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其研究领域包括金属矿物学(Ore mineralogy)和矿石学(Ore petro1ogy)的矿相学(Ore microscopy)有了新的发展.1982年9月在保加利亚瓦尔纳城举行的国际矿物学协会第十三届大会交流的矿相学论文是这种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将这次会议及近两三年新书刊中矿相学论著的概况作一简介,并对2000年展望提出管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矿相学发展较快的领域有矿石学(Ore Petrology)、金属矿物成因、硫盐和铂族矿物研究、定量鉴定、工艺矿相学和新技术、新仪器研制(如离子探针、质子光谱仪加速器、激光拉曼探针)等,这些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将干1986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举行的国际矿物学协会大会上讨论。作为矿相学现代化之重要标志的“金属矿物定量鉴定”受到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矿相学委员会(COM)的特殊重视。该委员会成立了“金属矿物定量资料卡编辑小组委员会”专门机构,现任主席、编辑是英国不列颠博物馆矿物学分部的A·J·Cridde  相似文献   

3.
三山岛金矿床是位于胶东金矿集区西北部的超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该矿床细致的矿相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尚有不足,限制了对其金富集机制及过程的理解.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矿相学研究将该矿床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石英?绢云母?黄铁矿阶段(I)、石英?金?黄铁矿阶段(I I)、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I I I)和碳酸盐?...  相似文献   

4.
矿相学是地质科学的一門新兴学科。自三十年代至今的二三十年中,矿相学不仅在鑑定金属矿物的方法、技术方面有了改进,并在金属矿物的光学性质、試驗研究以及矿石的共生組合方面,也有新的发展。同时,系統的描述金属矿物学也已形成。到目前为止,就矿相学研究的内容而論,比以往丰富和扩展得多了。 現将矿相学各个方面,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发展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的矿相学、矿床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徐国风教授因患癌症,不幸于1989年3月14日在武汉与世长辞,终年56岁。徐国风教授的逝世是我国矿相学、矿床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使我国失去了一位优秀的自然科学家,一位优秀的矿相学工作者,我们深感悲痛。徐国风教授1953年2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长期从事矿相学和矿床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我国著名的矿相学、矿床学家,造诣颇深。在矿相学和金矿床地质学方面有重要贡献,成绩卓著。1986年和1989年先后被英国剑桥传记中心列入《世界有成就的人》、《国际  相似文献   

6.
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属地球科学复杂性理论和成矿系统理论的前沿研究。本文在总结构造岩相学填图理论和应用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岩浆侵入构造系统的构造岩相学研究内容和方法。在研究内容上从物质域-时间域-空间域,厘定构造岩相学格架、基本填图单位和独立填图单元,对岩浆侵入构造系统物质-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圈定。在研究层次上,遵循大地构造岩相学与成矿带构造、区域构造岩相学与矿集区构造、矿田构造岩相学与矿田构造、矿床构造岩相学与矿床构造、矿体构造岩相学与矿体构造等五个研究尺度,对岩浆侵入构造系统与成矿系统进行研究,探索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与金属超常富集规律。研究方法包括三维构造岩相学综合填图技术系列、构造岩相学专题研究方法和深部隐伏构造岩相学填图专题方法。以云南东川铁铜金矿集区、智利月亮山IOCG矿集区和海南丰收钨铯多金属矿床为例,论述了构造岩相学填图理论和新技术方法、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和找矿预测应用效果。在研究智利侏罗纪-白垩纪火山岩和侵入岩的构造岩相学特征基础上,认为白垩纪富磷灰石铁质超基性岩-铁质安山岩-铁质粗安岩等岩石组合,为IOCG成矿系统根部相和寻找IOCG矿集区的勘查标志。在月亮山IOCG矿床深部,新圈定了深部隐蔽岩浆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认为电气石岩浆热液角砾岩筒为岩浆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中心相,赤铁矿电气石化蚀变岩属岩浆叠加热液蚀变中心相,为IOCG成矿系统的热液叠加成矿中心相标志。将云南东川和邻区新太古界-元古宙火山喷发-岩浆侵入事件序列划分为7个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旋回,建立了三大类元古宙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和构造岩相学分带样式,包括中元古代因民期-落雪期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构造系统、格林威尔期岩浆叠加侵入构造系统和晋宁期岩浆侵入构造系统等。通过大比例尺地面和矿山井巷工程的系列构造岩相学填图,揭示了东川铁铜金多金属矿集区内成矿系统类型的多样性,东川铁铜金多金属矿集区内成矿模型为"9层立交地铁式",探索了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为东川铁铜金多金属矿集区深部(5000 m以浅)构造岩相学填图和找矿预测、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拉拉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磁铁矿是矿床中重要的矿石矿物及Fe质的主要载体之一.结合矿相学及电子探针研究方法,探讨矿床中气成-热液成矿期磁铁矿的成因特征及Fe质来源.矿相学研究表明,气成-热液成矿期磁铁矿呈自形晶,与黄铜矿共伴生产出.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气成-热液成矿期粗粒自形晶磁铁矿主...  相似文献   

8.
傅君亮 《地质论评》1960,20(6):273-276
相学是地质学中一门比较年青的科学,随着古地理方法的出现,它才得以顺利的发展。由于相的研究富有理论和实际的意义,所以在各国都引起了相当的注意。在苏联,勘探事业的飞速发展,在相的研究方面也居先导地位,著名苏联地质学家Д.В.纳利夫金(Наливкин)的“相学”就是这方面的巨大贡献。这部巨著全面地讨论了沉积作用和沉积作用进行的各种条件。从1932年出版以来(由苏联科学技术联合出版社出版),它一直被地质学者、特别是沉积岩石学者们奉为圭臬,被誉为苏维埃时代具有“总结性的创著”。1956  相似文献   

9.
去年十月,我们应日本雪冰学会邀请,出席了该学会秋季大会,会后参观访问了日本雪冰研究机构。对于日本雪冰学机构多,队伍大,技术先进,基础宏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有着深刻印象。 我们主要参观访问的有: 1.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这是我国冰雪冻土工作者熟悉的一个世界知名的冰雪研究机构,该所出版的《低温科学》(物理篇)早就为我国广大研究人员所喜爱。1966年,为纪念该所创立25周年,曾召开低温科学国际会议,出版《雪冰物理》论文集。现任所长黑岩大助教授为国际雪冰委员会付委员长,该所以寒冷地区各种自然现  相似文献   

10.
南秦岭宁陕—镇安地区太平沟一带首次发现与印支晚期侵入体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床,蚀变小岩体平面形态呈椭圆状展布,出露面积0.12km2。在蚀变岩体内外接触带圈定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带3条,带内初步圈定铜(金)矿(化)体13条,矿床围岩蚀变具典型中心面型蚀变特征。通过地质勘查工作并结合岩相学、矿相学对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太平沟铜(金)矿具斑岩型铜(金)矿成矿特征,其形成与南秦岭中生代印支晚期构造—岩浆热事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正>猴桥钼矿位于云南腾冲县境内,大地构造上隶属青藏高原南缘怒江缝合带与密支那缝合带之间的腾冲地块(Yin and Harrison,2000;莫宣学和潘桂棠,2006)。本文在详实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矿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猴桥钼矿床含矿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研究,确定了成  相似文献   

12.
核桃坝矿床是著名的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上新近勘查突破的重要铀矿床之一。为恢复成矿过程、划分成矿阶段和探讨矿床成因,本文开展了系统的矿相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以期为区内铀矿勘查和找矿突破提供理论支持。矿相学研究表明,矿床矿石矿物以铀石为主,成矿作用可划分为早期钠长石化交代阶段、早期热液成矿阶段、晚期热液成矿阶段和成矿后阶段四个阶段。核桃坝矿床属于碱交代型(钠交代)热液铀矿床。沥青铀矿U-Pb同位素表观年龄、电子探针化学年龄以及等时线年龄综合研究显示,矿床形成时代应在99. 1Ma左右,是晚白垩世成矿作用的产物。核桃坝矿床可能是富铀岩体在碱交代作用后形成流体(富铀含硅酸成矿流体)在外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沉淀成矿。因此,矿体的定位与富铀岩体关系密切,富铀岩体附近的开放空间(断裂构造、层间破碎带等)是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地质论评》1993,39(5):476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物专业委员会矿相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第二届矿相学学术交流会,于1993年3月18日至21日在成都地质学院举行。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大专院校和科研、生产单位的30余名专家参加了会议。矿相委员会主任包相臣教授致开幕词;东道主成都地质学院赵泽三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议宣读了国际矿相委员会(COM)和中国地质学会矿物专业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一届矿相学学术讨论会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1983年11月15日到19日在成都市召开。这次会议是在科协、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成都地质学院的支持、协助下召开的。 参加大会的全国24个省、市的矿相学工作者98人,他们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部、核工业部、教育部和中国学院等系统73个单位,代表性是很广泛的。代表中有年近七旬、长期从事矿相学工作并有卓越贡献的老前辈;有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在矿  相似文献   

15.
全国第一届矿相学学术讨论会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1983年11月15日到19日在成都市召开。这次会议是在科协、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成都地质学院的支持、协助下召开的。参加大会的全国24个省、市的矿相学工作者98人,他们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部、核工业部、教育部和中国学院等系统73个单位,代表性是很广泛的。代表中有年近七旬、长期从事矿相学工作并有  相似文献   

16.
刘德镒 《地质论评》1986,32(4):412-413
辛格(A.Singer)和盖伦(E.Galan)编辑的《坡缕石-海泡石的产状、成因和用途,(Palygorskite-sepiolite Occurrences,Genesis and Uses。以下简称《海抱石》)一书,已于1984年11月由美国纽约科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了。这是一本论文集,共收入18篇文章,加上书后的附编、作者索引和主题索引共约21万字。这是一部迄今为止世界上论述坡缕石和海泡石的最全的专著。它不仅以大量篇幅描述了世界上各种产  相似文献   

17.
1981年10月4日至10日,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贝希特斯加登召开了第Ⅳ次国际阿尔卑斯矿床会议(IV.ISMIDA)。本论文集收入了该会议所介绍的53篇论文中的39篇。它反映了1981年以前阿尔卑斯期矿床的研究状况。所涉及的矿床包括蒸发岩、菱镁矿床和Ivear地区杂岩体的成矿作用,也包括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碳酸盐型铅锌矿床的矿化作用。此外,还有  相似文献   

18.
2016年是前苏联导师、矿田构造学奠基人В.M.克列特尔教授专著《矿田与矿床构造》问世60周年(中译本58周年),草撰此文以兹纪念。В.M.克列特尔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首部《找矿勘探学》,于1956年又出版了《矿田与矿床构造》。1957年应邀来我国讲学,并为《矿田与矿床构造(中译本)》作序。他的讲学内容被整理成《普查勘探讲话》,并于1958年公开发表。В.M.克列特尔教授的论著在中苏(俄)两国广为应用、影响深远。笔者有幸于1956年师从В.M.克列特尔教授,攻读副博士学位,深受教益。五十多年过去了,回顾矿田构造学的发展历史,以"矿田与矿床构造研究演进态势浅析"为题,将其初步划分为四个阶段:Ⅰ.继承–萌发阶段(1930~1949);Ⅱ.创建–奠基阶段(1950~1969);Ⅲ.应用–发展阶段(1970~1989);Ⅳ.深化–完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Ⅰ、Ⅱ两阶段主要论述В.M.克列特尔、ф.И.沃尔弗逊等前苏联构造学家对矿田构造学研究所做出的重大贡献;Ⅲ、Ⅳ两阶段论述了我国以翟裕生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对矿田构造学所做出的创造性贡献。最后,对铀矿田深部找矿研究谈了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正>小龙潭矿区地处扬子地块西缘丽江台缘褶皱带与滇中中生代盆地地体衔接部位宾川-程海断裂东侧,目前仅有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何明勤等,2004),对其岩石成因、成岩环境、成岩时代及动力学背景等的认识还不清晰,严重制约了对成岩成矿作用的理解和下步找矿的方向。本文以矿区近期钻孔所揭露的含矿斑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学、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岩年  相似文献   

20.
科朗纳(A.D.Kroner)和格雷林(R·A·Greil-ing)编辑的《前寒武纪构造解说》(Precambrian Tec-tonic Zllustrated,以下简称《解说》)一书,已于1984年8月正式出版了,这是一本约60万字的论文集。共收编了24篇文章,其中包括我国地质学家白益良等人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