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概况矿物中包裹体作为成岩成矿溶液的样品记录和保存了成岩成矿的一系列物理化学特征—温度、压力、盐度、密度、化学成分、矿化度、PH、Eh、同位素组成、热力学有关参数等,对它们进行研究对阐明成岩成矿液体的性质、成因、演化、温压条件及其变化、矿物晶出条件、水岩反应的程度、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中流体的活动及有关的地质构造背景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至今液体包裹体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她学学科—包裹体地球化  相似文献   

2.
矿物中包裹体作为成岩成矿溶液的样品记录和保存了成岩成矿的一系列物理化学特征—温度、压力、盐度、密度、化学成分、矿化度、pH、Eh、同位素组成、热力学有关参数等等,对它们进行研究对阐明成岩成矿流体的性质、成因、演化、温压条件及其变化、矿物晶出条件、水岩反应的程度、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中流体的活动及有关的地质构造背景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至今流体包裹体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地学学科—包裹体地球化学,并得到了国内外地学工作者的极大重视。  相似文献   

3.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区钙长石产出的地质环境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家华 Amst.  GC 《地质论评》1994,40(3):209-215
本文对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区容矿岩石内含有钙长石大晶体岩石的岩石学,钙长石的产状,钙长石及有关矿物的成分特征等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对其自生成因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阐明了成岩作用对矿床的形成有关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4.
矿物包裹体在沉积物成岩作用研究中的应用是90年代沉积学理论的一个重大进展,它不但为沉积学研究提供了崭新思路,方法和手段,而且为矿物包裹体学的应用和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本文系统介绍并探索矿物流体包裹体在沉积岩成因、成岩作用、成岩微区分析、成岩条件、成岩阶段、成岩环境、成岩演化和埋藏历史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两种相邻矿物边界上生长出第三种矿物的现象称为界生。界生现象在长白山区赤柏松镍矿田诸含镍基性辉长苏长岩岩体中广泛发育。通过研究,作者提出界生现象的多种成因观点,并在矿物学、矿物化学与热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把界生现象区分为原生与次生两大类。研究不同成因的界生现象可提供大量地质成因信息,用手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矿物中包裹体的研究对阐明矿物形成时的介质状态及地质条件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许多研究者对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的矿物中包裹体进行过研究,为解决这些花岗岩的成因及形成时的地质条件提供了不少有益的信息。对华南广泛分布的燕山期含钽铌的锂氟花岗岩矿物中包裹体的研究尤有其特殊的成因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两种相邻矿物边界上生长出第三种矿物的现象称为界生。界生现象在长白山区 赤柏松镍矿田诸含镍基性辉长苏长岩岩体中广泛发育。通过研究,作者提出界生现象的多种成因 观点,并在矿物学、矿物化学与热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把界生现象区分为原生与次生两大类。研究 不同成因的界生现象可提供大是地质成因信息,用于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矿物包裹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历年来,有关的地质队、研究所和开采部门在该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调查、矿床勘探、开采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对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已有相当深入的总结和认识,在地质成矿理论和找矿应用上都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对本矿区进行矿物包裹体研究,其目的在于为矿床的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供一些数据,作为完善矿床成因认识的一点依据。为此,我们选择了目前正在露天开采、各项  相似文献   

9.
模糊ISODATA法在矿物包裹体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弟成 《甘肃地质》1999,8(2):78-82
矿物包裹体是在成岩成矿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原始物质,对其成分进行研究,可以提供诸如成岩成矿的物化条件、矿床成因、成岩演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就具体矿床而言,成矿物质常常具多源性,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成因具有模糊性。如产于火山岩体或岩浆岩体附近的层控矿床,既具有沉积层控的特点,又受到火山活动或岩浆活动的影响,二者没有一个明确的成因界线。对此模糊现象,运用模糊ISODATA法来讨论不同矿床矿物包裹体成分特点,以此探讨矿床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0.
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矿物包裹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历年来,有关的地质队、研究所和开采部门在该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调查、矿床勘探、开采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对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已有相当深入的总结和认识,在地质成矿理论和找矿应用上都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对本矿区进行矿物包裹体研究,其目的在于为矿床的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供一些数据,作为完善矿床成因认识的一点依据.为此,我们选择了目前正在露天开采、各项地质工作都作得较为深入的折腰山、火焰山矿床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所得的资料整理成文,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矿物包裹体在沉积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建雄 《矿物岩石》1992,12(2):103-111
矿物包裹体是在沉积成岩成矿过程中被捕获的原始沉积成岩成矿流体介质,对包裹体的研究不但可以提供诸多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含盐度、逸散度、pH值、Eh值、密度、体积等)的重要信息,而且有助于了解沉积成岩成矿流体介质的性质、组分、状态以及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规律。本文系统介绍并探索矿物包裹体在沉积岩成因、成岩作用、成岩微区分析、成岩条件、成岩环境、成岩演化过程、有机质热演化和沉积盆地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广西大厂层状花岗质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毓川  王登红 《地质论评》1996,42(6):523-530
在广西大厂拉么矿区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周围的层状花岗质岩石,其地质产状、成岩时代、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与一般的交代岩不同,也与一般的岩浆成因花岗岩不同;成岩物质既有岩浆来源又有地层来源,反映了与笼箱盖岩体同源的岩汁或热液沿层交代泥盆系的成因特征。它与层状锡多金属矿体、层状夕卡岩及层状锌-铜矿体等共同构成燕山期酸性岩浆作用所形成的层状交代体系。  相似文献   

13.
广西大厂层状花岗质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毓川  王登红 《地质论评》1996,42(6):523-530
在广西大厂拉么矿区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周围的层状花岗质岩石,其地质产状、成岩时代、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与一般的交代岩不同,也与一般的岩浆成因花岗岩不同;成岩物质既有岩浆来源又有地层来源,反映了与笼箱盖岩体同源的岩汁或热液沿层交代泥盆系的成因特征。它与层状锡多金属矿体、层状夕卡岩及层状锌-铜矿体等共同构成燕山期酸性岩浆作用所形成的层状交代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茜 《地质与勘探》2017,53(4):807-817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_3致密砂岩储层三角洲前缘及半深湖相的稳定沉积特征,按照碎屑岩成岩演化特征或地质综合效应建立与孔隙度对应的模拟方程。采用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描述岩石的矿物组分及孔隙类型;图像粒度获取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及分选性;利用沉积微相、测井、样品取样点常规物性及深度分析获取沉积环境、埋藏深度、物性;结合古温度、镜质组反射率、最高热解温度、粘土矿物等数据,开展成岩作用、孔隙演化、相对高渗成因的研究;结合研究区埋藏史、古地温研究,基于不同成岩作用下孔隙度演化特征分析华庆油田长6_3储层致密成因机理。目的层主要属于压实型成岩改造类型,差异性成岩演化过程是导致储层物性不同和孔隙结构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粒间溶液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20多个矿床的野外地质特征及室内矿物中的包裹体、高温-高压成岩、成矿实验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论述了花岗岩浆性质属熔体-溶液,并分析了岩浆冷凝过程中的局部岩浆分异作用形成粒间溶液的机制,进一步提出与花岗岩有关的矿床成矿溶液主要来源于粒间溶液。这一论点不但可以解释与花岗岩有关的成矿溶液来源问题,而且可以合理解释花岗岩体内自变质蚀变交代作用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此外对研究矿床成因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俞惠隆 《矿物岩石》1990,10(1):28-34,T002,T004
凤梨山铅锌矿产于中酸性岩浆岩与三叠系海相碳酸盐地层的热接触变质晕内。闪锌矿为主要的矿石矿物。其成矿作用可分为沉积成岩同生成矿期(I)、渗流热水成矿溶液改造富集成矿期(Ⅱ)和热接触变质成矿期(Ⅲ)。本文根据闪锌矿的地质产状、矿物共生组合及成矿作用的特点,对它进行了物理化和化学性质、矿物包裹体特征、硫与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并探讨了它的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不同成岩成矿作用不但与温度、压力有关,而且微量气体成分及其含量也有明显的规律变化.例如某爆发岩筒中,酸性气体(HCl、HF、H_2S)含量一般高于不活泼气体(N_2等);随着温度的下降,酸性气体含量减少,而后者增加.在某些地区远离花岗岩体矿物包裹体中CO_2含量有规律地增加,对矿物包裹体中微量气体成分及其含量的研究,有助于解决成岩作用机制,成矿阶段划分及矿床成因.同时,对地球化学找矿,隐伏矿体的揭露也有指导意义.包裹体中微量气体的变化可以作为一个地球化学指示剂.我们在自行研制真空爆裂微量气体测量分析仪的基础上,1979年春,首次成功地使用带热解炉的色谱仪测定了矿物包裹体中H_2O和CO_2等微量气体组分.同时对该色谱仪进行了改装,使该仪器更适合于矿物包裹体微量组分的测定及研究.通过近400多个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黄骅坳陷下第三系储油砂岩的成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及胶结类型;砂岩中海绿石的特征等作了系统研究;并推断了其形成的沉积环境。阐述了成岩矿物的生成顺序,成岩作用,各成岩矿物的成岩环境及阶段。对砂岩储集性进行了总结。得出如下结论: —、本区下第三系砂体成因不仅有边缘冲积扇相、水下冲积扇相、滩坝相等,还有浊流、颗粒流等较深水重力流沉积。沉积相的多样性与湖盆边缘较陡,构造活动频繁有关。二、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砂岩中富含碳酸盐质异化粒,广泛分布有海绿石。  相似文献   

19.
煤系地层中高岭石的形态-成因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表明:煤系地层中的主要粘士矿物——高岭石有独特的形貌特征。这些特征反映物源、沉积环境以及成岩后生作用的特点。本文将矿物形态与成煤各阶段的地质环境相联系,把煤系地层中高岭石划分为碎屑状高岭石、胶凝状高岭石、玻屑状高岭石、鳞片状高岭石四种形态-成因类型。它们相应的成因类型为沉积成因、胶体成因、火山灰蚀变成因、成岩变质成因。认识和研究高岭石矿物的形态与成因,在煤田地质学领域中有理论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热对流成岩作用的基本特征与研究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介绍了热对流产生的条件与地质背景,指出火成侵入体、盐丘和活跃断层周围等温线陡倾斜场所易发生热对流成岩作用。综述了岩浆成因热对流的岩石学记录,包括热变质作用、突然升温—逐渐降温的自生矿物组合和相对高温的自生矿物类型,分析了自生伊利石的K/Ar年龄在热对流成岩作用研究中的作用。阐述了热对流成岩作用对盆地动力学、砂岩储层和油气运移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