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科學名詞爲科學教學與研究之基礎工具,而中國科學名詞每一名數譯,雜亂非凡,不但各人譯法不同,即一人所譯,前後亦每不相同。中學教科書中甚至有上下頁之隔,所用名詞迥異者,循至一物之有四五名稱者,爲常見之事實,即有六七名稱者,亦不在少數,紛亂情形,于斯爲極。科學名詞不統一之害甚大,尤  相似文献   

2.
孔亮志 《地质论评》1957,17(3):375-377
蘇聯專家A.C.霍敏多夫斯基所著的“中國東部地質構造基本特徵”一文,於1953年以中文形式發表於地質學報32卷第4期上。這篇論文的譯者是金則雍同志。全文共分九部分,敘述了中國東半部廣大地區——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島,西迄黄河上游,東至東海之地質構造,並對其大地構造單位進行了劃分。自從這篇論文發表後,引起中國地質界的極大重視。許多地質學家在編寫論文或進行教  相似文献   

3.
在學習礦床地質或者寫地質報告有關礦床部分時,我們常常會提到礦產、有用礦產、礦石、以及礦床等名詞。但是這些名詞的意義到底正確的指些什麼?在社會主義國家和资本主義國家對這些名詞的意義有何不同?它們彼此的關係如何?這些問题,我認為都有提出討論的必要。現在将我所知道的有關這些名詞的知識介紹出來,供大家參考。由於過去對這些名詞定義和用法不很嚴格和注意,更重要的是從社會主義觀點和资本主義觀點對这些定義的了解有所不同,加之個人學習的體會也有所不同,因此下面介紹出來的名詞也不見得合適,如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从本期起本刊将陸續刊登“矿山名词”的“矿山工作和矿業坑道”部分原文登載于苏联國立煤矿科技書籍出版社出版的期刊“煤”上(1955.1)原名为。此名詞已经由苏联科学院院士А.М.迭尔皮戈夫所领导的專门委員会審查,并由苏联技术名词委员会推荐在科学技術書籍和教科書中、工业标准中、工厂文件中等加以使用。在我们大力学習苏联先進经验,而又广泛閱讀苏联翻译書籍的今天,顯然,譯出这部分名詞,帮助讀者了解它的正确含义,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避免譯文不当,特在中譯名后註上原文。希同志們来信討論——編者。  相似文献   

5.
書報述評     
一地質地文構造甯鎭山脈地質 書爲李毓堯李捷朱森合著 國立中央研究院地質學研究所印行附甯鎭山脈地質圖一册共十輻本著第一篇曰系統地質,實即本境地質之重要結論也。第二篇曰區域地質,内分三章:第一章爲甯鎭弧形山脈西段地質,調  相似文献   

6.
次生石英岩     
次生石英岩是1901年蘇聯地質學者費特洛夫和泥紀金在北烏拉爾博古斯洛夫斯基山區的地質研究專著中所提出的關於圍岩蝕變的一個嶄新的名詞,他們所指的是一種從安山斑狀岩和凝灰岩等所變成的矽化岩石。但其中所含SiO_2的含量,與其原生岩石所含者大致相仿,即含60%左右。後来這個名詞被廣泛地應用到各種矽化岩石方面去,甚至包括了從火成岩(侵入岩及噴出岩都有)到沉積岩以至變質岩所成  相似文献   

7.
翁文灏 《地质学报》1925,4(2):197-204
科學的地質学输入到中國,已有五十餘年了。中文第一本礦物學的書是前清同治十一年(即西歷一八七二年)華蘅芳譯的金石識別;中文第一本講地質学的書是同治十二年也是華蘅芳所譯的地學淺識。金石識别的原本就是美國Dana氏的Text book of  相似文献   

8.
此係第十二屆地質學會年會專題讨論關於脉動學說前之引言,承葛先生允許將譯文在本刊發表。  相似文献   

9.
《地质论评》1957,17(1):135-135
首先編委會要感謝張同志的批評。編委會對地質學報的編輯工作是作得很差的,而且是很被動的。張同志的幾點批評非常正確,我們誠懇地接受,並在此後工作中努力改進。批評的第一點,即對礦產地質反映得太少,這主要由於編委會沒有主動地去組織稿件,一般  相似文献   

10.
編後     
謝家榮 《地质论评》1936,1(3):381-384
丁師在君先生是地質學的大師,中國地質的創造者,他在事業上學術上的功績和貢獻,已由章師演羣及李學清黄汲清諸先生在本刋裏說得狠清楚,毋須編者在這裏賛辭了。以這樣一個大師,竟溘然長逝,不克見到他所手創事業之發揚光大,這是如何遗憾!而在整個地質學術上說,又是如何重大的損失!  相似文献   

11.
我國的矿物學同其他各門科學一样,過去在反動统治之下,一向落後。各种礦物,絕大多數都是由國外學者發現鑑定后才逐漸為我們所知道。解放以前的地質科學界,受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影響,在發表地質矿物研究結果的論文或報告時,往往不用祖國语言,甚至教員授課也是滿口英文,矿物名詞也和其他專門術語一樣,乾脆用外文原名,對於如何用祖国  相似文献   

12.
一、著作目的由于地質勘探工作的發展,培養幹部的要求,以及提高地質科學的研究,除翻譯蘇聯地質書籍外,應則開始组织力量,開展中國地質著作的編寫工作,以期交流經驗,提高業務水平,滿足教學需要,普及地質知識,以適應國家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3.
書報述評     
現代海洋沈積,爲美國地質調查所儲世克編,惟材料之搜集,則受美國研究院地學組之沈積委員會指導,於一九三九年由美國石油地質學會出版。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地質學報編輯委員會負責同志: 本着“百家爭鳴”的方針,我想就貴刊的編輯工作,提供幾點意見和建議,供你們參考。不當之處,敬希指正。第一點:解放以來貴刊所發表的論文,以其內容而論,似偏重大地構造,地層學和一般性地質理論問題較多,而有關礦產地質方面的研究著  相似文献   

15.
坑道探矿指示图並不是通用的学术名詞,它是个俗语。亦有人称之为坑道探矿佈置图或探矿示意图等。总之該图意味着在一定的地質资料下,作出某一水平断面(即設計坑道的水平标高的水平断面图)的理想地質情況的图紙,在这張图上佈置一系列的探矿工程。因此探矿指示图編制得正确与否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如果佈置不当,一是給国家財富造成极大的浪費,二是将会遺漏矿体,从而使地下宝藏得不到正确的利用。所以在編制探矿指示图时应該严肃地考虑一切地質資料,在客观情況下,作出主观的判断,至作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國地質工作者在应用从俄文譯来的名詞時存在着若干紊乱現象。如礦床学上的一些最基本用語在学者中常缺乏一致的看法,这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苏联先進礦床理論和知識的傳播,这里只举幾个突出的例子來說明。我們在工業類型的金屬分類上存在着分歧。譬如  相似文献   

17.
馬溶之 《地质论评》1940,5(6):521-532
引言土壤學於科學中最爲幼穉,四十年前始自獨立。在昔每視爲地質學之一部,因土壤既爲岩石風化而成,則性質應與母岩相似。1897年Dokuchaiev始闡明土壤一自然體,受環境之  相似文献   

18.
黄懿 《地质论评》1940,5(5):441-448
林格崙(Waldemar Lindgren)爲鑛床學(Mineral Deposits)一書之作者,此書於我國各大學中之習地質或鑛冶者,莫不熟讀,而奉為圭臬者也。林氏之名,早已稔悉於世界地質界及鑛冶界。1933年秋華盛頓第十六屆國際地質學會,先生任大會主席  相似文献   

19.
一小史1876年在美國費城(Philadelphia)舉行百年紀念展覽會,會中陳列歐美各國的地質圖多件,頗得地質學者的贊賞。他們想:如能召集各國地質學者聚於一堂,共話地球往事,是何等有趣而  相似文献   

20.
張忠胤 《地质论评》1957,17(2):268-269
接到自地質学報編委会轉來的刘慈羣同志關于作者在地質學報第36卷第2期中刊登的題目為“傾斜的隔水層上潛水運動的計算的新方法”一文的意見書後,作者請求編委会能在發表刘同志的意見書同時,發表作者的答覆。使我們能展開討論,打破我國水文地質界目前寂靜的空氣。 現在按刘同志意見書中所提各點的次序,分別作答: 1.刘同志認為作者批評了巴甫洛夫斯基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