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庄矿己组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庄煤矿己组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已发现的十几个薄煤区组成三个薄煤带,呈北西向延伸;薄煤带与厚煤带有规律的相间排列。煤层厚度的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第三纪末期发生的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的挤压为主的应力,使煤系地层沿倾向向北东方向滑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禹县煤田南部,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下部的潮坪沉积中穿插有一支潮道砂体,其厚7~201m,由南向北呈树枝状分叉。其上覆对应部位,二1煤层出现了可采薄煤带和无煤带。砂体底部与海湾相泥岩接触,其上局部也有此类泥岩或L10灰岩,二1煤层的全硫含量在薄煤带和无煤带附近明显偏高;此部位煤层夹矸、顶、底板泥质岩的粘土矿物组合类型、硼含量及某些相关微量元素比值都与过渡相接近。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量钻探及井下采掘揭露资料,探讨了下峪口煤矿2号煤层的赋存特征,分析表明2号煤属不稳定薄煤层,煤层总体厚度呈NE—SW向薄厚交替变化特点,区内可划分为两个相对的厚煤带和两个薄煤带。煤体结构以碎裂煤为主,兼有少量的糜棱煤及碎粒煤,,煤层顶以粉砂岩与砂岩顶板为主。通过对2号煤厚度变化分析,认为沉积环境、河流的同生冲刷及构造挤压是影响厚度变化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淮南煤田颖凤区山西组是以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沉积体系,中下部发育的1号煤层厚度变化受其下部砂岩体形态的控制,厚煤带分布于分流间湾和分流河道交汇处之侧缘,砂岩体较厚处,煤层相对较薄。  相似文献   

5.
基于二维地震、钻孔揭露及测试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三李深部勘查区滑动构造面行迹为宽缓的倒"抛物线"型展布。研究表明:因滑动构造的挤压、揉搓作用使二_1煤层原始结构遭到破坏,形成了碎粒状、鳞片状等构造煤;煤层厚度及煤质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厚煤带一般分布在煤层埋深的浅部或无煤(区)带的前缘地段,薄煤带和无煤(区)带则分布在中部地段;位于地堑之内的瓦斯含量较高(58.15 m~3/t)。  相似文献   

6.
11号煤层直接沉积在潮坪和潮坪砂坝的隆起基底上,9号煤层亦发育在三角洲前缘的隆起区,成煤时间长,煤层厚度大,井田东部煤层最厚,薄煤带位于研究区南东角。8号和10号煤层为9号煤层在沉积过程中的局部分叉,而且分叉指向砂体和海,故9号煤层为岛状成煤条件。4~(-1)号煤层沉积在冲积平原的陆相环境。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质报告资料分析了五凤井田6含煤段沉积环境,探讨了首采区内6中煤薄煤带成因,认为6中煤薄煤带是由于砂体的冲刷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孙疃煤矿位于淮北煤田南部,其82采区下石盒子组7_2、8_2煤层作为下阶段主要开采对象。根据煤矿钻孔资料统计:8_2煤层厚度为0~4.31m,平均厚度为1.70m,其煤层变异系数为81%,可采指数为0.80,为不稳定煤层;7_2煤层厚度为0~3.62m,平均厚度为1.14m,其可采指数为0.58,煤层变异系数为88%,为极不稳定煤层。采区煤层呈条带状分布,整体可分为南部、北部赋煤带以及中部不可采区。南北赋煤带为中间厚,四周薄,不可采区可采煤层为中厚煤层。整体上研究区煤厚厚度变化的控制因素作用大小为:沉积环境古河道冲刷构造变动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收集、对比煤矿勘查、建井和生产资料,开展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分析研究,对岩相古地理格局进行恢复。在此基础上,结合煤层发育及赋存特征,总结其聚煤规律,并与矿井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郭家河煤矿大部分地区发育河漫沼泽相沉积;东部发育河漫滩相沉积;中部地区的古洼地水体较深,发育河漫湖泊相沉积;在古隆起与河漫沼泽过渡区域发育冲积带沉积;煤层发育与含煤地层沉积呈正相关性,地层发育厚煤层亦厚,地层发育薄煤层亦薄甚至尖灭。区内可划分为三个含煤地带:富煤带(厚煤区)、稳定聚煤区和含煤过渡带,其中富煤带煤层最厚最好,含煤过渡带煤层最薄最差。通过与矿井工作面生产实际对比综合分析后,预测在矿井二盘区南部、北部位于古隆起的"山脊"处的含煤过渡带,煤层薄且变化大,采区工作面出现"孤岛状"无煤区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确山吴桂桥井田岩浆岩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柱桥井田喜山期岩浆活动剧烈,多以岩床形式顺层侵入煤层顶底板及煤层中间,对煤层赋存形态,结构煤质产生较大破坏影响,变质作用以接触变质为主,煤类复杂。接触变质带可进一步划分为岩焦混杂带、天然焦带、焦化煤带、正常煤带。  相似文献   

11.
积石山赋煤带位于青海南部,属于煤炭资源短缺地区。通过对研究区侏罗系岩石组合、成煤期动力学背景、成煤模式和煤质特征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北部侏罗系为断陷盆地发育的一套曲流河成煤模式,南部侏罗系为岛弧背景下的火山活动,在火山间歇期形成了厚煤层。由于成煤模式的差异,导致研究区的成煤条件存在较大不同,研究区羊曲组煤层较薄,煤质较差,年宝组煤层较厚,煤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陕西韩家湾某勘探区煤层埋藏较浅(50~200m),其三维地震勘探遇到了在陕北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难点:如煤层冲刷严重,煤层厚度变化大,小煤窑分布多而乱,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厚薄不一的松散干沙对高频地震波的强烈吸收作用,分辨超浅层小间距煤层的能力有限等.为此在该区的野外数据采集中采用了小道距、小CDP网格、高速层激发等措施,同时应用精细静校正、振幅一致性补偿等处理技术及三维地震勘探解释与属性解释相结合的方法.解释成果与巷探、采掘资料对比表明,三维地震勘探解释冲刷薄煤带边界最大误差为15m,最小误差为7m;地面钻探工程验证了地震资料解释的采空区.  相似文献   

13.
涟邵煤田北段西部逆冲推覆构造和重力滑动构造并存,前者表现为逆冲叠瓦扇,其主干断层向下收敛于加里东不整合面附近,总体沿加里东不整合面向西逆冲推覆,后者则表现为滑片型,总体向东滑动。滑脱构造对煤层结构和煤厚变化具有明显的影响,它使煤层原生结构遭受破坏形成各种构造煤,并导致煤层厚度重新分配,形成NE—NNE向展布的厚、薄煤带。  相似文献   

14.
理论分析与实际资料证实,煤层顶、底板反射波的干涉,在煤层厚度所产生的时差小于半个周期时,导致反射波的振幅随着煤层厚度的减小而减弱,且在煤层厚度较小(趋于0m)的情况下,仍然是可以连续对比追踪的;大于半个周期时,反射波的振幅与干涉效应无关。通过实际资料的分析计算发现,在煤层厚度趋于0m时,其顶、底板反射波的干涉所形成的振幅极限值仍然是砂、泥岩界面反射波振幅的3倍,依据这个特征可有效识别煤系地层中的薄、无煤带。  相似文献   

15.
MAXI-PROBE磁偶源频率测深是探测精度很高的一种电磁法探测技术。进入90年代以来,我们该技术分别在江西宁武,内蒙东胜等矿区进行鸡窝状煤层或薄煤带分布规律勘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本文重点介绍应用该技术探测东胜矿区的薄煤层厚度及其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无煤带”是康平煤田特有的一种地质现象。“无煤带”是指煤层缺失变薄至不可采的地带或条带,多分布于构造复杂地区,且与该地区断层走向一致,均伴有一条或几条断层。通过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及正演地震模型的研究,发现煤层反射波振幅异常(振幅变弱)带恰恰对应着各种原因造成无煤区和煤层变薄区域。据此在1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圈出了1煤层反射波振幅异常带,确定了无煤区域。这些成果为测区内采面划分、巷道布局和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保证。  相似文献   

17.
朔南麻家梁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共含煤11层,其中可采煤层8层,4、9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4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厚度1.35~11.09m,结构复杂,总体呈南部厚度大,中部及北部厚度变小,其厚度变化与下部K4砂岩呈负相关关系并受上部K5砂岩的冲刷影响,在29线以北存在一个北东向的薄煤带,煤厚小于4m;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厚度1.15~18.16m,在北部及东南部(35线附近)厚度皆大于10m,在西南部63线以西及37线以南地区煤层分叉,分叉区面积仅占9号煤层总面积的1/5。9号煤层含2~11层夹矸,以含3~5层夹矸的居多,且多集中分布在煤层下部,反映出9煤层聚煤环境由动荡逐渐趋于稳定的沉积环境。井田内各主要可采煤层层位稳定或比较稳定,虽然厚度有变化但规律性较强,掌握这一规律,对工程施工、煤层对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忠习  唐立晶  王举  邹德友 《吉林地质》2006,25(1):17-19,24
文中分析了和龙盆地长财组的沉积与聚煤特征,即煤系地层的沉积特征以河流相为主,聚煤带位于盆地的中西部,分别呈舌状和长舌状。富煤带位于大型砂体之北侧,煤层稳定性较差,且变薄、分岔、尖灭现象普遍。  相似文献   

19.
闽西南地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区内总体构造为新华夏构造体系龙岩山字型构造,在该体系下形成的褶皱、断层以及火成岩侵入是造成本区煤层形变的主要因素。褶皱主要以纵弯作用、横弯作用和不协调褶曲作用使煤层产生千姿百态的形变效应;断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断层无煤带和断层两侧煤厚变化带;火成岩侵入可造成横切无煤带和煤层局部变薄、吞蚀现象等。  相似文献   

20.
晚二叠系龙潭组是川南主要含煤地层,其富煤带的形成、展布方向及排列上展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并受古构造、古地理等因数的影响。通过相邻矿段、井田的资源量丰度对比,分析了富煤带的变迁规律,分析矿段主要煤层厚度变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