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秦岭—大巴山地区金属矿产成矿规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彭大明 《矿产与地质》1997,11(3):158-165
秦岭—大巴山地区金属资源蕴藏丰富,成矿规律明显。剖析控矿条件,概括出优势金属资源的空间定位、成矿类型,归纳了成矿期,指明了小秦岭、熊耳山、伏牛山、汉(中)武(都)北(川)、凤(州)成(县)礼(县)、山(阳)柞(水)旬(阳)和商(南)洛(南)等七个成矿域,是查勘巨型或特大型矿产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滩间山金矿田控矿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研究了滩间山金矿田控矿构造特征。笔者认为含碳堇青石白云母石英糜棱片岩之中的控矿构造在加里东期韧性剪切带基础上发育而成;华力西期,闪长玢岩和煌斑岩脉与糜棱片岩接触部位控矿构造生成,并同上述糜棱岩之中的控矿构造一起经历了韧脆性剪切作用;印支运动之后,控矿构造演化为脆性断裂。金矿的形成富集与控矿构造多期(次)活动密切相关。华力西期韧脆性剪切作用则做出了突出贡献。闪长玢岩、煌斑岩脉接触带韧脆性变形  相似文献   

3.
铜鼓塘铜(银)矿床是一个隐伏富矿。主要形成于地洼期。具有控矿因素复杂、物质来源多,成因类型多,多期多阶段成矿等特征,应属地洼型多因复成矿床;且地洼区的地壳演化,地幔活动、矿源层(岩)的广布、叠加、改造矿化则是形成富铜(银)矿床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滇,川,黔铅锌成矿区的构造控矿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柳贺昌 《云南地质》1995,14(3):173-189
滇、川、黔铅锌成矿区的构造控矿柳贺昌(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滇川黔成矿区铅锌成矿控制因素有构造、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遮挡层及容矿层。本文将论述构造控矿的三个方面,并举出一处矿例,即(1)继承性活动为主的逆断层构造系统;(2)主干逆断层特征;(3)主干逆...  相似文献   

5.
红石地区叶家小湾金矿形成于燕山晚期,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期后热液。断裂和岩浆岩是两大重要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构造为北东向断裂,花岗岩是金矿的有利赋矿围岩。成矿物质来自深部,与燕山晚期 浆活动密切相关,叶家小湾金矿综合找矿模型的建立,对于在红石地区开展找金(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东秦岭泥盆纪山阳-柞水成矿区内众多层控贱金属硫化物矿床含矿层中含有相当比例的电气石,这些电气石属于黑气石-镁电气石类质同象系列,一般Mg〉Fe,Na〉Ca(阳离子比较),明显的成分环带记录了主成矿期的海底(喷气)热液沉积成矿方式和随后的区域变质及热液叠加过程,在主成矿期形成的电气石的化学成分[FeO/(FeO+MgO)=-0.34-0.39]和硼同位素组成(δ^11B=-7.6‰ ̄-8.8‰)与海  相似文献   

7.
在对华南武夷-云开地区铜铅锌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扼要讨论了各类型矿床时空的分布规律,指出区内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铅锌金(银)矿床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并细分为燕山期早,晚两个阶段,两阶段金属矿床的分布范围和控岩控矿构造条件是不同的;与沉积作用有关的铅锌(银)矿床绝大多数分布于晚古生代张裂盆地内,受泥盆系和石炭系一定层位控制,其成因与同生热水沉积作用有关。文章最后划分和建立了该地区铜铅锌(金银)矿  相似文献   

8.
江西金山金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山金矿床的微量元素,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表明;(1)成矿过程明显复杂于成岩过程,成矿作用中与Au关系最为密切的微量元素是Ag,As,Sb,矿石中若干微量元素丰度低于区域含矿建造丰度,与产于动力变质环境下的韧性剪切带系列金矿床相似;(2)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浅变质的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含金建造。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为该矿床的后期加富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金山金矿床的层控特征与江南金成矿带中其它金矿极为相似;(3)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变质热流体。再循环大气水和地球深部的高温,高压流体。  相似文献   

9.
山东招-掖金矿带的西延去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招(远)-掖(县)金矿带所处的胶北隆起带与五河一蚌埠金矿带所处的淮河地块,在中生代以前为处于华北板块南缘的同一构造单元,郯庐断裂中生代大规模左行平移使两者错开,招-掖金矿带与五河-蚌埠金矿带具有类似的基底,矿源层,成矿期,矿床类型,成矿期岩浆活动,控矿构造等。因而,推测五河-蚌埠金矿带是招-掖金矿带在郯庐断裂带以西的延伸。由于淮河地块燕山期岩浆活动和郯庐断裂系的发育较弱于胶北隆起带,估计五河-  相似文献   

10.
黔西盘县地区煤层气成藏的构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盘县地区复杂的煤层气地质条件,以构造演化为主线,结合野外地质观测和室内测试分析,探讨了构造对煤层 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盘县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陆内裂陷(D-P)、稳定台地(T1-T2)、陆相坳陷(T3-J2)、 断褶隆升(J3-Q)四个构造演化阶段,煤层主要赋存于向斜构造,向斜控气特征明显;上二叠统含煤地层经历了两期沉降 埋藏、两期抬升剥蚀和三期煤化作用,燕山中期是煤层气成藏的关键时期,在深成变质作用基础上叠加了区域岩浆热变质 作用,奠定了煤级的现代分布格局;区内发育的压性- 压剪性构造是造成现今煤层高含气量的重要因素,近EW 向的水平挤 压现代构造应力场可能使得土城向斜和照子河向斜煤层渗透率高于向盘关向斜和旧普安向斜。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巴硬格莉沟地区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青海省中部巴硬格莉沟地区的成矿作用受北西向的哇洪山—温泉构造岩浆岩带控制。区内广泛出露的印支燕山期花岗岩以及在断裂带附近矿化异常的地质特征表明 :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是巴硬格莉沟地区Cu、Pb、Zn、Ag等多金属矿成矿的主导因素 ,在哇洪山—温泉构造岩浆岩带 ,NS向、EW向的复合构造控制了本区内矿体和矿脉的展布。对区内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巴硬格莉沟地区中酸性岩类属于改造型的花岗岩类 ,花岗岩的K -Ar同位素年龄为印支期 ,且与矿石的Pb同位素年龄相近 ,说明巴硬格莉沟成矿时期与成岩年龄接近 ;并且推测成矿元素与花岗岩应来自同一源区。局部破碎变质带内花岗岩类中Cu、Pb、Zn成矿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说明多金属成矿元素来自同一围岩 ,总体显示成矿不但严格受构造控制 ,而且成矿后期改造对它的叠加作用也十分显著。巴硬格莉沟地区加里东期以后的构造岩浆活动主要聚集了以碱质中酸性岩为主的花岗岩类 ,致使Cu、Pb、Zn、Ag为主的成矿元素分异并且重新富集。在北西向碱质酸性岩石系列附近遗留了规模大且同方向展布的断裂系列 ,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多处出现成矿异常分别显示该区可能存在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12.
徐则民  孙世雄 《矿物岩石》1993,13(3):109-114
未文通过哀牢山北段金矿带成矿期构造应力场与成矿流体(地下水)运移关系的研究发现,最大主应力低值区和已知金矿床、金矿点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它们是成矿流体运移、卸荷的有利场所;成矿流体的运移受构造应力、温度梯度和水力梯度的联合控制。研究构造应力场与地下水运移、分布的关系不仅可以用于成矿预测,而且对于在新构造活动区寻找地下水、地下热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形成条件及成矿作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可勇 《地质与资源》2000,9(3):160-165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是我国主要的热液金矿床类型之一,空间上多分布于扬子地台周边地区,其产出受大地构造背景及地层、构造和一定的热动力条件的控制.我国该类型金矿床成矿作用总体具有如下特点:①矿化点多面广,但规模相对较小;②区域上金矿化常与Hg、Sb、As及U等元素低温热液矿床密切共(伴)生;③矿床形成具多期多阶段性,且其成因复杂多样;④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晚期-燕山期.  相似文献   

14.
西秦岭降扎地区金、铀矿床年代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家军 《地质科学》1998,33(3):300-309
西秦岭降扎地区寒武、志留系中的金、铀矿床,是我国相当重要的碳硅泥岩型矿床。根据金矿床中岩石和矿石异常铅模式年龄、氩-氩同位素年龄和钾-氩同位素年龄等,获得了一批有益的年代学信息。金矿床的各种同位素年龄数据主要有2组:(1)242-186Ma;(2)137-47Ma.结合区域地质发展史、成矿热液脉与岩脉的穿切关系以及矿床产出的其它宏观特征等,确定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137-47Ma,与区域铀矿床形成的主要时代(117-55Ma)相比,二者成矿时间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北山地区中生代构造花岗岩侵入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甘肃北山地区中生代进入陆内演化以来的构造活动特征:不仅陆壳有明显的活化,而且受到了滨西太平洋构造域和阿尔金山构造的重大影响。列举了近期有关成矿和相关的花岗岩成岩的放射性同位素年龄资料。资料显示,印支期、燕山期成矿作用强烈而广泛,是该区的重要成矿期。本文初步研究了中生代以来成矿作用及其与花岗岩类岩石的时空关系。对该区的成矿作用及其分布规律,对本区某些重要矿床、矿点的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新的解释。目的是为在该区扩大找矿远景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讨论了北方造山带东北段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及其毗邻区中生代构造─流体─成岩成矿系统及其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 1)早中侏罗世张性“似裂谷环境”下所形成的中基性碱性火山岩、同熔性花岗岩及深源流体活动形成的稀土矿床和斑岩性铜钼矿床; 2)晚侏罗世挤压─剪切环境下所形成的酸性火山岩、斑岩类及深源流体活动所形成的铅锌银矿床; 3)早白垩世张性环境下所形成的基性碱性火山岩及深源流体活动所形成的铀矿床、金银矿床及萤石矿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中生代构造─流体─成岩成矿地球化学一体化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金矿床成矿时代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福建是我国东南沿违法乱纪半区金矿产区之一,既是古特提期成矿域东缘的组成部分,又受中国东部中生代环太平洋成矿带成矿作用的强烈叠加,且与基底变质岩(前寒武系)关系密切。福建金矿床总体具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变质岩,后期岩浆液改造富集,与不同层次的剪切带有关,受区域构造控制等特点。其成矿时代特征则具有“一老一新两期(元古宙和中生代且以中生代为主)成矿”和“成矿物质来源老,矿床定位时代新”等特点,金矿床成矿时代普遍为中生代或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此外,福建与华南地区的金矿床在地质特征上具有比较多的一致性,而与华北和西北地区在成矿时代特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东南沿海成矿带矿床形成的时间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东南沿海成矿带成矿作用时代与华夏古陆的形成演化 ,特提斯向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转换及中新生代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构造活动关系密切。东南沿海成矿作用时代主要与该区中—新元古代古裂谷环境、晚古生代局部裂陷环境、中生代以来的伸展构造环境等拉张构造应力场相对应。中生代以来的成矿作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在东南沿海成矿史占主导地位。根据同位素测年成果厘定出特提斯向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转换的早期 ,即早侏罗世也存在一期重要的锡、金成矿作用。福建中部地区存在早期成矿被晚中生代构造岩浆热液作用强烈叠加的特征。文中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东南沿海成矿区不同时代区域成矿系列演化特征 ,为进一步找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五龙沟金矿位于青海省东昆仑中段北缘,是东昆仑成矿带最具找矿潜力的金矿床.通过收集五龙沟地区金矿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等成矿特征方面的资料,首先采集同位素样品并用α石英活化定年(HAESRDQ)和Ar-Ar法对韧性剪切带围岩和金矿石进行了测年,对韧性变形时代、同构造碱性岩浆岩活动年龄、成矿物质源区年龄、金成矿年龄进行了逐一分析和研究,然后通过本次测得的数据年龄结合前人成果对五龙沟金矿成矿时代进行了综合确定.研究认为五龙沟地区韧性剪切带变形年代大致结束于240 Ma,即早-中三叠世的早印支期;金矿成矿的物源区年龄在235~179 Ma间的晚印支-早燕山期;成矿年龄为91~21 Ma的晚燕山期-早中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