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获得林木伐根的点云数据,使用Trimble Realworks软件提供的丰富的点云数据处理功能测量伐根直径,计算出林木的材积。将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测得的伐根直径计算出的材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林木伐根直径得到的材积,符合材积测定的精度要求,测量效率远远高于传统测量的方法,并可以固定现场和复原现场,完成室内测量,为快速、高效地测量涉案林木材积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前精确测算树木材积的主要方法是将树木伐倒后分段测量材积,这种破坏性试验造成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浪费,而传统无伐倒活、立木测量材积的方法的精度又难以保证。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子经纬仪改进望高法测算立木材积的方法,通过测量树木的胸径、地径,树干任意位置的水平夹角、天顶距,计算任意处直径,利用内插的方法找到望点所在位置,应用改进望高法求算出立木材积。并以内蒙古自治区旺业甸实验林场实测196棵落叶松数据为例,利用本文提出的改进望高法计算立木材积,同时与传统的区分求积法计算材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在5%以内,可替代伐倒树木测量材积的方法,在森林计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伐倒树木进行解析可以精准获取材积,但此方法除了劳力费时外,还对树木有着毁灭性伤害;而传统的几种估测立木材积的方法精度又得不到保障。随着测量仪器的快速发展以及当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林业量测有了更为准确和严格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站仪量测树木材积的方法:通过采集树木的胸径、地径和全站仪与树干任意处左右两侧切线的夹角,根据区分求积法原理精准计算立木材积,将通过全站仪量测获取的树木材积值与伐倒该树木测得的材积值进行比较分析。数据表明:该方法量测材积精度高达93%以上,完全可以替代伐倒树木测量材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地基激光雷达实现天然林区近地面点云数据的精细分类和倒木提取。对大兴安岭天然林区的3个倒木样地进行了近地面1.3 m以内点云精细分类和倒木信息提取。为避免点云密度差异和遮挡的形态特征,点云分类时基于自适应临近搜索法计算团块协方差特征值构造3D和2D特征。使用k临近递增的团块协方差特征值得到的线性特征、面状特征和发散状特征构造最大熵函数,用最大熵函数取得最大值时的临近点云计算特征参数,根据递归特征排除法(RFE)筛选重要变量进行随机森林分类。利用自适应kNN特征得到3块研究样地(A、B、C)的分类总体精度分别为93.17%、94.52%、95.16%;固定k临近搜索时,总体精度分别为92.65%、89.09%、92.99%,表明自适应kNN搜索方法使分类精度有一定提高。提取倒木点云去噪处理后进行随机抽样一致圆柱拟合,根据轴线方向进行圆柱的筛选与合并,实现倒木的识别,样地倒木识别率为100%。  相似文献   

5.
一种电子经纬仪立木材积精准测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伐倒树木测量其材积是传统林业一直惯用的方法,其精度高,但该过程是破坏性实验,不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传统一些无伐倒估量材积方法的精度又太低。针对当今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量测的有了精准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电子经纬仪测量立木材积的方法:通过采集树木的胸径、地径、和电子经纬仪与树干任意处左右两侧切线的夹角,根据区分求积法原理精准计算立木材积;并对影响该方法精度的因数(观测距离、区分段个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量测材积精度高达92%以上,且最佳观测距离应与树高相当,2米左右为最佳区分段高度。该方法可替代伐倒树木测量材积的方法,并且它在森林计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材积是森林清查工作的一个重要参数,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点云的树木定量结构模型(QSM)重建方法能够实现林木材积的非破坏性获取,解决了传统森林原位调查方式耗时耗力的问题。但由于伐木材积真值的获取较难实现,使得量化结构模型方法的材积获取能力在树干及各级树枝水平上尚未开展研究,且仅应用于单木尺度地基激光雷达点云中,缺乏基于样方尺度扫描点云进行材积获取的探究。因此本文分别在单木及样方尺度完成QSM重建方法在树干及各级枝材积估算结果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木及样方尺度地基激光雷达点云均能有效地获取树干和一级枝的材积,而次级枝的材积估算存在明显的偏差:样方扫描尺度点云的树干及全树材积估算精度与单木尺度相当,估算偏差均为5%及10%左右,而一级枝材积估算偏差略大,其中单木尺度一级枝估算偏差在10%左右,样方尺度一级枝材积估算偏差在15%左右;此外,林分密度与样方尺度枝干材积估算精度呈负相关关系,在较低林分密度(425株/ha、625株/ha和925株/ha)的样方中树干材积估算误差均在5%以内,一级枝材积估算误差在15%左右,另外受树干及一级枝材积低估与各次级枝材积高估的部分中和效应影响,样方内总蓄积...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非接触式获取高速公路监测区域内三维点云数据,利用三维点云面与面的差异比对方式计算出不同周期断路面的变形差异值,将计算结果汇总并以直观性色带图形成三维数据成果图与最终报告。实践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得的高速公路路面数据精度、测量效率均比较高,可满足高速公路路面监测的要求,为快速、高效地进行高速公路路面变形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李鑫  李广云  王力  杨凡 《测绘工程》2012,21(2):21-24,28
移动测量系统获取点云的精度,不仅取决于各子系统的精度,同时取决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参数的质量,也就是激光扫描仪、GPS、INS惯导单元之间的关系参数。文中从获取点云坐标的原理入手,分析推导系统误差整体模型,进行精度分析。最后利用模型分析实测数据,并将计算得到的理论精度结果与检校的实测精度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土方测量中存在的受地形限制,费时耗力等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本文详细阐述了结合PhotoScan软件进行无人机倾斜摄影土方计算的方法,介绍了点云分类方法与非地面点高程值修正方法。通过对地面控制点、点云分类方法和非地面点高程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地面控制点布设优化三原则,并利用RTK土方计算结果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土方计算结果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进行土方计算,不仅能够简化内外业工作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对地面控制点布设、点云分类方法和非地面点高程改进方法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方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大坝、高层建筑、滑坡区、采空区等危险变形体进行变形观测,针对智能全站仪、GNSS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变形监测技术无法很好地实现变形特征点和点云的综合变形分析问题,提出了基于全站扫描特征点自约束点云变形分析方法,获取变形体的离散特征点和整体点云变形数据,利用特征点形变矢量求取点云至模型的形变量,从而刻画变形体的整体形变信息。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成功计算出点云至模型的形变量,经统计分析,所有点的形变量真误差的期望值为-0.04 mm,结果精度为1.2 mm。试验结果能够反映变形体的整体形变信息,且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1.
黄星旻  孙圆  刘慧倩  刘方舟 《遥感学报》2018,22(6):1042-1050
以行道树无患子为研究目标,采用地面激光扫描(TLS)技术提取单木分回波点云数据。获取全波形数据、单目标数据、首次回波数据、其余次回波数据,建立基于多回波点云的算法,利用消光系数法提取不同投影分辨率0.01 m、0.02 m和0.03 m的的单株树叶面积指数(LAI)。利用2维影像数据数字半球影像(DHP)和LAI2200提取对应单株树的叶面积指数,进行比较分析,以检验其精度。结果表明:点云投影的分辨率与激光回波都对LAI有极显著影响,其中分辨率为0.02 m和0.03 m的估算结果与LAI2200所得估算结果相近,且差异不显著;单目标回波数据用于LAI的解算,可以同LAI2200的2维影像数据结果进行相互验证。使用单目标回波数据,0.02 m投影分辨率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单株LAI的精度,其与LAI2200测定的数据进行截距为0的线性回归,斜率达到0.827。本研究所做多回波地面激光数据计算叶面积指数的算法拓展了地面激光扫描的应用领域,为立木生长量信息准确提取和树木精确建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树木生长的不规则性,造成对其各部分组件的测定与建模具有复杂性与挑战性。本文利用3维激光扫描仪获得树木的点云数据,对树干进行分离提取与3维建模研究。通过对四棵树的树干点云进行分离与提取、3维建模并计算其体积,得出由于遮挡等问题,全部提取树干点云难以实现。在提取主要树干点云的基础上,采用最大距离封装树干表面效果较好,封装表面采用网格修补可建立树干3维立体模型,实现体积计算。  相似文献   

13.
树木骨架在树木三维建模及林业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获取的树木点云数据,提出了一种利用体素空间转换方法而快速构建树木骨架的方法。首先,根据树木的点云数据构建特定的体素空间;然后,对投影变换的每层体素进行连通成分分析,解算出每个体素层所包含的骨架结点;最后,利用单源最短路径算法构建树木的骨架。实验证明,文中提出的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张文春  范洪洋  刘永吉  林楠  张海明 《测绘通报》2019,(11):130-133,144
古建筑保护是当下测绘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非接触测量是克服传统方法数字化不足、容易造成"二次破坏"的有力举措。本文以哈尔滨红霞街99号外侨私邸为例,提出了一种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无人机航测技术相结合进行古建筑重建的研究方案。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无人机获取的古建筑内外点云数据和影像数据,利用点云数据生成正射影像并绘制平、立、剖面图,创建三维模型,最后以实地量取的建筑物尺寸数据为参考分析得出图纸和模型误差。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激光点云联合无人机影像能够高效地进行建筑图纸恢复,创建高精度精细化的三维模型,为古建筑保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面激光扫描及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实际外业测量中受视场角限制或遮挡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获取待测区域完整的点云数据的问题,本文在经典IC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高程差异和点云密度的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融合方法。通过差分数字高程模型对点云进行分块,并基于点云密度选取融合范围,将分块后的影像点云配准到激光点云的孔洞和稀疏区域。本文方法能够提高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融合效果,保持激光点云的精度并保留更多的细节特征,实现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高质量融合。  相似文献   

16.
李东海 《测绘通报》2019,(7):160-162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河北邢台峡谷群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点云数据采集,利用三维点云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地质三维点云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剖面、立面数据,为当地地质管理部门提供有利的预防数据。  相似文献   

17.
以浙江省海宁市4种代表行道树(广玉兰、无患子、悬铃木、香樟树)为研究对象,结合无人机(UAV)影像和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利用ContextCapture、LiDAR360软件完成点云拼接、滤波、降噪和编辑,通过迭代最近点算法实现点云精细匹配,完成多平台点云数据融合,进而得到数字表面模型与数字高程模型,并制作冠层高度模型;采用分水岭分割算法对不同行道树树种的冠层高度模型进行单木分割,并综合局部最大值法实现单木树高、冠幅的参数提取。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进行行道树单木分割的精度高,树高、冠幅参数提取值的效果好,满足行道树几何参数调查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3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基础上,本文在VC++平台下,对点云数据进行了处理,实现了点云数据的修复,其中数据采用美国斯坦福大学试验点云数据。经实验表明,程序能够实现点云的修复,减少了外业扫描过程中因遮挡引起的点云缺失。  相似文献   

19.
王敏  杜伟吉  段伟 《测绘通报》2019,(5):148-151
人防工事狭长且内部环境复杂,对其保护利用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基础资料和成果。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突破了传统单点精确测量的局限,可以大面积地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具有连续、快速、非接触、自动、全天候工作等优势。本文以某段人防工事为例,研究了三维激光扫描的工作流程,并以点云数据为基础进行三维模型的重构和测绘图的制作,完成对点云质量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