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冷冻法是研究矿物包裹体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仅能测定矿物包裹体溶液的盐度和密度,而且能确定包裹体溶液的成份,鉴别包裹体的类型等。冷冻法的关键设备是冷台。现采用的冷台主要有二种类型:液氮等致冷剂冷台和半导体致冷冷台,但这些冷台尚达不到精确控温的目的。1983年我们与天津致冷器厂合作设计制成了控温式半导体致冷冷台。试验表明该冷台很适合包裹研究工作,其主要特点是能在某一温  相似文献   

2.
冷冻法是研究矿物中气液包裹体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利用冷冻手段,通过对气液包裹体中液体冰点和水合物溶点的测定,以求其溶液的盐度、大致成分和密度,进而为研究成矿溶液的性质,划分矿床类型,探讨矿床成因,以及在地球化学找矿、人工合成矿物和热力学研究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冷冻法自五十年代初期提出以来,在国外地质研究和找矿工作上得到广泛应用并有较大的发展.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部门和高等院校已着手冷冻法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此项测试技术的关键在于设计、加工冷台及其所采用的致冷方法.目前,国内开展此项研究的单位多数采用液氮致冷.实践表明,液氮致冷,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泌阳凹陷下第三系四期成岩自生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盐度、温度和有机组分等性质。由冷冻法确定各期包裹体中盐水溶液的体系和组成,用两种方法对各期盐水溶液包裹体和烃有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进行压力校正获得包裹体捕获温度和压力。包裹体研究结果反映了泌阳凹陷成岩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随成岩演化,成岩流体由氯化物型转变为碳酸盐型;第三期矿物形成时成岩温度降低反映了凹陷的上升作用。包裹体的荧光特征表明包裹体的有机组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陆续发表的资料表明,矿物中包裹体的研究,在查明成岩成矿介质的性质及物理化学条件和划分矿床的成因类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之,专门性的研究方法发展很快,如显微热台的均一法测温;显微冷台的测盐度;爆裂仪测温,测包裹体的数量;气相色谱,电子探针,质谱仪等分别用于包裹体中气、液、固态物质的成分分析和元素的同位素分析等。其中有的方法已广为利用,有的正在  相似文献   

5.
硬石膏是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中常见的少数几种透明矿物之一,是流体包裹体研究的主要对象。对Juan de Fuca洋脊Endeavour段的黑烟囱样品中硬石膏流体包裹体的显微观察发现包裹体内含有石膏子晶。显微测温研究也发现包裹体冷冻到-50℃后,再放置12小时,通常会发育新的石膏子晶。通过反复测定石膏子晶生成前后冰点的变化,发现石膏的生成使得冰点大幅降低,相应地提高残留流体的盐度(上升0.32%~1.6%NaCleq.)。流体包裹体中石膏生成是硬石膏水化和硬石膏溶解造成溶液过饱和沉淀石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硬石膏水化起了主要作用,溶液过饱和沉淀石膏为硬石膏水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冷冻条件下和/或储藏时间越长,硬石膏水化对盐度的影响越大。加热包裹体到130℃能使石膏分解,释放出所结合的水分子,恢复包裹体的原始盐度。而石膏的生成对均一温度的测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冷冻台(即冷台)是对矿物气液包裹体进行冷冻研究的重要装置.现有冷台的结构虽各有不同,如有的只有下光窗玻璃,上面物镜与冷台之间用橡皮套与冷台盖联接,使冷台工作时保持低温状态,但多数都安装有上下光窗玻璃.致冷时,冷台光窗玻璃外面,由于内外温差大而起雾和凝霜,致使不能对样品进行观察.为了去雾,有的在光窗玻璃上绕上电热丝,通以微热电流产生馓热;也有的向光窗玻璃表面吹热类或用镜头纸擦拭.我们在实践中采用给"导电光窗玻璃"通以电流,使其产生微热减少温差的方法防止起雾和凝霸."导电光窗玻璃",是按光窗玻璃的规格制成后,置于烘炉中加温到45℃左右,然后在其表面均匀地喷上四氯  相似文献   

7.
在矿物流体包裹体冷冻法研究中,测定出冷冻温度,然后求出盐度这是人们常用的。在冷冻法研究中常常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的参数,那就是初熔温度。虽然 E.Roedder 在1962年曾经指出在冷冻过程中可以得出初熔温度。遗憾的是在我们的一些研究工作中有人分不清冷冻温度和初熔温度,把初熔温度当成了冷冻温度,从而大大增高了所得的盐度值。本文试图以作者本人的实验以及前人的工作,对初焀温度的定义,测定方法,在流体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地质意义作一番研究。  相似文献   

8.
KBL-1型半导体冷台可用于包裹体冷冻实验研究,其温度范围在±65℃。对测定低盐度包裹体,它比较方便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冷台台体较高,一般显微镜不易安装,另外样品室密封性不好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些改进,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1950年叶尔马可夫奠定了冷冻法的研究基础.1962年E.洛德提出了冷冻台的结构并讨论了NaCl-H_2O体系相图.1971年武内寿久弥讨论了CO_2-H_2O体系的温压关系.1975年李兆麟发表了液氮冷台和NaCl-H_2O冷冻曲线.1978年笔者等设计了显微镜半导体冷冻台,并进行了NaCl-H_2O体系实验. 矿物包裹体分析资料表明,其成分中主要阴离子有:Cl~-,HCO_3~-,SO_4~(2-),F~-等;主要阳离子有:Na~+,K~+,Ca~(2+),Mg~(2+);气体成分主要是CO_2,H_2S,CH_4,N_2,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气液包裹体是矿物生长时被包裹在矿物的晶格缺陷或空隙中,至今尚存在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的界限的一部分成矿溶液。因此,气液包裹体应是矿物结晶过程中母液性质及其物化条件的真实反映。利用包裹体这一特征,不仅能测定成岩成矿的温度、压力、成矿溶液盐度、密度,  相似文献   

11.
鲁东南岚山头含柯石英榴辉岩主要产于花岗质片麻岩内,是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主要榴辉岩体密集分布区之一。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榴辉岩矿物及细脉石英中捕获有四种类型包裹体:在超高压-高压榴辉岩相条件下捕获的 N_2±CO_2包裹体;在高压榴辉宕重结晶阶段被捕获的 CO_2-H_2O 包裹体和含子矿物高盐度 H_2O 溶液包裹体:在超高压岩石折返过程中的最晚(角闪岩相退变质甚至更晚)阶段捕获的低盐度 H_2O 溶液包裹体。利用榴辉岩矿物及脉体石英中捕获的流体包裹体相互期次关系,可以对本区超高压变质作用板片折返过程中的流体演化史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中、美、苏、日等国的该类型矿床的包裹体研究资料,在阐述包裹体类型及各类包裹体的产状,均一温度,盐度和成分等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因。提出具有一定特征包裹体的中—酸性斑岩为找矿前提;沸腾包裹体群和含多种子矿物及高盐度的包裹体发育,且均一温度为400~250℃等均为主要找矿标志和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油气运移史是油气成藏体系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包裹体测试技术的发展 ,矿物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已成为油气运移史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 (郑有业 ,1998;何知礼 ,1996)。矿物流体包裹体是矿物生长时 ,一部分成矿溶液被包裹在矿物晶体缺陷或窝穴里 ,至今尚存在于矿物中 ,并与矿物有相界线的那一部分物质。它是分析成矿条件的直接依据 ,可反映出成矿时介质的温度和盐度等。识别包裹体组合类型是运用该技术研究油气运移史的关键。笔者在湖北当阳地区二叠系—三叠系裂缝包裹体的研究中 ,利用地表各组系裂缝的相互切割关系、裂缝充填物同位…  相似文献   

14.
研究样品采自云龙锡矿的志本山和铁厂。本文叙述了包裹体的分布、类型及组合特征;加热试验、冷冻试验和成矿压力——深度的测试结果;对金属矿物组合分带的溶液演化、矿液“沸腾”和锡的沉积、温度梯度和盐度梯度、热液作用的多期次等问题作了分析;讨论了含锡溶液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演化、锡的运移形式。  相似文献   

15.
全国矿物包裹体讨论会1983年11月4日至10日在南昌举行。这是包括1977年全州会议在内的全国第四次关于包裹体的学术交流讨论会。这次会议交流讨论了矿物包裹体均一法、冷冻法和淬火法的理论基础、适用范围以及在岩石学矿物学和矿床研究中的应用。会议收到论文102篇,到会代表194人。会议表明,矿物包裹体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地  相似文献   

16.
研究流体包裹体中子矿物种类、化学成分及分布特征,对于确定热液成分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流体的演化规律和成矿机制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常用的各种测试研究方法存在测试目的物寻找困难、不透明子矿物难鉴定等局限性。本文采用冷冻传输装置首先将流体包裹体冷冻固定并打开,然后用扫描电镜、能谱仪测试矿物中流体包裹体中的子矿物和液相成分,该方法可解决扫描电镜下流体包裹体研究目标物不易寻找,打开流体包裹体后子矿物易散失和碎屑易混入的问题,可有效测试小颗粒(1~2μm)、不透明子矿物及不透明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固液相成分。用该方法实测山东邹平王家庄铜矿流体包裹体液相中Na+、K+、Cl-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85%、3.60%、16.18%,计算的盐度为35.35%,并确定了其中不透明矿物子矿物为黄铜矿,证明了黄铜矿是从高盐度热液中晶出的结论。本方法为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7.
湘中锑矿带中的渣滓溪锑钨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大型脉状充填型锑矿床,前人对其成矿流体研究较少,该矿的矿石沉淀机制和成矿过程,目前尚不清楚。本次采用红外显微测温和传统显微测温相结合的方法,对渣滓溪矿区的白钨矿、辉锑矿及与其共生的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矿物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有四种类型,纯液相包裹体、富液相的气液包裹体、富气相的气液包裹体和纯气相包裹体。该区白钨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47~285℃,盐度为2.4%~6.0%NaCleqv,与其共生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47~314℃,盐度为3.1%~6.2%NaCleqv;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24~269℃,盐度为0.4%~4.5%NaCleqv,与其共生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14~298℃,盐度为0.2%~5.9%NaCleqv,成矿流体为一种中温、低盐度,以H2O为主的热水溶液。该区钨矿石中的白钨矿和石英、锑矿石中的辉锑矿和石英分别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和盐度。钨矿石和锑矿石具有不同的沉淀机制,前者是由于流体混合作用导致的,而后者则是由于流体沸腾引起的。湘西浅变质岩中的锑矿床和湘中碳酸盐岩中的锑矿床,两者锑矿石的形成过程与沉淀机制明显不同:前者的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基本一致,是从同一溶液中沉淀的,流体沸腾作用导致锑矿石发生沉淀;而后者的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均一温度和盐度明显有别,是不同流体作用的产物,锑矿石的形成是流体混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8.
对矿物沸腾包裹体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振声 《湖南地质》1989,8(1):60-65
矿物沸腾包裹体是矿液处在沸腾相态下被矿物捕获的包裹体,它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大小、不同类型混乱产出的特征,包裹体溶液含盐度高,均一温度变化大,有些包裹体可能含有围岩碎屑。温度、压力、盐度是影响矿液沸腾的因素。研究沸腾包裹体有助于研究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和矿液运移方式,可提供找矿信息。均一温度用所测数据两极值或中值作为成矿温度均不恰当,应以均一温度最小的液、气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作为试样所在处的成矿温度较为适宜,成矿压力亦采用这种包裹体所测得的压力值作为代表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19.
矿物中的包裹体,作为一种成矿介质是处于封闭体系中的.研究者常利用它来探讨成岩、成矿温度、压力、介质浓度、pH值及成矿溶液的成分等问题.利用冷冻法研究成矿溶液的性质和成矿机理,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冷冻台设备不易普及,同时它的研究意义以往未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所熟知,所以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本文着重介绍我们设计的冷冻台装置及其实用意义.一冷冻台原理  相似文献   

20.
碳酸岩流体及其稀土成矿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火成碳酸岩熔浆可侵入到大陆和洋壳构造环境 ,多数大陆构造环境下的碳酸岩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地壳减薄事件有关 ,高温下它具有极强的搬运碱金属、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的能力。碳酸岩中可能出现的原生包裹体有两相水溶液 (气 +液 )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 包裹体和CO2 +盐水溶液混合多相包裹体以及硅酸盐玻璃质熔融包裹体等。碳酸岩型稀土矿床中赋存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也可分为气液相、含碳水溶液相和气液固多相包裹体 ,包裹体中稀土子矿物的出现是该类矿床最显著的特征。富碱碳酸岩流体中REE ,Sr ,Th和Fe等都具有极高的溶解度 ,水岩反应和流体不混溶是造成成矿热液中REE及Fe等沉淀成矿的关键因素 ,REE的迁移沉淀可延续到低温、低盐度的成矿晚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