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岩土力学》2005,26(1):116-116
“第二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The 2nd World Forum of Chinese Scholar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是继 2003年 8 月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的首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后的又一次学术盛会。本届学术论坛由河海大学主办,同济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名古屋工业大学协办,2005年 8 月 20-21 日在中国南京河海大学召开。 本届论坛将立足于传播海内外华人岩土工程学者的成就,展望世界岩土工程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二十一世纪的岩土工程发展趋势以及华人…  相似文献   

2.
《岩土力学》2004,25(10):1676-1676
2004年8月 3 日上午,武汉岩土所举行仪式,正式聘任法国里尔科技大学邵建富教授为该所兼职研究员。汪稔副所长为邵建富教授颁发了聘书。聘任仪式之后,邵建富教授作了题为脆性岩石的各向异性损伤与渗透性演化模型学术报告。邵建富教授现为法国里尔科技大学(USTL)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CNRS)所属里尔力学研究所(LML,UMR 8107)岩石力学研究室主任,学术带头人。邵建富教授1982年以前曾在中国农业大学和河海大学学习,后留学法国,1987获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博士。1994年9月至2001年9月任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教授,2001年10月起任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一级…  相似文献   

3.
沈小克同志是国内岩土工程界青年专家,在1986-1987年作为访问学者到挪威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系访学期间,系统学习岩土工程理论方法和测试分析技术,并与外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获得国际著名岩土工程专家Nilmar Janby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黄理兴 《岩土力学》2004,25(11):1721-1721
上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西安工业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于2004年9月26  相似文献   

5.
经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办公室批准,2001年7月,香港理工大学殷建华教授被聘为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学科特聘教授。这是我国岩土工程学科第1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殷建华教授1990年毕业于加拿大Manitoba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岩土工程师协会理事,《CanadianGeotechnicalJournal》、《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mechanics》等国际杂志编委。殷建华博士被聘为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学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河海大学@刘汉龙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孙广忠研究员和姚宝魁副研究员、武汉岩土力学所王靖涛研究员、声学所田时秀副研究员和国际合作局赵文利同志组成的煤与瓦斯突出及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考察组,从1988年6月5日至7月6日对法国、西德和奥地利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考察工作。共访问了14个单位,其中主要有法国煤炭研究中心、巴黎矿业学院、南希矿业学院、法国地矿研究局(BRGM)、洛林煤矿、巴黎矿院岩土工程中心、德国煤矿工业联合组织(WBK)所属的三个研究所:地球物理、振动和声工程研究所、地质所和爆炸防护与爆破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便携式可变能量动力触探仪的原理,结构,使用方法,数据处理及在岩土工程上的主要用途,结合一些在中国和法国的具体的作用实例,对该仪器和其它现场测试手段作了对比研究,分析了该测试手段的优缺点,结合国内的岩土工程论述了该仪器在岩土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1994年7月本人曾访台湾.通过对台湾一些大学、研究所和岩土工程顾问公司的初步了解,本文特对台湾环境地质特征与地质灾害问题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9.
沈小克大师事迹   沈小克同志是国内岩土工程界青年专家,在1986~1987年作为访问学者到挪威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系访学期间,系统学习岩土工程理论方法和测试分析技术,并与外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获得国际著名岩土工程专家NilmarJanbu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0.
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世界减灾联合会(GADR)以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等共同组织,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研究所(GIEES)承办的能源、环境和灾害国际会议将于2005年7月24-30日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举行。  相似文献   

11.
主  办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  办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大连理大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主题 :1、学科发展动态特邀报告2、岩土特性与本构模型及工程参数 ;岩土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 ,岩石动力学 ;岩土渗流分析与计算 ;岩土工程实录分析 ;岩土力学测试技术及应用 ;计算岩土力学中新技术的应用。联系方式 :116 0 2 4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年廷凯先生注明“七届岩土力学会议”字样。联系电话 :0 411- 470 85 13  470 85 11传  真 :0 411- 470 …  相似文献   

12.
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世界减灾联合会(GADR)以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等共同组织,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研究所(GIEES)承办的能源、环境和灾害国际会议将于2005年7月24—30日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举行。  相似文献   

13.
《岩土力学》2005,26(3):483-483
由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协会(ISEG)、世界减灾联合会(GADR)以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等共同组织,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研究所(GIEES)承办的能源、环境和灾害国际会议将于2005年7月24~30日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举行。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体物理数学模拟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全球华人中青年学者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论坛”,于2003年10月28~30日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新装修的科研大楼内召开。来自中国、日本、法国、瑞典、英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地区的26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海外华人学者15人,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校长、院长、系主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动欧洲的找金热潮,在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和法国技术调查部的资助下,“1989年欧洲金矿会议”于1989年5月23至25日在法国图卢兹市的Paul Sabatier大学内召开。会议由法国Paul Sabatier大学、英国Southampton大学以及法国地质调查所联合主办。来自49个国家的近六百名地质学家和勘探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
《岩土力学》2012,(2):603
(2013年暑假,中国南昌)主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南昌航空大学(待增补)协办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待增补)  相似文献   

17.
《岩土力学》2007,28(10):2035-2035
2007年8月20—21日第三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在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召开,来自祖国大陆、香港、台湾和奥地利、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由台湾交通大学、中华大学、淡江大学和亚兴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河海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地质与地理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长江科学院等10余单位共19名专家、教授组成的代表团专程赴台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8.
环境岩土工程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岩土工程分支的环境岩土工程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学科体系还不奶完善,探讨了对它的一些相关问题,包括环境岩土工程内涵,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用岩土工程解决环境问题,环境和岩土工程的协调统一,环境岩土工程对岩土工程的推动伤脑筋主当前国内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方向等。  相似文献   

19.
简讯     
《岩土力学》2007,28(10)
第三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在台湾召开2007年8月20-21日第三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在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召开,来自祖国大陆、香港、台湾和奥地利、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由台湾交通大学、中华大学、淡江大学和亚兴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河海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地质与地理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长江科学院等10余单位共19名专家、教授组成的代表团专程赴台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是继2003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首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和2005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之后的又一次学术盛会,近60位代表就岩土工程新技术、区域性岩土工程问题、都市深开挖问题、加筋土特性、地基稳定监测和分析等主题做了大会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工程地质向岩土工程的转变、岩土工程与环境的关系,特殊土的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复合地基与原体试验、勘探技术发展和岩土工程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