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以地理国情监测的城镇建成区数据为基础,设计了基于多个时期城镇建成区的多层次城镇发展空间变化趋势分析方法,并以江苏省为例,从省域、城市群和城市3个层级开展了城镇发展趋势研究,对城镇空间重心演变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不同层级城镇发展的变化趋势和相互关系,从空间上探索城镇发展总体规律,为城镇发展趋势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2.
城镇规划涉及大量的地理空间信息,而这些数据与资料缺乏统一的数据格式和规范,保存方式原始。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基于SuperMap Objects6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科学、严谨的规划管理系统,从而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规划项目数据进行有效地管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第一次国情普查数据,融合经济社会数据,从城镇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人居环境状况、空间交通发展水平4个方面对江都区的城镇发展进行了地理国情专项监测,构建了城镇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实际评价。通过开展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对江都区的规划实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综合交通网络设施进行监测与分析。分析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综合交通网络设施建设情况,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和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为低影响开发建设工程立项等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建设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的区域,空间信息的共享和综合应用是数字区域的核心。文章基于三峡库区综合信息空间集成平台项目,建立了三峡库区唯一的、权威的和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以该平台为基础建立了政府宏观决策和地质灾害监测等6个应用示范系统,向政府部门及公众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服务,促进了三峡库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通过建设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希望进一步探索地理信息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对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孙丽敏  张军  蒋涛 《测绘科学》2006,31(3):123-126
针对三峡库区移民安置规划中的实际需求,本文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分析了居民地空间分布类型、规律,并结合人口空间化模型,对研究结果的应用作了探讨,进而对居民地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三峡库区地貌形态信息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地貌是最基本的地理要素,它决定着自然地理单元的形成和地面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本文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三峡库区海拔高程、坡度、坡向、起伏度四个地形因子,对地貌形态进行了定量划分,为农业规划、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研究提供了较准确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长江岸线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利资源,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规划使用长江岸线资源是当务之急。本文借助地理本体表示语言共享语义的优势,对基于地理本体的长江岸线规划功能区进行研究,以地理本体的表示方法,构建一个新建规划功能区模型,有效提高了分析新建规划功能区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系的推理能力。实例证明,该方法所构建的新建规划功能区模型能有效提高决策的智能程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城镇规划编制成果数据地理空间位置关联性不强、组织松散的问题,结合GIS技术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规划成果数据库;结合广东省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成果,基于OGC Web服务技术,制作发布了多幅精美的规划专题在线电子地图;开发Web系统和移动端系统各一套,将规划成果的查询、分析与管理集于一体。  相似文献   

9.
城镇体系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重庆市规划管理工作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规划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提出基于全市电子政务网,以全市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库为基础,整合建设城镇体系规划成果数据库,结合区县规划管理工作实际,建立全市统一并动态运行的城镇体系规划信息系统,既实现市级规划部门对区县规划部门业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又满足区县规划部门对市级平台信息的查询,达到城镇体系规划管理信息的两级共享和对城市规划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0.
少有学者测度规划道路系统分析出的空间形态与规划师空间形态规划意图的一致性。为更好地落实规划师的空间形态规划意图,以安厚镇为例,提出"基于GIS和空间句法的空间形态一致性测度"方法。主要思路为:首先,基于规划的城镇道路系统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及集成度、智能度等句法变量分析新一轮城镇空间形态,然后,测度分析出空间形态与空间形态规划意图的一致性。测度结果表明经分析出的城镇空间形态与规划师本意的一致性有待改善,主要表现为城镇发展轴整体智能度较低、可理解性不高,城镇空间拓展主轴较大程度偏离原规划拓展方向,城镇发展次轴对空间结构的引导效用高于主轴。  相似文献   

11.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和百万移民的浩大工程即将结束之际,三峡工程建设的重点必然转移到库区建设和管理维护上来.库区建设的成败维系三峡工程的成败,维系库区安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分析三峡库区信息资源现状情况入手,从体制、标准、空间技术手段等多层次地对三峡库区综合信息空间集成平台项目的集成框架进行了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2.
The eco-environ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GRA) in China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Hydropower Station.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s (LUCC) are a major caus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is paper, the spatial landscape dynamics from 1978 to 2005 in this area are monitored and recent changes are analyzed, using the Landsat TM (MSS) images of 1978, 1988, 1995, 2000 and 2005. Vegetation cover fractions for a vegetation cover analysis are retrieved from MODIS/Terra imagery from 2000 to 2006, being the period before and after the rising water level of the reservoir. Several analytical indices have been used to analyz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cropland, woodland, and grassland areas reduced continuously over the past 30 years, while river and built-up area increased by 2.79% and 4.45% from 2000 to 2005, respectively. The built-up area increased at the cost of decreased cropland, woodland and grassland. The vegetation cover fraction increased slightly. We conclude tha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land use/land cover have occurred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he main cause is a continuous economic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followed b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olicies after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系统脆弱,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运用遥感、地理 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DEM 、影像正射校正、多源影像数据融合、多层次信息提取等技术方法,对整 个库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生态环境、草地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动态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开发完成了“长江 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GIS系统”。  相似文献   

14.
利用资源三号(ZY-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三峡库区水体数据,通过负荷格林函数积分模型法计算出三峡水库蓄水过程中水体对地壳形变及对大地水准面的影响。研究发现:1三峡库区近岸地壳垂直形变与水库水位呈负相关关系,大地水准面与水库水位呈正相关关系;水位上升,长江近岸地面水平向内形变,方向指向江心;2三峡水库蓄水造成的地壳垂直形变最大可达35mm左右,大地水准面形变最大值在8mm左右,而对库区地壳水平形变影响不超过0.5mm;3出现形变最大值的地点是忠县环湾一带,而并非是三峡大坝周边。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水蚀荒漠化遥感调查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技术对三峡库区内水蚀荒漠化进行了监测。通过对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前和2009年蓄水至175 m后两期航空遥感正射影像的解译,提取出了工作区水蚀荒漠化信息,总结出期间三峡库区蓄水后水蚀荒漠化的变化情况。监测结果表明,三峡库区蓄水至175 m后,区内水蚀荒漠化整体上呈现明显改善的趋势。不同程度的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都在减少,其中,中度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最多,从改善程度来看,以轻度水蚀荒漠化的改善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蓄放水对地面重力变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对地面重力的影响分析多采用模拟计算,从而导致对蓄放水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分析还存在不足的问题,该文利用资源三号(ZY-3)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影像提取了三峡库区江河湖库水体数据,结合水位数据,通过负荷格林函数积分模型,计算出三峡水库蓄放水导致水位升降的过程中水体对地面重力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以1a为周期,三峡库区库岸及长江近岸地面重力的变化趋势与水库的蓄放水时期对应;(2)三峡水库放水期间水位下降,水库库岸及长江近岸地面重力减小;蓄水期间水位上升,地面重力增大;(3)三峡水库蓄放水对库岸及长江近岸的地面重力影响最大可达1 000μGal以上,且距离长江中心线越近,地面重力变化越大。  相似文献   

17.
自2003年蓄水以来,三峡库区已查明的滑坡或潜在滑坡高达5000余处,这些灾害对三峡水库的持续运营、大坝、航道及库区居民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通过研究滑坡的变形特征、诱发因素及失稳机制,有助于开展滑坡的稳定性评价,并构建预警预报模型。以三峡库区八字门滑坡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降雨、库水位、人工和自动GNSS监测等数据,结合勘查资料及野外宏观巡查,研究了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失稳机理,并确定合理的预警判据及阈值。研究表明:①八字门滑坡整体变形明显,处于蠕动变形阶段,滑坡变形主要集中于每年5—9月,滑坡累积曲线呈现典型的“阶跃”状变形特性。②滑坡的变形受斜坡结构、岩性等因素的控制,水库水位下降是滑坡变形的主要驱动因素,并与库水下降速率正相关。另外,特大暴雨和持续降雨在水位下降阶段、水库低水位运行期及水位上升期会促进滑坡变形,是滑坡的次要驱动因素。③通过精细化数据分析以及改进切线角法获取的八字门滑坡出现“阶跃”变形的位移速率阈值为4.6 mm/d,7 d累积降雨量阈值为60 mm,库水位阈值为159 m,库水位下降速率阈值0.4 m/d。  相似文献   

18.
左海龙  罗红霞 《测绘通报》2019,(12):108-111,151
城市管理体量不断增大且管理对象关联繁多,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引用新技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可以使城市的各管理单元协同、精确、及时地交换信息,形成智慧城市管理的配套方案,让有限的管理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能,实现城市管理的最优化目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GPS、遥感、RFID等空间数据融合的技术方案,强调在空间信息和移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工作流和过程化管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综合水平,为实现民众参与监督城市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