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吴佳明  陈健  陈国良  钟宇  戴林发宝  陈斌  武哲 《岩土力学》2022,(S1):553-566+579
如何在地铁基坑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复杂地质和工程结构的多源异构信息,实现施工数字化建造是地铁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难题。通过提出建筑信息模型(BIM)定制化思路,有效集成工程结构体和岩土体模型,建立岩土体开挖与结构体施作同步进行的基坑施工仿真模拟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采用工业基础类(IFC)标准,分别针对地质体和工程结构进行扩展和定义,构建基于IFC标准的基坑工程基础数据体系。在Autodesk软件平台上,研发基坑结构构件库和参数化构件建模技术,创建自定义的基坑结构建模插件。构建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建立面向施工过程的地质模型动态剖切方法,将地质模型离散划分不同开挖阶段的三维地质块体,形成基坑分阶段施工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地质体与结构体融合的拓扑重构算法,构建基坑多阶段开挖一体化集成BIM模型,动态加载施工进度信息,形成基于BIM技术的地铁基坑工程施工仿真模型和模拟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展示所提出的仿真模拟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Revit软件对基坑工程造价计算功能的缺失,提出将基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全过程构件族类化,并利用Revit API二次开发技术实现基坑工程造价自动化计算。首先,利用Revit平台建立基坑工程BIM模型构建族类库,实现基坑工程支护结构族类参数化;然后,对基坑工程造价计算流程进行分析,利用Revit API二次开发技术自动获取基坑工程项目BIM模型中各类构件参数,并结合基坑工程造价计算公式,实现实际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数据的显示与输出等功能;最后,以长沙市某基坑工程为例,开展实际工程项目的自动化造价计算,验证上述基于Revit的基坑工程造价计算插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Revit造价计算插件可以基于导入的基坑工程BIM模型实现自动化造价计算,且与人工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这一技术的实现,弥补了Revit软件在基坑工程造价计算以及基坑工程造价方面功能的不足,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为进一步扩展BIM技术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贯彻实施《“十二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促进实现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协同工作等技术应用,降低工程投资,实现从设计、采购、建造、投产开车和运维全过程的集成应用等目标和任务,近日,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与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设计大赛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4.
正理想的自动报表生成、多源数据分析、信息共享和预警平台软件简介GeoMS岩土工程监测信息管理预测预警系统:提高岩土工程监测工作效率、促进风险评估及管理水平、预防安全事故。适用范围:GeoMS适用于地下工程、基坑、边坡、路基及大坝等项目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监测和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市政领域主要软件平台近年来的技术发展路线和并购策略,提出软件功能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各软件平台进行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及闭环生态建设、云平台的搭建和仿真模拟成为并购的热点。在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背景下,用户的BIM应用将从单一模型构建向多维度信息利用过渡。BIM与GIS的组合应用,将有力推动城市信息模型的构建与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6.
傅志峰  罗晓辉  李杰  熊朝辉  吴晓云 《岩土力学》2011,32(12):3693-3700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设计的稳定安全系数是不可测的,因此,《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要求不同安全等级基坑的施工过程中有不同类型的监测项目,并给予相应的安全预警值。由于施工监测项目数据的不同步性,为避免对施工过程安全状态的“突发性”以及应对不同安全状态措施的需要,提出了安全预警分级方法。根据监测项目的实测数据,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定义了广义稳定系数评估施工过程的安全状态,并给出了广义稳定系数的安全下限。基于实际工程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监测项目广义稳定系数的变化过程,指出了安全控制的重点监测内容。  相似文献   

7.
岩土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一体化集成;施工模拟;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8.
姚强  李全民  王哲 《探矿工程》2010,37(8):54-57
为保证监测质量,为信息化施工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监测在基坑开挖中至关重要。以浙江省玉环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17号小区地块)工程施工监测为例,论述了该工程的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动态变化,介绍了新规范与实际操作中监测频率和监测警报值等内容。监测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深层土体位移角度,主要发生在孔口及以下3 m内;基坑周围土体水平位移基本在安全范围内,且最终趋于稳定。通过分析研究基坑监测结果,对施工进行信息反馈,有效地保证了基坑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目前建筑设计行业不能不谈论的热点话题。BIM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技术的支持手段,为建筑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秦皇岛这个沿海城市的建设高速发展,基坑降水工程已引起不同程度的海(咸)水入侵、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问题,通过对基坑降水过程中的水位、水质、水量的监测,分析水质变化的动态规律及分布特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海(咸)水入侵,为城市减少环境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车灿辉  刘实  刘静 《探矿工程》2013,40(4):60-64
论述了几种主要支护结构的深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法和不同特点,将基坑过程中不同施工阶段的风险分析、安全评估与信息化施工相结合。为岩土工程设计、基坑工程施工、土方开挖、基坑工程监测提出可供参考的工程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深基坑稳定性问题是重要的工程问题,其中,有效支护结构是保证基坑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本文引入离散元法,提出了基坑及支护结构建模和数值模拟方法。采用紧密堆积离散单元构建模型初始地层,引入了离散单元团簇模型来构建表面较为光滑的管桩。以南京某深基坑工程为例,采用三维离散元模拟软件MatDEM3D构建几何模型,并根据土体的力学性质设定相应单元的力学参数。数值模拟中,通过预平衡操作实现土层的压实,进而模拟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和管桩的变形。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价了基坑支护结构的有效性。这种基坑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在基坑开挖过程的稳定性预判和支护结构的有效性评价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基坑监测信息管理与预警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振君  王浩  王水林  葛修润 《岩土力学》2008,29(9):2503-2507
针对基坑监测的信息化、集成化、共享化要求,开发了基于GIS的分布式基坑监测信息管理与预警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框架,着重介绍了系统实现的功能。在GIS图形可视化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实现了区域内多个基坑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等资料及测点信息、监测仪器、监测数据、周边建筑物等相关资料的全面采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信息的存储、处理、分析、查询、预测、预警以及成果输出的自动化。系统采用C/S结构实现信息共享与多人协作,在网络环境下可高效运行,为基坑监测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一段时间开发工作的总结.提出实现三维岩土工程平台的整体思路.并将开发出的地质模型自动生成、道路边坡建模、基坑建模及计算等功能结合应用实例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上海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地质水文资料,对基坑围护墙体及邻近建筑物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邻近建筑物对基坑变形有显著的影响,邻近建筑物的超载作用以及所在土层的性质是引起这次基坑异常变形的原因,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变形作为控制条件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问题,由于支点法具有计算模式明确、过程简单的优点,受到广大工程设计人员的欢迎。但是,支点法中土抗力系数卅的选取是工程界的一大难题,在支点法计算中m值选取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支护结构位移和内力的计算结果,所以将支点法建模及反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在开挖过程中考虑了支撑变形的非线性,开发了FORTRAN程序对支护结构进行了反演计算。通过反演分析m值并预测支护结构的变形,实现支护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结果表明,位移反分析法进行深基坑工程中的参数反演与位移预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说明该方法在深基坑开挖反演、预测方面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浅析某基坑工程及其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世年  居延海 《江苏地质》2006,30(2):135-138
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深基坑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工程测量的方法,对基坑变形以及相邻建筑物的位移进行了监测,并根据这些监测数据对基坑失效的原因以及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基坑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安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何长明  罗恒  李亮  邹金锋 《岩土力学》2006,27(Z1):755-758
结合南昌某建筑基坑,介绍了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点的布设、观测方法、监测数据处理等,并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可能发生危险的先兆,判断工程的安全性,防止工程破坏事故的发生;并以施工监测的结果指导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由于基坑开挖后地下水丰富,坑内局部出现涌水、涌砂,导致电梯井等加深部位不能开挖到位。在基坑外部排水能力有限等情况下,提出了在电梯井的四周用旋喷桩形成止水帷幕、井底用旋喷桩封底的方法。实践表明:在旋喷桩施工完成后1 d即可垂直开挖电梯井,并没有渗水,取得了良好地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上海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对基坑出现险情期间的监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初步探讨了险情出现的原因。结果表明邻近建筑物超载对基坑变形有显著的影响,并得到基坑和建筑物的大变形具有同时性和突然性的特征,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练建鑫 《城市地质》2015,(Z2):68-7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城市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开挖基坑问题凸显,基坑工程施工越来越多,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开挖面积越来越大,使用周期越来越长,基坑周围及地下环境越来越复杂,地下各种管线复杂交错。为保证基础设施施工顺利进行,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各类要素、各个环节进行必要的观测和控制,为业主及施工单位提供监测数据,协助其发现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尤为必要。本文在简述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作用和主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一种采用精密距离测量方式对基坑平面位移进行监测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中,说明此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