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志强 《地质论评》2022,68(5):1838-1838
杨丽娟. 2022. 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以地质学教科书为中心(1853~1937).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312.  相似文献   

2.
(2013年11月上旬·杭州)会议主题:岩土与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时间:2013年11月上旬地点:浙江杭州主要议题:岩土的基本性质与本构关系;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与仿真;边坡、基坑与地下工程典型案例;岩土力学实验研究方法;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概念、新技术、新工艺;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安全和工程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3.
《岩土力学》2008,29(9)
本次论坛定于2008年11月4~7日在浙江杭州1新侨饭店举行(杭州解放路226号)。2008年11月4日全天报到,晚间举行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组织委员会联席会议:5~6日开幕式、大会、分组会、闭幕式;7日考察。  相似文献   

4.
随机固-热耦合模型与岩石热破裂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康健  赵明鹏  梁冰 《岩土力学》2005,26(1):135-139
1. 大连轻工业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 116034;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辽宁 阜新 123000  相似文献   

5.
叶良辅     
叶良辅,字左之,著名地质学家,浙江杭州人.1913年考入工商部地质研究所学习地质,1916年毕业,进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20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仍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后曾兼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7年任广州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37年迁回杭州.1949年5月杭州解放,他任浙江大学地理系系主任,不幸积劳成疾,于同年9月14日病逝.  相似文献   

6.
《浙江地质》2009,(10):F0002-F0002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是1995年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西,距杭州市中心约20公里,隔钱塘江与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对,与西湖、钱塘江构成杭州旅游风景的金三角;度假区总规划面积51.7平方公里,东至蜀山街道西山,西至钱塘江边,南至绕城公路南线,北至杭甬铁路;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10,(3):F0002-F0002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是1995年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西,距杭州市中心约20公里,隔钱塘江与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对,与西湖、钱塘江构成杭州旅游风景的金三角;度假区总规划面积51.7平方公里,东至蜀山街道西山,西至钱塘江边,南至绕城公路南线,北至杭甬铁路;  相似文献   

8.
《探矿工程》2007,34(1):7-7
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地下工程分会2006年会暨“浙江隧道与地下工程论坛”于2006年12月8日在杭州教育大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9.
浙江北部龙潭组的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自强 《地层学杂志》1993,17(3):215-218
<正> 浙江地区的晚二叠世沉积受东吴运动的控制,早二叠世末,由于杭州至上海一带的东吴隆起的形成,出现了浙北与浙西二大不同的沉积环境,龙潭组及长兴组在岩性岩相、生物组合和含煤特征都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浙江地质》2012,(4):10-10
为深入推进“双保双服务”行动,积极主动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省厅于3月29日在杭州召开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服务保障工作座谈会,了解当前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以及今年拟上项目的具体安排和用地需求,与重点企业共同协商重点项目用地服务保障大计。会议邀请了昆沪铁路客运专线浙江公司、华润浙江分公司、  相似文献   

11.
12.
1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值模拟软件,提出了一套适用性强,运行流畅的三维边坡建模和模拟计算技术方案。此方案能充分利用复杂边坡的勘察历史资料,真正实现了从勘察数据处理-建立三维边坡模型-稳定性分析-结果反馈的边坡模拟全过程。为建立满足精度要求的模型,深入探讨了地表和土层的建模理论和方法,借助GRASS完成边坡的三维建模,并对已建模型进行详尽的误差分析,为量化建模质量提出了相应方法。用Python语言实现GIS和数值模拟软件的耦合,通过多个自主编写的程序和数据接口,完成不同平台间的数据传递和格式转换,避免了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丢失或失真,还可深度挖掘已建模型的数据。借助杭口岭隧道工程实例,对此方案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案建立的三维边坡模型,建模速度快,精度高,能准确地反映真实边坡的情况,并搜索到边坡潜在的最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吹填淤泥作为滩涂围垦填料既能有效解决砂石等理想填料资源的短缺难题,又能避免大量吹填泥弃置所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具有可观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但吹填淤泥往往呈流浆或浮泥态,含水率超高,强度低,渗透性差,后续地基处理人员和设备难以直接进场。鉴于此,提出了一种絮凝-固化联合方法处理表层吹淤泥浆形成硬壳层(工作平台)的新思路,并开展室内试验验证了其技术可行性。首先,通过针筒滴定法确定了处理吹填淤泥的絮凝剂(PAM)类型及最佳掺量;然后,通过模型试验模拟了不同配比的絮凝-固化联合处理淤泥浆的絮凝沉积过程,并开展十字板剪切试验测定不同龄期土样的抗剪强度和含水率。结果显示,在同样固化剂掺量情况下,使用絮凝-固化联合处理法代替传统单一水泥固化法,能使试样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至少提高5倍以上,证明了采用絮凝-固化联合方法处理表层吹淤泥浆形成表层工作平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大火成岩省(LIPs)是发生在板块内部的超大规模岩浆活动的产物,其成因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影响LIPs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源岩性质和源区水含量,虽然已积累较多的成果,但对于地幔源区中的水是否影响及如何影响LIPs的形成,目前还知之甚少。本文回顾了已有的实测LIPS水含量研究工作,并介绍了一种新的分析手段,即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早期结晶的单斜辉石斑晶水含量,然后结合水在单斜辉石斑晶和熔体间的分配系数来反演得到LIPs的"原始"水含量。通过塔里木和峨眉山两个大火成岩省的研究实例,综合评价了温度、压力、源岩性质和水含量这4个因素的影响,指出很可能只有当这些因素同时具备了才能产生LIPs。  相似文献   

16.
对非饱和土降雨入渗过程及其致灾机制的深入认识有赖于室内外试验及多物理量联合监测。基于离心机超重力环境下土体响应监测技术,开展了非饱和黄土地基降雨入渗离心模型试验,测试研究了超重力环境对新研制的微型TDR探针及张力计测量的影响规律,并利用TDR、张力计及弯曲元对降雨入渗过程中土体响应进行多物理量联合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离心加速度下微型TDR探针与给定含水率土体实测原始波形重合,说明超重力环境对TDR测试没有影响,含水率的测试误差在2%以内。在离心机加速过程中,张力计所测吸力下降约2.0~2.9 kPa,当离心加速度稳定在40g时,所测吸力在10min内上升并接近常重力下土体初始吸力。在降雨入渗过程中,埋设在同一深度的TDR探针、张力计和弯曲元对湿润锋响应的时间点基本一致,降雨入渗导致土体含水率增加,基质吸力降低,剪切波速降低。这些多物理量监测数据有助于建立非饱和土含水率-吸力-剪切模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张治国  黄茂松  杨轩 《岩土力学》2019,(8):3135-3144
基于Terzaghi-Rendulic固结理论,采用保角映射和分离变量法,计算得到隧道衬砌半渗透漏水边界条件下,盾构施工扰动引起的隧道周围土体超孔隙水压力消散解和地表土体固结沉降,通过工程实例进行验证,发现理论方法与实测数据趋势一致;此外,利用参数分析获得了土体固结沉降和超孔隙水压力的分布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衬砌与土体的相对渗透比越大,固结沉降的初始速率越大,但不影响最终收敛值;土体弹性模量越小,最终固结沉降量越大;土体中超孔隙水压力随着时间增加,在隧道开挖后较短时间里以较大幅度逐渐消散,消散到约为初始值的1/10时减幅放缓;距离衬砌外壁越远,土体初始超孔隙水压力越小,其消散速度也越慢。  相似文献   

18.
崔笛  廖宗廷  周征宇  钟倩  赖萌  李凌 《矿物学报》2019,39(5):601-608
利用电子探针方法和背散射图像对云南麻栗坡祖母绿的化学组成特征,环带结构与颜色深浅的变化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环带结构形成的原因。测试结果显示,云南祖母绿高V低Cr,环带结构颜色的差异与致色元素的含量分布有关,V和Cr元素含量越高,颜色越深,同时Fe含量的变化表明祖母绿生长环境由初期氧化条件向还原条件逐步转变。祖母绿的环带结构与该矿区多期次矿化有关,其结晶生长也具有多期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张强  李小春  周英博  石露  白冰 《岩土力学》2019,(8):3028-3036
越来越多的地下岩土工程面临着高压孔隙流体的作用,研究高压孔隙CO2/水作用下岩石的剪切特性对工程设计及安全施工、运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完整四川三叠系砂岩在干燥、饱和水、高压孔隙水和高压孔隙CO24种不同条件下的剪切特性。研究发现:4种不同条件下砂岩的剪切强度和残余剪切强度都会随着预剪切面上有效正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在干燥条件下随正应力的增加砂岩的剪切刚度也会增大。孔隙压力对砂岩剪切强度的影响遵守Terzaghi有效应力原理。水和CO2对砂岩的剪切强度具有显著的弱化作用,水会明显降低内摩擦角φ,而CO2对φ几乎不影响;而水对黏结力c的影响小于CO2的影响。其弱化作用可以归结为水/CO2-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砂岩中含有黏土成分,水和CO2都会对黏土产生软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毛细水干湿循环作用下土遗址的强度特性与孔隙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