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辽宁省地面塌陷类型,危害成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地面塌陷的类型,危害与成因以及影响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地面塌陷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古岩溶发育过程中的塌陷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形成的古岩溶塌陷体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借鉴现代岩溶塌陷的成因机理,归纳了古岩溶塌陷与现代岩溶塌陷的相似之处,并从形成机理、联合塌陷体的成因及其储集意义等方面梳理了古岩溶塌陷的成因特点。对于古岩溶塌陷体,可通过钻井、岩心、探地雷达、地震、常规测井和FMI成像测井等技术手段来识别、研究。由于不同地质背景下古岩溶塌陷体发育模式不尽相同,使得研究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下一步亟待开展的3点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廖海军  马志飞 《城市地质》2015,(Z1):218-221
近几年,北京市海淀区香山村普安店地区发生了多起地面塌陷灾害,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人员受伤,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恐慌与不安。通过调查,确定导致地面塌陷的原因为岩溶塌陷,并分析了引起岩溶塌陷发生的主要成因,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恩口煤矿区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因素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恩口煤矿区岩溶地面塌陷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该区岩溶塌陷的成因机制,指出际下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是塌陷产生的直接原因,在该因素影响下,潜蚀作用是主要的致塌作用,同时兼有气爆和吸蚀作用。  相似文献   

5.
桂林市柘木岩溶塌陷成因及其分布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柘木岩溶塌陷分布在漓江I级阶地与河漫滩的结合部位,受NW向和NE向断裂控制,岩溶塌陷成因以振动致塌和冲爆致塌为主,直接的诱发原因是炸礁爆破的振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岩溶地面塌陷的形式机制与防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论述了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岩溶塌陷的时空规律及岩溶塌陷的治理,指出了导致岩溶塌陷因素的多样性,塌陷成因的复杂性,因而其治理方法也应采用综合治理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隐伏岩溶地面塌陷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矿山疏干排水、近年来在许多地区产生严重的地面坍陷、地面沉降、开裂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本文以铜陵某区地面塌陷为例,初步探讨隐伏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规律、成因特点,对塌陷进行预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8.
栖霞山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演变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江西省地质灾害日益严重,岩溶地面塌陷严重危及工程及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借助栖霞山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分析、灾情预测等,探求该类灾种的勘查思路、防治对策,修正人为工程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松宜矿区地面塌陷调查研究,按煤层顶板埋深和塌陷成因的不同将其分为浅埋型采空塌陷和深埋型岩溶塌陷,前者系指煤层顶板为栖霞组、茅口组地层区域,在缓坡地带、构造、岩溶发育部位、煤层厚度大的采空区易形成采空塌陷,无序复采、矿柱遭受破坏是主要诱发因素;后者是在矿坑高强度疏排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降低,形成以真空吸蚀为主要成因的岩溶塌陷。针对其成因机制,提出了防治建议,对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岩溶塌陷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蒙彦  雷明堂 《中国岩溶》2019,38(3):411-417
为全面掌握当前国际岩溶塌陷研究动态,促进岩溶塌陷综合防治水平提升,重点从成因机制、识别评价和监测预警三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岩溶塌陷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和项目数据对国内外岩溶塌陷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人类工程活动与岩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是当前国际岩溶塌陷研究的热点;成因机理定量化、隐患识别快速化、监测预警精细化和风险防控时效化将是未来的重点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