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4 毫秒
1.
城镇化是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将占用大量的土地,而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由于对土地权利、征地和补偿等规定已经不适应当前以及将来的发展,如果不进行土地制度改革,诸多矛盾将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2.
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短短30多年里,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而中国独特的土地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是创造这个经济奇迹的秘密.中国速度背后的土地管理制度中国之所以能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支撑起高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核心是有一套独特的土地管理制度,可以简单表述为"权利二元、政府垄断、非市场配置和管经合一".  相似文献   

3.
王红 《国土资源》2016,(4):46-47
正当前,中国经济迈入了经济增长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新的发展阶段,落实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建设形成了更多的市场需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媒体聚焦、社会关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是支撑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增长至关重要的高竞争性资源。科学高效地管理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现代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价值追求。其中,土地产权管理是现代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产权经济学认为,产权制度是制度集合中最基本的重要制度。产权,尤其是土地产权的激励作用及其在现阶段国情下经济绩效尤为显著。由此可见,以土地产权管理为核心的地籍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地籍管理的水平直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区域。当前,辽宁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发展阶段,城市拓展、工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上升,用地保障刚性约束和土地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为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辽宁省编制了《辽宁省"一区一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已获国土资源部批准;起草并实施了《辽宁省"一区一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把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等多部委正在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投融资体制等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改革,调研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确权、等级、颁证制度.同时,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配套政策将陆续出台 新型城镇化需要达到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和维护农民权益三大问题的协调统一.既要严格遵守耕地保护政策、保障粮食安全,又要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住房和城镇化发展中建设用地紧张问题,这对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记者了解到,目前,发改委、国土部等多部委正在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投融资体制等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改革,调研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发展之基,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土地问题始终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我省人多地少,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受到土地资源客观条件制约更为突出,如何通过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破除约束土地有效利用和保护的体制机制,探索完善与我省城镇化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政策体系不仅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一、土地管理制度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2013,(1):26-30
2007年4月履新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的徐绍史,执政轨迹迄今已跨越十六大后期、十七大全程和十八大序期. 前后近6年间,恰值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又逢房地产市场持续单边上扬、及至调控震荡.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国土资源部门被赋予的新历史使命,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增强制度创新与供给. 徐绍史对历史赋予其自身的角色和使命有清醒认知.在《关于2012年深化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徐绍史曾对他任期内的任务总结道:"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新的制度供给,逐步健全有利于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型的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框架体系,是全系统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实施,保障了国家经济建设,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占用越来越多,征地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城市建设与改造带来一定的威胁与隐患,产生诸如影响地方稳定、阻碍城市发展等社会活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土地供需矛盾加大、用地成本上升和"土地财政"趋紧,土地管理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现行土地制度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正经受重大考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地方积极开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积累了不少新鲜经验。这些实践表明,支撑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土地制度优势依然存在,在坚持土地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创新,完全可以释放更多土地红利。  相似文献   

11.
烟台市开发区土地征收及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烟台市开发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随之而来的是出现大量失地农民,因此做好土地征收工作,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是开发区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保证。近年来,烟台市开发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征地拆迁管理、失地农民的相关保障和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保证了征地工作顺利开展,解决了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促进了开发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初步分离,使农民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承包经营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地矛盾日益激化,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已出现明显的递减趋势,土地小规模家庭经营,农业的比较利益大大下降;同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向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城市化进程骤然加剧等,使得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土地制度逐渐显露出自身的缺陷。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土地的规模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菏泽市国土资源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菏泽市在山东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尽快摆脱落后的局面是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为此,菏泽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工业兴市的发展思路,大力加快工业化步伐,推进城镇化建设,依据当地优势重点发展"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执法、矿产资源管理、基础测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土地级别划分及地价水平已有较大的变化,原有的基准地价体系已不能适应现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地价体系也亟需修正更新。该文结合拜城县的具体情况,并遵循所选因子与土地的相关性,确定拜城县城区土地定级因素,在分析各定级因素权重的基础上,计算各因素的分值,划分土地等级。通过对拜城县城区的土地进行定级估价作出修正和更新,将对土地的监督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Therecentandfuturedevelopmentofspacebasedremotesensingtechnologyhasbroughtareformationtoresearchworkaswellasformulatingsuitablepolicyforpopulation,resources,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Throughrealtimeandperiodicobservationsofalargear…  相似文献   

16.
GIS组件技术是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之一,基于ESRI公司的ArcGIS系统软件和ArcEngine组件库,针对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设计了数据库,在.net平台坏境下构建了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并进行了实施。该系统满足了土地部门的应用需求,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稳定、可扩展的信息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临沂市国土资源转征供用动态监管系统的建设目标及系统框架,实现了国土资源的批、征、供、用、补、查全程管理,从"以台账管地"到"以图形管地"、"以数据管地"的转变,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为社会化信息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土地问题是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依赖土地程度过高、土地闲置、浪费、利用率偏低、城乡用地不能统筹、管理粗放等问题。新型城镇化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道路,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这就要求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规划要更加科学、土地利用要更加节约集约,土地管理要更加精细。  相似文献   

19.
张轶 《山东国土资源》2012,28(10):79-8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惠民县土地供应制约矛盾日益突出。该文对全县土地管理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严格用地标准、挖掘盘活存量、加强用地监管、实施整理复垦及加大查处力度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涵义,并结合蒙阴县当地实际,分析整理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各个方面工作的应用情况,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推广县级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具有一定的交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