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分析了现行《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中地质类型划分问题,通过分析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煤矿地质报告的异同点、煤矿瓦斯类型划分指标、及其地质类型划分对煤矿地质、煤矿设计、安全生产的影响,结合《矿井地质规程》等相关现行技术规定及标准,指出《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中地质类型划分与煤矿(建井、生产)地质报告关系人为复杂化、煤矿地质类型评定在空间和时效性存在矛盾、煤层瓦斯含量作为划分瓦斯类型指标不合理以及煤矿地质条件分类与煤矿生产安全相联系的目的性缺失等突出问题。建议把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入煤矿建井及生产地质报告之中;明确"地质类型划分"以煤矿接续区为评价对象;提出以矿井瓦斯等级为主、瓦斯压力及瓦斯含量为补充作为煤矿瓦斯类型划分指标;并给出了"四类十型"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2.
一、煤炭储量是制定煤矿开发的基础煤炭储量计算的结果,应当反映出煤层赋存的可靠程度;同时,还须从采掘技术和市场需要出发,考虑煤层的赋存深度、厚度和煤质等计算条件。划分煤层赋存的可靠程度时,以“可靠程度随着到煤层确认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的原则,并要以确认点的  相似文献   

3.
矿床储量分级是勘探研究程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在这方面主要存在分级及衡量级别标准不统一,划分条件不具体等问题.为了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曾对几个铁矿床进行了有关的调查.对于储量分级,近几年各有关领导部门已经组织了专题调查,并在《金属矿床地质勘探研究程度的规定》中作了划分,这里就不谈了.现仅就工作中涉及到储量分级条件的有关问题,谈谈个人认识,供讨论,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影响储量工业用途的基本因素由于不同级别的储量在矿山建设和生产中用途不同,对其勘探研究程度要求也不一样,如作矿山采准设计依据的储量要求勘探研究程度要高,而作为矿山开拓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4.
基于五家煤矿多年的生产经验及大量实际资料,作者提出了一种分析经济可采储量的思路和计算方法,指出复杂结构煤层储量的工业价值并不取决于煤层储量的大小。并用这个思路和方法对该矿现存储量进行经济可采性分析,缓和了生产与储量管理间的矛盾,为矿区建设及发展提供了较科学的依据,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笔者最近从兰州、太原、北京等煤矿设计研究院了解到他们希望煤田地质勘探单位所提供的某些地质资料能计算机化。具体地说,就是在近期能提供煤层底板等高线(储量计算)图、勘探线剖面图的CAD绘图交换文件的计算机软盘,更长远的要求是提供勘探区地质体立体模型的计算机软盘或磁带。传统的煤矿设计是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储量计算)图并参照勘探线剖面图以手工方式绘制设计图件。现在,随着计算机性能不断提高和成本的迅速降  相似文献   

6.
地质储量是进行矿山建设和生产的基础,地质部门总是力图使提交的地质储量能满足矿山生产的需要,而设计和生产部门也期望地质储量有较高的可靠性,以保证生产的稳定和均衡.但地质储量和其他物质不同,它埋藏在地下,赖以赋存的控矿因素较多,大部分矿体具有形态复杂,矿石组分不均的特点.勘探阶段又往往期望使用较少的投资和工程计算较高级别的储量,因此所圈定的矿体和计算的储量与实际总有一定的出入,即谓误差.加密勘探工程可以缩小误差,但这却要成倍增加勘探投资和延缓勘探周期.一般金属矿床的地质储量提高一个级别要增加2~4倍工  相似文献   

7.
生产矿量是指在经济的基础储量中,按照设计要求,完成相应采矿阶段的准备工作,能够回采出的那部分地质储量。生产矿量划分为开拓矿量、采准矿量和备采矿量。我国各矿山行业生产矿量的保有期限一般参考年限:开拓矿量3年,采准矿量1年,备采矿量6个月。在一些矿山  相似文献   

8.
罗娟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4):488-491
SD法是20世纪末在我国诞生的一种全新的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及资源储量审定法,已被国土资源部推荐使用通过SD法在桐梓煤矿中山段煤矿资源储量估算中的运用,系统地介绍了SD法原始资料的准备、计算步骤和结果输出,总结出几点体会:该软件具有工作效率高,图表输出规范以及最终报告统一等优点,可极大地提高地质找矿信息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正> 在储量计算工作中,矿石体重是一个重要参数。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数矿种矿石体重的变化均比品位的变化幅度小得多,因而体重样品采集的数量也较少。进行储量计算时,一般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矿石的平均体重,就足以保证所求储量的精度。当然,矿石平均体重的计算,一般也要根据矿石类型、品级及储量级别等所划分的块段分别计算。天青石、重晶石等一些比重大、工业品位要求较高的矿种,由于矿石品位、体重变化  相似文献   

10.
煤炭资源储量管理信息系统新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煤炭储量管理信息系统,根据B/S结构和C/S结构的优缺点,设计了用于煤炭资源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B/S+C/S体系结构。利用C/S结构对数据进行新增、修改和删除以及生成报表的操作;利用B/S结构实现对报表以及台帐数据的远程查询。该系统在大同矿业集团忻州窑煤矿实际运用中,提高了煤矿储量管理工作效率,促进了煤矿储量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煤炭地质》2010,(6):65-65
<正>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煤矿设计开发、安全生产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矿井地质勘查研究、控制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煤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逐步向深部进军,不断涌现出新的挑战性难  相似文献   

12.
<正>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煤矿设计开发、安全生产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矿井地质勘查研究、控制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煤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逐步向深部进军,不断涌现出新的挑战性难  相似文献   

13.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煤矿储量估算中应用Microsoft Excel制作各种表格及计算,同时应用MAPGIS软件直接绘制储量估算图,提高图件的精度及节省绘制图件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砂金矿床储量计算现存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了由于不正确的计算方法给采金船生产带来的某些危害。着重论述了正确运用混合砂品位指标在矿床储量计算中的意义;单项钻孔工程混合砂品位表示方法、原则与采金船设计、生产的关系;关于矿体圈定中某些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南高余煤矿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山东肥城矿务局南高余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计算为例,介绍模拟地下水流的储量集中有限元方法,即“选点迭代”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海龄 《地学前缘》1999,6(Z1):233-237
中国的矿井地质工作历经50年的创业、发展和完善,已成为煤矿建设生产中无可替代的一门边缘和应用学科。矿井地质工作贯穿于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开拓延伸。矿井改造直到矿井报废的全过程,涉及到开拓设计、采煤掘进、瓦斯、水文、地压、顶板。地温、安全、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等领域。50年来中国矿井地质工作在新井建设和老井挖潜、核实储量、丰富煤田地质理论。完善预测和探查方法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中国煤炭工业持续高速度发展。在新的形势下,矿井地质的作用和自身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因采掘而发生的地质动态变化和环境问题必将成为矿井地质面临的重大课题。矿井地质亟待在改革中前进,在挑战中突破。  相似文献   

17.
目前,煤层气田的SEC储量评估均采用动态评估法,在评估过程中存在参数取值多样化、计算结果不一致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韩城区块为例,综合运用一系列与煤层气的生产特点相适应的评估方法,优化各种参数,总结递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构造和地质条件划分地质单元,在此基础上按照开发效果划分评估单元能够客观合理地分析煤层气田的递减规律;综合运用指数递减、双曲递减、调和递减等动态储量递减方法建立典型曲线,可以用来检验储量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对于一个单元进行储量评估过程中,递减率的取值要充分考虑后期增产措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杜桂泉 《云南地质》2011,30(4):464-467,453
采用大型矿业软件DIMINE建立大红山铜矿矿山三维地质模型,进而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块体模型进行品位估值和储量计算,结果准确,可用于矿山生产阶段的资源评估、储量计算、矿山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地质块段法是煤炭资源/储量估算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方法。块段的具体划分方法在相关规范和规定中并无明确的具体规定,而块段的划分方法不同,估算的资源/储量结果亦不同。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实例应用,定量分析了地质块段不同划分方法所产生的误差,并对地质块段不同划分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价。经过分析和确定误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最佳块段划分的具体原则与方法,对提高煤田勘查中资源/储量估算的准确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传书  罗卓民 《湖南地质》1993,12(3):200-203
50年代引进前苏联在地勘工作中用静态法制订工业指标、计算矿产储量,为矿山建设提交可供设计利用的矿产储量方面,曾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上述方法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试图在剖析静态法制订工业指标、计算矿产储量的四个弊端的基础上,探讨用贸易指标计算矿产储量来取代以往那种用静态法制订工业指标计算矿产储量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