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1980西安坐标系统生产的1∶10 000基础测绘地形图成果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形图成果,存在参数转换精度误差。为解决问题,探讨了利用周边IGS站重新计算控制网起算数据获得控制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1∶10 000地形图转换参数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聪 《浙江测绘》2010,(1):37-38
通过对萧山区数字地形图坐标系转换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在AutoCAD中利用VBA编制数字地形图坐标系转换软件.实现批量、自动、快捷高效地转换地形图平面坐标系方法。  相似文献   

3.
省级测绘档案资料馆馆藏了该省内各市、县的1∶500,1∶1 000等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这些数据大多采用地方坐标系。由于城市大比例尺数据的空间参考多为地方坐标系,使得对大比例尺数据进行统一查询、统计、定位难以实现。本文提出由地方坐标系地形图数据的图幅号生成相应的结合表,并将其转换到国家坐标系,将国家坐标系下的大比例尺结合表叠加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数据中,可快速查询、定位到需要的城市大比例尺数据。  相似文献   

4.
许辉熙 《测绘科学》2010,35(4):132-133,124
本文针对GIS应用中经常遇到的西安80和北京54坐标之间的转换问题,提出了实现两种坐标系地形图相互转换的简易方法。首先利用MAPGIS软件自动生成西安80矢量标准图框,根据坐标改正参数,将西安80坐标系图框转换到北京54坐标系,再以它为参照基准,对地形图进行逐格网纠正,实现西安80坐标系地形图向北京54坐标系的转换。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非常适合于非测绘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工程用图也采用了独立坐标系,对于大范围或者高低起伏过大的测区,需要建立多个独立坐标系。为了满足设计或者规划的需求,需要对更多的分幅地形图进行拼接。介绍了基于独立坐标系地形图的拼接处理,分析了拼接处理的不同方法。认为地形图的拼接是测绘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对待,严格处理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于CGCS2000建立独立坐标系与原城市独立坐标系坐标相差较大,需将原有测绘成果转换到新坐标系下,由于庞大工作量让业界难以承受,成为CGCS2000在城市推广的瓶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GCS2000建立城市独立坐标系方法,使新旧坐标系坐标差较小,能够满足地形图允许误差,使大部分地形图无需转换,直接在新坐标系下使用。通过实例分析,对提出方法进行正确性和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基本上解决了上述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7.
线性变换在城市坐标系转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AutoCAD的移动(move),比例(scale)和旋转(rotate)命令很容易对数字地形图进行坐标转换,只要我们注意控制转换区域的大小,使用线性变换进行地方独立坐标系与54北京坐标系的转换的误差是可以满足规范要求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镇城区改建建设项目也是方兴未艾,在城市的各项施工建设中,为了统一测量成果,需要进行数字地形图的坐标转换。因此从布尔沙模型原理出发,对求解坐标转换参数和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进行了深入研究。选用C#语言实现了脱离CAD环境,直接操作DXF文件,从而完成图件坐标转换的功能。该系统操作方便、灵活而且可以批量计算,同时计算结果满足了一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MGE和MAPGIS分别作为国外和国内GIS软件平台的典型代表,在我国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数据库的建库中非常流行,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转换并建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广州市1 100 km2的1:500基础地形图数据转换为例,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从MGE到MAPGIS数据转换、建库以及符号化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确定全国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是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全国已有大地控制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算与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利用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改正量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理念与改正量计算方法 -移动转换法,同时利用全国127 210个高精度的控制点成果,在椭球面上建立了控制点上误差很小、能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转换精度要求的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模型,该模型现已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市不同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转换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邹磊  杨鹏  曹文涛  谢刚生 《测绘通报》2022,(12):147-152
目前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推进新型基础测绘试点工作,其中,通过存量地形图数据生产地理实体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介绍了地形图数据转换为基础地理实体的原理与主要流程,提出了一种从现有的DWG图和地形图数据库自动化生产地理实体的方法;基于iData数据工厂软件进行了实际数据的生产试验,验证了从地形图提取地理实体的可行性;总结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处理步骤和方法,统计了整个过程的自动化效率等详细信息,并分析了影响自动化效率的因素和提高自动化效率的方法,对从存量地形图数据生产地理实体的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雷伟伟  姜斌 《测绘科学》2010,35(1):22-23,18
国家坐标系与城市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是测绘实际作业过程经常遇到的一个技术难题,本文利用一个实例对相似转换法和多项式逼近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中型城市(大约方圆100公里左右),多项式逼近法的转换结果要优于相似转换法。  相似文献   

13.
AutoCAD与GIS数据转换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AutoCAD数据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在数据转换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两方面来分析原因。从基础地理数据编码的设计、数字地形图的检查、图层及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数字地形图要素采集原则、数据的转换方式和数据的编辑整合等方面进行AutoCAD数据向GIS数据转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建立完成相对独立坐标系统之后,一方面需要与国家坐标系相联系,以便独立坐标系成果更好地延续和利用;另一方面有利于独立坐标系成果的继承和更新。建立相对独立坐标系与国家坐标系之间联系的过程实质上是不同坐标基准转换的过程,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转换模型,建立合理的转换关系,通过多种方案的计算和对比,以转换精度来评价转换效果。已知的建立两者之间联系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结合实例对比各方法的优劣与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5.
张顺卿 《地图》1993,(1):32-36
一、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介 1990年5月,国家测绘局在成都召开1:5万地形图更新会议。会议决定,更新的1:5万地形图采用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此次会议之前,我国测制的地形图,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1956年黄海高程系差值为2.89厘米,在地形图规定限差之内,可直接将旧图中的1956年黄海高程系转  相似文献   

16.
由于当前精密星历所对应解算的ITRF框架坐标为ITRF2008参考框架,而在1∶10 000基础测绘生产项目要求提供CGCS2000坐标系成果,论述了ITRF2008到CGCS2000间的框架转换的方法及转换后精度分析,并重点分析了转换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方坐标系与国家坐标系转换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地方坐标系与国家坐标系的两种转换方法,开发基于MapInfo的坐标转换软件,用实例验证和分析两种转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城市的快速发展,基础地理数据在测绘、国土、规划、交通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及国防建设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大多数城市的基础地理数据存在CAD和GIS的多种数据格式并存的现状,无法高效地进行数据共享。针对上述问题,为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并提高地形图数据的共享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逆映射的地形图数据异构融合的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编程实现了CAD数据与GIS数据的可逆转换与融合。  相似文献   

19.
现时许多地方和工程坐标系在坐标数值和方位上与国家标准3°带里的偏差很大,使得其地形图无法与国家标准3°带的对接,并导致工程实践中许多的麻烦和不便;许多地方坐标系有效带宽太小。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一次完成控制网的换带、旋转、放大、平移,获得控制网的"假3°带坐标系"坐标。假3°带坐标系具有诸多优点:坐标数值和方位与国家标准3°带的偏差极小,地形图可与国家的对接;有效带宽极大;便于CORS系统流动站使用;做法简单,适用广泛,可用于全国绝大部分地方坐标系。文章还对大城市坐标系的建立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0.
1980坐标系图廓元素计算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富  李松 《黑龙江测绘》1996,19(1):18-21,27
在1:1万地形图施测过程中对其中必须做好的后序工作-图历薄的填写甚感麻烦,除图幅编号外,还有图廓元素数据,均需在填写前将其依次计算好,然后逐个填入。我国从1993年3月1日起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实行新的分幅和编号的规定。为此就要编制出符合新规定要求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