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考虑环流的演变特征,设计一种环流演变相似离度预报方法,利用1991-2001年的EMCWF24-144h的格点资料,分别提取3个物理意义清晰、又具有立体性和多元性的相似因子,依据最小离度相似原理,进行相似离度过滤,从历史样本中选出与预报形势演变场最相似的样本,对照济南市及其周边五县(区)各站的降水情况,预测出各站未来1-6d的逐日降水概率。  相似文献   

2.
伊犁中短期降水客观预报方法和实时业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似预报与诊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ECMWF自1971~2004年高度、温度和气压场格点资料,建立历史天气形势数据库,研究相似查询与诊断分析方案和降水概率预报系统,制作区域和分县降水概率预报。  相似文献   

3.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ECWMF预报风场和历史降水量资料,分别采用前人提出的相似量和本文改进的相似量进行动力相似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相似量的相似选择效果最好。对于南充2012年7月4日区域大暴雨过程,用改进相似量筛选出与此次过程最相似的历史个例,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最相似个例风场与预报风场在形状、强度和影响系统空间配置都很相似,降水实况接近。表明最相似个例的风场和降水资料对该次大暴雨过程的降水量级、落区预报有较高的参考和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西南地区东部旱涝转换特点基础上,利用北半球500hPa 候平均高度场和ECMWF数值预报场资料,经过不同尺度的相似过滤和集成,得到未来若干候的降水分布,推断出旱涝转换开始期.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采用相似预报技术,用500 hPa侯平均格点资料作为历史样本资料,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侯平均实况资料和侯平均预报资料以及用欧洲数值预报中心的500 hPa格点资料得到的5d平均资料作为3种实时样本资料,通过相似比较得出相似历史个例,最后通过综合判别得出全省各片中期天气趋势预报结果.此方法在2000年汛期用于中期降水趋势预报,3个月的各片平均趋势预报准确率达67%,并且该方法对天气过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ECMWF1986~1998年历史实况资料,采用相似方法,找出寒潮天气预报指标,制作1~6天寒潮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7.
采用相似预报技术,用500hPa侯平均格点资料作为历史样本资料,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候平均实产史资料和侯平均预报资料以及用欧洲数值预报中心的500hPa格点资料得到的5d平均资料作为3种寮时样本资料,通过相似比较得出相似历史个例,最后通过综合判别得出全省各片中期天气趋势预报结果,此方法在2000年汛期用于中期降水趋势预报,3个月的各片平均趋势预报准确率达67%,并且该方法对天气过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
动力延伸预报产品释用方法的改进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动力延伸预报产品释用方法中所建立的月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报方程,将方程系数看成是动态系数,采用与预报月高度场相似月份的资料作为样本资料,通过改善方程系数的计算来提高月降水预报。1998~2004年的历史实况资料在安徽省的回报实验证明:在目前T63/NCC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的准确率不能快速提高的情况下,该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利用T63/NCC月动力延伸产品进行安徽省月降水预报应用亦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三峡地区气候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梅华  刘莉红  张强 《气象》2005,31(7):68-72
利用三峡地区15站有完整历史记录的历年逐月降水、温度和蒸发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三峡地区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地区降水期(4~10月)、夏季(6~8月)和逐月的降水具有相似的空间变化特点:作为一级近似可以将三峡地区降水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二级近似,可以将三峡地区分成东、西两区;三峡地区夏季和逐月的降水具有相似的时间变化特点:降水不符合正态分布特征,但变化相对比较稳定;三峡地区降水期的降水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三峡地区降水期、夏季以及逐月的平均温度具有相似的时空变化特点。三峡地区各站的温度变化在各时段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三峡地区各站各时段蒸发的变化具有相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相似离度方法在沙尘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 1 988年以来 ECMWF资料齐全的沙尘暴个例 ,将其按区域分为全区、西部、中部、中西部以及中东部 5类 ,再按强弱分别分为强和一般 2类 ,建立不同的样本库。根据多年预报经验建立消空指标 ,对实时资料进行消空 ,在消空的基础上 ,用相似离度分析方法对 ECMWF的 3个场 (5 0 0 h Pa高度场、85 0 h Pa温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 )的历史资料库和实时资料进行比较 ,制作不同时次的沙尘暴预报。并利用 VB和 Fortran语言编程 ,建立沙尘暴预报业务系统 ,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完成预报的制作 ,实现预报结果在 Micaps系统下的自动显示。  相似文献   

11.
本系统选择了对中期天气预报时效具有较好应用价值的数值分析预报产品资料和上级指导预报产品资料作为预报因子,利用统计释用和诊断分析方法,建立阳泉分县温度和降水预报模型,制作24h、48h、72h、96h、120h5个时效的分县最高、最低温度和晴雨逐日滚动预报。采用VB编程,实现便于实时查看的可视化预报结果输出和Micaps格式的预报指导产品上网文件输出。  相似文献   

12.
ECMWF产品逐日降水客观预报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莉  杨晓玲  殷玉春 《气象科技》2009,37(5):513-519
选用ECMWF格点场资料,用差分法、天气诊断、因子组合等方法构造能反映本地天气动力学特征的预报因子库,对预报因子和预报量进行线性(0,1)标准化处理,采用PRESS准则初选因子,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0~120 h降水预报方程,用多因子概率权重回归预测其降水概率。预报系统投入业务应用,检验证明预报效果较好,提供了有效的地市级客观预报指导产品。业务系统与MICAPS对接,实现全自动化,输出的预报产品客观、定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度日指标分析了1957—2014年贺州地区热度日(HDD)、冷度日(CDD)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度日与平均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均月HDD以1月最大,6—8月为0;平均月CDD以7月最大,1、12月为0。贺州地区在冷季取暖耗能的需求比在暖季降温耗能的需求大。年HDD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在减慢;年CDD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在加快。年HDD变化与冷季平均气温变化呈反位相,年CDD的变化与暖季平均气温变化呈正位相。年HDD与冷季平均气温、年CDD与暖季平均气温具有极强相关性,说明贺州地区制暖耗能正在减少,而制冷耗能在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4.
广西霜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51-2012年广西90个气象站霜日分布及变化特征的分析得出:广西霜日具有北多南少与东多西少、而初霜日有北早南晚和终霜日有南早北晚的分布特征,广西霜日存在明显的12a、10a、2a周期震荡。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气象》2020,(1):F0003-F0003
围绕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气候与水--细数点滴,珍惜点滴”,全省气象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宣传活动,制作2020年“世界气象日”主题科普宣传片,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开展系列纪念活动,采取直播授课与科普视频微课堂相结合,线上知识有奖答题,扫码看气象,绘画比赛等,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此外,省气象局还联合黑龙江省广播电视总台农科专线共同打造“气象日里话气象”专题节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商丘1961-2005年6-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和总降水量资料,分析了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及降水等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当暴雨日数概念的引入可以把汛期总降水量中暴雨过程降水与非暴雨过程降水分开;相当暴雨日数是一个气候统计量,其年际变率比总降水量更显著;与降水等级比较,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的相关性更好,且有利于研究形成汛期洪涝灾害的暴雨过程特征。  相似文献   

17.
阳信县雷暴日气候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阳信县1971--2005年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阳信县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阳信县雷暴日的年际变化大;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雷暴初日最早出现在3月中旬,终日最晚出现在10月底,雷暴期呈逐年代缩短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商丘1961--2005年6-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和总降水量资料,分析了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及降水等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当暴雨日数概念的引入可以把汛期总降水量中暴雨过程降水与非暴雨过程降水分开;相当暴雨目数是一个气候统计量,其年际变率比总降水量更显著;与降水等级比较,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的相关性更好,且有利于研究形成汛期洪涝灾害的暴雨过程特征。  相似文献   

19.
南疆沙漠腹地夏季晴天与沙尘日小气候观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2006年8月13-31日近地层微气象资料以及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选取晴天与沙尘日个例,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方法,对比分析了晴天与沙尘日沙漠腹地的小气候和地表能量平衡特征.结果表明,晴天气温、地温日变化幅度均大于沙尘日,各深度地温极值出现时间滞后于沙尘日;晴天夜间近地层存在逆温,沙尘日具有等温性;晴天夜间比湿较大,白天较小,沙尘日夜间比湿变化平缓,在沙尘暴发生时,比湿急剧增大,并有弱的逆湿现象存在;沙尘日总辐射、反射辐射、净辐射和感热通量比晴天明显偏小,向下长波辐射却大于晴天,但潜热变化差异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20.
对1999年圣诞期间发生在欧洲中西部的圣诞节风暴进行了分析,认为4个主要的低气压系统中的第二个给法国北部带来了强风暴雨,巴黎的Orly机场阵风速度〉47m/s;第四个低压系统沿法国西海岸产生相似的恶劣天气,并在西班牙的北部海岸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在法国中部风暴最剧烈的时候,最大阵风〉41m/s;在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区域,达55m/s。圣诞节风暴造成欧洲国家大约140人死亡,其他损失包括树木、街道和房屋被毁,电力系统和电话中断时间长达数天,受影响的人数大约为1000万,财产损失大约为80亿美元。由于风暴的极端强度和快速发展速度,欧洲大多数国家的数值预报中心没有对这次剧烈天气提供足够的预警。为此,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RAMS)模拟圣诞节风暴,并与ECMWF分析资料以及实况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AMS模式能够准确模拟风暴的主要特性、低气压的演变和位置移动、发展的关键时间点、风暴演化期间的平均风场;模拟的平均风场和气象观测网的观测结果相一致;模拟的风暴移动时间和主要新闻媒体的报道相吻合;模式计算的一些特定地区平均风速的时间趋势显示,在阿尔卑斯山脉地区,无论是上风区还是下风区,风暴的时间都被准确地预测;模拟的第一次风暴最低气压值较实际值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