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黄河滩区河南段20个台站1991~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黄河滩区河南段的光照、热量、降水、风能等气候资源,并提出了合理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与河南汛期降水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1998年河南郑州,安阳等50站降水资料和青藏高原冬季积雪日数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冬季积雪与河南汛期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冬季积雪与河南南部汛期降水较好的关系,而与河南北部汛期降水呈反相关,多雪年汛期河南南部降水偏多的概率占61%,北部降水偏少的概率占56%,少雪年汛期河南部降水偏少的概率为72%,河南北部降水偏多的概率为61%。  相似文献   

3.
河南近10年主要农业灾害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0-1999年河南农业灾情资料,统计分析了10年全省各类农业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及气候变化与农作物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近10年来河南气候变化的影响,旱灾、虫灾、病害已成为影响河南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业灾害,我省粮食产量的波动基本上和历年受灾状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划分了新乡及河南凉夏的标准,分析子凉夏出现后5年内的长期天气候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凉夏之后第二至第三年中原地区总要出现一或二段长期少雨干旱期。  相似文献   

5.
利用河南1978-2005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资料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产量资料,分析了河南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8a来河南农作物受灾面积呈上升趋势,其阶段性变化为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较少,8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明显增多,最近几年又明显减少。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50年代最有利,80年代次之,70年代较差,60年代最差。  相似文献   

6.
近50年河南降水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河南32个代表站1951~2002年降水量资料,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省年降水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河南已进入一个降水量偏少时期,干旱化程度加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61-1999年河南平均风速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南大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风日数集中分布于太行山东南侧,豫西、豫中的部分丘陵区和永城一带;各地大风主要出现在冬、春雨季,集中于春季,春季大风出现频率占全年的40%以上,秋季大风出现频率最低,只占全年的22%以下;各地大风日数60年代最多,70年代明显减少,80年代更少,90年代最少。  相似文献   

8.
近40年河南沙尘暴、扬沙和浮尘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郑州、安阳等17个国家基准(基本)站1961-2000年气象资料,对河南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发生的气候特点、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并对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利用1951-1998年副高特征量历史资料,揭示了副高特征量的季节和年变化特征,并进行画高形态分类,分析了副高特征量变化与河南汛期旱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1~1998年河南郑州、安阳等50站降水资料和青藏高原冬季积雪日数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冬季积雪与河南汛期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冬季积雪与河南南部汛期降水有较好的关系,而与河南北部汛期降水呈反相关多雪年汛期河南南部降水偏多的概率占61%,北部降水偏少的概率占56%;少雪年汛期河南南部降水偏少的概率为72%,河南北部降水偏多的概率为61%.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作物模型灾损识别的黄淮区域冬小麦晚霜冻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近50年黄淮地区5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作物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结合人工移动式霜箱试验结果,研究了WOFOST作物模型中增加晚霜冻影响的处理技术,揭示了晚霜冻对冬小麦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利用修改后的作物模型提取晚霜冻灾损评估技术,建立以晚霜冻的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为风险因子的风险评估模型,开展黄淮区域晚霜冻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黄淮区域冬小麦晚霜冻风险分布呈西高东低分布,高风险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淮区域的河南西部、西南部、西北部及东部永城、沈丘一带。其中,黄淮西部的高风险主要是由晚霜冻高灾损引起的,河南西南部的高风险是由晚霜冻的高频率引起的,其西北部和东部的高风险则是由晚霜冻的高频率和高灾损共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晚霜冻害时空分布与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小麦晚霜冻害主要发生在中国的黄淮区域,河南占黄淮区域面积较大,是中国小麦的主要产地,又是晚霜冻害的重发区,因此文章以河南为例,从构成晚霜冻害的最低温度和小麦发育期两个因素出发,提出了晚霜冻害指数构建方法,使晚霜冻害指标定量化,并从多年数据库中计算出逐年晚霜冻害发生强度和发生天数.由于小麦发育期观测资料序列较短,影响了大尺度小麦晚霜冻害变化规律的分析,因而提出了冬小麦发育期资料推算方法;对计算出的近50年晚霜冻害资料进行EOF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以发现晚霜冻害的时空分布与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小麦晚霜冻害发生频率较高,高发区频率超过40%,且在20世纪70-90年代有增多的趋势;发生强度和天数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具有发生强度较重区对应着发生天数较多区的趋势,且前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大于后者;晚霜冻害发生强度的重发区分布在豫东南和豫西南,轻发区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及豫西部分地区,其中第1模态分布型存在16年、第2模态分布型存在准2年的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发生天数的多发区主要分布在豫北北部和豫西南边界,少发区在豫东北及豫西南中部,其中第1模态分布型存在着准4年、第2模态分布型存在准3年和准6-7年的周期.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棉花气候适宜度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前人的研究确立河南省棉花气候适宜度模型, 对所选46个站点1961—2000年的适宜度进行计算, 分析1961—2000年全省及各站点适宜度的变化趋势, 表明1981—2000年适宜度变化趋势显著。对1981—2000年各站点适宜度的变化趋势根据变化的方向和强度进行分类, 将河南省划分为适宜度强增长型、弱增长型、减弱型。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棉花气候适宜度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 各地的变化趋势依据热量带和地形地貌的不同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结合各地1981—2000年的气候资料对各类型的气候适宜度变化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次缓慢东移的黄河气旋暴雨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2001年6月28-29日发生在河南的一次黄河气旋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气旋的稳定少动是造成这次暴雨的直接原因,高层辐散与中层正涡度平流对黄河气旋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次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副高东南侧的海上,孟加拉湾的水汽也有一定的贡献。暴雨区的中低层对称不稳定的存在,导致上升运动和水汽输送的加强,造成降水的增幅。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河南黄淮地区暴雨过程个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河南黄淮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在500 hPa槽前西南气流引导下,高低空急流耦合区内西南涡沿切变线移出,弱冷空气侵入暖倒槽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造成的.垂直螺旋度计算结果显示:中低层正垂直螺旋度中心与降水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大暴雨中心位于正垂直螺旋度中心附近.湿位涡演变分析发现,这次过程有"干侵入"发生,暴雨区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共存,有利于降水增幅.水汽条件分析表明:这次过程的水汽源地在孟加拉湾和南海,主要是低层和近地层的水汽辐合.  相似文献   

16.
黄河源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日趋频繁的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黄河源区的生态结构受到严重干扰。通过对黄河源区域生态与自然环境演变特征研究进展的概括总结,从生态系统和物理环境2个方面归纳了黄河源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1)植被、冻土和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退化;(2)气候暖干化、径流变化、土壤侵蚀、土壤沙漠化、土壤碳流失、鼠害和人为影响加剧。根据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区域生态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相应对策和建议:形成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建立统一的监督管理机构;建立有效的执法队伍;划分功能区;发展生态旅游;强化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7.
夏季黄河上游边界层特征与地面碘化银催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根据1998年7月在黄河上游河南县柯生乡实地观测的边界层资料,分析了边界层风场的分布规律、切变特征和低空逆温生消变化;探讨了地面10m层上升气流的分布及湍流扩散的变化特征,由此分析了地面碘化银焚烧炉点火催化的条件和时机。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上游水汽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黄河上游大武、久治、甘德、玛曲、达日、河南、同德、泽库、班玛、中心站地面资料,及达日、红源、合作三站高空资料,分析了地面及高空水汽含量分布;并计算了该地区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得出该地区水汽含量较高,水汽输送量大且存在辐合,形成水汽汇、有较大的增水潜力,利于人工增雨,起到增加黄河水量,加大电量生产,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我国气象观测站1951~2000年降水、气温资料以及黄河上游有关水文测站1960~2003年的径流资料,分析了黄河上游和源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了黄河上游径流变化对华北水资源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和源区降水从20世纪90年代有所减少,气温明显上升,导致了黄河源区和上游径流量锐减。黄河上游径流的减少是90年代黄河下游流量锐减、黄河断流天数增多的重要原因,并表明了黄河上游来水量的多少是影响华北地区水资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dryness and wetness during the last 530 years (1470–1999) are classified over five centuries. They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100-site dryness/wetness index data that has recorded the historical weather conditions that affect agriculture and living conditions in eastern China. A set of principal modes of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time coefficient series describing the dominant temporal variability are extracted by a diagnostic method, the 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EOF) analysis. The long-term precipitation around Beijing, north China and the long-term runoffs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are used to confirm the dry/wet variability in north China and the mid-low Yangtze River over the last two centuries.When considering the data from the last 530 years as a whole, the first two modes of dryness/wetness variability are found in the mid to low sections of two major valleys in eastern China, the Yellow and Yangtze River valleys. These valleys experienced the largest dryness/wetness variability in the history of eastern China. The third and fourth modes are located in northwest and northeast China. The fifth and sixth modes are situated in south and southwest China. However, over the last 500 years the strength and location of principal modes have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changes.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the first mode is found in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valley, the second mode in south China while the third mode is located in the mid-low Yellow River valley.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the first three modes are situated in the mid-low Yellow River, the mid-low Yangtze River and south China, respectively. The first two modes in the 18th century are located in the mid-low Yellow River and the mid-low Yangtze River valleys. The largest change of all modes occurred in the 17th century with the first mode in northeast China, the second mode in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third mode in the mid-low Yangtze River valley. During the 16th century, the first two modes are found in the mid-low Yangtze River and the mid-low Yellow River valleys.In each of the last five centuries, some special dryness/wetness processes are characterized in the mid-low Yangtze River and the mid-low Yellow River (north China).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continuous and severe wetness is experienced in the mid-low Yangtze River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A two-decade wetness period in north China was followed by a severe dry perio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decade and two-decade oscillations of dryness/wetness are experienced in the series of different modes from one century to another. Dry/wet variations in north China and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are confirmed by series of data on local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