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灵活掌握钻进压力:扭力正常时,压力要相应;阻力增大时,压力要减轻;减压还阻力,当时要提引;提引还阻力,马上要提升.(二)降下钻具套岩心,扩孔壁时,须要小心操作:套心扩壁,不能性急.轻压慢转,慢下勤提.(三)更换钻进方法:1.合金钻进换钢粒,操作千万要注意,使用小水小钢粒,轻压慢转扩孔壁.2.钢粒钻进换合金,操作格外加小心,换钻之前扫净孔,防止夹钻崩合金.  相似文献   

2.
以往用煤田钻探常用的套铣筒处理一起普通的埋钻事故耗时费力,又容易滋生次生事故。在使用特长套铣筒处理钻孔中的埋钻事故,可以大大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长套铣筒采用石油专用的带丝扣套管,每根套管长度12m左右,套管之间用管箍连接,总长度一般在80~100m,套铣筒的下端接套铣筒钻头。套铣筒的规格根据孔内事故钻具的最大外径确定,通常比事故钻具最大外径大两个级差,而又比孔径小两个级差。套铣筒钻头的规格应该比事故钻头的规格小一级或等于事故钻头的外径,钻头合金宜采用孕镶粉未合金或其它抗耐磨合金。山西某煤矿送料孔钻探到497m时埋钻,用普通方法处理上部272m钻具用时24d,改用特长套铣筒处理剩余225m钻具仅用时10d,体现了高效率的特点,为大孔径勘探孔埋钻事故的处理,找到了一条比较快速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由于推广针状合金钻进,火口径岩心钻探正逐步被小口径所代替.使用小口径针状合金钻进具有效率高、质量好、孔内事故少、管材消耗小等优点.但是,由于钻孔口径小,发生事故不能用常规反事故工具来处理.我队在推广小口径针状合金钻进的过程中,常见的事故是烧钻,其主要原因是水泵工作不良或钻具泄漏严重,使孔底冲洗液量不足;有时针状合金胎块被磨平,钻头底部过水受阻又未及时提钻也会引起烧钻.在处理这类事故的实践中,我们设计了  相似文献   

4.
钢粒扩孔器     
某矿区37号孔,钻到50多米时,遇着旧坑道,被迫停钻,用合金钻头扩孔,以便下套管。扩孔至23米,岩石坚硬(花岗岩),每个合金钻头只能扩0.2—0.3米,需要时间既长,成本又高。后经我队研究出一种钢粒扩孔器,改用钢粒扩孔,结果只用五个小班,就扩进了26.5米(最高小班进尺达10.15米),迅速完成了这次扩孔任务。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机械式扩底钻具在旋挖钻进施工过程中存在扩孔与取土、清孔分离、工序复杂、孔内沉渣难以清理干净、施工效率低等问题,研制了新型集土式扩底钻具。重点介绍了扩底桩设计理论,集土扩底钻具结构设计,关键零部件有限元数值分析和优化改进,以及样机试制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集土式扩底钻具集扩孔、集土功能于一体,减少了工艺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旋挖钻进扩底桩的施工需求。  相似文献   

6.
冯美贵  翁炜  蒋睿 《探矿工程》2019,46(6):53-58
针对机械式扩底钻具存在扩孔与取土、清孔分离,工序复杂,孔内沉渣难以清理干净,施工效率低,扩孔质量、精度无法保证等问题,研制了机电液一体化集土式扩底钻机具。重点研究集土式扩底钻进施工工艺,集土式扩底钻具的机械结构设计、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并进行机电液一体化集成试验。结果表明机电液一体化集土式扩底钻机具集扩孔、集土功能于一体,扩底直径准确、扩孔精度高,减少工艺步骤,提高工作效率,满足旋挖钻进扩底桩的施工需求,实现智能化扩底钻进。  相似文献   

7.
由于钻孔出现沟槽而产生的卡钻事故,一般并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却较难处理.现就我们在钻探施工中所发生的钻孔沟槽卡钻事故的经过及处理方法,谈谈个人认识.一、钻孔沟槽及卡钻事故的产生:在钻孔(特别是斜孔)顶角、方位变化最大井段的上部井壁,有时会形成一道纵向沟槽.这是由于钻进中(或上、下钻具时)因钻杆和钻具的磨碰而逐渐形成的.这种沟槽形成后,在提钻时,钻杆在沟槽里面走,  相似文献   

8.
1989年8月,我队在滇东南银矿区施工44-22孔,设计孔深780 n,打到571.06m发生烧钻事故.采用反取孔内事故钻具的方法,较理想地把钻具异径接头连同内管一齐取出.孔内仅剩一根φ75长管、扩孔器和钻头.外管长5.62 n,经采用φ50钻杆底唇镶合金掏心振动无效后,又无φ59钻具换径的情况下,决定采用消灭事故管的方法.首先投入已使用过的磨铁钻头30个,开始消灭事故管母扣部分还可以,但进入光管  相似文献   

9.
针对下套管护壁后,下部地层出现新的缩颈、垮塌问题,设计了一种不需起拔套管的孔内扩径钻具。描述了该扩径钻具的结构和工作机理,其扩孔尺寸可通过调节滑心滑块的尺寸来改变;导出了冲洗液量与金刚石切削块上的钻压之间的理论公式,为选择合理的扩孔钻进规程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野外应用表明,该扩径钻具能够满足现场扩孔要求,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钻进时效。   相似文献   

10.
过去处理一次烧钻事故少则一天,多则五天。后来摸索出一套省时省力的方法,现介绍如下:我队使用的钻杆规格为φ43,钻具是φ55×3.5为外管、φ45×2为内管的单动双管钻具,钻头为φ56双管孕镶金刚石钻头。处理方法是:将事故钻具通过强力起拔,使其折断,折断的位置一般有两处,一处是钻杆上,另一处则是扩孔器上端。若从钻杆上折断,应先将所剩钻杆、异径接头、内管反掉。若从扩孔器上端折断,孔  相似文献   

11.
我队从事水文地质钻探施工多年,经常遇到孔内事故,尤其大口径水文钻探发生孔内事故,处理更为困难,遇到理、卡、烧等复杂事故时,在拉、打、顶无效的情况下,只好反、扩、掏,这样的处理方法费时、费力,且极易造成次生事故的发生。我们在探求新的处理方法的同时,应用了深孔爆破技术,利用炸药爆炸的瞬间所产生的巨大爆轰压力和强烈震动将事故钻具炸断或震活,拔出钻杆,捞起钻具,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钻探施工中,在处理井内事故时,如用一般方法(提、吊、打、顶)无效,势必采取扩孔、消灭的办法.这就需要把井内粗径钻具以上的钻杆全部反出来.过去的传统方法是用大量的反丝钻杆做为反管的工具,既费时、费力,又须储备一大批反丝钻杆,而且也并不安全,有时也会造成重复事故.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教导,大胆提出用钻  相似文献   

13.
在中硬以上岩层中,用普通合金钻头扩孔,存在如下缺点:①容易崩刃;②合金片磨损快,难于保持孔径.因而扩孔效率很低,又大量消耗钻头.原因是:合金片镶在钻头底部同一平面上,由于钻具的振动,合金片受力不均,且受冲击;合金片数量少,每颗合金片受力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我队锡山分队在实际生产中设计了一种锥度为1∶20的锥形合金扩孔  相似文献   

14.
我队在二道沟矿区勘探一大型金伯利岩体,投入了大量的钻探、坑探工程。由于设计不尽完善,施工中一钻孔于80米处垂直打穿坑道平巷边部。为了补救钻孔,我们设计加工了φ193/152mm阶梯肋骨扩孔钻具。将扩孔钻具送入坑道,与钻孔中钻杆相连接,开动钻机分别向上、下扩孔。其中向上扩孔600mm,向下扩孔300mm。将一根φ146mm套管(长240mn)两端各焊接两个可调螺杆之螺母,再分别套上压紧盘。送入坑道,先将套管上端插入平巷顶板新扩钻孔内,再把套管下端放进底板所扩钻孔中,调整好套管,将干海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大型建筑工程施工任务的日益增多,大口径扩底桩钻进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使建筑物的基腿穿过浅部软土,扎根于坚实的土层之中,采用大口径扩底桩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种桩基可以代替现用的大口径圆柱桩基.它不仅可以承受很高的垂直载荷,有利于调整差异沉降,而且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和抗水平推力的能力,同时节省注浆材料和劳动工时. 为改变当前靠机械钻孔(冲孔)打大直径桩基、大直径扩底桩基和人工扩孔底的现状,我所研制出YGK系列大口径扩底钻具.它是一种与回转式钻井设备配套的机具,主要用于塑性粘土层、粘土质砂土层、强风化层等软基础处理工程中钻扩孔底,以形成扩底灌注桩基.  相似文献   

16.
1978年我队在集安高台沟石膏矿区钻探施工过程中,孔深320米时,由于下钻时钻杆丝扣没上紧,造成中途回扣跑管,加上孔内不清洁,致使粗径钻具被埋。处理这一事故时采用拉、打、顶都没起效果,最后决定反出钻杆后扩孔。反钻杆过程中,由于孔深,钻孔弯曲,反劲很大,以致先后出了两起严重的人身事故。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7.
以HDD铺设管道直线段轨迹中的扩孔钻具组合为研究对象,将扩孔钻具简化为质量均匀分布的转子模型,对扩孔钻具进行了详细的受力分析。以转子动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扩孔钻具所受力及力矩表示并建立了力和力矩平衡方程,采用矢量分析方法推导出了在小挠度情况下扩孔钻具的三维控制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锚索技术是进行滑坡治理、边坡锚固等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常用技术,传统锚索内锚头自由地搁置在内锚固段孔内,在无预应力状态下进行内锚固段注浆;而自承载式预应力锚索在有预应力的状态下注浆,有利于充分发挥浆体材料及岩体的力学性能。对于中硬以下碎裂岩层,采取在锚固段进行扩孔,在扩孔段安装自承载式锚索承载体,承载体扩体后,利用孔壁的摩擦力和扩孔段端部的承载力进行初张拉锁定。因此,研究了一种适用于中硬以下岩层(抗压强度<30 MPa)且适合使用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的扩孔钻具和钻孔工艺,通过进行扩孔钻进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扩孔钻具和工艺能够实现在锚固段进行分段扩孔。  相似文献   

19.
我队从事水文地质钻探施工多年,经常遇到孔内事故.大口径水文孔事故处理困难,遇到埋、卡、烧等复杂井故时,在拉、打、顶无效的情况下,只好反、扩、掏,这样的处理方法费时费力,且极易造成次生事故,机械不能正常运转,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在探求新的处故方法中,应用了深孔爆破技术,即利用炸药爆炸的瞬间所产生的巨大爆轰压力和强烈震动将事故钻具炸断或震松,拔出钻杆,捞起钻具,达到恢复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前几年,我参与了广东水文二队处理一起重大井内事故的工作.当时运用微型孔底喷反钻具打捞障碍物,并作为扫、劈、掏等措施的配套工具,使用效果很好.现将此项经验简介于后,供同志们参考.那起事故的大体情况是:钻具被卡后,经强力打、顶、反无效;孔内套管、花管多处破裂、错动、脱扣及下跑;孔壁坍塌掉块厉害;孔深近500米,孔径为89毫米;运用喷反钴具前,曾发生过几次跑管、误扫和误劈等重复事故.情势严重到放弃处理的边缘.经运用喷反钻具,竟将数以百斤计的套管残边、合金片和坍掉物等打捞干净,保证了事故处理措施的顺利进行.我体会,这项经验的突出优点有二:一、由于喷反钻具抽吸力强,能使孔底障碍物随冲洗渡进入钻具之内,以排除杂物在孔壁(或套管)与钻具之间造成挤夹的威胁,在捞渣和扫、劈、掏过程中,消除孔内阻力干扰,从而为采取处故措施,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二、用微型喷反钻具打捞障碍物时,不但少受孔径限制(φ75以下的岩心管均可以用)、可连接长岩心管(4~5米)进行捞渣,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