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地图学80年代的进展与90年代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克 《地图》1993,(2):3-7
80年代国际地图学的进展包括3个方面:专题与综合制图向纵深发展;机助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地图与地图学新概念和新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90年代中国地图学将有如下发展:①专题地图的进一步发展;②地图学与新技术的进一步结合;③地图品种增加、应用领域扩大;④地图编绘和复制技术加速改造;⑤地图学、遥感制图、机助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原理的研究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国坤  张洪岩  徐艳艳  张丽 《测绘科学》2007,32(2):26-28,20
现代地图学理论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对地图及地图学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使地图学基础理论及地图学体系得到完善和充实。现代地图学理论的提出,对进一步阐述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建设,认识地图学与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关系,理解现代地图制作与应用的特点,揭示现代地图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都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地图学理论促进了地图学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发展,使建立在计算机地图制图基础上的地理信息系统日益完善和快速发展。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意义深刻而久远。  相似文献   

3.
廖克 《测绘学报》2017,46(10):1517-1525
本文分3部分:第1部分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地图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阐明中国是世界上地图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地图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直至15世纪的中国明代,中国地图和地图学始终领先于西方国家,只是清代以后,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第2部分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图事业和地图学飞速发展,在全国地形图的测绘与编制、专题地图与地图集编制、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多媒体电子地图、移动通信地图、互联网地图、地图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第3部分提出新世纪中国地图与地图学方向与任务的调整,分析了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地图学的机遇、挑战与展望。大数据通过三维动态地图可视化,能够显示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分异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而作出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区划布局、规划设计、管理调控。因此地图学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今后互联网将成为地图编制与应用的主要平台,地图会更加大众化、个性化、智能化与实用化。  相似文献   

4.
地图制图学和印刷技术正处在一个非常的变革时期。本文简要地介绍地图学各分支,如理论制图、数学制图、机助制图、遥感制图、专题制图和地图制印在理论、工艺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也介绍了印制技术,如制版、印刷方面的设备、材料、工艺的发展和内部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地图学具有区域学科和技术学科的双重性质,作为区域性学科,它的发展同地球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地图不仅是地学调查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地学分析研究的重要手段。同时现代地学的研究成就与发展水平也都直接或间接反映在地图制图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作为技术性学科,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地图制图技术的根本转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地图自动化的试验研究,70年代初步实现计算机制图与数字测图,80年代基本实现遥感制图与计算机制图,到90年代则完全实现全数字化计算机制图与自动制版,完成了地图编制与生产由传…  相似文献   

6.
<正> 1991年9月23日至10月1日,笔者随中国测绘代表团参加了在英国博恩默思市召开的国际地图协会(ICA)第9次代表大会暨第15次国际地图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有: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专家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卫星遥感制图和航空遥感制图,地图集的设计和编制,地图复制技术和工艺等。会上既有学术报告和地图展览,又有新技术演示和专业参观。通过交流和参观,收获很大,增长了见识,扩展了眼界,收集了资料。下面仅就与彩色电子地图复制技术有关的信息介绍三则,供同行参阅。  相似文献   

7.
《地图》1990,(4)
国际地图学协会国家地图集委员会于1990年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委员会和学术讨论会。该委员会主席B.Rystetd博士(瑞典)、副主席E.Siekierska博士(加拿大)和来自美国、中国、西班牙、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印度的委员,以及苏联、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等国的代表和40多名中国的地图学家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1)国家报告(国家地图集的设计生产);(2)电子地图集;(3)国家地图集信息系统;(4)国家地图集委员会今后的工作计划。此次会议由国际国家地图集委员会委员廖克研究员负责筹备与组织,得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的积极支持。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述彭研  相似文献   

8.
傅肃性 《地图》1991,(2):3-6
地图集是一项复杂的制图系统工程。本文从观念认识、工艺技术和应用效益等方面论述信息时代地图集设计、研制的特点。运用遥感分析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先进技术方法进行地图集、尤其是专题分析图集的编制,这种应用技术系统势必有机地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机助制图以及地图彩色制印技术,构成一个作业流水线,从而革新地图集的制印工艺,推动现代地图集编制高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ICA信息     
《地图》1988,(2)
ICA第14届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1989年8月17日至24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现在匈牙利组织委员会已开始征集论文。主题为:地图制图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用于组织和控制农业与水资源管理的地图,国冢与区域地图集,现代教育——现代地图,旅游服务中的地图,地图生产工艺以及展示报告会(地图史,地图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些年来,测绘界相继开展了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讨论,信息化地图学是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界讨论的主题之一。一个普通的观点是"目前,计算机数字地图制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模拟地图制图,并正向信息化地图制图发展"。到底如何认识和理解信息化地图学?数字化地图学与信息化地图学是什么关系?信息化地图学是怎样发展演变的?本文认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随着"三大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相继问世、计算机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地图学就进入了信息时代。分析了推动传统地图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因素,并且按照矛盾论和实践论观点,从分析半个世纪以来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演变的实际出发,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信息时代地图学发展的具有显著标志性特点的3个阶段,即数字地图制图学、网络地图制图学和智能地图制图学。数字地图制图学是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初级阶段,是基础;网络地图制图学是网络环境下连接数字地图制图学与智能地图制图学的桥梁;智能地图制图学是信息时代地图学的高级阶段,是数字地图制图学和网络地图制图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地图科学的几点前瞻性思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回顾了中国 2 0世纪地图学的理论研究与技术进步 ,包括古地图的发现、国家地图集的编辑、地图科学原理与方法的研究、地图科学利用等领域的开拓、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兴起等等。建议组织系统性总结。地图科学即将进入互联网络时代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信息产业的兴起、远程教育的社会需求 ,呼吁地图科学工作者积极拓进地图产业的信息化与结构调整 ,创新设计科学深加工的地图精品 ,开拓电子地图新局面。提出开展地学信息图谱的探索研究 ,并作为地图创新的切入点之一 ,这样地图学家就具备了有利的优势和潜能。  相似文献   

12.
天地一体化数字影像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与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地理空间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应急救援服务及国防军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网格(Grid)技术正成为继Internet和Web之后的第三代网络技术,地球空间信息网格体系的发展是对测绘科技发展的又一次机遇,航空/航天数字栅格图像数据能为现代网格地图,或无级无缝在线服务的电子地图提供丰富的动态的数据源。进入21世纪以来,多种方式的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技术体系不断发展,能全天时、快速、高精度地获取地理空间的数字影像数据。同时,为了适应不同领域和目标应用的需要,建立或更新GIS数据库的数据,图像数据处理与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成果斐然。  相似文献   

13.
论《空间数据处理》课程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开设《空间数据处理》课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专业本身的需要,设计出了该课程的体系结构和课程内容。该课程的开设,必将对“摄影测量与遥感”和“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对煤炭资源开采秩序监测为研究主题,以RS和GIS为技术支撑,结合遥感影像数据与所搜集到的矿权信息、基础地形图等资料,采用人机交互式解译的方法,对陕西神府煤矿区煤炭资源开采秩序进行了动态监测,以达到为执法部门低成本快速高效地打击非法采矿行为提供科学执法依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Since the launch of SPOT, Institut Géographique National, France has carried out several investigations concerned with in-flight evaluation, research operations and the setting up of production flowlines. The aims of assistance to data bank establishment, revision of existing maps and image map and thematic map production have now been achieved for the most part. Some procedures are already operational, including image product making, photogrammetry on SPOT images, classifica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s, manu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image map production. Moreover, various research operations are virtually complete, including automatic correlation, composite processes between aerial photographs and SPOT images, quite promising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associated with expert systems for retrieving linear or complex textured (built up area) elements, and manual cartography o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e great benefits of SPOT system capabiliti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ility,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The Photogrammetric Society and the Remote Sensing Society held a one-day symposium at Burlington House, London on 11th November, 1987. The SPOT (Système Probatoire d'observation de la Terre) satellite had then been operational for 18 months and many organisations had been working with the data. This symposium reviewed the operation of the satellite and studies which had been carried out for mapping and for thematic applications. Six of the symposium papers are published here. It is expected that other papers from the symposium will be published i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相似文献   

16.
以对中国的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为例,介绍了以遥感与GIS支持下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洪涝灾害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系统的工作环境、关键技术流程和技术方法。该关键技术系统以遥感和GIS为基础,快速将多源数据复合、通过网络集成了多种技术成果和数据,进行快速、准确,连续,动态与全天候的洪涝灾害的监测与评估,为有关部门快速了解灾情、制定救灾方案以及灾后规划等提供了重要的痴情支持手段,已在抗洪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Present study deals with the demarcation of palaeochannels and mapping of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in parts of Hisar district, Haryana using Indian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IRS-1D) LISS-III Data of December 21, 2001. The landforms identified are Sand Dune, Dune Complex, Aeolian Plain, Fluvioaeolian plain, Palaeochannel and Younger Alluvial Plain formed by aeolian, fluvio-aeolian, and fluvial processes. These palaeochannels are first time demarcated in the area. The ground water prospects of various geomorphic units have been assessed. Depth to water level and ground water quality maps were digitized and put in to GIS format. Ground water prospects and quality maps were integrated and depth to water level information was draped on it to prepare final integrated ground water resources map. This map depicts ground water prospects, quality and depth together in a single map, which will help in and ground water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18.
泛地图学理论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人类进入地理空间、人文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相融合的三元空间。地图制图的目的、人员、对象和环境等均发生巨大变化,地图的类型、空间对象、表达维度、地图角色等呈现出显著泛化特征,现有地图学理论无法引领和指导当代的地图实践。地图学理论亟待"突围"。从地图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泛地图的对象空间理论、表达维度模型,以及表达机制与方法,构建适应新环境背景,满足地图新视角、新思维、新制图需求的泛地图学理论框架,以适应地图学在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