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云海 《云南地质》1998,17(3):286-293
八三玉是中缅边境地区常用的俗称,属商贸名称。八三玉问世以来,多数人认为八三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钠长石,定名为纳长石玉,八三玉是由主要矿物成分硬玉和少量闪石类、辉石类矿物组成的质粗水干的硬玉岩,属缅甸翡翠的一个新玉种。由于八三玉颗粒较粗,结构疏松,解理和微裂隙发育等特点,经优化处理后可提高透明度、加固结构、增强牢固性,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色泽和外观,从而提高了八三玉饰品的商业价值。通过对八三玉的光泽、颜  相似文献   

2.
陈英丽  王昕  殷晓 《地质与资源》2007,16(2):143-144,160
根据翡翠的不同加工处理方式,市场上将翡翠分为A货、B货、C货3类,通过对翡翠A、B、C货的各种物理性质及内外部特征的比较,阐述了它们之间的鉴别方法和鉴定特点,以及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等在翡翠处理方法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八三玉的命名及其与天然翡翠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三玉问世以来,多数人认为其主要矿物成份为钠长石,定名为钠长石玉。其实八三玉的主要矿物成份是硬玉和少量闪石类、辉石类矿物组成的质粗水平的硬玉岩,属翡翠的一个新玉种。八三玉颗粒较粗,结构疏松,解理微裂隙发育,但经优化处理后可提高透明度、增强牢固性,改善其色泽和外观,可提高八三玉饰品的商业价值。八三玉作为缅甸翡翠的一个新玉种,其商贸名称仍可沿用,但其饰品在是鉴定时应采用国家标准定名为翡翠(处理)。  相似文献   

4.
八三玉是中缅边境地区常用的俗称,属商贸名称。八三玉问世以来,多数人认为八三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钠长石,定名为钠长石玉,八三玉是由主要矿物成分硬玉和少量闪石类、辉石类矿物组成的质粗水干的硬玉岩,属缅甸翡翠的一个新玉种。由于八三玉颗粒较粗,结构疏松,解理和微裂隙发育等特点,经优化处理后可提高透明度、加固结构、增强牢固性,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色泽和外观,从而提高了八三玉饰品的商业价值。通过对八三玉的光泽、颜色、折射率、密度、紫外荧光、结构特征、红外光谱分析等资料,可以与天然翡翠进行鉴别。八三玉作为缅甸翡翠的一个新玉种,其商贸名称仍可沿用,但在鉴定时应采用国家标准定名为翡翠(处理)。  相似文献   

5.
有关翡翠A、B、C货鉴定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翡翠A、B、C货的鉴定需要综合性的考虑,单一方法易出差错,翡翠鉴定首要任务是确定矿物组成,从而确定是否翡翠及翡翠的类型;其次确定是否有人工充填物及人工加色,从而区别A、B、C货。  相似文献   

6.
李黎海  李季 《云南地质》1998,17(3):241-244
文章以缅玉手镯为例,通过六个方面较系统的阐述了在挑选缅玉饰品过程中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怎样识别缅玉饰品的优劣、真品和假冒产品。引导消费者在全面认识了解衡量品质的各项标准的基础上,买到称心如意缅玉饰品。  相似文献   

7.
翡翠B货的简易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罗刚 《云南地质》1998,17(3):315-316
采用肉眼观察法、放大观察法、热针法、敲声法和比重法可以快速鉴定翡翠B货。据笔者多年积累的经验,多观察,勤实践,就可以提高识别翡翠B货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翡翠“B”货之特点、制造过程。提出鉴定翡翠 B货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B货翡翠的红外光谱特征及鉴定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9个B货翡翠样品进行常规宝石学特征描述的基础上,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B货翡翠最主要的吸收峰是2959(或2966),2931(或2924)和2895cm^-1这一组,而1510,1581,1609cm^-1和3040,3060cm^-1这两组谱带可作为鉴定B货翡翠的辅助谱带,但不是必要的谱带。研究结果可为准确鉴定B货翡翠提供进一步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翡翠A货和B货的鉴别特征陆建有(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650011)关键词翡翠A货B货鉴别特征1翡翠A货、B货的涵义翡翠A货是天然的、未经人工处理的真品,不论是石质、内部结构,还是颜色都保持了天然本色,具有保值和收藏价值。B货指的是采用漂白注胶工艺将低...  相似文献   

11.
目前,"泰山玉"是玉石市场上出现的一个"新品种"。对一批"泰山玉"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薄片观察、红外光谱等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泰山玉"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蛇纹石,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其鉴定名称可命名为"岫玉"或"蛇纹石玉"。其中,以透闪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泰山玉"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与研究。"泰山玉"中Cr,Fe,Ni的质量分数较高,这是区别辽宁岫玉的重要特征之一。泰山文化与传统玉石文化相结合,是"泰山玉"的良好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2.
尹继才  刘卫东 《地球学报》2007,28(6):615-619
本文通过对红山古玉孔洞内球粒状磁铁矿、针铁矿、赤铁矿和金属铁等铁质成分的研究,并与宇宙尘和古生代海洋沉积形成的鲕状赤铁矿进行对比,论证了磁铁矿等铁质矿物球粒的成因.运用这一研究成果,可作为识别红山古玉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南阳独山玉是我国史书记载的四大名玉之一,南阳独山玉矿床在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化学成份极奇独特,独山玉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生性温润,玉质细腻,其工艺品玲珑剔透,俏色天成,深受世人喜爱。本文在分析南阳独山玉矿床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南阳独山玉资源丰富,琢雕效果好,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力较强,具有良好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南阳独山玉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阳独山玉呈脉状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独山透闪石化辉长岩岩体内。笔者选择了各种代 表性样品(白玉、绿玉、白绿玉,棕黑色玉),对其进行了光薄片显微镜观察、探针、电镜、X光、红外等分析以及显微硬度测定。研究表明,独山玉在矿物成分上极为独特,以高钙、高铝、贫硅为特征,如:“纯”钙长石、黝帘石、珍珠云母等。除此之外,尚有一系列含铬矿物,如:铬绿帘石、含铬白云母—珍珠云母,含铬黑云母—金云母、铬蒙脱石、铬铁矿。这表明独山玉是在较特殊的地质环境下形成的,起交代作用的热液成分以钙为主,而铬对独山玉呈绿色、翠绿色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贵州罗甸玉岩石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林  林金辉  王雷  谭靖  王兵 《矿物岩石》2012,32(2):12-19
以XRF、ICP-MS及常规化学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对贵州罗甸玉的岩石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玉石常量化学特征表明,罗甸玉中透闪石的形成经历了Mg相对饱和及不饱和两个阶段,Mg相饱和的成矿阶段形成了白色罗甸玉中接近理想透闪石晶体化学组成的透闪石,其晶体化学通式为A0.01B2.00C5.34T8O22(OH)2;而在Mg不饱和阶段,则形成了青色系列罗甸玉中具有高Ca低Mg特点的透闪石,相应的晶体化学通式A0.01B2.35C4.13T8O22(OH)2。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罗甸玉中的白色与青色系列,由不同微量元素组合所表征的三个主因子有所差异,同时,罗甸玉中青色主要由其化学组成中微量的V,Cr引起;罗甸玉的稀土元素配分具有δCe和δEu异常的特点,稀土配分模式与围岩辉绿岩及灰岩均较为一致。在罗甸玉岩石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罗甸玉的形成是罗甸玉为岩床状辉绿岩顺层侵入时带来气液流体,与灰岩围岩发生长期的交代蚀变所形成的,灰岩提供成矿所需的Ca,Mg,而气液流体则主要提供了Si,为一种新类型的软玉矿体。  相似文献   

16.
岫岩玉的种类、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岫岩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开发历史悠久,在中华玉文化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著名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和河北满城的金缕玉衣皆为岫岩玉所制.在多年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测试研究的基础上,对岫岩玉的种类和宝玉石学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岫岩玉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全面阐述,最后从多方面论述了岫岩玉的成因,建立了岫岩玉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常规宝石学特征测试、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电子探针成分分析以及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等实验手段,对不同颜色的独山玉样品的宝石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色调独山玉的颜色成因。结果表明,独山玉是由斜长石、黝帘石、云母等组成的多矿物集合体,其中斜长石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蚀变作用。天蓝玉和翠绿玉的颜色主要由含铬的白云母形成,绿白玉中绿色部分经分析为透辉石;粉绿玉中含有绿帘石,绿帘石中Fe类质同像替代产生黄绿色,是产生粉绿玉中绿色的原因。紫色的形成原因是紫独玉中含有黑云母和绢云母以及致色元素Ti、Cr等。粉色的成因是粉独玉中含有大量的黝帘石和相应的致色元素。而黑色独山玉的颜色与浅闪石有关。黑色独山玉的颜色过渡现象与斜长石蚀变程度有关,也与斜长石蚀变矿物有关。  相似文献   

18.
台湾的软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正章 《矿物岩石》1992,12(4):21-27
台湾软玉形成于五万年前,系超镁铁岩变成的蛇纹岩经交代而成。软玉主要为普通软玉、猫眼玉和蜡光玉三种。比其它的软玉稍硬些,且硬度与闪光性都有方向性,并含数种矿物包裹体。其地球化学特征是含铬极高,并影响到软玉的颜色。  相似文献   

19.
"金砂玉"是近年来珠宝市场上新出现的玉石,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仪以及红外光谱仪等对其常规宝石学、矿物学及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砂玉"具他形微粒-细粒不等粒变晶-多边形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白云母,部分样品含有少量石膏或磁铁矿;石英含量大于97.9%,白云母含量小于2.1%,石英的结晶度极高;初步断定,岑溪"金砂玉"是一种红色东陵石。  相似文献   

20.
翡翠的成因及宝石学意义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质学角度出发,对翡翠的成因作了初步研究。以此研究结果为基础,探讨了翡翠的矿床类型,翡翠矿床的找矿方向及翡翠“B”货的科学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