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锡的螯合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献科 《岩矿测试》1991,10(1):64-65
本文用巯基乙酸(TGA)或柠檬酸(Cit)定量释放Sn-EDTA中的EDTA,选择性的螯合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Sn。大量金属离子(除Bi~(3+)外)包括Al~(3+)、Th(Ⅳ)、Zr(Ⅳ)和∑RE,均不干扰。选用二甲酚橙-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为指示剂,终点清晰、敏锐。已成功地测定高铝锡合金、锡铅镉合金、锡基合金和锡精矿中的Sn。  相似文献   

2.
锡氢化物是锡的重要迁移形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论述了锡氢物的形成条件和物理学特征。在岩浆和热液中,锡以锡氢化物,锡合金氢化物迁移至地壳浅部,锡氢化物,锡合金氢化物被氧化成锡氧化物,锡合金矿物,或与硫,硫化氢作用形成锡的硫化矿物。  相似文献   

3.
4.
锡田中部地区锡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锡田中部地区原生矿床的成因类型有矽卡岩型和热液充填一交代型2类,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空间分布严格受岩浆岩和断裂构造的控制。区域化探异常显示研究区是寻找Sn,W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显示良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矽卡岩锡矿石中锡的赋存状态与锡物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锡矿物约有六十种,含锡矿物约有二十种。胶态锡是化学物相的概念,是指能溶于1∶3的硫酸中的各类矿物中的锡。它不是某一矿物物相。木锡石、胶状锡石均为锡石的一种,水锡石则是研究得不很清楚的一种矿物。硅酸盐矿物和磁铁矿中都存在类质同象态锡。根据锡矿物和含锡矿物的特性,将矽卡岩锡矿石中的锡分成氧化物相、硫化物相、水锡石相、硅酸锡相四个化学物相,它们各有相对应的矿物,新的化学物相方法利于指导选冶生产。  相似文献   

6.
文章系统总结了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中锡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分析了柿竹园多金属矿中锡回收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综合回收利用锡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湖南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宝林 《地质与勘探》2009,45(3):229-234
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是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在南岭地区发现的又一大型矿床.矿床产于锡田复式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及岩体内部,其形成与燕山早期花岗岩关系密切.岩体接触面及断裂构造的控矿作用明显.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和云荚岩脉型等.论文通过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结合近几年的找矿实践,提出了该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垄上-狮子岩、东部的碉堡山-黄沙冲一带及地表云英岩脉带发育地段,外围找矿方向分布在南西部的花里泉一带.  相似文献   

8.
湖南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锡田矿区钨锡多金属矿体的形态、产状及空间展布严格受岩体接触带及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云英岩型等;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印支期花岗岩浆侵位形成矽卡岩型钨锡矿(化)体;燕山期花岗岩浆侵位导致早期矿化矽卡岩发生叠加矿化,同时在构造破碎带中形成云英岩型锡矿或破碎带蚀变岩型钨锡多金属矿体,是形成规模巨大的钨锡多金属工业矿床的必要条件.此外,提出了锡田矿区钨锡多金属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湖南锡田锡钨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锡田矿床内发育近SN向花岗岩穹窿伸展构造、NE向复式褶皱和NE或NEE向走滑伸展构造系统。穹窿构造主要由印支期和燕山期侵入的花岗岩和古生代地层及不连续的环形滑脱断层组成,控制燕山期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型矿体的分布;复式褶皱为古生代地层组成的NE向复式向斜,在矿区中部被锡田复式花岗岩体切割。严塘复式向斜与小田复式向斜中的背斜核部,尤其断层叠加的部位常控制一些构造破碎带型钨锡富矿体的分布。NE向或NEE向走滑伸展构造系统包括NE向右行(伸展)走滑断层、NE向或近EW向右行次级的走滑伸展断层、近SN向左行走滑断层和NW向伸展断层,控制了锡田矿区内的不同方向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云英岩脉型锡钨多金属矿床的分布。花岗岩锆石U-Pb、白云母40Ar-39Ar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表明锡田地区燕山期构造活动、岩浆作用与成矿响应时间非常接近,介于150~160Ma。岩体与地层(灰岩)接触带、岩体中的NEE向断裂带以及被NE向断裂叠加的背斜轴部是重要的成矿区域,可作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发现于河南毛堂金矿田氧化矿石中的含锡自然铜进行了矿物学研究。该矿物属等轴晶系,O_h~5-F_(m3m),a_0=3.655?,Z=4。化学成分中Cu 90.38(wt)%,Sn 9.38(wt)%,分子式Cu_(18)Sn。含锡自然铜相当于Cu_(18)Sn合金中的a相,在自然界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1.
锡矿床包裹体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跃鹏 《矿产与地质》1991,5(4):300-305
系统地研究湘桂粤赣地区主要类型锡矿床的包裹体特征,表明锡石主要形成于250~400℃范围,成矿流体以中低盐度为主,属Ca~(2+)-Na~+-F~-型的富CO_2流体.同时还指出包裹体在矿田和矿床范围内具有分带的特征,最后提出流体的沸腾和混合是锡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用过氧化钠分解试样,盐酸-酒石酸-双氧水浸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锡。该方法检出限为10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1.95%~4.83%。该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分析结果与国家标准值相符,且实验步骤简单,快速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可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 During the last decades, the processes of enrichment of sulphide or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the geological laboratory. The work was chiefly done on copper, silver, and gold deposits. The secondary enrichment of tin sulphide has not been observed in the field; but it is believed by many  相似文献   

14.
大厂锡矿的成矿流体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详细研究了矿带内流体包裹体特征,测定了不同类型包裹体在冷热状态下相的转变点温度,利用有关的NaCl-H_2O体系、CO_2-NaCl-H_2O体系相图获得了矿带内不同类型矿床成矿的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参数。通过包裹体成分和同位素研究,阐明了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及其演化特征,探讨了成矿流体的沸腾和不混溶作用以及它们对成矿所作的贡献。估测了矿化深度和盲矿体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Two important new tin deposits are of types different from any previously mined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or elsewhere. At Mushistan in Tajikistan, tin occurs as primary stannite in quartz veins and as secondary cassiterite and hydrostannates in the oxidized zone. At Syrymbet in Kazakhstan, cassiterite is extracted from the weathered mantle of a stock-work deposit. Although this report is directed largely toward practical questions of the amenability of the ore to beneficiation, it is important in calling attention to new deposit types of which the authors expect more to be discovered.  相似文献   

16.
对13个样品的测试表明,锡在钙铁榴石中含量高达0.5—2%,其中70%以上的锡是呈Sn~(4n)的类质同象状态存在;在钙铝榴石中,锡含量较低,约0.08—0.12%,并且有75%以上的锡是呈锡石、黄锡矿的细微包裹体形式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西藏类乌齐锡矿床锡石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乌齐锡矿床是西藏近年来正在进行找矿评价的首批锡矿床。本文对矿区锡石的形态特点、物理光学性质、化学成分、红外光谱、晶体结构以及矿物组合等标型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测试及研究。在此基础上,与同一成矿带的滇西某些锡矿床锡石标型特征作了对比,从矿物学研究角度,对本矿床的成因提供了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气成—热液成矿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滇东南锡矿时空分布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世瑜 《地质科学》1990,(2):137-148
滇东南锡矿带是燕山构造-岩浆旋回为主体形成的构造-岩浆-锡矿带。通过滇东南锡矿带矿床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揭示了锡矿分布模式。结合锡矿床产出地质环境、矿物共生组合、矿床特征、锡的赋存状态及其他有关资料,拟建了以花岗岩作用为成矿根本因素的“岩、位、带、层”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