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钦州市蔗糖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广西钦州市多年原料蔗产量、榨季糖分含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春、秋两季的降雨量是制约钦州市原料蔗产量高低的主要气象因子,而秋末冬初的温度日较差、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对榨季糖分含量影响最大,这一研究结果对指导钦州市蔗糖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广西原料蔗产量大气环流因子预报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靖  苏永秀 《广西气象》1995,16(1):48-50,52
本文分析了我区代表性的15家糖厂及7个地区、3个市的原料蔗产量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并同时分析的大气环充因子与甘蔗产量关键期主要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有关糖厂、地的甘蔗产量大气环流因子预报模式,为进行原料蔗产量预报增加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区有代表性的15家糖厂及7个地区、3个市的原料蔗产量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并同时分析了大气环流因子与甘蔗产量关键期主要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有关糖厂、地(市)的甘蔗产量大气环流因子预报模式,为进行原料蔗产量预报增加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贵港甘蔗化工厂历年榨季及不同熟性品种逐候蔗糖分平均值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糖分含量由低→高→低的动态变化过程是甘蔗适应环境气候变化所固有的一种生物学特性,其变化规律可以用以时间为变量的复合函数来表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榨季蔗糖分气象预报中趋势值和气象糖分的确定及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
谭宗琨 《广西气象》1996,17(3):24-26,30
通过对贵港甘蔗化工厂历年榨季及不同熟性品种逐候蔗糖分平均值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甘芳含量由低→高→低的动态变化,过程是甘蔗适应环境气候变化所固有的一种生物学特性,其变化规律可以用以时间为变量的复合函数来表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榨季糖分气象预报中趋值和气象糖分的确定及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6.
使用气象信息来指导各项活动,特别是在进行现代化生产和建设,在这方面,我们梧州糖厂是饱尝过甜酸苦辣的滋味的。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3月是我们厂的榨糖季节,要想在榨季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甘蔗的产量,含糖量以及收砍时间等至关重要,而这些均与气象条件特别是霜、雨情况密切关联。过去,我们却偏偏忽略了这一点,因而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82/83年度榨季就是个例子。这一年度的榨季,霜冻极其严重,就我厂蔗区而言,为解放以来未有过。可是,事前我厂上下都忽略了气象信息,没能及时掌握即将出现的天气及其对榨季生产的  相似文献   

7.
我区各蔗区糖厂历年榨季的蔗糖份变化波动较大,如贵县大型糖厂,最高糖年份达14.82%,而最低糖年份为12.18%。榨季蔗糖份波动过大,特别是出现低糖,使蔗糖产量下降,对于糖厂的经济收益和地方财政收入影响很大。为助各蔗区糖厂进行蔗糖生产,掌握榨季糖份的变化规律,客观地预测榨季糖份的高低。本文对我区东南部主要甘蔗产区贵县和桂平两县历年榨季蔗糖份的变  相似文献   

8.
气象条件与酿酒葡萄糖分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条件是影响葡萄糖分积累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利用酿酒葡萄(赤霞珠)糖分观测数据和相应气象数据研究气象因子对酿酒葡萄糖分积累的影响发现,在酿酒葡萄着色至成熟期,对酿酒葡萄糖分积累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是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和温湿比.最适于糖分积累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和温湿比分别是24.0℃、29.3℃、6.4 h和0.35左右,在小于上述极值点的范围内,糖分日积累量随各因子(值)的增加而增加}在大于上述极值点的范围内,糖分日积累量随各因子(值)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9.
玉山糖厂甘蔗制糖生产的经济效益不高,最主要原因就是冬季气温低,榨蔗受冻害严重,影响了出糖率。我们应用糖厂近十年的甘蔗含糖量、出糖率的纪录,对照同期相应的气温资料,初步找到了甘蔗受冻害的规律,并制定了气象服务指标,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效益。1 气温对甘蔗糖分的影响甘蔗投榨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寒冬季节,而该时期是一年当中气温最低,雨、雪、冰冻最多的时期,低温冻害在绝大多数年份是不可避免的。玉山糖厂在以往的榨季中,从未采取过任何防冻保鲜措施,事实证明,甘蔗糖分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见表1)。  相似文献   

10.
采用F134品种十年旱地春植的物候观测资料进行了甘蔗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通过相关、逐步回归和积分回归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光温水三大气象因素中,影响蔗基产量的关键因子是雨量,但雨量对蔗基产量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雨量分配的均匀程度。在甘蔗一生的各生长发育期中,温度、日照和雨量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钦州市气象件与本地塘角鱼生长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钦州市的天气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其生长,只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就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气象条件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奶牛产奶量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将乌兰浩特市全市产奶量和乌兰哈达奶牛场观测站产奶量与乌兰浩特市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确定了影响当地牛奶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和关键时期。结果表明,温度是当地春秋季节和冬季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是气压和相对湿度,而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广西甘蔗秋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增强对广西甘蔗秋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能力,利用气象、植被、基础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数据,根据风险三角形理念,从广西甘蔗秋旱灾害的危险度、受灾可能性和承灾体脆弱度3个方面,选择因子构建甘蔗秋旱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以确定各指标和因子的权重,构建评估模型,并计算广西甘蔗秋旱灾害风险指数,再基于GIS绘制广西甘蔗秋旱灾害风险区划,结果显示: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来宾和崇左等市的局部地区,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桂东南地区。利用灾情数据进行验证表明:广西甘蔗秋旱灾害风险分布与甘蔗灾情损失空间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用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 v32)对2006年中国地区1、4、7、10月4个月(分别对应冬、春、夏、秋)近地层气象要素进行模拟。并利用通榆、榆中和上海站的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能较好的模拟出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但是,各个季节的模拟效果并不相同。在半干旱的通榆和榆中两站,有关要素秋季的模拟最好,夏季较差。在上海站,夏秋两季比较差,冬春两季较好。对温度的模拟,上海站4个季节都偏低,通榆站夏季偏低,冬季偏高。 对风速的模拟,通榆和榆中两站(通榆秋季除外)都偏低,上海站(夏季除外)都偏高。对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模拟,通榆站夏季感热通量偏大,潜热通量偏小,榆中站夏季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模拟值都偏大。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空气质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武汉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2001年7月至2003年6月大气污染监测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运用动力统计和天气分析方法,分析了武汉市空气质量的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在一年当中武汉市夏季的空气质量状况良好,秋、冬季较差,其成因与武汉市不同季节气象要素分布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2010—2013年深圳市气象局门户网站"业务咨询"板块公众咨询信息和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资料为基础,从咨询量的时间变化规律、与多种气象因素的关联性等角度,对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揭示公众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在时间和要素上存在的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1)汛期是一年中市民最为关注天气的时段,周三和周五是一周内公众气象信息需求最大的时段;汛期市民最关注的天气是台风,秋、冬季节市民更为关注气候预测信息。2)市民高度关注降水,其精细化和个性化预报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对相对湿度的关注,主要源于对"回南天"等潮湿天气的关注;日照时数与公众咨询密切相关,但主要通过降水间接影响;市民较少咨询气温,但在炎热、寒冷天气下,气温与市民咨询量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the 1983-2002 cotton biological records and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at Dunhuang agrometeolorogical station, impact of climate warming on cotton (Gossypium arboreum L.) in the Hexi oases in the arid Northwest China was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wing season of cotton moved up in spring while postponed in autumn due to the climate warming from 1983 to 2002, thus prolonging the growing period of cotton in the Hexi Corridor area,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increase in cotton's yield in the Hexi oases.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2022年贵州省气象条件对主要粮油作物的影响,该文利用84个观测站的气温、降水、日照3个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结合作物生物学特性及生育期,并与历史同期气象条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夏收粮油作物播种以来气象条件利大于弊:油菜播期受干旱影响推迟,但生长后期气象条件好于前期,尤其是油菜产量形成关键期光温水匹配较好,利于产量形成及成熟收获。(2)秋粮作物生长期内农业气象条件利弊相当:玉米、水稻等秋收粮食生长季光热条件优良,降水分布不均,水稻生长期前期气象条件好于后期,后期夏伏旱和高温灾害偏重发生,影响总体粒重水平;玉米灌浆期大部地区光温条件优良,利于粒重的形成,收获期晴热少雨利于收晒。因此2022年贵州省粮油作物生长期内气象条件利弊相当,属于正常气候年景。  相似文献   

19.
吴全衍  谭宗琨  符合  李伟贤 《气象》1996,22(4):46-50
根据甘蔗不同熟期品种蔗糖分积累变化和高糖期出现迟早存在差异的特点,应用其积累动态模拟模型,探讨不同品种塔配形式与提高蔗糖分的关系,从理论上阐明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对延长高糖期和提高蔗糖分的作用,并给出品种搭配的求算原则和方法。为糖厂确定不同熟期品种的种植比例,提高经济效率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