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石峁遗址作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本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航摄技术、GPS技术、数字化测图技术等多种测绘技术对石峁本体及周边环境进行测量,得到了多种测绘成果,是利用多种信息化测绘技术服务于文物保护的成功应用,为以后开展同类大遗址保护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利用Z+F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石峁遗址进行三维数据采集,通过点云数据配准,制作遗址本体的二维成果;然后在Geomagic Studio 10.0软件中完成后期三维建模,实现石峁遗址的数字化反演;最后通过三维浏览软件实现遗址的三维展示。  相似文献   

3.
采用全站仪离散点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拍对大型古遗址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了各种测绘手段的作业方法及流程,得到一系列测绘成果,并利用三维浏览软件实现遗址的三维展示,为遗址修缮与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联合应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无人机航测技术采集了广钢炼钢遗址空间数据,并进行了现状测绘与三维建模。三维激光扫描获取遗址内外高精度点云数据;无人机航测获取遗址顶部点云及周边地形DSM和DOM,将航摄DSM数据拟合到激光点云上,使得航摄DSM精度达到12.6cm,且弥补了激光点云的漏洞;采用融合的点云数据测制了平立剖测绘图,建立了三维模型。上述两种技术优势互补,形成了一种高效率、高精度、全方位的历史遗迹测量与建模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大型土遗址的信息化保护和有效利用,本文研究利用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遗址建筑三维数据、测绘技术获取地形数据、遥感技术获取地形纹理数据、数码相机拍摄获取遗址建筑纹理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空间数据分析,以及利用虚拟漫游技术实现数据的虚拟漫游与可视化,通过以上技术集成,建立了大型土遗址信息化保护系统,实现了交河故城的三维虚拟再现和信息化保护。  相似文献   

6.
做好文物测绘工作是我国开展大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各类先进测绘技术在文物测绘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满足了大遗址保护工作的考古修缮、环境整治、规划编制、效果展示等多种不同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现代测绘技术在元上都城大遗址测绘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测绘手段难以满足日趋精细的土遗址保护工程测绘要求,采用无人机航拍、AGISoft photoscan及Smart3D软件对土遗址进行三维重建,辅以外业精确像控点生成文物精细三维模型、点云、DSM、DEM、DOM、DLG等测绘成果。实验证明,这种方法不仅成本低廉、方便快捷,而且误差小精度可靠,在土遗址保护工程领域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广钢新城地块工业遗址风貌区测绘为试点,将GZCORS、地面Li DAR、轻型无人机Li DAR等先进快速测绘设备有效组合,地空一体化快速测绘,实现遗址风貌区构筑物数字化快速采集、建模,丰富了测绘信息表达内容与形式,为规划决策提供新型智力支持。本文针对工业遗址历史风貌区构筑物快速数字化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快速、高精度、非接触、直接获取研究对象表面空间三维数据的技术优势,对汶川地震遗址三维虚拟重建进行应用研究。对震后不规则建筑物点云数据的分块拼接、处理,以及三维模型的真实再现进行技术探讨和实践,为震后灾害遗址全貌重现,地震工业遗址纪念展示园区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土遗址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本文以大明宫丹凤门遗址为例运用Trimble TX8扫描仪获取其点云数据,而后运用Geomagic Studio 12软件对三维点云进行三维建模,并对模型进行变形分析,得到了丹凤门遗址各个部位的土体剥落情况,为土遗址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着重介绍了河南地图网的研发历程和功能实践,以及网站建成后的社会成效和发展前景,从而诠释了互联网地图网站的探索实践和创建历程。  相似文献   

12.
13.
为适应城市、工矿地区测图和各种工程的需要,无论采用GPS观测或是常规控制方法观测均需要建立一定精度和密度的控制网。根据任务要求,拟定合理的观测方案,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较强、点位分布较好的网形。设计好的控制网,是否合乎实际,还需要到实地验证,最终确定控制点的适宜位置。在Visual Basic设计的选点系统里,对控制网的精度与可靠性进行估算,用AutoCAD读入地形图再一次进行图形的编辑与精度查看。正是由于省掉了不必要的选点工作,使得选点工作变得更具条理性。同时网点总数的降低,也节省了一定的经济开销.所以本系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城市、工矿地区测图和各种工程的需要,无论采用GPS观测或是常规控制方法观测均需要建立一定精度和密度的控制网。根据任务要求,拟定合理的观测方案,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较强、点位分布较好的网形。设计好的控制网,是否合乎实际,还需要到实地验证,最终确定控制点的适宜位置。在Visual Basic设计的选点系统里,对控制网的精度与可靠性进行估算,用AutoCAD读入地形图再一次进行图形的编辑与精度查看。正是由于省掉了不必要的选点工作,使得选点工作变得更具条理性。同时网点总数的降低,也节省了一定的经济开销,所以本系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遗址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国磊  张忠良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4):32-33,179,180
通过对老宝山遗址的考古调查,将地理空间技术与传统考古调查相结合,进而对遗址考古的技术工作思路和技术整合做了探讨。现代地质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为上海历史遗址保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CORS)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成熟期,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性能,本文针对CORS站的选址,提出了一套测试数据分析的方法,希望能对即将建设的CORS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晓丽  游先祥 《遥感学报》1998,2(4):292-297
本文针对目的森林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立地分类和评价的方法进行技术上新的探讨。研究中以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借助相关数学分析,对北京市森林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和在此基础上的立地质量评价及多目标动态决策。通过对北京地区景观特征及其气候、地貌、地形、土壤、植被等各种因子的定性分析,以及一、二类调查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实际应用,确定分类原则和分类系统。应用GIS建立各级分类的各因子专题数据库和图形库,通过各分类层次的主导因子及辅助因子的专题图叠加完成初分类。在此基础上,应用知识库中的专家知识及ES的推理机制对初分类结果进行综合,根据可信度理论,得出各级符合生产、造林规划和经营实际的立地类型图。对于最低一级的分类结果,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进行各类型立地质量的多因子综合评价,并编制立地质量评价图。在分类和评价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考虑选择目标集,进行面向目标的动态决策。  相似文献   

18.
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场系统GNSS控制网是为北斗卫星发射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基准、射向基准及轨道测控基准,本文针对发射场系统GNSS控制网建立技术特点,以控制网观测的效率性、可靠性、经济性、精度性为优化设计指标,分别从控制基准优化选取、网形结构设计以及优化精度估算等方面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实际作业验证该优化设计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辐射校正场特性评价与应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0年6月在内蒙古贡格尔辐射校正场(简称内蒙古辐射校正场)实测的地表反射率和大气气溶胶数据,分析了该辐射校正场的地表反射率和大气气溶胶特性,并与敦煌辐射校正场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辐射校正场地表反射率的相对方差小于5%,表现出较好的均一性;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各通道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可达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