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以往海洋倾废区选划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国内外海洋倾废区的选划实例,论述了同位素技术在海洋倾废区选划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倾废区的选划质量,作者建议尽快制定《海洋倾废区选划规范》,并将有关的同位素技术纳入该规范之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以往海洋倾废区选划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国内外海洋倾废区的选划实例,论述了同位素技术在海洋倾废区选划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倾废区的选划质量,作者建议尽快制定《海洋倾废区选划规范》,并将有关的同位素技术纳入该规范之中。  相似文献   

3.
1 选划海洋倾废区的原则借鉴国内外海洋倾废活动的实践,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倾废区选划,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原则。应从时间和空间上考虑海区效应,从宏观和局部海域考虑可行性问题,对不同类别废弃物倾倒某定点海区后可能产生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在废弃物向海洋倾废区倾倒之前,要考虑到海域季节(春、夏、秋、冬)变化,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4.
到1997年5月,我国各海区正在使用的试验倾废区、临时倾废区已经达到54个。1985年~1986年和1991年~1992年,有关部门曾2次组织对倾废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疏浚物是我国海洋倾废的主要废弃物之一,疏浚物的倾倒已经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对废弃物倾倒后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进行专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营口鲅鱼圈港倾废区8个航次的疏浚物监测和追踪调查数据,深入了解了倾废海区中悬浮物、浊度、COD和ph等指标随潮汐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调查结果表明:虽然该倾废区实旋疏浚物倾倒已达4a,但该区中除悬浮物含量略有增加外,其他指标基本处于一类海水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6.
如何将海洋要素测量数据用于海洋管理和其他社会公益服务,一直是制约我国海洋研究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保障海洋研究投入与产出良性循环的关键。本文作者试图从海洋倾废区监测的角度出发,就监测设备和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如何将倾废区监测和模型计算结果用于倾废区监查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梳理了海洋倾废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海洋局文件;按季度和港区统计了2009—2011年签发的许可证数量和倾倒量,分析统计数据,揭示倾倒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及其原因;统计分析各倾倒区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指出吴淞口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近岸倾倒区,年倾倒总量应控制在400万m3,长江口1#倾倒区应调配接受近岸疏浚物;分析疏浚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上海市已开展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分析倾废管理现状,指出申请材料存在的问题,提出倾废管理改进措施;详细介绍了倾废记录仪安装试点和制订海洋倾废规范性文件工作,争取从地方性法规层面明确倾废记录仪的法律地位和记录数据的法律效力,规范性文件将规定禁止倾倒建筑渣土等物质。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倾废管理多个方面的综述、统计和分析,旨在提高管理水平,也为其他沿海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梳理了海洋倾废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海洋局文件;按季度和港区统计了2009--2011年签发的许可证数量和倾倒量,分析统计数据,揭示倾倒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及其原因;统计分析各倾倒区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指出吴淞口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近岸倾倒区,年倾倒总量应控制在400万m3,长江口1#倾倒区应调配接受近岸疏浚物;分析疏浚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上海市已开展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分析倾废管理现状,指出申请材料存在的问题,提出倾废管理改进措施;详细介绍了倾废记录仪安装试点和制订海洋倾废规范性文件工作,争取从地方性法规层面明确倾废记录仪的法律地位和记录数据的法律效力,规范性文件将规定禁止倾倒建筑渣土等物质。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倾废管理多个方面的综述、统计和分析,旨在提高管理水平,也为其他沿海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东海分局负责主持的“东海(长江口海区)三类废弃物倾废区区划方案”讨论会于1986年4月7—9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华东地区电力系统、上海市、浙江省的环保部门和水产系统以及海洋局系统等12个单位23名代表。 会议对东海倾废区区划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为了合理利用海洋自净能力和海洋环境容量,又能保护海洋环境和水产资源,同时达到往海洋中倾倒以粉煤灰为主的废弃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海洋倾废管理制度和体系日臻完善,既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国内海洋法律、法规,又相继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加入了《1972伦敦公约》,在原则上与国际公约保持一致。但随着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海洋倾废活动日益频繁,不断出现新的处置方式,从而导致对海洋倾废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并因此引发了一些争议。文章从法律的角度,结合倾废管理实践,对海洋倾废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尽管我国倾废立法近30年,但较之欧、美发达国家,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当前海洋倾废法律体系较之于我国海洋开发的现状以及今后的需求呈现出滞后性。目前,有关倾废法律正在修订中,而正确、科学的立法修订指导思想是构建先进倾废管理立法的前提要件。文章针对当前我国海洋倾废新形势,对倾废法规修订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石莉 《海洋信息》1994,(2):13-13
向海洋倾废是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所采用的处理废弃物的有效方法。我国海洋倾废区的选划,要以我国海域的特定环境为立足点,以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方法为主导,从时间和空间上考虑海区效应,从宏观和局部海域考虑可行性问题,进行经济和环境效果对比,分析利弊,扬长避短,确保有效利用海洋空间和海洋自净能力,将废弃物倾倒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使海洋倾废能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有限度地进行。  相似文献   

13.
1985年3月6日《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海洋倾废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轨道。在短短的几年中,海洋倾废管理工作已初步取得可喜成效。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选划的海洋倾倒区,先后报经国务院批准和待批的已有50多个。截至1989年底向申请倾倒的单位发放倾倒许可证150多个。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废弃物的海上倾倒,持慎重态度先选择试验倾倒区。为适应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特别是港口建设的实际需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碳海洋倾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回顾了二氧化碳深海倾废设想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依据,阐述了实施二氧化碳深海倾废的可行性,着重讨论了CO2在深海的水合化过程以及最新的现场实验结果。分析了CO2海洋倾废对深海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在与其他二氧化碳倾废方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营口鲅鱼圈港倾废区8个航次的疏浚物监测和追踪调查数据,深入了解了倾废海区中悬浮物、浊度、COD和pH等指标随潮汐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调查结果表明:虽然该倾废区实施疏浚物倾倒已达4a,但该区中除悬浮物含量略有增加外,其他指标(如COD,DO,pH等)基本处于一类海水正常值范围。疏浚物倾倒后20min内可引起水中悬浮物和浊度含量的急剧上升,对海水的pH和COD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表面浑水团主要随表层流和风向运移,悬浮物和浊度降至海区背景浓度的时间约需35~45min,迁移距离可达1.3nmile,影响面积通常可达0.3k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天津市海洋倾废管理工作,提高倾废到位率,保护我市的海洋环境。天津市海洋局在全国率先安装了倾废航行数据记录仪,实现了现代科学手段管理倾废活动,有效地保护了我市的海洋环境。过去,由于采用监察队员随船监视的方法管理倾废活动,倾倒不到位现象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上海市海洋倾废管理在法制建设、资源化利用、倾倒活动控制、采样检测和评价标准、审批效率以及倾废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快推进海洋倾废管理法制建设、引导促进疏浚泥的资源化利用、科学调控海洋倾废活动、制定新的疏浚物采样和成分检测评价标准、通过审批标准化提高审批效率、建立海洋倾废综合监管机制6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从管理、审批和执法3个环节对海洋倾废活动实施全方位、全覆盖和全过程监管,为上海市海洋环境综合管理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伦敦倾废公约>两个公约中关于"倾倒"的规定入手,分析了"倾废"的定义,简要论证了修订我国现行的1985年<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海洋意识、配套制度、执法管理、国际合作4个方面提出了构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海洋倾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安全性,有效遏制违法倾废行为,文章设计海洋倾废记录仪数据实时安全传输系统并模拟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基于北斗短报文卫星通信网络,采用AES与RSA相结合的加密算法,集成DTU模块、北斗短报文卫星通信模块和Hellobeidou云平台等,可在移动通信网络盲区实时传输海洋倾废记录仪采集的数据,数据加解密兼具快速性和安全性,与经由中国联通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相比更加持续和稳定,可用于监控倾废船舶,便于执法人员及时获取违法倾废信息并现场查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人类早就把富饶的海洋作为猎取食物及其他资源的一个基地。那么,如果要保持或增加这种食物和资源,则必须对海洋倾废施加管理,需要从法律上确立对海上处置废弃物实行管制。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洋倾废管理条列》的颁布实施,是海洋环境管理走上法治道路的标志。从而结束了我国海洋倾废史上因无法规造成的放任自流、盲目倾倒的状态,开创了海洋倾废管理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