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消除或减少尾矿库的安全风险,重要措施就是降低尾矿库坝体内的浸润线,而排渗工程技术方法是其主要手段。本文结合部分岩土工程技术在尾矿库排渗工程中的运用,并通过多项工程实践,系统讨论与总结尾矿库排渗工程技术方法中的盲沟排渗法、水平孔排渗法、辐射井排渗法、井点管抽水法、其它联合排渗措施的原理特点、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
上向弯曲双向槽孔排渗管技术在新厂沟尾矿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矿山生产需要,凉山矿业公司经过综合比较后,对即将达到原设计坝高的新厂沟尾矿库进行加高扩容改造,以延长尾矿库的服务年限。由于该尾矿库在使用过程中,坝体浸润线一直偏高,在堆积坝坡面上经常有水渗出,坝坡面出现沼泽化、局部坍塌等。现场勘察揭示坝体浸润线埋深较浅。因此,在实施加高扩容前,需要对坝体过高的浸润线进行治理。综合考量后,决定采用上向弯曲双向槽孔排渗管技术,分别在初期坝坝顶、第5级和第8级子坝处施工三排上向弯曲钻孔,孔内安置双向槽孔排渗管,实施坝体排渗加固。2009年底排渗工程竣工后,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检验,经现场踏勘和坝体浸润线观测,结果表明,该项排渗工程效果显著,使该尾矿库能够满足加高扩容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汪拾金 《探矿工程》2017,44(4):56-60
浸润线过高导致的渗流状况不良已经成为许多尾矿库的主要安全隐患,是引起尾矿库溃坝事故的最直接原因之一。自流式辐射井排渗系统具有自流排水安全可靠、辐射式集渗管水平伸入坝体范围广、排水量大、水位下降快、成本低、使用寿命周期长、后期管理运行方便等优势。在榆木沟尾矿库2号大口辐射井工程中应用了自流式辐射井排渗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结合该工程实践,对自流式辐射井排渗系统在尾矿库排渗工程中的施工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汪火来 《探矿工程》2009,36(11):55-59
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查明了尾矿库坝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渗透系数等,进行坝体稳定性分析计算。尾矿库浸润线过高会造成坝体不稳定,导致坝体破坏。无砂混凝土作为沉井井壁,采用有效的沉井施工方法达到设计深度。通过抽水试验和多年降水排渗运行情况,无砂混凝土作为沉井井壁,有良好透水性和反滤层的作用,有效地降低坝体浸润线,增强坝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张元瑞  吴宜明 《安徽地质》2004,14(3):217-218,227
辐射井排渗技术在降低尾矿坝浸润线,避免坝体内水溢出坝面,增强尾矿固结,提高坝体稳定性和渡汛能力的应用中,具有适应地层广,出水量大以及单井控制范围广等优点。不仅排渗效果好,还具有施工对坝体无破坏性的特点。结合我公司所完工的“陕西金堆城钼矿栗西尾矿坝辐射井排渗工程”实例,就辐射井排渗技术在尾矿坝排渗工程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的方法和技术等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某上游法尾矿坝抗滑稳定性浅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某上游法尾矿坝抗滑稳定性分析,对比分析了坝体加高、浸润线条件、排渗系统运行状况和透镜体简化对尾矿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尾矿坝抗滑稳定性随坝体加高而降低;排渗系统运行状况对尾矿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超过坝体加高对尾矿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根据一定简化原则减少透镜体,从而简化剖面形状和计算复杂程度,是一种能反映工程实际但比较保守的分析方法。拟静力法并非适合于所有的尾矿堆积坝抗震稳定性分析,即便采用其所得结果也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7.
某上游法尾矿坝抗滑稳定性分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某上游法尾矿坝抗滑稳定性分析,对比分析了坝体加高、浸润线条件、排渗系统运行状况和透镜体简化对尾矿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尾矿坝抗滑稳定性随坝体的加高而降低;排渗系统运行状况对尾矿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超过坝体加高对尾矿坝抗滑稳定性的影响;根据一定简化原则减少透镜体,从而简化剖面形状和计算复杂程度,是一种能反映工程实际但比较保守的分析方法;拟静力法并非适合于所有的尾矿堆积坝抗震稳定性分析,即便采用其所得结果也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8.
某新建尾矿库初步设计拟采用一次性筑坝,坝型为碾压式土石坝,为评价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尾矿库的安全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尾矿库渗流稳定性和抗滑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尾矿坝采用的渗控体系能够满足大坝的防渗要求,坝体上游侧的HDPE土工膜起到了较好的截渗效果,库内浸润线分布规律合理,下游设计排渗系统起到了较好的排渗效果;在正常蓄水位、最高洪水位和地震等3种工况下,尾矿坝下游边坡的抗滑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向山硫铁矿尾矿库联合排渗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水平排渗钻孔、碎石桩及盲沟等联合排渗工艺在向山硫铁矿某尾矿库再利用工程中应用的成功经验,介绍水平排渗孔等工艺在尾矿库再利用工程中的施工过程以及该工艺在尾矿坝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3)
对于尾矿坝因排渗不及时引起坝体中水量聚集、有效应力减小、抗剪强度降低、固结排水困难等问题,利用SEEP-3D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尾矿坝中设置垂直—水平联合排渗系统后其排渗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布置形式下的垂直—水平联合排渗系统都能有效降低尾矿坝浸润面埋深,其中水平排渗管间距20 m、管长50 m,垂直排渗井管长3 m的排渗方案效果最为明显;当坝体不同部位存在夹泥层时垂直—水平联合排渗系统能有效降低坝体浸润面,起到良好的排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某铜矿尾矿砂力学特性研究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张超  杨春和  孔令伟 《岩土力学》2003,24(5):858-862
在揭示某铜矿尾矿坝坝体材料空间分布状态及其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利用自动搜索的电算程序STED,分析计算了尾矿坝的整体与局部稳定性,得出一些结论,可为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李香兰  李蘅 《矿产与地质》2011,25(3):257-260
广西大多数金属矿山尾矿采用地表堆存方式存放,不仅对环境存在危害,而且占用土地,尾矿库也存在安全隐患.对尾矿有价金属元素进行再回收,大宗尾矿做充填建筑材料,既能够解决矿山充填骨料的来源问题,也能实现矿山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  相似文献   

13.
德兴铜矿尾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德兴铜矿1号尾矿库进行系统钻探取样,采用粒度测试,X射线粉晶衍射测试,主、微量元素测试等多种方法,综合研究尾矿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赋存状态等特征,探讨尾矿库中不同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尾矿可利用性。结果显示:尾矿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绢云母,金属矿物含量小于1%,以粉砂质为主。排放过程中的重力分选作用使元素从排砂口向远离排砂口方向呈有规律的分带现象。从排砂口向远处,矿物粒度变细,元素可分为S、Cu、Fe、Mo、Ag、Cr→SiO2、Au、Hg→Al2O3、Tl三个分带。德兴铜矿1号尾矿库经过多年的尾矿堆放,矿物及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继承加改造的双重属性,黄铁矿含量显著下降,绢云母随时间推移更多的风化为伊利石,Cu、Mo、S、Fe、Ca、C等流失,这都是表生地球化学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以粉石英尾矿为原料,开发电工专用填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工业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叙永硫铁矿尾矿(高岭石粘土)的成分特征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详细研究川南伤痛永黄铁矿尾矿(高岭石粘土)的物质成分特征及其中有害物质铁、钛的赋存状态为基础,对该尾矿(高岭石粘土)的开发利用作了部分试验研究,指出了该尾矿的开发利用方向及对矿区环境治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西南丹地区尾矿分布于大厂、车河、芒场等矿区。尾砂来自以锡石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尾砂中除Sn,Pb,Zn,Ag,Sb的质量分数达到工业指标外,Au亦达到综合利用指标。通过试验证明,对尾矿中的细微粒锡石可采用风力分级选矿、磁选和化学选矿等方法回收;尾砂中的非金属资源可作为填充材料、水泥原料利用,使尾砂型人工矿床充分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17.
试论尾矿库安全监测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矿库作为矿山生产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矿山的重大危险源和环境污染源。近年来,国内外尾矿库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不但使企业经济蒙受损失,更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和谐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尾矿库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岩土工程防灾减灾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论述了尾矿库的安全现状及其危害性,列举了国内外重特大尾矿库溃坝灾害的案例并对典型案例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说明了国内目前采用的几种尾矿库安全监测方法的原理、成效及其局限性,指出了实时全天候监测技术的必要性、特点以及所要面临的技术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广西南丹地区尾矿分布于大厂、车河、芒场等矿区.尾砂来自以锡石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尾砂中除Sn,Pb,Zn,Ag,Sb的质量分数达到工业指标外,Au亦达到综合利用指标.通过试验证明,对尾矿中的细微粒锡石可采用风力分级选矿、磁选和化学选矿等方法回收;尾砂中的非金属资源可作为填充材料、水泥原料利用,使尾砂型人工矿床充分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19.
恬矿库周围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48,自引:4,他引:44  
通过对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周围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实验,研究了重金属各种形态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由对比实验可知,尾矿库周围土壤中Cu、Pb、Zn、Cd等重金属含量都显著地高于对照样品,书经受到重金属的严重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征为:w(Cr、Zn、Fe);可变换态〈碳酸盐态〈有机态〈铁锰氧化态〈残渣态;w(Cu、Pb):可变换态〈碳酸盐态〈有机态〈残渣态〈铁锰氧化态;w(Cd):残渣态,有机  相似文献   

20.
龙形寨尾砂坝塌溃后经抢险修复重建,根据该尾矿坝建坝初期的地质资料以及重建时勘察实测的坝体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对重建后坝体的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