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家一等重力网(简称一等网)是国家1985年重力基本网(简称85网)的一级附合网。关于一等网的平差原则,大致有两种意见。第一种将85网点起始重力值作为固定值,将一等网强制符合在85网上。即85网固定;第二种将85网点重力值作为具有先验精度的虚拟观测值,联合新测绝对重力点值和仪器标定观测,从而提出联合平差方案。平差结果将使85网点起始值得到一定改正数,即85网不固定;上述两种意见的折中,是将85网重力基准作为一等网平差的拟稳基准。细析之,85网点值虽未作为观测值获得直接改正,但也不是固定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北京和南宁两个国际绝对重力基本网(IAGBN)点的点位和环境条件,列出了这些点上的首批绝对重力测量结果及所使用的仪器。在北京点的测量结果表明,不同仪器的测量结果间差异很小。将IAGBN点的1990年观测值通过换算后求得了同一城市的我国1985重力基本网(85网)点的重力值,与1981年意大利绝对重力仪IMGC的测量结果和85网的平差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国家一等水准网测量平差成果于今年七月一日在国家测绘局组织召开的鉴定会上通过了部门级鉴定。国家一等水准网是全国范网内统一的高程控制骨干,它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的基础,也是研究地壳和地面垂直运动等科学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建设。一等水准网的布测和平差工作是根据国家测绘局、水利部、国家地震局、总参测绘局分别于一九七六年确定的全国一等水准网布设规划和一九八五年确定的国家一等水准网平差方案实施的。野外布测工作全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四年四、五月间使用6台拉科斯特隆贝格(LCR-G)重力仪,在国家重力基本网1985系统(85网)与位于东京、巴黎、香港的分属于多个可靠已知重力基准系统之间,并在日本境内的若干城市间进行了高精度相对重力联测。这次联测的目的在于:1)建立外部条件以检核85网的实际精度;2)利用可靠的已知国际点对85网已知点不足的地区加强控制,并通过与85网的一并平差使85网与国际基准取得一致;3)精化LCR-G重力仪的格值函数。在23个点上所获得的约3000个观测数据参加了与85网的一并平差。计算分析表明:85网平差精度平均达土10微伽[10~(-8)ms~(-2)],外部检核精度达20微伽。网的尺度和基准可靠且与国际系统一致。北京点作为首先国际化的重力点,其重力值精确。LCR-G重力仪灵敏度与点位重力值有关;局部磁场给观测带来不可忽视的误差。本文还分析比较了有关国际重力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计算结果,简评了1985年国家地震局与日本中川一郎教授合作进行的区域性重力测量结果。指出东京B点重力值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国家一等水准网测量平差成果,于今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北京召开的鉴定会上通过鉴定,并将交付使用。这是我国测绘科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又一项重要标志。国家一等水准网,是全国范围内(除台湾省外)统一的高程控制网,它是直接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的基础,也是测制各种地图、研究地壳和地面垂直运动以及观测海面变化等科学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不同的潮汐公式,及其引起的重力测量计算成果不一致的问题,计算了当潮汐改正公式不统一时,对我国范围内绝对重力测量、相对重力测量、重力仪长基线格值因子标定、重力仪短基线周期误差标定及物探重力控制测量成果的影响,分析了我国85重力基本网所选取的绝对重力控制点之间的一致性、控制点与我国85网相对联测平差结果的一致性、以及85网与我国一等重力控制同之间的一致性问题。最后,为统一我国重力控制测量成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新测定的绝对重力值和85网平差值作比较,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文章指出,85网平差时有选择地采用意大利计量研究所IMGC重力仪测定的绝对重力值作为绝对基准值是正确的,但由于采用了存在较大误差的我国计量院NIM—Ⅰ重力仪所测定的昆明点绝对重力值作为绝对基准值,使85网平差值受到不可忽视的扭曲,其幅度达40μal。  相似文献   

8.
我国测绘领域里的一项巨大科研工程——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其成果于1984年6月18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鉴定会上通过鉴定,它标志着我国测绘工作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我校土地堂实习场控制网及导线网布设的扩建工作。该场竣工后给学生毕业设计、仪器鉴定及科研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场地。  相似文献   

10.
在1978~1980年全国一等水准网84、85、86环的施测中,使用西德OPTON NI1自动安平水准仪2台,进行一等水准测量约1300公里。其中No:115837约800公里,No:115812约500公里。所取得的成果,测段、区段、路线闭合差及1公里偶然中误差均符合规范规定的一等精度要求,优良品率在85%以上。但在1981年的拼环工作中,出现三个环闭合差均超限的情况。经过1982~1984年用其他仪器对NI1 No:115837自动安平水  相似文献   

11.
1.1989年初,我们利用当时收集到的57网与85网(分别为国家1957年和1985年重力基本网的简称)相重合的18个点对57网作了重新平差。从中发现了57网不仅含有众所周知的基准差约13.5mGal,还有约万分之二的尺度误差。报告中,我们推荐了以下近似系统转换公式:  相似文献   

12.
《浙江测绘》1991,(3):55-56
直接服务于国家一等水准网复测任务的《精密水准复测技术方案》是测绘科技“七五”重点项目。这项由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负责实施,并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13个科研、生产、教学单位参加的联合攻关项目已于1991年5月在京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测绘科学研究所、航测队、仪修厂在上海劳动仪表厂等单位的协助下,将两台1818立体坐标量测仪改装成适用于23×23象幅量测的仪器,以解决当前生产的急需。改装后的仪器经过鉴定认为,保持了1818立体坐标仪的原有精度,用它对23×23像幅观测的数据进行电算区域网加密,成果精度符合要求。具体的改装方法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姑山铁矿建立CPS控制网的工作:控制网布设;基线质量统计;三维无约束平差;二维约束平差。成果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该GPS控制网成果已通过有关单位组织的专家鉴定投入实际生产使用,并为今后GPS测量技术在矿山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5.
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工作早在1982年5月结束,其成果于1984年6月通过鉴定。由于这一工作是两局取自同一原始数据采用不同方案独立完成的,本刊曾在去年第五期发表了顾旦生同志的文章,对国家测绘局系统的平差方案作了介绍,现刊登本文以介绍总参测绘局系统的平差方案。  相似文献   

16.
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系、青海石油管理局地调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石油部物探局三公司四方协作,在1984年国际MERIT会战计划期间,联合布设了以柴达木、准噶尔和塔里木三大盆地为重点,包括陕、甘、青、新、藏五省区的西北地区卫星定位网。经过半年的外业观测和近一年的内业数学处理及资料分析,取得了丰硕成果。1986年7月23日至26日,于古城敦煌通过了鉴定。  相似文献   

17.
分析现有测绘基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介绍海口市测绘基准升级改造的建设思路、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新一代测绘基准成果,即B级GNSS框架网、C级GNSS全面网、二等水准高程网、HKCORS等测绘基础设施及其相应点位的基于CGCS2000、2000国家重力基准和85国家高程基准的大地坐标、平面坐标、高程、坐标转换参数和软件以及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数据集和插值软件、HKCORS系统和系列软件等成果。其结果表明,这些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在网络布局、设备品质、网点精度、HKCORS功能性能和应用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于83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武昌召开了有二十多个单位的三十多名代表参加的鉴定会,对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编制的“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FORTRAN语言程序”进行了鉴定。与会代表经过充分讨论认为,地震研究所为研究用空中三角测量方法计算地壳形变而编制的程序对  相似文献   

19.
由诸暨市规划设计室与同济大学合作完成的科技项目“诸暨市城市控制网GPS快速定位技术”于1992年10月4~5日通过省科委组织的鉴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原有重力网是1957年苏联航空重力队协助建立的,属波茨坦系统。国务院中央军委1978年84号文决定重建我国高精度重力网和重力基准。国家1985重力基本网共57点,分为6个基准点,46个基本点和5个引点。在6个基准点上以意大利都灵计量研究所的可移式绝对重力仪(或我国计量科学院的绝对重力仪)进行了绝对重力测量。1983—1984年又以9台高精度、大测程的拉科斯特·萨贝格(LCR)—G型重力仪在57个点间进行了高精度相对重力联测。以后,为加强85网与国际重力网的联系,又以6台LCR—G型重力仪从北京出发,联测了巴黎、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3个国际重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