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评述在研究岩石圈结构时,根据已往采用广角反射波和折射波的信息进行正反演的为研究岩石圈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对那种成层性比较发育的地区效果比较好,而对于花岗岩地区或成层性不好的地区,这种方法就无能为力了。这样我们运用了回折波时间场和回折波CT成像方法相结合的系统来研究下地介质的速度结构,这种方法精度高,简单易行。并用把这种方法与以往用的正反演解释方法相比较,二者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指标选取是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应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五环,是判别工作成败的关键。但目前尚没有比较成熟的指标选取或指标显著性评价方法。因此,指标问题入往成了方法效果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问题。该问题在潜在震源区划分应用中也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3.
地壳块体脉冲响应的时间反转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文衡  王乘  陈湘鹏 《地震学报》2001,23(4):370-379
运用动态有限元方法,对地壳块体脉冲响应的时间反转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在较长时段上的量值较小的变化载荷,在一定的构造条件或边界条件下有可能累积成一个时间短、量值高的脉冲.这一过程在物理上表现为先头发出的波与后继发出的波发生了多次叠加或干涉.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对孕震以及发震的机理提出了新的看法,并就华北块体对渤海、黄海潮汐动态响应的仿真结果,进一步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湖泊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安宁 《内陆地震》1995,9(1):80-85
湖泊渗水使其下部的活动构造成了地壳中的弱点,因此可作为构造分段的地点,即将来发震时可能为震源断层传播的始点或终点。湖泊也是震中迁移始发点穴位之一。另外在短临预报中湖泊也是震前地壳形变、长周期波动和地下冒气的前兆放大点。  相似文献   

5.
元谋断裂有强烈、复杂和多阶段的新活动,表现西盘先断陷成湖,后回升成阶地,并在东盘水平挤压下时而顺扭、时而反扭,使阶地变形、错位、掀斜,并在湖积中形成轴向或走向与主干断裂成向南或向北锐角相交的新褶皱与断层,构成新“人”字形构造。 此带地处滇西南北带中段,灾害性地震危情不如南、北两端严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滇西地区8次中强地震余震序列的衰减特征,得出了余震序列频度衰减符合修正的大森定律:(n)t=k/(t c)^p关系;余震衰减的快慢与大地热流值成正相关关系;强余震前中、小余震活动会出现平静或增强现象,即频度残差小于(平静)或大于(增强)其二倍方差,且持续一段时间,其后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放牛沟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与早元古代晚期的火山作用无明显的直接联系,矿床和华力西早期后庙岭花岗岩具有共同的物质来源。矿床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幔或下地壳,部分来自上地壳。后庙岭花岗岩以I型为主,并兼有S型特征。成岩物质主要来自深部地壳同熔岩浆,在部分火山-沉积岩系的同化重熔物质加入。(^87Sr)/^86/Sr)初始化比值0.705也表明成岩物质以深源为主。后庙岭花岗岩物质来源的双重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放牛沟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的双重性-以下地壳为主并兼有上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8.
隔震支座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隔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减震新技术,对地震的适应性广,且效果显著。本文将隔震支座简化成一各向异性的均质柱体,在此基础上对支座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研究支座稳定性与其形状系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公式。本文的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很吻合。  相似文献   

9.
秦岭钼矿带斑岩体锶氧同位素特征与岩石成因机制和类型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陈衍景    李超  张静  李震  王海华   《中国科学D辑》2000,30(Z1):64-72
秦岭造山带大量发育中生代深成花岗岩基和浅成斑岩体.长期以来,前者被作为改造型或S型;后者伴随钼矿化,被作为同熔型或I型.统计表明,浅成斑岩体Sri=0.705-0.714, δ18O=7.2%。-12.1‰,深成花岗岩基 Sri= 0.705-0.710, δ18O= 6.1‰-10.4‰,二者基本一致.锶氧同位素组成的一致性指示浅成斑岩与深成花岗岩之物质来源和成岩机制的相似性.通过分析成岩构造背景、岩石矿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球物理资料,认为浅成斑岩与深成花岗岩基同属中生代华南与华北古板块碰撞造山的产物,均属碰撞型或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10.
在大地测量中,很多的計算工作是在平面上進行的;例如,我们在計算三角锁或三角網上各點的坐標時,我們首先將起始边投影到平面之上,再將其他各边的方位經过改正,歸算成平面方向,这樣就構成了平面的三角鎖或綱;經过平差及三角形的解算,最後就直接得到平面坐標。这种計算方法较之正規的計算方法,即在橢球面上進行平差、三角形解算以及經緯度推算,最後再將所得經緯度换算成平面坐標,不但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两种用于空间数据总体估计的方法:单元除聚法和多边形除聚法。它们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每个样本进行加权,并用全部样本数据的加权平均作为总体平均值的估计。这样做使得群聚样本不会对总体平均值的估计产生不适当的影响,从而获得总体平均值的良好估计。在单元除聚法中,整个范围被划分成许多个称为单元的矩形或正方形区域,每一个样本获得的权与其所在单元内的样本数成反比。在多边形除聚法中,每个样本被赋予一个影响多边形,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南地区控矿断裂网络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支-燕山期NNE向左行平移剪切带切割先成断裂系统,奠定了中国东南地区控矿断裂网络的格架,利用遥感手段建立的控矿断裂网络,主要由NNE向和NE向区域性主干断裂带组成,矿田定位于组成网络的两条或两条以上断裂带的复合部位,矿田间距为60-100km;矿集区定位于主干断裂夹持的高应变挤压隆起区和拉分火山盆地,在矿田和矿集区范围内,大型金属矿床受一定类型的局部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3.
李大鹏  谢云 《中国地震》1997,13(2):151-163
以往用断裂力学方法研究地震的发生,绝大多数是针对二维问题或三维椭圆盘断层,而真实的断层是三维的。本文运用线性断裂力学理论,以Kostrov的Griffith静肪表面能为断裂准则,对地震剪切破裂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在断裂面前缘,我们采用了由20点等参单元退化而成的15点元,非奇异单元用20点元,证明了15点元能反映应力的奇异性,推导了局部会标系下的应力强度因子的有限元解,并编制了大型的三维线弹性断  相似文献   

14.
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是地球介质内微裂纹系演化的动力过程,包括线性成扩展阶段和临界增长阶段,后一阶段涉及到裂纹系的非线性增长与涨落耗散,并当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即开始单一裂纹的支配过程而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太平庄井水位固体潮畸变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平庄井在地震前能灵敏地记录到水位固体潮畸变异常。据1994年元月~1996年4月间发生的震例,发现水位固体潮畸变波动是由复杂的多周期、次高频波动构成的,在震前10天或半个月内出现。为避免多震异常重叠的干扰,提取并分析了单震畸变震例,认为:(1)该井能记录到世界强震前的水位固体潮畸变信息;(2)在一定范围内畸变异常时段与震级成正变关系;(3)研究水位固体潮畸变异常,将会为地震预报开辟一条新途  相似文献   

16.
“大科学”时代的“小科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大科学”时代,“小科学”并没有失去它存在的价值。相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而使“小科学”亦得更为重要。“小科学”也可以以一定的方式“演化”成“大科学”本文中提出了两种模式:逾渗模式和成核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成层地基一维土层对地震的随机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基于改进的一维剪切梁模型,对成层土层推导了确定自振频率、振型函数、参与系数及稳态动力响应的封闭型解析表达式,首次证明了成层土层振型函数的正交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随机振动理论,研究了成层土层对地震的随机动力反应问题,关于基岩输入地震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考虑了两种形式:白噪声谱和过滤白噪声谱。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这两种谱,土层的最大期望反应是不相同的;平稳输入与输出过高估计了土层的随机反应。  相似文献   

18.
石墨是元素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每个碳原子的周边连结着另外三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构成共价分子。石墨最常见于大理岩、片岩或片麻岩中,是有机成因的碳质物变质而成。石墨的变质矿床,系由富含有机质或碳质的沉积岩经区域变质作用而成。石墨是一种特殊的非金属材料,兼有金属的优良性能,成为各个工业部门的重要非金属矿物原料。  相似文献   

19.
福建崇安—宁化地区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论述了崇安-宁化地区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并从成矿控制,矿床时空分布格局、成矿区域、成矿系列等方面总结了成矿规律、将崇安-宁化构造成矿带划分成3个成矿区,同时交金锡多金属矿床划分三大成矿系列和6个矿床式。  相似文献   

20.
工程微差爆破是近40年来控制爆破发展的新技术,它使工程爆破的使用领域得到拓展。原先只能在矿山或人烟稀少,远离建筑物地区进行的爆破施工,现在,即使在人口稠密、楼房鳞次栉比的城镇,甚至建筑物内部都有可能实施控制爆破。它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施工期限,降低了工程成本。因此,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特区建设的发展,厦门地区在港口建设、厂房场地平整等工程施工中大量使用了微差爆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