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分析网形结构对重力网平差结果的影响,利用北天山测网改造后的最新4期流动重力观测数据,分析测网中存在长支线对整网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支线的存在使北天山最大异常变化达到260 μGal。将支线连成闭合环再进行平差计算,得到的最大重力变化量减小到60 μGal,表明测线上的误差积累导致支线末端测点重力值可靠性差,严重影响异常重力变化的识别。由于观测原因形成长支线时,为正确识别异常信息,采取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将支线连接成闭合环,可以有效提高测网整体平差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对宁夏地震重力测网1987年以来的野外观测数据进行了统一平差处理和精度评定。给出了判断重力非潮汐异常的标准,并对各期重力平差资料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宁夏境内中强地震前1年内可观测到重力异常变化,异常特征是正异常,且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等值线密集带的一侧或高重力变化腹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形变监测网有多期重复观测资料的一种分段线性动态平差方法。给出了分段线性形变模型的一般表达式,由此得到水准网、测边网计算位移的误差方程式以及水平形变网计算各种应变分量的误差方程表达式。与目前采用的各种动态平差方法比较,分段线性动态平差顾及了观测过程中地壳或点位运动对观测值的影响,可改善平差结果,更合理地估算观测精度,特别在求位移解时尤为明显。因而这种方法可更有效地应用于地震监测预报及形变监测研究。此外,也适用于计算其他各种动态过程,例如复测重力网的动态平差等。文中给出了一个应变算例。  相似文献   

4.
为了检测动态导航观测异常和动力学模型异常,采用预测残差构造观测误差和动力学模型误差整体检验法,对观测异常可分别采用以模型为准的观测异常检验、以当前历元可靠观测为基准的异常检验或以Kalman滤波估值为基础的异常检验的方法;对于动力学模型异常检验,可以分别采用状态不符值检验法、以状态参数Kalman滤波估值为基础的动力学模型异常检验或以可靠观测为基础的动力学模型误差整体检验的方法.分析了以上几种检验方法的特点,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观测异常或动力学模型异常处,异常检验对导航数据精度有一定程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5.
水准网平差中起算点质量好坏不仅影响平差精度,而且如果采用不好的点位,直接影响成果的使用,带来严重后果。该文以青州市水准网的布设为例,分析讨论了起算点对水准网精度的影响,提出了根据较差中误差大小选用起算点的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步骤,达到的效果,以及水准网布设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地震水准网平差计算方法因需要进行大量的“零乘积”运算而致使运算效率低下,不适用于数据量较大的地震水准网计算工作。针对地震水准网平差计算过程中法方程系数具有对称正定的特性,利用变量循环重新编号法进一步提升运算效率。利用新算法进行数据平差计算,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地震精密水准网型越复杂,新算法节省的时间越多。  相似文献   

7.
通常认为水准网平差中,确定观测值权的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因为这种平差在误差结果中是作为△P(观测值权的误差)的二次项出现的。这种观点己由E.Gotthardt提出多年了。作者仔细地再次研究了这个问题,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我们认为,权的误差对于平差结果的影响是显著的。它对平差结果的影响是同一量级。为了验证我们的结论,本文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8.
复杂地区水准网平差时传统定权方法存在不合理性。根据高差观测误差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建立高差分类新标准,推导出各类高差观测值权的计算公式,并引入赫尔默特方差估计法来合理匹配各类高差观测值的权比关系,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本文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提高水准数据粗差探测水平,提出利用水准网环闭合差分析和Baarda探测法进行粗差探测的组合分析方法。通过对Baarda探测法的限差选择、不同粗差的探测等进行试验分析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水准观测数据中的粗差,提高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GPS控制网数据处理通常采用经典的最小二乘处理方法,使用间接平差模型。该方法认为基线中存在的偶然误差服从正态分布,进而为每一个测量引入改正数,列误差方程式,根据观测量的信息进行平差和精度估算,得到控制网中点位的最佳估值、精度指标及观测的可靠性因子,使被处理的基线观测量在整个网中的相互关系取得几何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回归诊断理论,探讨了动态水准网平差中重合点的选择和模型误差对参数估计可能造成的影响问题,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动态水准网平差的改进稳健估计法,它同时顾及了改正数的大小和网形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一种处理多期重复水准网的方法。先将各期成果进行分期自由网平差,然后进行网的整体自由网平差,最后对采用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2000年流动重力观测数据,分析18台LCR-G型相对重力仪的零漂特性。结果显示,重力仪零漂率在某些时段变化较大,最大达10 μGal/h以上。根据重力仪零漂改正的不同处理方法,利用传统平差模型与改进模型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在相同先验中误差的情况下,传统平差模型的后验中误差为39 μGal,重力值平均精度为26.5 μGal,而改进模型的后验中误差为16.5 μGal,重力值平均精度为11.2 μGal,远高于传统平差模型。在数据预处理阶段按闭合观测分段进行零漂改正,可以有效消除重力仪零漂剧烈变化的影响,明显优于将仪器零漂率当作固定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GPS水准与重力大地水准面的联合平差方法,其原理为分别对GPS水准和重力大地水准面建立绝对观测方程和相对观测方程,并以GPS水准作为约束条件进行整体平差,将平差结果附合到GPS水准上去,因而既利用了GPS水准绝对高精度的优点,又利用了重力大地水准面的高分辨率和高相对精度的优点。考虑到球体和局部系统误差,可以将大地水准面分成若干区域进行分区平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试算结果,对用条件观测平差法进行水准网动态平差的五种平差方案作了一些探讨,并与静态平差结果进行了比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差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平差方案的选择;资料的选择;平差元素的选择:关于定权问题。本文着重讨论了资料的选择问题。从而认为,资料选择是主要的,否则会出现各种相互矛盾的多解。  相似文献   

16.
联合一次范数最小和选权迭代法进行抗差估计。使用一次范数进行粗差定位,在确定粗差位置后,对相应的观测值进行降权,以此作为选权迭代法的初始权进行迭代平差,解决初始权不合理导致选权迭代法失效的问题。最后以水准网数据验证了该联合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周江文教援的平差理论,导出了在VLBI数据处理的情形下,采用越组约化平差法时的等价观测误差方程,指出了采用这种平差方法的优越性,最后还给出了模拟算例。  相似文献   

18.
在利用重力测量结果研究地壳垂直运动时,重力-高程因子的确定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多期复测水准网与重力网动态联合平差的方法,同时求解地壳垂直运动速率和重力-高程因子。利用此方法对北京地区1983-1991年的水准和重力复测结果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两类不同观测值的权比配置是恰当的,平差模型是正确的、重力-高程因子的分布符合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施测了三等控制网,作为首级平面控制网。为提高观测速度、精度和可靠性,采用DL-102C电子水准仪建立了三等水准网作为首级高程控制网,用三等水准联测过的GPS控制点作为起算点进行GPS高程拟合。三等GPS网的总点数为57个,联测国家二等三角点4个,利用旧点9个,新布设GPS控制点44个,平均边长2.46km,控制面积约350km^2,在1980西安坐标系下进行平差,同时在烟台城市坐标系下平差计算,使开发区与城市建成区的控制网能够紧密地联系起来。三等水准网的总点数为41个,起算点为2个国家一等水准点,往返测水准路线总长为203.4km。平面精度和高程拟合精度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用动态平差与静态平差方法对复测水准网资料进行处理,获得两种方法下高程点的变化量及其速率,对高程点变化量及其速率的分析表明:动态平差可以获取任意时刻地壳运动的动态变化信息,其结果在描述地壳垂直运动特征及其过程时更为合理;而在静态平差结果中,待定点的变化量及其精度、速率值均会因固定点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中出现了一个强制约束值,该结果淹没或者转移了观测值中可能包含的形变信息。因此认为,在进行地壳垂直运动分析时,宜采用动态平差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