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大林建筑公司和三菱重工业公司于1991年10月22日宣布,用水减轻强风和地震时高层建筑晃动的减震系统(MOVICS)已付诸实际应用。该系统是通过使安装在建筑物最上层的水槽的晃动与建筑物晃动的周期同步,让它向抵消建筑物晃动的方向运动。按照计划,减震系统使用的水将用作喷洒灭火装置等的灭  相似文献   

2.
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1983年3月22日宣布,该公司已研制出大型的三维振动台。这个振动台是世界上第一台可以上下、左右、前后同时振动的装置。其特点是能象实际地震一样晃动,并能人为地制造烈度为Ⅵ度(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的大地震。该公司将这一振动台安装在具有核发电成套设备的工厂和高砂制作所的高砂研究所内,进行本公司产品的抗震试验。还将提供给核发电和土木建筑部门。由于该三维振动台起振后会产生不必要的旋转运动,控制起来比二维振动台等困难,为此,三菱重工业公司研制出用电子计算机进行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东洋橡胶工业和熊谷组两公司1988年10月20日发布,他们共同研制开发出可将地震振动减至1/3—1/5的“基础减震积层橡胶”和“地板减震系统”。基础减震积层橡胶以天然橡胶为基础,为使其具有60年以上超耐久性,研制时,还利用了特殊配合加工技术和减震技术。它是将薄薄的橡胶层和钢板交替叠积起来,再进行硫化粘结,并用厚钢板上下组装构制而成的。改变橡胶层的厚度和层数,便可使整个柔韧度和硬度  相似文献   

4.
日本竹中工程公司、东急建筑公司与日本大学建筑系教授石丸辰治领导的研究室合作,开发出对提高建筑物居住性和大地震对策都有效的减震结构。减震结构需要在屋顶设置减震用的重物,但新开发的减震结构是把最上层居住部分作为“重物”利用,由于比以往铁板等专用重物增加了重量,所以提高了减控效果,还可有效地利用建筑物的空间。据说该结构除  相似文献   

5.
为使电子计算机等免遭大地震的破坏,日本大成建设公司开始采用制止地震动在建筑物主体中传播的新减震施工法。该施工法采用的减震方式是给支撑大楼重量的支柱穿上摩擦小的合成树脂“鞋”,使其在不锈钢板上象溜冰一样滑动,来防止振动的传播。据说,与以往的减震施工法相比,新减震施工法的突出特点是,越是在发生强烈地震时越能发挥其效果,它能将大楼的晃动由过去的1/3减少到1/5。第一个采用这种新减震施工法的钢筋混凝土的4层大楼正在横滨市户塚区大成建设公司技术研究所院内施工,预计1988年6月底竣工。  相似文献   

6.
日本鹿岛建筑公司研制出了可在地震时自动调节柱和梁的刚性,而避开建筑物共振的减震装置。该装置称为“AVS(Active variablestiffening——可变刚性)减震系统”,并已首次应用于建在该公司技术研究所西调布实验场(东京都调布市)一角的“新大型振动台控制楼”。AVS 系统由以下部分构成:①检测地震的计测传感器;②判别地震性质的地震动分析器;③选择建筑物刚性的控制用计算机;④使  相似文献   

7.
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IHI)最近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防止因地震造成计算机等重要机器翻倒的地板隔震系统——滑动型二维隔震地板系统(高科技地板系统),并将第一台交付西松建筑公司技术研究所使用。该公司已实现了由空气弹簧和积层橡胶组合的三维(上、下和水平方向)隔震地板系统的实用化,并已作为高科技地板系统出售。  相似文献   

8.
日本清水建设公司开发出可对地震引起的液化进行三维模拟的系统。液化是发生烈度大于5(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编注)的大地震时地面出现液体性状、建筑物等倒塌的现象。该系统可用大型计算机分析晃动发生时土地的微细动态,算出液化对建筑物的影响。也能估算液化对策所需的设施费用。该公司将以预定在填筑地上建设的建筑物为主要对象应用上述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9.
日本熊谷组建筑公司与日本成型混凝土公司(总公司在东京,社长江崎,拥有资金12亿日元)共同开发研制出把减震装置放入用于楼房间壁的预制混凝土构件(PC)内部的“减震墙”。这种减震墙可使地震和台风时的楼房晃动减少一半。因为是与预制混凝土构件一起制造的,所以,可以大量生产,安装费用也不超过总工程费用的1%。今后这种减震墙将应用于熊谷组公司承接的楼房建设中。这种减震装置为板状,其安装方式是把装在墙壁上方的铁板夹起来。由于铁板是用螺栓与墙壁和钢筋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建筑物各部  相似文献   

10.
由日本各建筑公司和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建筑物减震技术开发工作进入高潮。中部大学研究出用粘性体吸收晃动的建筑方法;户田建筑公司与三菱炼钢公司共同研制了节能型减震装置。目前,超高层建筑已不仅限于办公大楼,就连公寓大楼也是超高层的,因而如何减小地震时产生的晃动成了重大的课题。由于岸线开发扩展为全国规模,减震技术作为地基液化对策也是很必要的。因此,一些部门相继在研究所内设置振动实验室。中部大学研制出新减震建筑方法中部大学(爱知县春日井市)工程系副教授塜越勇等研究出了让沥青等“粘性体”吸收地震动能量并把建筑物的晃动控制在地表的十分之一以下的新减震建筑法模型。这一方法称作“粘性减震建筑法”,也可应用于高层建筑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一家建筑公司1992年1月9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了复合减震建筑方法,即把用于发生频率高的小地震的积层橡胶重新安装在过去用于大地震的减震装置上。当发生小地震时,主要是易在水平方向上变形的下部的积层橡胶发挥作用;当发生大地震时,则是过去的减震装置部分起作用。据说,采用这种复合减震装置在烈度为4的地震中,成功地将传给建筑物的振动控制在原有减震装置的约二分之一左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教授藤田隆史等人与竹中工程公司(总经理竹中统一)和卡亚巴(KAYABA)工业公司(总经理茶野敬)合作,研制出使用可变摩擦阻尼器的半自动减震系统。这是一种能在给定容许位移空间内得到最佳效果的智能减震技术。它的一大特点是,攻克了以往被动型减震位移响应大的课题,可在不降低减震效果的前提下,使位移响应减半。现已证实了单水平向的基本性能,1990年内,还将确立双水平向的技术,并实现其实用化。这是在减震领域用半自动方式控制振动的第一次尝试。藤田教授等人这次开发的是与过去被动减  相似文献   

13.
日本研制出利用特殊钢材的减震系统日本大成建设公司研制出适应大、中地震的新的减震系统,其结构是把比普通钢材容易弯曲的特殊钢材加进柱子中。地震发生时由这种特殊钢材吸收晃动并抑制其它柱子的晃动。如果在柱和梁的结合部装上特殊钢材就可使已经老化了的大楼也能具有...  相似文献   

14.
日本大成建筑公司研究开发出了既能同时谋求施工合理化和降低成本又能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高层复合减震建筑法。该建筑法是将刚性强质量小的短周期结构的芯墙与刚性差质量大的长周期结构的框架部分开,用一种叫滑动支承的减震器连接两个固有振动特性不同的结构。它通过大地震时产生的支承滑动,减少对框架部位的输入并消耗支承部的摩擦能量来获得减震的效果。迄今为止,由芯墙和框架部构成的建筑物很难具有高度的抗震性能,但据说如果使用该建筑法,不仅能轻而易举地提高抗震性能,而且还可使建筑费用减少到原有建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三井建筑公司开发出不仅对发生频度高的强风和中小地震,而且对大地震也能发挥作用的复合型减震装置。该装置使用的是一种利用在 T 形钢和 L 型钢之间夹进有抗剪强度的薄板状环氧系高分子粘弹性体来吸收能量的粘弹性减震器,可降低加速度为几伽到几十伽的  相似文献   

16.
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减震控制装置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减震控制研究对于桥梁结构的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主跨368m的茅草街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建立了该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子空间迭代法分析了该桥的动力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响应及减震控制研究,重点进行了弹性连接装置和粘滞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并对比分析了不同位置布设减震装置时的效果。结果表明,纵飘振型对该桥肋纵向相对位移的贡献最大;弹性连接装置和阻尼器均能有效减小地震作用下该桥的肋梁纵向相对位移;综合考虑各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时,同时采用两类减震装置并将其分散布置时的减震效果最佳。结论可供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抗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日本鹿岛公司(社长宫崎明)开发出减弱地震、台风等引起建筑物摇晃的,用于减震构造的高性能油减震器,并把它引进市内的高层大楼,使之实用化。该系统设置在梁与支撑之间,建筑物摇晃时,气缸内的活塞启动,这样油产生流体阻尼,使摇晃减弱。此时,在主体装置的两端设置了称为“U形钩”的自动手臂,它能把装置的负载力准确地传递到梁和支撑上。另外,它还取代了以前常用的集层橡胶,采用了特殊的钢材,这样可以多年不老化也不需要调整和更换,能够持久地使用,三年检修一次,而且只要目视检测即可。使用该装置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日本通商产业省工业技术院地质调查所于2 0 0 0年 8月 31日和 9月 1日在东京的惠比寿日本 SGI公司实播中心用大屏幕公开试播了四国近海南海海沟的海底地质构造片。该所于 1 999年夏季 ,与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和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一道 ,利用科学技术振兴调整费 ,开始实施“减轻南海海沟的海沟型巨大地震灾害的地震发生机制模式化和观测系统高精度化的综合研究”,这一从 1 996年到 2 0 0 0年的研究项目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对该海域的三维地震波探查 ,搞清海底深约 1 0 km的地质构造。这次演示采用的是“镜频系统”这一最新的三维地下构造表现法。…  相似文献   

19.
Skyline系列软件在三维浏览、分析、应用和开发方面有强大功能。以Skyline软件为开发平台,以三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支撑,构建地震应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并以实例展示了该系统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20.
日本建筑结构隔震减震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日本在建筑结构隔震,减震研究方面取得的几项新进展,其中基础隔震板片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隔震结构体系,纳米结晶锌铝合金振动控制阻尼器是一种取得专利的新型减震阻尼器,无粘结钢支撑体系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减震支撑体系,跷摆振动控制设计是一个新颖的减震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