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拉分盆地发育圩下伏为基底断层的散开台梯之上的沉积地层中,其砂箱类比模型是以菱形盆地为特征的,这些盆地为底部平坦的箱状地堑,拥有近于水平的动力同期盆地充填物。拉分盆地的主要边界构造是陡峭至近于垂直,S型走滑和分段式倾斜张性断层。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初,对地堑的研究才由描述性阶段而发展到对其成因的探讨。1930年,德国地质学家克鲁斯(H.Cloos)最先用实验方法使湿粘土受侧向拉伸,而再现了地堑构造,从此对地堑的力学成因,展开了讨论。H.克鲁斯认为,这种构造是与地堑相垂直的地壳球面张力所造成的,它可能是区域性的,也可能是由于地堑所横过的部分地块的拱起而成。  相似文献   

3.
藏北高原非常薄弱的活动断层调查研究程度和不完整的历史地震资料等,限制了对高原内部活动构造变形特征、机制以及孕震构造环境等的深入认识。通过综合地质、遥感和地震等资料对阿里北部羌塘地块内部进行详细的活动断层解译,结合沿阿鲁错地堑系南段昆楚克错地堑西侧边界正断层新发现的晚第四纪断裂活动证据和最新同震地表破裂等,对该区的活动断层几何图像及运动学特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阿里北部的西羌塘块体内部在第四纪以发育近南北向正断层系统和由北西向与北东向走滑断层构成的共轭走滑断层系统为特征,第四纪和晚第四纪活动断层都呈现出了高密度、弥散分布的特点,并可归纳为3类基本的活动构造变形样式:共轭走滑断层及其伴生正断层作用、弥散式正断层作用和剪切裂谷式正断层作用,其中大部分正断层与走滑断层主要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构造类型来共同调节区域内近东西向伸展变形的,这些特征指示藏北高原内部变形更符合“连续变形模式”而非“刚性块体挤出模式”。同时发现,沿昆楚克错地堑西缘主边界正断层发育的最新地表破裂总长度仅约400 m,最大垂直位移约0.8 m,推测可能是1955年革吉县纳屋错东MW6.5强震事件...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向东挤出的变形响应及南北地震带构造组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家声  李燕  韩竹均 《地学前缘》2003,10(Z1):168-175
受青藏高原物质在南北挤压下向东逸出的影响 ,四川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川滇地块和滇西地块均发生了不同性质的变形响应。根据航磁异常揭示的四川、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构造样式和滇西地区的地质构造研究结果 ,在主要由变质褶皱基底组成的四川地块发生平行龙门山断层的逆冲推覆 ,基底岩石发生递进褶皱缩短的同时 ,由华北变质结晶基底组成的鄂尔多斯地块在前期逆冲推覆构造的基础上 ,结晶基底沿一系列近东西向左行走滑断层向东错移。滇西和川滇地块则分别沿金沙江—红河断裂 (2 0Ma前后 )和鲜水河—小江断裂 (5Ma前后 )发生了大规模的左行位移。发生在滇西、川滇、四川和鄂尔多斯地块上的最新构造变动叠加或改造了先存构造 ,并且表现为从南向北、由盖层向基底发展的趋势 ,变形程度自西向东减弱 ,反映了青藏高原持续同构造伸展作用的边缘和远程效应。青藏高原东缘多层次、多阶段的现今构造变动引发的地震活动组成了宏观的南北地震带。  相似文献   

5.
晚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中国东部及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发育一系列NNE、NE乃至NEE向(与纬向构造联合)的巨型右行张扭性断陷(地堑、半地堑)在平面上组成平行雁列的多字型构造,其深部发育同走向的上地幔隆起和基底拆离,地表常出现变质核杂岩和大型低缓倾角的伸展剥离断层,它主要是东亚及西太平洋大陆边缘陆缘扩张的产物,其地球动力学过程为晚燕山期以来的后造山期的大陆隆升和水平侧向伸展以及晚白垩世末一早第三纪、45Ma以来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所产生的碰撞效应。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阿瓦提凹陷周缘发育晚新生代正断层,其中第四纪的正断层活动是塔里木盆地构造地质研究的新发现。这些正断层受先存基底断裂控制,平面上沿沙井子断裂带、阿恰断裂带和吐木休克断裂带右阶式雁列状分布,构成右阶左旋张扭性正断层带。剖面上,向下断达下古生界后不清楚,向上断至第四系上部,构成阶梯状或小型地堑(或负花状构造)构造。生长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正断层带形成于新近纪末,第四纪早-中期持续活动,到第四纪晚期停止活动。这些张扭性正断层带的成因是阿瓦提地块相对于周边地质体的顺时针旋转而致,其动力学来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陆-陆碰撞,在晚喜马拉雅山期依然持续作用而导致的远程效应。  相似文献   

7.
阿穆尔板块西部边界在蒙古境内的空间位置尚不清楚,并且活动断层构造及其沿线地壳的应力状态研究较少。本文在沿此边界的三个区域——杭爱—肯特构造鞍部、布尔古特地块(鄂尔浑—土拉交汇处)和色楞格地块(包括色楞格凹陷和布伦—努鲁隆起),利用空间图像解译、地形起伏度分析、地质构造资料以及构造压裂和沿裂缝位移资料重建构造古应力,对活动断层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活动断裂继承了古生代和中生代古构造的非均质性。这些断层沿着板块边界并不是单一的带,而是成簇的。它们的运动取决于走向:亚纬向断层是具有一定逆分量的左旋走滑断层,北西向断层是逆断层或逆冲断层,通常具有右旋走滑分量,海底断层是右旋走滑断层,北东向断层是正断层。位于色楞格凹陷和杭爱东部的断裂构造的活动始于上新世。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与上新世情况不符,但多与更新世地貌相符,表明其活动年代较晚,为更新世时期。利用构造断裂和沿断裂的位移,重建活动断裂带变形末阶段的应力应变状态,结果表明断裂在最大挤压轴的北北东和北东方向上以压缩和走滑为主。只有在色楞格凹陷内,以扩张和走滑类型的应力张量为主,且在最小挤压轴的北西走向尤为显著。在南部,杭爱东部(鄂尔浑地堑)内有1个以扩张机制为主的局部区域,说明蒙古中部断裂在更新世—全新世阶段的活动以及现代地震活动主要受与印度斯坦和欧亚大陆汇聚过程相关的东北方向的附加水平挤压的控制。使研究区地壳产生走滑变形、贝加尔湖裂谷发散活动以及阿穆尔板块东南运动的另一个因素是东南方向软流圈流动对岩石圈底部的影响。阿穆尔板块和蒙古地块之间的边界在构造结构上是零碎的,代表了覆盖整个蒙古西部变形带的边缘部分。  相似文献   

8.
1995年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时在淡路岛上出现的地表地震断层主要由三条地表破裂带组成、野岛地震断层、松帆地震层和楠本地震断层。野岛地震断层从淡路岛北端的淡路町住西南延伸到一宫町的尾崎,长达18km,其北段沿着早期存在的野岛断层分布,而南段则作为新断层出现,野岛地震断层的断层的北段主要由一些相互平行或次平行的右列剪切断层和许多左列和性裂隙组成,其南段则是由集中在十多米宽的大量不连续的地表破裂带所组成。野岛地震断层一般走向N30°~60°E倾向SE,地貌错位和断层擦痕均显示出此断层为一具有逆断层性质的右旋走滑断层,沿一些主要露头测定的北段水平位移量一般为100~200cm,垂直位移量为5O~100cm;而南段的水平、垂直位移量均只有几厘米至20cm。最大位移量在平林断层崖测得;水平180cm、垂直l30cm、实际位移量2l5cm。松帆地震断层走向N40°~60°W,沿着淡路岛北端部的海岸线分布,长达约1km。楠本地震断层沿早期存在的楠本断层出现,分布于淡路岛东北部的海岸边上,走向N35°~6O°W倾向NW 。根据地表地震断层的形态及地貌错位特征,野岛地震断层可被分为四条断层段,并在形态上呈现右列。地质和地貌证据以及余震分布的特征清楚地表明这4条断层段的几何形态和分布特征是受早期存在的地质构造所控制的,同时也说明了地震断层的破裂过程具有拉分(pulling-apart)和推隆(pushing-up)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分别产生了张性裂隙、拉分盆地、逆断层和挤压隆起等构造。  相似文献   

9.
鲁西伸展构造特征及其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鲁西普遍发育的高角度正断层和一系列近东西向、近南北向的地堑、半地堑式断陷盆地,表明在中新生代,本区曾受到大规模的伸展作用,基底拉开的累积水平位移可达30余公里,形成的伸展构造不仅控制了鲁西煤与油气盆地的赋存与分布,对煤矿区的构造发育、水文地质条件、瓦斯的赋存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扬子准地台西南缘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通过该区区域地球物理资料(包括重力测量、航空磁测、深反射地震和天然地震资料)的分析整理和编图,发现在扬子地台西南缘存在着一个菱形块体——川滇黔菱形地块,由四条(隐伏)深断裂带所围限。地球物理资料较为清楚地反映了菱形地块的构造格架。西侧重力异常梯度陡变,地壳厚度急剧变厚;内部存在由地幔隆起形成的重力高异常带,隆起带可能是菱形地块在元古宙时期裂解留下的遗迹;沿边界断裂地震活动剧烈而频繁。菱形块体的边界断裂及其内部的隆起带控制着本区的成矿作用,不同时期的矿产在菱形地块内有规律地分布。沿近南北向地幔隆起带分布有元古代沉积-喷流型Fe—Cu矿床,其两侧分布有与晚古生代峨眉山玄武岩有关的铜矿和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沿菱形块体边界分布有新生代与超壳深断裂有关的富碱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沿菱形地块内部的南北向深断裂(如小江深断裂)有剪切带型金矿床。不同类型的矿床有时相互叠加形成复合成因的矿床(如东川地区)。这表明,不同时期的构造背景控制着不同类型矿床,同时表明,扬子地台西南缘是一个不够稳定的地块(准地台或活化了的地台),菱形地块陡变的地球物理特征明显不同于其东侧稳定块体(缓变)。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地震资料、油气勘探资料分析了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珠江口-琼东南新生代盆地断裂系统的时空差异及动力学成因机制.珠江口-琼东南盆地古近系裂陷构造层以NE向、近EW向基底正断层构成的伸展断裂系统的几何学、运动学沿着盆地走向有明显变化,盆地内部隐伏的区域性和局部的NW向断裂及相关构造变形带构成伸展断裂系统之间的构造变换带.在空间上,区域性的云开、松涛-松南等NW向构造变换带以西为NE-NEE向正断层构成的"非拆离"伸展断层系,以东为NE向正断层、近EW向正断层(走滑正断层)复合而成的拆离伸展断层系.在时间上,古近纪裂陷作用可划分为早(文昌组沉积期)、中(恩平组/崖城组沉积期)、晚(珠海组/陵水组沉积期)3个有明显差异的裂陷期.裂陷早期,盆地西部以平面式正断层控制的简单地堑、半地堑为主,伸展量相对较小,东部则以铲式正断层控制的复式地堑、半地堑为主,伸展量相对大,断层向深部收敛在中地壳韧性层构成拆离的伸展断层系统.裂陷中期,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西部断裂具有继承性活动特点,珠江口盆地东部发育NWW-EW向伸展断层,并向深层切割早期浅层拆离断层,形成深层拆离伸展断层系统,而沿着云开构造变换带发育反转构造.裂陷晚期,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西部断裂具有活动性减弱特点,琼东南盆地东部发育NWW-EW向伸展断层,形成深层拆离伸展断层系统,而沿着琼中央构造变换带发育反转、走滑构造.珠江口-琼东南盆地不同区段断裂系统及其构造演化的差异性受盆地基底先存构造、地壳及岩石圈结构及伸展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拆离伸展断层系统与发育NWW向"贯穿"断裂的基底构造薄弱带、现今地壳局部减薄带相关,南海扩展由东而西的迁移诱导北部大陆边缘块体沿着先存NW向深大断裂发生走滑旋转是导致变换构造带两侧差异伸展的动力学原因,应力场及岩石圈热结构变化是引起拆离断层深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郯庐断裂带的主要特征与性质讨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郯庐断裂带主要特征及其两侧变质岩层的延伸和运动方位的基础上,认为该断裂带两侧地质体的“左行平移”位错效应,是与华北地块南缘为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以及在华北与扬子两地块聚合时发生巨大的逆时针旋转运动有关,郯庐断裂带既不是左行平移断层,也不是转换断层,而是发生于大别一苏鲁变质造山带弧形转折部位的基底断裂。中侏罗世后,发展成具多期活动的早期夭折型裂谷特征的地堑型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断层的上下盘施力方式的不同设计了两组实验,以探讨在刚性边界条件下的半地堑反转构造的变形特点。实验结果表明(1)在自由边界基底驱动下形成的盆地反转规模较大,刚性边界处会沿原断层发生反转,而在自由端断层不会反转,但会形成深部低角度逆冲滑脱断层;(2)在刚性下盘侧向驱动下很小的挤压量就会形成盆地的反转,但是反转的范围较小,随着原设边界断层的角度由小到大,盆地内的断层会发生由刚性边界处单侧发生反转到两侧边界断层发生近对称式反转的变化;(3)实验结果证实了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反转构造是在刚性下盘为主动盘挤压变形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Kamp.  AB 曲燕 《世界地质》1991,10(1):141-142
Suess(1891)所确定的东非裂谷系由东裂谷(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西裂谷(乌平达西部、坦桑尼亚西部、扎伊尔东部和马拉威)组成。东裂谷的形成在埃塞俄比亚始于晚始新世、在肯尼亚中部始于中新世、而在肯尼亚东部和坦桑尼亚北部则始于晚中新世至上新世。西裂谷比东裂谷年青,其形成均晚于中新世,并且,西裂谷的地壳拉张程度及伴随的火山活动均较强。一条活化的大陆韧性剪切带(转换断层)将西裂谷不连续的北部边界连接起来,并向东南一直到东裂谷;另一条韧性剪切带沿Rukwa裂谷以左旋方式取代了西裂谷。凹裂谷地堑不如东裂谷发育,表现在宽度上仅约50km(cf.70km),并缺乏内部地堑。尽管东非裂谷系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但仍可鉴别出四个主要火山岩套,其划分基于  相似文献   

15.
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晚白垩世–中中新世文昌凹陷的断裂系统和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昌凹陷应力场演化受区域扭张应力场控制,其最小主应力方向沿NWW→NW→SN→NNE向顺时针旋转,整体具有右旋扭张的特征。在该应力场的控制作用下,文昌凹陷共发育3种类型的扭张/压扭模式:与文昌A凹形成有关由弯曲断层控制的扭张下沉/差异隆升模式;与文昌B凹形成有关由分支断层控制的扭张楔形下沉模式;和与文昌C凹形成有关由弯曲和分支断层汇合控制的菱形扭张差异隆升/下沉模式。这三种扭张模式不仅控制了凹陷的变形格局,形成3个不同的沉降中心和2个反转构造区,更对圈闭的形成和油气运聚等成藏要素的发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973”项目中“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与油气资源潜力”这一研究课题, 对在南海南部陆缘礼乐盆地采集的NH973-2测线进行了研究.对地震剖面的解释共划分出6个层序界面, 将地层划分为4个构造沉积单元.根据地震解释, 对不同时期断层的水平断距进行了测量及分析, 获取了与脆性拉张相关的伸展信息: 研究区的拉张作用可以分为2期, 主要的拉张作用发生在大陆裂谷阶段(古近纪), 形成了一系列的地堑—半地堑以及翘倾断块; 第2期拉张作用的时期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 断层活动强度明显变弱.在南海南部陆缘广泛发育了碳酸盐沉积, 其发育的时代和南海的海底扩张时期一致.对穿越礼乐滩区地震剖面伸展特征的分析表明, 根据断层水平断距获得脆性伸展因子与根据重力反演获得的全地壳伸展因子之间存在差异, 表明研究区的拉张在纵向上并非是均一的, 新生代的拉张经历了深度决定拉张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地堑和半地堑是由深度近水平的拆离正断层控制的。根据面积平衡原理,这些伸展断陷盆地岩层的区域基准面至拆离断层面高度(h)与其损失面积(S)呈线性比例。拆离断层之上的盆地基底岩层的水平伸展量相同,因此,用“S-h图解法”可以确定拆离断层深度,并能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岩层的总水平伸展量。伸展盆地中的总水平伸展量主要是由不同尺度的正断层的水平离距体现出来的。可观测解释的断层的水平位移可以通过测量盆地宽度、岩层长度等直接得到。用剖面面积平衡方法可计算出盆地各岩层的平行岩层面的应变,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在观测尺度上不能直接解释出来的“亚分辨正断层”的小尺度位移造成的。因此,在分析伸展断陷盆地的构造样式、岩层力学性质基础上,有可能对计算得到的平行岩层的伸展应变进行合理评估,进而可以定量地预测“亚分辨正断层”的密度和可能的分布部位。  相似文献   

18.
3Dmove构造演化分析技术在真武断阶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东台坳陷中南部,为含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半地堑式断陷盆地。凹陷基底发育的NEE、NNE两组基底断裂在古今纪断陷期近南北向拉张应力场作用下复活。大型边界真(1)断层是两组基底断裂复活并相互扩展连接,同时追踪新生近EW向断层发育而成,其左侧的真(2)断裂带走向与之大致平行,协同弯曲,是铲状真(1)断层派生的替代性分离断层。本文通过3D Move三维古构造恢复技术,全面的再现了高邮凹陷真武断阶带主干反射层三维构造形态,客观的反演了主干断裂活动演化规律,验证了上述成因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地块中元古代长城纪盆地属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元古代长城纪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大地构造背景一直备受关注。学者们主要依据该时期火成岩地球化学性质推断其构造背景,提出了B型俯冲、安第斯型俯冲、非造山环境以及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有关的伸展环境。本次研究应用地球物理方法来剖析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长城系构造格架和地层分布,以探索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及盆地属性。二维地震资料显示长城纪构造旋回包含裂陷期和裂后期。裂陷期半地堑主控边界断层活动强度大,下降盘发生旋转掀斜,发育次级地堑、半地堑,同时发育扇三角洲、水下扇沉积,楔状体沉积中心地层厚度大。裂后期断层活动减弱,水体范围扩大,地层超覆在早期楔状地层之上,地层厚度变化小。重力异常反演表明,研究区存在同期的凹陷和凸起,它们可能受控于边界断裂。结合地块周缘长城系沉积特征,我们认为鄂尔多斯地块中元古代长城纪盆地属性为陆内裂陷。  相似文献   

20.
昆仑山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INDEPTH-Ⅳ剖面所做的地质?地球物理探测所取得的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昆仑山造山模式,论述了:(1)在早二叠世松潘—甘孜洋向昆仑—柴达木地块下俯冲使地块南缘形成陆缘弧和弧后拉张区,使昆仑—柴达木地块在持续碰撞挤压过程中,分别形成了造山带与古近—新近纪盆地的不同构造演化特征;(2)昆仑地段老结晶基底在地块对挤中不断向上抬升成山,同时又受到强烈剥蚀,使老结晶基底及深成岩呈现在地表;南昆仑地块则沿昆仑地块中央断裂向北逆冲到北昆仑地块之上,断裂深10 km;昆仑地块没有发生向北逆冲推覆到柴达木地块上;(3)昆仑地块地壳增厚主要发生在中地壳(6.2~6.6 km/s),是中基性岩石层的增厚;(4)柴达木盆地作为昆仑弧弧后拉张地带,随昆仑造山隆升而下沉,新生界陆相沉积达12~14 km厚,由“沉积”与“挤入”两个作用造成了地壳增厚;结晶基底发生断陷形成新裂谷,裂谷宽度约12 km,深度约4 km,导电带显示裂谷通过断裂与深部发生热流体联系;(5)再次确定了,柴达木盆地莫霍界面深52 km,昆仑山的莫霍界面深65~70 km,莫霍界面台阶位于格尔木附近(185 km距离处);(6)松潘—甘孜地体复理石层厚度为10~14 km,其下面的6.2~6.3 km/s 均匀速度层(同时有高导电性显示)是本地块所特有,推测为残留洋壳的堆积,约15 km厚;浅层通过古近—新近系风火山推覆系增厚,另在中地壳部位挤入了15 km厚岩层;(7)否定了亚洲岩石圈地幔向柴达木地块地幔岩石圈之下俯冲的模式,提出印度大陆地幔岩石圈从高喜马拉雅下拆离成两层,并沿高原地壳底部向北伸展,直到中祁连山之下,成为高原南北对挤过程中岩石圈地幔长度调节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