筑物模型进行融合,得到一个更加完备的带有地形信息的工...  相似文献   

5.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以其三维、实时且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信息管理模式,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新的信息获取途径和方法。本文分析了BIM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应用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了BIM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的模型创建、变形预测、信息获取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测绘单位可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工作,挖掘建筑BIM成果中蕴含的地理要素信息,为全覆盖的地理国情监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刘成堃  张力  马瑞  张雄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1):111-114,144
通过深入分析BIM模型在3DGIS场景中集成的现状、问题和难点,针对图元信息转换优化、属性信息的提取整合、模型轻量化、共享调度、全生命周期的集成管理等内容,结合IFC、CityGML等标准,提出了一种BIM模型向3DGIS场景转换与集成的框架。以长江水利委员会大院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论述了在形成初步三维地形场景和建筑外观模型后,在该框架下将BIM建筑模型转换并集成到3DGIS场景中的过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空间信息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是数字城市发展的数据基础,本文结合空间信息数据管理和BIM项目的经验,提出了基于项目网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介绍了网格信息平台,通过与BIM数据的结合,展望了空间信息数据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孙晓玮  邱俊武 《测绘通报》2021,(12):153-157
为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管理与共享,更好地服务审批监管,本文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服务和监管的全局角度,提出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多测合一”综合服务平台,深入研究了平台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时空大数据、多源异构数据融合、GIS+BIM及三维等关键技术,并给出应用案例,为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测绘相关平台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有利于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传统方式构建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难以对管廊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了减少地下管线的安全事故,提高地下管线运维管理效率、实现新建管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必要建立一套统一化、标准化的综合管廊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本研究本着保障综合管廊安全,提高综合管廊运维水平、应急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GIS、BIM等高新技术将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中,集成管理各个阶段的管廊竣工模型数据,基于我国管廊运维管理现状与特点,对基于GIS-BIM的综合管廊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架构和功能模块展开研究与设计,为城市综合管廊的运营维护和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BIM技术即基于三维模型的信息化管理技术,BIM技术在测绘上的应用主要是借助三维模型以及三维建模技术提高测绘的效率与精度,降低测绘成果复核难度,优化复核的过程。本文运用Infraworks与Civil 3D、Revit三种BIM软件分别从水平测量应用、高程测量应用展开分析和研究,并在辅助测量和辅助校核等方面研究BIM技术在测绘过程中如何提高测绘的效率与精度,说明BIM在地图测绘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危房管理系统是武汉市"数字房产"建设的一个分支成果。该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地采用GIS技术对危房进行空间定位,并建立危房编码和危房地理信息资源平台,成功运用了房屋安全维护中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GIS平台上的房屋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等创新成果技术。  相似文献   

12.
孙玉梅  李勇  聂振钢 《测绘通报》2020,(10):127-130
随着我国公路运营里程的快速增长,公路隧道运营养护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公路隧道运维中存在的隧道结构复杂,设备众多,信息共享性差,巡检困难等问题,本文将3DGIS与BIM集成的技术运用到公路隧道的运维管理中,充分利用GIS和BIM各自技术的优势,将内外各类BIM建筑模型微观数据融入3DGIS建立的宏观地理环境中,形成了隧道空间及周边地理环境三维一体可视化全信息模型,实现了隧道的信息监测、健康检测、应用管理和安全预警等智慧运维管养功能,提升了公路隧道养护维修精细化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中阐述的新一代三维GIS技术体系是以二三维一体化GIS技术体系为基础框架,融合了倾斜摄影三维技术、激光点云三维技术、BIM与GIS结合的三维技术等.其中,倾斜摄影全自动化建模技术大幅度提高了三维数据获取的精度,降低了采集成本,并促进了三维数据标准化的发展,促进了三维GIS更广泛的应用;BIM与GIS的融合,使得三维GIS进入很多新兴应用领域.在数据模型层面,三维实体数据模型的定义与发展,促进了三维GIS理论体系的完善.VR/AR、3 D打印、WebGL等IT新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三维GIS软件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更好地发挥梯级水电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流域水电开发企业需要融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梯级水电站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本文从流域水电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和流域水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出发,提出了流域水电全生命周期三维可视化数字管理平台建设思路:通过企业数据中心建设集成整合已有信息系统采集管理的梯级水电工程相关阶段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通过三维可视化平台建设增强信息的直观表达,也便于分析和展现数据间的关联关系.这一思路已成功指导雅砻江流域数字化平台建设,可为相关流域水电数字化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BIM是一个“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并确立在现代化的三维数字设计新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上,极大地提升了工程质量与效率。以BIM和GIS这两个技术为中心,对应用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汉中市略阳县五龙洞镇金池院村土地整治工程为例,利用ArcGIS软件对现场测量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数字高程模型;运用BIM核心建模软件Revit进行三维建模,实现土地整治工程三维可视化。研究表明,基于GIS和Revit技术进行土地整治工程三维可视化,不仅增强了工程项目虚拟场景的仿真性,而且为工程项目成果展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构建了桥梁高精度三维模型直观还原桥梁结构以及周边环境,并通过研究在BIM中集成北斗高精度监测数据直观展现桥梁各构件的变形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BIM和北斗技术的三维桥梁监测管理方法。利用该方法开发了一套桥梁监测管理系统并在贵州省某大型桥梁上进行了工程示范应用,试运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冯琳 《测绘通报》2020,(12):144-147
本文通过对智慧园区(工业园区、校园、工厂、住宅小区等)管线信息化建设现状的研究与分析,针对园区建设过程中地下管线存在的问题(数据不准确、更新不及时等),将先进的三维可视化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及组件式开发技术等应用到智慧园区地下管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中。在物联网、监测设备布设及二、三维一体化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地下管线监、控、管的一体化管理,为管线规划、管理维护及应急防灾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管理及长远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GIS的集成被视为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集成BIM和GIS技术,实现三维数字城市中建筑物室内外一体化展示、管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建筑经济人口信息集成管理、户籍房产管理、应急疏散等面向公众的应用,拓展三维数字城市的应用外延。  相似文献   

19.
倾斜三维实景模型以其高空间精度、高分辨率、真纹理的优势在各行各业尤其是数字城市的建设中应用广泛;BIM技术包含丰富的建筑信息,是建筑管理功能的集大成者。本文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采用飞马D2000无人机获取测区影像并构建三维实景模型,采用飞马SLAM100手持激光扫描仪获取目标建筑的室内点云数据,并结合BIM技术构建室内BIM模型,选用易智瑞GeoScene Pro平台,实现模型的融合及室内外一体化场景的创建、模型属性查询及管理分析应用,以期为实景三维建设的相关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岩土工程勘察BIM模型将地表DEM模型、遥感图像、地理底图、地质图、地物模型、地下三维结构模型和地质物化属性模型等涉及建设场地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条件空间信息集成,构建场区的多层次立体三维模型.岩土工程勘察BIM模型需要应用BIM技术将大量的地表、地下的数据耦合集成显示三维模型,基于此,探讨了目前BIM技术对地表原始数据集耦合、地下原始数据耦合及地表、地下原始数据耦合一体集成显示的关键技术研究,结合目前岩土工程的发展趋势,展望了岩土工程勘察BIM模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