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前震的一个标志—地震频度的衰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中,作者从茂木清夫修改了的大森余震衰减公式及古登堡震级—频度关系式 lgN-a-bM出发,得出了以下结果: (1)当h≤1时,相应的震群为前震群;当h>1时,相应的震群为正常衰减,其后无更强的地震。 (2)当h>1时,余震的总次数为时间t以后的余震次数为n_1为大震后24小时内的余震数。 (3)最大余震的震级式中M_1为参加统计的地震中最小地震的震级。 (4)余震截止时间作者将以上结果用于云南的通海、龙陵、永善——大关等64次震群,作出了5~7级地震的震例,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辽宁岫岩地区地质构造、地震活动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岫岩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和地震危险性作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岫岩地区具备发生重大地震灾害(6级左右)地震构造条件,其它地区属中小地震活动区,当邻近地区出现强地震时,我区苏子沟镇古龙村罗圈里村民组可能出现震害加重现象。  相似文献   

3.
照片说明     
封2封3封底l当木日阿地震形变带的特征。 a为一期;b为二期;c为三期;d为四期.:为四期形变带在河岸边形成滑塌现象。镜头向东南拍。2当木日阿第三期地震形变带的特征。 地裂缝中巳有较多充填物,并有草本植物生长.镜头向东南拍。3当木日阿第四期地震形变带的特征。 地裂缝未见充填物和草不植物生长。镜头向东南拍.1当木日阿西岸一期、二期地震形变带为后期冲、洪积扁掩埋特征。 A为形变带;B为冲洪积扇。镜头向南拍.2当木日阿第一期地震形变带土珑、土沟展布特征. 土沟中可见“石沟”发育(人)。镜头向东北拍.3当木日阿第二期地震形变带土垅、土…  相似文献   

4.
一、地震观测时分号故障警报器当地震台站因数字钟或光记录地震仪分号继电器发生故障时,会造成地震记录图无法分析地震到时、周期。本警报器能在数字钟或分号继电器发生故障后1分30秒左右开始报警,保证了地震记录图的质量。警报器采用电子延时的方法(见图1)。三极管BG_1与BG_2接成复合管开关电路,当数字钟  相似文献   

5.
最近的地震和考察断层的一种新方法表明,破坏性地震正向旧金山地区逼近。当1989年4月3日(星期一)加州北部成功地开始地震意识周活动时,圣何塞东部15公里处却遭到了4.8级地震的袭击。这一较小的地震(其主要破坏是震碎了一座空气控制塔的窗户)立即引起了位于旧金山附近门洛帕克的美国地质调查局的3位地震学家的注意。奥本海默、巴孔和林德(David Oppenhermer,William Bakunand Allan Lindh)在一份刚完成的报告中曾预测了附近的一次地震,因此,他们认为这次地震可能就是他们所预测的。  相似文献   

6.
黄世奇  林纪曾 《地震学报》1981,3(2):177-187
本文把可靠性理论中故障率的概念引用于地震预报,建立了一族新的可靠函数w1(t)=exp[-taecsin(lnt+)].新可靠函数具有如下功能:1.其参数 a 可作为判别各地震活动期(大释放期、剩余释放期及积累期)的数值判据:当a1时为大释放期.2.其故障率函数能较好地描述各活动期内地震活动的起伏变化,并能进一步判断其地震活动的高低.3.当 c=0时,新可靠函数退化为怀布尔(Weibull,W)可靠函数,即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特殊情形.用新的可靠函数对唐山7.8级地震、新丰江6.1级地震、滇东地震带及东南沿海地震带作了分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根据块体内地震受块体边缘地震影响的观点,对汉中与安康盆地的历史及现代地震活动特点、规律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得到这样结果:(1)块体内断陷盆地的地震活动水平将小于块体边界上的地震活动水平;(2)块体内盆地的地震活动,主要受块体边缘较大地震活动的影响,反映块体边界较大地震发生前后其附近构造的调整运动;(3)当与块体内盆地较近的块体交界带上发生大地震时,应注意盆地的地震危险。  相似文献   

8.
居住在圣劳伦斯河(St.Lawrence River)几百公里范围内数以千计的居民,几乎还无人知道,他们的住地正处在北美易震区里。仅两年前,波卡第雷(La Pocatiere)镇居民突然听到窗户格格作响,碗碟叮叮(口当)(口当)。当地居民列布伦德(Claude LeBlond)回忆说:“转眼间炉子开始移动,电话声铃铃。”他曾担任政府的地震监视工作,立即意识到这是地震。但他的亲属和邻居一听说是里氏5级地震扰乱了深夏午后的宁静时,都大吃一惊。对那些总是把地震与众所周知的多震的西海岸联系起来的居民来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某教授的发现甚至  相似文献   

9.
最大熵原理与地震频度-震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利华 《地震地质》2003,25(2):260-265
地震是一种随机事件 ,它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因而可以用熵来进行描述。地震以最无序的方式在各地发生 ,意味着地震熵达到了极大值。古登堡 (Gutenberg)和里克特 (Richter)根据资料和经验得出的地震频度 -震级关系式实际上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 ,当地震熵取极大值时得到的一种负指数分布。文中从最大熵原理得出了同一形式的地震频度 -震级关系 ,使它的来源从理论上得到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对1970年以来东南沿海地震地区的中强地震的地震前矩释放进行研究,获取了东南沿海地区18次M_L≥5.0以上地震前一定搜索半径内(100 km和150 km)地震矩释放的空间分布图和时序变化图。结果表明:在搜索半径内地震目录G关系符合线性特征的情况下,当搜索半径为100 km时,12个地震震前存在地震矩加速释放现象;当搜索半径150 km情况时,9个地震震前存在地震矩加速释放现象。因此,相对而言,搜索半径为100 km时,存在地震矩加速释放现象的地震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11.
1 预测回顾(1)利用360年的历史资料分析认为:大陆西部地震具有22年准活动周期,二十世纪起算的第5个地震活动期结束时间在2005年;(2)由各活动期地震能量释放指标(必要条件)判断本活动期①~④:①1997~2005年大陆西部还将有8 4级地震的累积能量释放;②2000~2005年大陆西部还将有8 2级地震的累积能量释放;(3)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的8级大震显著地受西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影响,仅当该段有8级地震活动时,大陆西部及邻区才可能有响应(充分条件),由此判断[1,2]:①1997、1998年预测意见:因最近(1991年)8级大震活动在太平洋东岸,故推断近期在中国…  相似文献   

12.
当地震来临时,大地没有多少运动规律。地表之下数十公里的断层发生破裂是混沌不可预测的,这难倒了地震学家并有时使城市疏于防范。然而,由埃伦斯堡中心华盛顿大学(CWU)Miller(2002)为首的地球物理学家小组报道说,在太平洋西北部一种陌生的被称为慢地震的地震,每隔14个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云南地震台网记录的云南及其周边地区2000~2017年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按照新的震级国家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0-2017)的测定方法,使用同一套软件,对地方性震级M_L、面波震级M_S、宽频带面波震级M_S(BB)、短周期体波震级m_b、宽频带体波震级m_B(BB)和矩震级M_W重新进行人工测量。并分别用一般线性回归和正交回归方法,对不同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给出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1)当M4.5时,各种震级之间相差不大,使用地方性震级M_L可以较好地表示地震的大小,也能够更加充分地反映区域特性;当4.5≤M8.0时,宽频带面波震级M_S(BB)和矩震级MW均能较好地表示地震的大小,但矩震级M_W的测定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速报工作和大震应急中,可以使用M_S(BB)表示地震的大小; M_S(BB)的测定方法与国际接轨,消除0.2的震级偏差。(2)对于面波震级MS和宽频带面波震级M_S(BB),由于面波测量的位置、计算公式和量归函数不同,M_S比M_S(BB)系统偏高0.2左右;短周期体波震级mb较宽频带体波震级m_B(BB)整体偏小0.2左右,主要区别在于仿真模式。(3)宽频带面波震级M_S(BB)和宽频带体波震级m_B(BB)均在垂直向原始宽频带记录上直接测定,取消波形仿真环节,另外,相比测定m_B(BB)震中距要求大于5度,许多台站被限制,M_S(BB)更利于区域台网测定。(4)当3.5≤ML≤6.5时,M_L较M_W整体偏大; M_S≥3.5时,M_S也较M_W整体偏大,且均随着震级增加,偏差值呈上升趋势。(5)当M≥8.0时,面波震级出现饱和现象,使用矩震级M_W表示M≥8.0地震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当一个地震发生时 ,首先考虑的是地震发生的位置。因此 ,地震的快速定位就成为大震应急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 ,在地震系统有许多成型的地震定位方法及程序 (张少泉 ,1 978,唐国兴 ,1 979)有的省局也开发出了适合自己地区情况的定位程序 ,其中在地震系统应用的最多的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用四维空间的欧氏距离D_(FM)来表示不同地震震源机制之间的一致性,并以1975年辽宁海城M_L7.3地震序列和1999年辽宁岫岩M_S5.4地震序列为例分析了主震与前震和余震的震源机制一致性与D_(FM)值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显示,当欧氏距离D_(FM)50时,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接近。为了对若干次地震组成的一组地震的震源机制一致性进行判定,引入了显著性检验方法。根据陈颙提出的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K,以符号检验法和统计检验量Z值检验法对岫岩M_S5.4地震前小震的震源机制一致性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在临近岫岩M_S5.4地震前所发生地震的震源机制的一致性显著,置信度可达98%。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断层面强度的非均匀性,将断层面的宏观破裂过程看作是断面局部微元的破裂累积过程,假设断层局部微元强度遵循Weibull概率分布,从统计力学角度推导出了宏观的断层载荷.变形的全过程本构关系.采用一维地震力学模型,以远场位移a为控制变量,用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地震不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系统刚度比(围岩刚度与断层刚度之比)β是影响地震发生的重要参数,只有当β<1时才会出现地震失稳,且应力突跳发生在平衡路径曲线的位移转向点,并给出了地震过程的3个重要参数(地震后断层半错距、地震应力降和释放的弹性能)的表达式.当β≥1时,不会发生地震,仅是缓慢的断层滑动,属于无震滑动.  相似文献   

17.
地震预警系统(EEW)中时间延迟制约着地震预警的时效性,缩短地震预警延迟时间能显著提高地震预报效能和应急反应能力。通过分析地震预警系统的延迟因素,分解从地震发生到预警信息发布过程的各个环节,计算出每个环节的时间延迟值,并对原地、异地和混合地震预警模式的地震预警水平、预警盲区半径进行对比,分析三种地震预警模式的时间延迟效应。结果显示,预警系统的时间延迟主要包含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两方面,实验室理论最少延迟时间为Δt=3.9s;主流预警系统平均延迟时间为Δt=14.3s;最先进的预警系统延迟只有Δt=8.7s。时间延迟同样影响着浅源地震(0~60km)的预警盲区半径,二者呈正相关性,当Δt=8.7s时,盲区半径最高达52.2km;当Δt=3.9s时,盲区半径最大只有23.4km。分析认为,有效缩短地震预警系统中的延迟时间,不仅能提高地震预警的时效性,同时能降低预警的盲区范围,对整个监测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事业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罗灼礼  王伟君 《地震》2012,32(3):1-14
地震事件一般具有离散性, 即它们的发生和转移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间隔。 当孕震系统处于平衡(或正常)状态时, 系统状态变量X(这里以地震活动性为例)的时间序列概率分布表现为单峰型(如泊松分布); 其时间间隔(或等候时间)Δt分布可用负指数分布来描述。 当系统处于非平衡(或异常)状态时, X的概率分布表现为双峰型或多峰型, 其时间间隔Δt(或空间间隔ΔS)可采用幂函数关系来描述。 可以计算X的1~4阶矩统计参数识别X的概率分布性质, 进一步判断系统所处的状态。 根据这个思路, 本文尝试针对地震活动性的群体概率特征, 探索研究地震活动系统时间和空间结构的演变以及正常和异常状态的辨别, 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及其余震趋势和强余震预测实践。  相似文献   

19.
地震台网的震中定位精度判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已出版的地震报告中的数据对震中精度进行了可靠且保守的估计。因为大量的地震研究依赖于地震定位报告,所以要估算地震定位误差。地震定位和参数估算大多数都是通过传统的线性反演方法用一维地球模型计算走时来获得。假设误差是高斯分布、零均值和不相关的,报告给出的定位结果是不精确的。遗憾的是,这种假设通常情况下是不成立的,特别对高置信度而言,不能真实估算定位误差。研究发现,地震定位精度与地震台网的几何形状紧密相关。我们利用两个确定震中位置的爆破形成近震台网(0°~2·5°)的定位判据。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台网几何,我们发现当近震台网符合以下判据时近震台网定位能精确到5km之内,具有95%的置信度:(1)250km以内有10个或更多的台站;(2)方位角小于110°;(3)次级方位角小于160°;(4)30km以内至少有一个台站。为得到近区域台网(2·5°~10°)、区域台网(2·5°~20°)和远震台网(28°~91°)的地震定位精度判据,我们使用了大量定位很好的地震和核爆炸数据。当超过局部范围时,我们发现次级方位角足以控制定位精度。当次级方位角超过120°时,定位误差将增加。当台站覆盖的次级方位角标准小于120°时,近区域台网的定位精度为20km,具有90%的置信度,区域台网和远震台网的定位精度为25km,具有90%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20.
美国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MCEER)是美国国家研究和应用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减轻地震损失的中心。它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 1 986年组建的 ,当时的名称为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NCEER) ,总部设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内。目前 ,这个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已发展成为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 3个地震中心之一。MCEER集中了一批当今美国各学科和研究机构中一流的研究人员和科学技术人员。他们在地震工程和地震灾害的社会经济研究中 ,将自己的知识、专业技术及各学科的认识与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结合起来。MCEER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