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张军海 《天文学进展》2005,23(4):379-382
介绍了光抽运铯束管的光频移测量的原理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估算了射入Ramsey腔的相应光强。产生散射光光频移的原因是抽运光和检测光通过漫反射进入微波腔的漂移区与铯原子相互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2.
长期连续工作的轻便激光系统是实现实用的光抽运铯束频标的关键。本文作者研制的半导体激光系统采用了单片机数字辅助锁定和计算机控制技术成功地实现了激光频率的自动锁定和长期连续工作。两套激光系统分别工作在抽运跃迁频率和检测跃迁频率上,与小型密封铯束管及频标电路共同组装成一台光抽运铯束频标。这台频标已经正常连续工作了两年多。技术指标达到原HP5061小铯钟的水平。据知,这是我国第一台能够长期连续工作的光抽运小铯钟,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连续工作两年多的光抽运小铯钟。  相似文献   

3.
陕西天文台的授时时频基准系统对BPL长波授时台时频信号的发播控制,过去采用逐月预测控制的方式。在工作钟长期稳定性很好的情况下,一般的线性预测方法即可满足长波授时的精度要求。但是大部份铯原子钟工作数年尤其是更换铯束管后,长期稳定度很难达到较好水平。对于品质较差的钟,如果又缺少稳定的环境条件控制,那就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数学模型表征和预测。新方法有以下特点: a.不直接对稳定度较差的BPL发播工作钟进行预测,而是在前一个月原子时归算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铯原子频标中铯束管噪声产生的原因.探索了它的物理机制。对铯束噪声的测量表明,在无其它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铯束噪声值与理论计算的散弹噪声值符合得较好.提出了降低非散弹噪声的措施和要求。改进后的铯束管的噪声值约是未改进的铯束管噪声值的1/3,给出了它们的噪声谱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我国自己研制的商品铯钟寿命短、至今不能投入实际使用的问题,本文提出用场效应管高阻放大器代替铯束管中使用的电子倍增器、用动态型六极束管代替密封型二极束管的解决办法。采用此方案后,预期可得到主要技术指标与现行商品铯钟相近、但其具有较长寿命、尤其适用于守时的商品铯钟。  相似文献   

6.
详细分析了铯原子喷泉频标的相对论频移机制,其中包括频标内部的二级多普勒频移和重力频移,以及与频标位置有关的重力领移。导出了频移的计算公式,估算了频移的大小并讨论了它们对铯原子喷泉频标准确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略介绍了一种新的六极型铯束管的结构和性能。新就新在它不用电子倍增器,而是采用高阻放大器(计置院研制),这就在我国首次成功地解决了铯束管长寿命工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束光学用“点源”“点靶”轴对称地配置获得了如下的电参数:Ramseg 谐振信号:9×10~(-12)ARamseg 谐振线宽:190Hz信噪比(平均时间1秒):583铯炉工作温度(℃):95与中国计量科学院研制的线路配合,获得了如下的整机参数:频率稳定度:δg(τ=1h)=1.9×10~(11)/τ~(1/2)[δy(τ=1h)=3.3×10~(-13)]频率准确度:±7×10~(-12)(数据尚不充分)今后再做适当的改进.不难将稳定度提高到1~2×10~(-13)/h,它完全有希望成为我们国产的能长期(1年以上)连续运行的高性能的铯束频标。在国际上,六极型的铯束装置在联邦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PTB)得到了极其成功的应用,该实验室已完成了准确度高达1~2×10~(-14)作用区短到0.8米的铯束频率基准,苏联和日本也研制成功了类似的装置。  相似文献   

8.
HP5071A铯原子钟内部工作参数的监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 1 997年上半年购进的 6台HP50 71A铯原子钟的内部工作参数的监视结果 ,分析了 3台铯原子钟 (Cs0 8、Cs1 1和Cs1 6 )从开始运行到铯束管寿命结束期间内部参数的变化趋势 ,以及铯束管在寿命将要到期期间性能的变化情况。对铯原子钟内部工作参数的长期观察与分析 ,有助于对铯原子钟进行更好的维护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1990年9月10日至19日,笔者访问了日本东京和京都两地的通信综合研究所(CRL)、日本计量研究所(NRLM)、日本国立天文台(NAO)、京都大学四个单位。考察的主要内容是:铯束频率基准、氢脉泽、光抽运铯束频标、离子储存、毫秒级脉冲星、原子时建立和保持以及时间频率发播。文章详细介绍了CRL的研究状况和NRLM铯束频标的新进展、NRLM守时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及离子贮存实验。  相似文献   

10.
本对原子时守时中发现的个别工业铯钟速率随离子泵参数变化的相关我进行了分析,结果:从束管寿命后期开始,这种相关特性是很明显的,线性相关分析误差(rms)为4-7ns/d(5-8×10^-14),相半系数的最大值达0.96。利用这种特性,可以进行速率预报,预报误差均方根值约为5ns/d(6×10^-14)。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已有的GPS测频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校频方法。它不需要非常准确的测频设备,仅仅利用GPS信号与石英晶体振荡器输出的频率之间的频差来控制压控晶振,使两者的频差逐步减小。测试结果加,经GPS控制的英晶体振荡器频率准确度可以达到10-11量级。  相似文献   

12.
一种铷原子频标射频倍频单元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射频倍频单元对汽泡型铷原子频标频率稳定度的影响,介绍了一种我们新研制的用于小型汽泡型铷原子频标的数字锁相倍频电路。将该数字锁相倍频电路接入铷原子频标系统后,闭环测得该频标系统的稳定度为σy(r=1s)≤3×10^-11,达到商用小型铷原子频标性能指标,而该倍频电路板的面积仅为原倍频电路板面积的1/2,功耗仅为原倍频电路的1/3。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实现铷原子频标小型化,分析了几种典型的锁相环调频电路及其特点,设计了一种锁相环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binary frequency shift keying)调频方案,给出了调频信号的频谱测试结果。该调频方案已成功地应用在小型化数字式铷原子频标中,能够满足小型化铷原子频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Error analysis of the frequency determination by conventional Fourier method was performe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only equidistant data, estimates were obtained on the accuracy of the frequencies deduced by analysing a noise-free signal containing not more than two sinusoidal components with closely spaced frequencies. An important consequence of these results was the empiric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the frequencies for signals contaminated by noise and containing sufficiently distant frequencies.  相似文献   

15.
时间频率量的特征及其对时频系统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物理量测量中时间频率量的特点,主要有:时间的流逝性;其基准是自然基准;时间和频率既密切相关又有区别;时间频率具有最高的测量精细度(分辨率)与准确度;其计量标准可通过电磁波发播;其测量精确度与测量时间有关。另外,从基准、守时、授时、时间频率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阐发了这些特点对时间频率系统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对小型化铷原子频标的需求,设计了一种超小型汽泡铷原子频率标准。介绍了该超小型汽泡铷原子频标的设计。通过全新设计的小型光谱灯和集成腔泡系统,配合优化设计的电路部分,成功地将整机体积减小至140 cm3,重量仅为250 g,稳态功耗7 W。测试结果表明其短期稳定度优于1.5×10-11/τ(1 s≤τ≤100 s)。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一个相对VLBI观测者的新工具,通过使用多个高斯分量模拟所得到的数据,估计了在5GHz和1.6GHz之间频率切模的效率.基于对所获得的结果图的分析,得到有关频率切模技术的结论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个专用甚高频频率合成器的设计方案和实施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该合成器输出频率范围为99.3MHz~100.7MHz;步距分粗(20kHz)细(100Hz)两档;输出短期频率的稳定度为3×10(-9)/25ms和1×10(-10)/s.  相似文献   

19.
Frequency analysis is a new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stability of orbits in a conservative dynamical system. It was first devis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ability of the solar system (Laskar, Icarus, 88, 1990). It is a powerful method for analyzing weakly chaotic motion in hamiltonian systems or symplectic maps. For regular motions, it yields an analyt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solutions. In cases of 2 degrees of freedom system with monotonous torsion, precise numerical criterion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KAM tori can be found. For a 4D symplectic map, plotting the frequency map in the frequency plane provides a clear representation of the global dynamics and describes the actual Arnold web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