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甘肃早子沟金矿是西秦岭成矿带上矿床规模较大,研究程度较高的构造蚀变岩性金矿典型代表。针对早子沟金矿床深部找矿方向与成矿潜力,本文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手段,成矿有利信息提取方法,开展基于找矿地质模型的三维建模与综合成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甘肃早子沟金矿适用于控矿断裂+有利岩体+有利围岩蚀变+等间距控矿的综合地质找矿模型;地质异常变量定量分析与提取结果在地质认识上均得到较好的印证,综合成矿预测结果显示矿床明显受多期次构造控制矿化叠加富集,Au1、Au9、Au30、M16等主矿体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三维模型分析与深部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萍萍  陈建平  王勤 《岩石学报》2019,35(3):897-912
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新发现的超大型Cu(Au-Ag)矿床。本文针对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问题,以现代成矿地质理论和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分析技术为支撑,以构建矿床找矿模型为指导,依托数据库技术、3S技术、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及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开展基于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的三维地质实体建模与矿化异常三维空间重构,将铁格隆南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揭示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异常表征,据此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及矿体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信息分析与预测评价,以期减少单一信息多解性和成矿条件不确定性,为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找矿模型指导下,基于深部成矿空间三维结构重构基础上的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与综合分析,可以有效的识别成矿地质体和矿致异常信息,实现深部矿产资源靶区空间定位预测,为深部找矿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铁格隆南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羊拉铜矿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严重消耗,矿业形势严峻。为进一步探明矿区深、边部找矿有利部位,以地质勘查成果为依据,结合区域成矿背景,深入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及侵入体等,基于GIS、Geomodeller软件平台构建矿床三维数据库和地表、地层、岩体、断层和已知矿体的三维地质模型,从三维角度揭示地层单元、地质构造、蚀变信息、侵入体及地质复杂度与成矿的关联度,得出构造、岩浆岩为关键证据因子,构建了基于证据权法的找矿预测模型,圈定2处成矿有利靶区。预测结果显示,预测远景区与含矿岩体、深部侵入体及构造交汇部位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表明预测结果准确、可靠,矿区西部、东北部是矿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4.
朱溪矿集区横路矿区成矿条件与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横路矿区位于朱溪矿集区内,其成矿条件与世界最大钨矿床--朱溪矿床类似,目前已发现了多处找矿线索,但前期工作主要聚焦于500 m以浅,亟待探索该区深部找矿前景。本文从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特征及钻探验证等方面综合分析,并与朱溪矿区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在成矿地层层位、控岩控矿构造以及岩浆岩所处成岩-成矿事件等重要成矿条件上极为相似。此外,横路矿区的浅表矿化蚀变分布情况与岩脉密切相关,物化探异常及岩脉分布特征显示深部存在隐伏岩体。综合分析认为横路矿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具有找寻破碎带(热液脉)型、矽卡岩型及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黄志全 《地质与勘探》2010,46(Z1):1222-1231
[摘要]柳坝沟金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产于太古代乌拉山群变质岩系中,矿床主要矿石 类型为钾长石-石英脉,钾长石化是最发育的近矿围岩蚀变,与金矿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利用对钻孔地 球化学元素的分析研究,313 号脉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的特点,根据不同成矿阶段元素组合和 单阶段形成原生晕的垂直分带规律及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矿体(晕) 在空间上的叠加特点,建立了矿床的 原生晕叠加晕模式,对主要矿脉进行了深部预测,最后利用钻探工作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为该 区深部探矿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大青山后石花金矿床深部及外围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后石花金矿床及其外围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的系统研究,总结研究区内三维空间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对不同预测单元进行数字化统计预测。选择乱察沟、松树背等单元为有利成矿单元,对后石花金矿床Ⅰ号矿体两侧延伸及深部进行预测, 提出8~12 勘探线深部存在富矿段, 15 勘探线向西南方向存在隐伏矿体。通过矿区内立体找矿标志和外围综合找矿标志的系统研究,在勘查工作初期将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应用到生产中。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柳坝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是一个典型的以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为重要特色的金矿床.柳坝沟矿床中矿体的石英和黄铁矿的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其早期(钾长石化阶段)成矿流体为高温、相对还原的,晚期成矿流体温度逐渐降低.石英和黄铁矿Eu正异常大小是本区寻找石英-钾长石脉型金矿的重要标型特征,Eu正异常越明显,含矿性越好.柳坝沟矿区313#脉矿体中部(163勘探线附近)以及163勘探线以东区域为下一步找矿重点区域,深部寻找石英-钾长石脉型金矿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8.
肖克炎  李楠  孙莉 《江苏地质》2012,36(3):229-236
大比例尺成矿预测是矿田发现深部隐伏矿床的重要途径。随着三维地质信息技术的日臻完善,研究和开发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地质勘查数据处理与信息综合方法十分必要。以我国甲玛等十几个矿山三维建模预测工作为支撑,初步研究了矿田控矿构造三维模拟、矿床模型三维可视化、三维信息综合定量预测等关键技术问题,探讨了三维预测软件开发技术难点,总结了大比例尺三维预测工作流程,并用实例说明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9.
何宝山金矿床具有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的重要特征.断裂构造对金矿化具有严格的控制作用.文章主要介绍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在矿区开展的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预测研究工作,通过对该矿床进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物探电法测量以及化探新方法测量,对何宝山金矿床深部及外围的成矿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为矿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后石花矿床及其外围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的系统研究,总结研究区内三维空间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对不同预测单元进行数字化统计预测。选择乱察沟、松树背等单元为有利成矿单元,对后石花金矿床1号矿体两侧延伸及深部进行预测,提出8~12勘探探线向西南方向存在隐伏矿体。通过矿区内立体找矿标志和外围综合找矿标志的系统研究,在勘查工作初期将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到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野马泉M14磁异常区位于祁漫塔格成矿带,为接触交代热液(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根据最新勘查成果,运用3DMine三维建模软件建立矿区三维可视化的钻孔模型、地表及范围模型、地层模型、断层模型、岩体模型、蚀变带模型、矿体模型、磁异常模型,进而建立矿区块体模型。通过综合分析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确定矿床找矿标志,利用标志变量对块体模型进行赋值,从而进行定量成矿预测。通过属性约束圈定4个找矿靶区,并对各靶区进行找矿潜力分析。借鉴传统成矿预测方法,探索在三维建模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成矿预测,实践表明该方法简便快捷、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何宝山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与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宝山金矿床具有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的重要特征.剪切断裂构造带对金矿化具有严格的控制作用.文章主要介绍在矿区开展的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预测工作,通过对该矿床进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物探电法测量以及化探新方法测量,对何宝山金矿床深部及外围的成矿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为矿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甘肃党河南山地区鸡叫沟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鸡叫沟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控矿因素等到诸方面分析,指出鸡叫沟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岩,矿体主要分布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超基性角闪石岩岩体与奥陶纪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上,且受多级断裂裂隙系统控制。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石英脉+蚀变岩型,矿化类型主要有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磁黄铁矿化、方铅矿化、毒砂化等。深部岩浆房为矿床形成提供了热动力,矿床成因类型为与岩浆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与综合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许逢明 《地质与勘探》2022,58(3):629-652
随着三维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三维地质建模和深部成矿预测研究对实现深部找矿突破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次基于已知矿区的中段、勘探线剖面图及钻孔数据等资料,依托Micromine平台,从矿床尺度(比例尺1:1000)建立了黑龙江多宝山铜矿、铜山铜矿的地质体和蚀变矿化体两类三维地质实体模型。以地表地质图、图切地质剖面、钻孔数据及岩石物性数据为约束,基于重磁电三维物性反演,综合解译了93条重磁电剖面。在综合剖面地质解译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平行剖面显式建模技术,从矿集区尺度(比例尺1:2.5万)建立了多宝山矿集区84 km2范围内3000 m以浅三维地质体实体模型。在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基础上,以多宝山、铜山铜矿体三维地质模型为先验数据模型,根据区域找矿模型,利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法,提取与成矿有关的二值变量(地层、岩体、构造)、连续变量(重、磁、电)等7个勘探变量,利用GeoCube3.0逻辑斯蒂回归深层次机器学习集成模块,开展了研究区的勘探变量集成,经由ROC模型评估后验概率,在可靠后验概率的基础上,利用C-V分形方法计算阈值以圈定深部找矿有利靶区,综合圈定深部找矿靶区8处,预估...  相似文献   

15.
曹瑞  李楠  宋相龙  等 《江苏地质》2022,46(2):182-189
基于二维平面开展的地质找矿工作已难以适应目前的要求,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立体成矿预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中绝大多数三维建模技术都基于矿区的钻孔数据进行建模,然而矿区外围缺乏钻孔数据给三维建模带来了困难。总结了矿区外围缺少钻孔情况下的三维地质建模流程,基于地表地质测量数据,结合高精度地球物理数据三维反演等技术,直观地刻画出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构造、岩体、地层等空间展布的三维“地质图”,为区域大比例尺开展立体成矿预测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对几十年来地质找矿工作进行总结,支撑深部找矿的重大难题,经过多年的实际观测和分析研究,完成了“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金矿构造蚀变成矿图”。玲珑金矿田发育玲珑焦家式金矿--陆内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剪切带硫化物石英脉黄铁绢英岩蚀变破碎岩型金矿。该类矿床受断裂破碎带影响,成矿地质体是黄铁绢英岩质蚀变岩带。研究应用构造蚀变岩的地质测量和研究方法,实测了大量的构造岩相剖面,开展了1∶2 000和1∶10 000的填图。结果显示:(1)矿田处于滦家河岩体外接触带,赋矿围岩主要是玲珑似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花岗岩的似片麻理走向显示北西西至南东东向分布,带有胶东基底的构造痕迹。(2)断裂蚀变矿化带控制了金矿的分布规律,它们受到后期构造的改造。(3)图中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流体交代蚀变岩的规模都逐渐增大,因此,通过断裂蚀变岩的发育情况,可知较大矿床集中在矿田的东南部。东南部构造及蚀变带规模大,矿体埋藏深,有良好的成矿远景。“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金矿构造蚀变成矿图”的编制,反映了区内控矿构造的新资料。关于矿田找矿预测的靶区得到了探矿工程的验证,并有力地支持了今后一个阶段的深部找矿问题。以成矿地质事件为基础的大比例尺构造岩相地质填图及找矿方法,具有重要的成矿研究和深部外围找矿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指导乐平市众埠街铅锌矿床深部找矿工作,系统分析了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通过现正在实施的省基金项目已施工的11个钻孔的岩芯编录及综合分析,总结矿体产出特征、控矿因素及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成因及深部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提出沿矿带北东走向方向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结合成矿元素及围岩蚀变特征,指出铅锌矿床深部具有找寻斑岩型铜矿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范庄银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准的研究认为,范庄银矿与铁炉坪大型银铅矿床同处于一条北东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属构造蚀变岩型脉状矿床。该区又受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两侧拆离断层的控制,显示地质成矿条件的复杂性。本文在综合分析矿床成因的基础上,根据矿区成矿特征,划出了三个具有找矿前景的成矿靶区,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魏江 《地质与勘探》2023,59(5):1017-1026
花脑特银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境内,矿区内共有4条蚀变带,其中Ⅰ号蚀变带为已发现的最大含矿带。为查明花脑特矿区Ⅰ号蚀变带三维地质特征以进行深部盲矿预测,依托CnGIM-ma软件构建了花脑特矿区Ⅰ号蚀变带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几何模型和属性模型。通过几何建模,清晰地展示了Ⅰ号蚀变带深部地质结构特征,解决了长期困扰矿山地质人员的岩体侵入接触界面展布问题;通过属性建模,完成了Ⅰ号蚀变带各单元素的三维异常图,并对前缘晕元素(Hg、B、Sb、As)、近矿晕元素(Ag、Pb、Zn、Cu、In、Au)异常在三维属性模型中的综合表达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最后选用“分带赋值法”建立了前缘晕、近矿晕的综合属性异常模型,在已知矿体的深部预测了2个成矿靶区,可与传统构造叠加晕研究预测位置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隐伏矿体预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建平  吕鹏  吴文  赵洁  胡青 《地学前缘》2007,14(5):54-62
在现代成矿预测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已有的商业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一套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隐伏矿体三维立体定量预测方法和流程,结合云南个旧锡矿实例探讨大比例尺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的数据预处理、三维地质建模过程和三维定量预测方法。使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找矿信息量法确定了研究区找矿有利靶区,计算了含矿远景单元的找矿概率,估算了工程验证区金属资源矿体量。应用实例表明了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隐伏矿体三维定量、定位和定概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