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肖裕平  史潇 《现代测绘》2010,33(2):54-56
本文通过对虚拟专用网技术的介绍,描述了虚拟专用网的结构和安全机制,综合分析了VPN技术相较于其它技术手段应用于测绘数据安全传输方面的优势。合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通过组建VPN网络实现测绘数据的加密传输,不但能够提高测绘部门网络的使用效率,还可以拓宽测绘数据共建共享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VPN类型     
VPN分为三种类型:远程访问虚拟网(Access VPN)、企业内部虚拟网(Intranet VPN)和企业扩展虚拟网(Extranet VPN)。这三种类型的VPN分别与传统的远程访问网络、企业内联网Intranet以及企业网和相关合作伙伴的企业网所构成的Extranet相对应。 1、Access VPN 对于出差流动员工、远程办公人员和远  相似文献   

3.
饶小康  黄声享  马瑞 《测绘通报》2022,(S2):297-302
水利数字孪生的建设对我国水工程、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的管控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类新兴智能测绘技术不断涌现,使智能测绘在水利数字孪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论述了智能测绘在智慧水网、建设智慧管理、流域智慧管理、施工智慧管理和智能安全监测等水利孪生领域的建设背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了智能测绘在各孪生体中的感知手段、技术、方法及应用实例,并基于智能测绘构建水利孪生应用框架及平台。以南水北调中线雄安调蓄库工程智慧管理平台为例进行应用示范,针对工程建设数字孪生中的智能测绘和孪生应用进行论证研究。智能测绘在水利数字孪生中的应用研究可实现水利业务要素在孪生空间中的实时监测、诊断、模拟、分析与决策,可为智能测绘和智慧水利的结合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为水利数字孪生建设提供大数据、大算法、大平台及大服务。  相似文献   

4.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是近年来新增的测绘类目录外专业,属于新兴交叉学科。以厦门理工学院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空间信息与数字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例,构建了三个层次的课堂育人体系,制定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三种经历"的本科教育改革模式,形成了空间信息与数字工程的复合型、强实践、善应用特有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具有较大的示范意义和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谢亮  吴正伟 《测绘通报》2019,(7):156-159
无人机航测是一项新兴的测绘技术,以其测图效率高、受地面约束小、自动化成图等优点深受测绘生产单位的青睐。本文利用拓普康天狼星Sirius Pro无人机对泰州的长江岸线进行了航测,生成了高分辨率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表模型,经检验航测成果的精度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要求,为长江岸线的测绘提供了新的测绘方法,对无人机航测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跃文 《北京测绘》2016,(5):140-142
地形测量是现代测绘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近些年的一些新的测绘方法有效的促进了地形测量工作的精度、提高了测量水平。本文具体的介绍了数字全站仪以及GPS-RTK技术等两种地形测量方法,对它们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和剖析,以期对测绘人员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面向数字孪生城市的智能化全息测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智能驾驶等新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正形成两大平行发展、相互作用的体系,数字孪生技术应运而生。随着物联网技术(IOT)的发展,数字孪生的理念被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深刻影响着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笔者所在单位面向数字孪生城市和自然资源统一监管对测绘地理信息的新需求,在全国开创性地开展了面向数字孪生城市的智能化全息测绘试点工作。本文结合上海市智能化全息测绘试点工作,从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孪生城市对地理信息的新需求、智能化全息测绘关键技术及测绘成果等方面展开了论述,重点介绍了智能化全息测绘的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以及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工程测绘中可以利用的新型技术:GPS、GIS、数字测绘、数字摄影、RS等,并且针对不同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析,新技术普遍存在的特征是测绘速度快、准确,易操作,便于传送和保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测绘的内涵和外延正不断扩大.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也正在打破行业壁垒,促进跨界融合,构筑起空间智能驱动万物互联的新格局,迸发出以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等为基底的"元宇宙"新概念……在这样的新浪潮下,测绘教育也面临着新挑战.测绘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  相似文献   

10.
魏理想 《北京测绘》2018,32(4):470-473
本文通过分析房地产测绘对测绘工作的各方面技术要求,研究传统测绘手段在当代新兴技术背景下的劣势与不足,分别从房地产高程测绘、房地产建筑物测绘两个方面展开,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中的Infraworks软件、Civil 3D软件和Revit软件论证了建筑信息模型的技术应用可以更加准确、高效的完成房地产测绘中的各项工作,说明了建筑信息模型的技术应用在房地产测绘中的重要作用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阐述了MPLS原理,介绍了如何通过MPLS实现VPN,以及MPLSVPN的基本构架,将MPLSVPN与传统IPSecVPN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中各种通信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常州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中采用VPN和GPRS/CDMA通信方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政府对应急信息报送的要求,以及目前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IPsec协议的VPN应用到应急信息上报网络的建设中,提供了安全、方便、经济、实用的业务承载网络。简要介绍了IPsec VPN技术,分析了工作原理,并结合实际需求,确定作者在其具体网络建设中所选择采用的VPN技术细节,实现地域分布广阔的多数量信息报送点的安全接入,提高了信息时效性及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水冰灾情信息系统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问题。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原则,数据结构,建立方法和程序,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方法也适用于其它区域。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网络安全技术产品也应运而生,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VPN技术、漏洞扫描技术及实时病毒监控系统等。但是,这些系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文章就防火墙的分类、工作原理、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施工放样大有关联,测量工程与测量仪器也在不断更新,促使施工放样工作越来越简化,精度越来越高。结合某高铁枢纽火车站施工放样项目,详细探讨基于BIM技术的测量机器人智能施工放样的方法。针对异形钢结构钢梁狭窄设站空间受限及钢结构工程施工速度快等问题,阐述了基于测量机器人设站方式及详细的放样方法与步骤,利用移动终端直接在BIM模型上选取放样点,并利用仪器自动追踪功能简化了放样流程。BIM模型与测量机器人的相结合,实现了点位的快速放样,极大的提高了放样效率。  相似文献   

17.
X波段航海雷达图像噪声检测与滤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航海雷达数据的时空特点,提出一种图像噪声检测与滤除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噪声在各次扫描间的不相关性对其进行检测,然后只针对检测出的噪声数据进行滤除。通过与传统的中值滤波算法和均值算法进行比较,同时使用信噪比指标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算法既保持了传统中值滤波方法简单、快速的优点,又很好地保持了图像的灰度信息,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cGIS与ArcObjects的线性参考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全红 《四川测绘》2005,28(3):114-117
公路,铁路,河流等线性物体通常用沿线路的相对距离来确定线路上点或线的位置,而线性物体在地理信息系统当中一般用二维坐标系统来模拟,用常规的方法根据相对位置计算位置点的x、y坐标有一定的误差.本文重点介绍了线性参考系统的概念,并提出了基于ArcGIS的线性参考系统的建立与基于ArcObjects的线性参考系统的开发应用相结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开展了基于开源3维渲染引擎OSG(OpenSceneGraph)的火星形貌3维建模与绘制的研究.使用地形数据库创建工具VPB(VirtualPlanetBuilder)创建了整个火星的分页数据库,并利用基于OSG的仿真平台实现了火星形貌数据的3维可视化.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很好地处理海量地形数据,完成火星形貌的3维重...  相似文献   

20.
GIS与层次分析法结合的超市选址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位置的选择是修建超市的先决条件,地理信息系统依靠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功能使商业选址更具直观性和科学性。本文提出了一个解决选址模型的思路,即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结合层次分析法,对提取的指标和建立的模型用可视化的方法来清晰、直观地解决选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