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教学》2006,(6):47-48
欧洲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过去不为人知的大气污染源——亚硝酸气体。在阳光充足时,这种气体会使大气层底部臭氧增多,导致城市上空产生有害烟雾。  相似文献   

2.
2013年进行的疏干开采抽水试验揭示罗布泊罗北凹地钾盐矿区现阶段深部承压储卤层(W1、W2、W3)水文地质参数为附近区域zk0601在2006年详勘时的十余倍。为了确认这种现象在罗布泊盐湖是否具有普遍性,2016年在罗北凹地钾盐矿区选择LBSK1、LBSK2两个区域开展水文地质参数验证研究工作。验证研究表明,2006年至今罗北凹地钾盐矿区承压储水层水文参数的确有普遍增大的现象。分析认为,矿区钾盐开发过程中大规模抽取地下卤水引起的卤水运动加速、储卤层水—盐动态平衡被破坏,从而导致深部承压储卤层水化学成分、地质结构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导致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对上述现象的分析研究将为矿区下一步采输卤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水文参数,对今后矿区储量管理以及生产计划安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08,(11):47-47
一份最新研究表明,火星表面环形山上纵横的沟壑可能是数百万年前的冰川融化形成的。这意味着火星并不像人们以前所想的那样干燥而无水。此前,一部分科学家曾提出这些沟壑是由于大规模的山崩或地下水上升冲刷环形山一侧形成的。但近来,科学家在对一处直径约10.5公里的环形山上的沟壑进行研究后指出,曾经聚积在沟壑间凹地中的冰雪更可能是“雕塑”这些沟壑的水源。  相似文献   

4.
在苏联地理文献中,把滨里海低地的库玛河和恩巴河河口之间的一种风蚀地形称为БоРовскиеБугры。其特点是由垄岗和凹地组成的地形。垄岗高10至45米,长达25公里,宽200至300米;垄岗间凹地宽1-2公里。  相似文献   

5.
全球增暖过程中亚洲东部区域气候的特点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章名立  曾昭美 《地理学报》1996,51(6):518-526
用实测资料分析东亚气温变化,发现100年来在全球增暖的过程中,该区的气温变化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主要特点为冬季变暖,夏季略有变冷,高纬度增温明显,中国的中部和中来细亚到新疆一带降温,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与控制因子不同有关,高纬度的变化与温室气体的增加有较大的关系,而副热带纬度的变化可能与副热带大型环流的长期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自然条件下光照和温度对盐湖卤水的物性参数有很大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一里坪盐湖卤水和黑北凹地卤水,研究了温度对氯化物型和硫酸盐型卤水多元体系的pH、黏度和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一里坪硫酸盐型和黑北凹地氯化物型卤水的pH和黏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密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青海大浪滩凹地梁中矿区是典型的固、液矿共存的钾镁盐矿床。地质勘查显示,梁中矿区埋深8~10m以下沉积有层状的含钾硫酸盐固体钾矿(主要是软钾镁矾,并伴生有钾石盐和光卤石)。在兴元钾肥厂已开挖的矿层断面,选择7.3 m的沉积剖面,采集并分析了73件盐样和7件晶间卤水样离子含量,结合2件样品的软钾镁矾稳定锶同位素比值、矿物组合分布和25℃时Na+,K+,Mg2+//Cl-,SO2-4–H2O五元体系介稳相图,探讨了研究区软钾镁矾沉积的化学元素组成特征和化学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5.3~2.6 m沉积了钾盐矿物,K+含量主要在10%~18%之间变化;2)全新世温度的升高和外来水体的混入,使软钾镁矾沉积时矿物析盐序列呈现逆向析盐过程;3)对比软钾镁矾和研究区盐湖卤水、油田卤水的87Sr/86Sr值,推断大浪滩凹地软钾镁矾的沉积可能与其南侧断裂—小梁山构造气田水渗入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地球发展演变过程中,会持续不断地发生一系列小的变化.即自然变异。它们是地球演化进程中为适应内外部环境而进行的“微调”。但这种“微调”,却可能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当这种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9.
感悟欧洲     
以分秒计算的旅程就要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了布鲁塞尔。我们是从这里进入西欧的,还要从这里返回祖国。来的时候是夜晚,叫去的时候还是夜晚,夜晚的布鲁塞尔绝对比白天更具人情味儿。 欧洲有许多城市很病态,细品一下,这种病态大多不是来自天然,而是一种人工雕饰。这种雕饰在夜晚就会弥散出更浓稠的气韵让你动情。尤其是当你要告别你并未呆够的城市时,这种灯光的效力已经不仅仅是物质的属性了,它完全可以一下子掘进你的心灵,让你惆怅,让你感伤,让你浮想联翩,让你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0.
罗北凹地液体钾矿床位于新疆罗布泊地区北部,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盐类矿床。对矿区两处"成矿远景区"进行专门研究,从其与相邻地带的地层接触关系、水文地质和氢氧同位素条件分析,指出此区具备与罗北凹地相似的液体钾矿成矿条件,仅地层时代不同期,与矿体边界及周边湖岸阶地形成一种地垒模式,为指导在本地区或其它类似地区寻找新的不同时期、相同成矿条件的成矿带提出一种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微量元素是植物和动物正常生活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多为酶,辅酶的组成成份,他们的作用机制有很强的专一性,是生物正常生活和生长所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相互代替的。虽然微量元素在土壤中和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是,所起的作用却很大,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供给不足时,农作物就会出现缺乏症状,产量减少、质量降低。然而,如果土壤中微量元素过多,又会发生植株中毒。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不能相互代替。微量元素只有在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岳桦林化学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景双  朱颜明 《地理科学》1998,18(5):457-462
从化学元素生物学和地球化学分类的角度,分析了大量营养元素,必需微量元素,可能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毒元素在岳桦体内的含量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量营养元素在岳桦体内的含量高于其它元素的含量;在新陈代谢旺盛的叶片中各类型元素含量均高于其它器官;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生物学功能相似的大量营养元素和必需微量元素在岳桦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变化具有相似的规律;其它三种类型的元素变化无规律可循,表明植  相似文献   

13.
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发布了第4次评估报告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科技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并迅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国际科学和政治议题。 2007年以来,尤其是第4次国际极地年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观测和研究事实表明,北极和南极地区正在出现快速地变化着,这些变化也正在从量上到质量变化,当在跨越这种变化的阈门时,可能出现:北冰洋会在2040年前后出现夏季无海冰所引起的北半球大范围的持续暴雪的寒冷冬季;2050年左右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可能消失并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水平,南极地区可能会快速升温并引起东南极冰盖和海冰快速融化,使海平面升高加速;极区海水温度快速升高会驱动极区表层海洋和上覆大气之间CO2分压平衡加速,极区海洋也会大量吸收大气CO2,并诱发海水酸化及对极区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破坏。因此,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快速变化,正在扮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马瑟兰’葡萄果实中芳香物质成分进行分析,分别在萌芽期、新梢旺长期、开花期、果实第1次膨大期、副梢旺长期和果实第二次膨大期一次性施入氮肥,以不施氮肥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施氮时期对果实芳香物质组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瑟兰’葡萄果实中共检测出40种芳香物质成分,总含量为1 789.49—3 320.29 μg·kg-1,其中有11种特征香气成分,以醇类和醛类化合物为主,氮素施用时期对果实芳香物质的成分和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施氮可改变果实的香味特征,果实第二次膨大期施氮果实中芳香物质总含量最高且种类较多,有利于提高醇类、醛类及烷烃类化合物含量;该处理改变了果实以草香味为主的香味特征,此时花香和脂膏香最为浓郁;开花期施氮果实中草香、脂膏香和花香基本平衡,同时增加了果香味的比例。通过氮素施用时期可调控葡萄果实芳香物质的形成,进而改善果实的酿造品质。  相似文献   

15.
湿地土壤N2O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作为一种重要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源、汇和转换器。近年来,湿地垦殖、氮沉降等造成湿地退化、萎缩,湿地功能也因此遭到破坏,这必然会引起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N2O作为备受关注的温室气体之一,许多国内外学者对湿地N2O排放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综述了国内外湿地N2O排放的研究现状及其产生机制,总结了湿地N2O排放的影响因素以及N2O排放的模型估计,并对今后湿地N2O排放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气候系统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了地表气温的变化。这种相互作用可看成是反馈机制。有一种反馈机制是这样的一种相互作用:开始,先使某一变量发生变化,如地表气温。由于气温变化引起了其它一些变量的变化,如积雪。然后通过积雪变化,再去影响开始时已经变化了的变量。举例来说,气温愈低,可产生的积雪愈多。雪多使气候的反照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为1981—1983年在四川省长宁县相岭地区研究农业地质背景的部分成果。现阐述于后。 一、自然概貌 相岭位处于四川盆地西南长宁县城南约11公里,东南万岭山为景色秀丽的竹海(长宁、江安毛竹林区),有公路可直达川南重镇宜宾。 由于受地质构造所囿,相岭一带形成了一个侵蚀微型凹地——相岭凹地的格局(图  相似文献   

18.
火山活动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强烈的火山喷发会向大气圈排放大量的火山灰、水蒸气和SO2等气体,尤其是SO2能在平流层中形成气溶胶,并停留很长时间,减少太阳对地表的辐射量,影响局地或全球气候.地质历史记录表明,火山活动与气候冷期有密切的联系,现代观测和模拟资料也显示火山活动后的一年至几年内,火山周围地区甚至全球产生不同程度的降温.现有研究表明,在火山喷发的活跃时期,火山气体喷发物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程度可能超过CO2等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2011,(1):58-58
我们观测到的光或者说电磁辐射,确实不是从黑洞本身,而是从非常靠近黑洞的一种叫“吸积盘”的结构发出来的。 黑洞形成后,周围的气体在它的强引力作用下会朝着黑洞下落。由于这些下落气体会旋转,就会形成盘状的结构,类似于我们太阳系的各个行星形成的盘面一样——这个下落过程叫吸积,形成的气体盘叫吸积盘。  相似文献   

20.
子越 《地理教学》2008,(10):I0001-I0004
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也会出现在多姿多彩的植物界。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种美丽的景观会随着节气或气温的变化,由南而北,逐步推进,在大自然界形成一浪一浪的流动的彩带,这种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就是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