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三维快速建模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谭仁春  姚岚 《测绘科学》2015,40(5):136-138
针对当前两种主要城市三维模型建设方法的特点和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城市三维快速建模方法,以3D GIS技术所追求的精确数据为出发点,向虚拟现实所追求的逼真效果靠拢。该方法的主要思路和技术特点是充分利用现有城市测绘信息资源,通过研究各种模型要素的特点、开发各种人机交互辅助工具和制定相应的技术流程来实现即精确又逼真的城市三维快速建模技术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城市三维人工建模的效率,保证城市三维模型的逼真效果,并在武汉市城市三维建模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在城市三维建模行业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数字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三维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中重点地区建筑模型的精细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大规模城市三维建模中,地面激光扫描与倾斜摄影测量联合建模的方法因其建模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但其模型精细程度不能满足重点地区建筑物建模精细度的要求,因此采用多源点云融合进行小区域高精度的三维建模。融合建模虽然模型精细度较高,但前期点云数据处理工作量较大,影响建模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建筑物精细建模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数据进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现建筑物精细建模的同时,提高了密集点云的自动化处理程度和建模效率。  相似文献   

3.
郭海青 《测绘通报》2013,(4):86-87,96
通过研究数字城市构建的目的、意义,确定三维城市建设先进性、规范性、开发性的建设原则,从三维城市模型建设的关键问题入手,针对城市大范围模型构建的特点,选择自动建模和精细建模两种方式,并讨论两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纹理大小、模型构建精细程度、不同地物的建模要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区域三维数字城市模型生产一般采用测量建模的方法,而航空影像是建筑物三维重建的主要数据源,它是三维城市数据获取最经济快捷的方法之一,其生产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航空摄影测量的手段来实现。本文以山东省禹城市精细三维数字城市模型建设项目为例,进一步研究了航空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生产流程,其相比其他建模方法能以较低的成本快速生产三维数字城市产品,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超  魏占营  王锐  陈学霞 《测绘科学》2012,37(5):190-193
建筑物模型是大规模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讨论了大规模数字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的建模方法,包括批量建模方法和重点区域建筑物精细建模方法。文中介绍了建模的基本思想,使用AutoCAD二次开发的插件和OSG(Open Scene Graph)渲染引擎实现了基于DLG(Digital Line Graphic)的模型批量生成和精细模型生成。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大规模建筑物批量建模,并支持重点区域精细模型的编辑与生成,在最终的三维场景浏览中,模型美观,空间地理坐标精确,量测精度高,符合数字城市的建模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DOM叠加DEM方式构建三维场景不够真实,最新的三维实景模型成果具有一些缺点,如没有单体化、建模不够精细等。在倾斜影像空三加密成果或三维实景模型成果基础上,基于透视成像原理,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构建三维单体模型,并对三维实景模型进行踏平等编辑处理,将三维单体模型与三维实景编辑模型进行数据融合,从而达到构建真三维场景的目的。该技术方法能真实还原城市风貌,是三维场景快速搭建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数字城市"建设对三维建筑模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Arc GIS平台,利用航空影像及其4D产品进行城市快速三维建模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建模数据来源、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技术路线等,并进行了试验及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三维城市建模方法中利用计算机程序对非精细模型批量建模只能保证建筑高度信息,不能利用二维数据的属性信息来控制模型的结构和纹理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参数化建模技术与3DMax插件开发技术实现城中村批量快速三维建模方法。首先,利用现有二维测绘数据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作为建模的基础数据;然后,通过CityEngine提供的几何操作函数和几何形状属性函数,结合城中村建筑结构、屋顶结构的特点,构造生成建筑结构的函数,编制自动化参数化的建模程序,利用底面的属性信息生成模型;最后,编制Python语言批量导出模型的插件和MaxScript脚本批量导入模型的插件,提高工作效率和模型的兼容性。通过实验及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法能保证建筑三维模型的快速建立、结构和纹理的逼真与3DMax很好地兼容,并可直接进行模型修改与格式转换。  相似文献   

9.
邓梦雪  徐柱  吴俊红 《测绘科学》2013,38(3):143-144,156
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点、线要素三维建模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线状要素三维建模的点符号化方法:首先对线要素离散化,将线要素组成单元的三维模型用作点符号对离散点进行符号化处理,通过调整每个点符号的大小及旋转角度,实现所有模型的拼接。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线状要素的精细三维建模,为三维GIS中线要素的快速低成本精细三维建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视航空影像的城市三维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三维建模是构建"数字城市"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倾斜航空影像的城市三维快速建模方法:利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建模区域的多视倾斜影像,经过倾斜摄影测量数据预处理,人工交互半自动生成建筑物几何模型,并将多视影像中提取的建筑物墙面纹理映射到相应的模型,建立城市建筑物的真三维模型,最终建立建模区域的三维模型。文章最后通过试验及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三维可视化是建设工程规划报建的最新发展方向,本文重点研究和总结一套基于建设工程规划报建的三维模型构建技术,并介绍了其基础数据的获取方法、三维可视化规划管理分析及网络发布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陈健  高井祥 《测绘工程》2006,15(3):54-57
分析、比较了各类网络三维技术,提出了基于Java3D实现三维景观网络发布的技术方案,并探讨其实现的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以及系统架构。在Java 2平台上实现了对应的实验系统,验证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GIS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3维技术作为计算机的一项重要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而且3维建模已是许多研究与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本文阐述了3维建模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常用的几种3维建模软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对3维建模的研究及发展动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三维城市模型作为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建筑设计等领域。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快速、自动化生成高精度的三维城市模型提供了条件。本文基于OGRE引擎,阐述了三维城市建模技术的整体架构及关键技术,开发了自动化建模工具及三维可视化平台,实现了城市建筑自动建模及模型实时渲染显示。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大庆市城市三维建模工作,在伟景行三维基础平台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了大庆市三维仿真系统,阐述了在建设中需要做好的其他事项。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小区地下排水管网的设计、建设、验收的自动检测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利用ArcEngine开发GIS软件的优点,实现了小区地下排水管网的三维建模及其自动检测系统,即小区三维排水管网的验收系统;重点讨论了地下排水管网的三维建模方法,解决了以往三维场景中的三维模型只能显示、不能查询编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航天任务实时3维可视化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对象层次结构的3维几何模型和运动模型建模方法,解决了复杂航天器建模过程中的几何形状的表示问题,并且实现了航天器运动特性的表达与航天器内部部件的运动建模;对实现航天任务3维可视化仿真所涉及到的软件框架、技术方法等作了详细的论述.最后,给出了应用该技术建立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几组试验结果.这些结果表明这项技术能为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较好的可视化保障,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航天任务.  相似文献   

18.
3维矿山建模是"数字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建模范围主要包括地表、地物、建筑、植被等。随着3维GIS、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成熟,3维矿山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基于对象层次结构的3维几何模型和运动模型建模方法,解决了复杂航天器建模过程中的几何形状的表示问题,并且实现了航天器运动特性的表达与航天器内部部件的运动建模;对实现航天任务3维可视化仿真所涉及到的软件框架、技术方法等作了详细的论述。最后,给出了应用该技术建立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几组试验结果。这些结果表明这项技术能为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较好的可视化保障,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航天任务。  相似文献   

20.
刘文 《现代测绘》2014,(1):59-60
三维景观旅游地图是当今旅游地图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此类地图的编制方法是在运用传统地图语言表现地图基本地理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大比例尺的地形数据、遥感影像,通过矢量建模、标量合成叠加等技术,着力表现真实立体的地貌、建筑物和景观实景,让使用者有一目了然、身临其境的感受。三维景观旅游地图的成品既有实用性又有美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